射线探测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3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1.探知射线存在的依据(1)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粒子为核心,过饱和的蒸气会产生雾滴,过热液体会产生气泡。
(2)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照相乳胶感光。
(3)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
2.探测射线的仪器(1)威耳逊云室:α粒子的径迹直而粗。
β粒子的径迹比较细,而且常常弯曲。
γ粒子的电离本领很小,在云室中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
(2)气泡室:粒子通过液体时,在它的周围产生气泡而形成粒子的径迹。
(3)盖革—米勒计数器:计数器非常灵敏,用它检测射线十分方便。
但不同的射线产生的脉冲现象相同,因此只能用来计数,不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1.盖革—米勒计数器只能用来计数,不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2.利用威耳逊云室不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释疑难·对点练]1.探测原理方面:探测原理都是利用射线中的粒子与其他物质作用时产生的现象,来显示射线的存在。
2.GM计数器区分粒子方面:GM计数器不能区分时间间隔小于200 μs的两个粒子。
[试身手]1.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源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γ射线的能量大,容易显示其径迹B.由于β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C.由于α粒子的速度小,不易显示其径迹D.由于α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解析:选D 在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是由于粒子引起气体电离,电离作用强的α粒子容易显示其径迹,因α粒子质量较大,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所以径迹直而粗,故只有D 正确。
1.核反应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14 7N +42He ―→17 8O +11H 。
3.遵循原则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1.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147N +42He =178O +11H 。
课题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预习评价课堂学习流程设计【课程导学】(一) 放射线的粒子探测方法1.使气体电离,这些离子可使过饱和汽产生云雾或使过热液体产生气泡;2.使照相底片感光;3.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二) 核反应1. 什么是核反应?2.核反应的特点?(核反应过程中那些物理量是守恒的)H O He N 1117842147+→+nC He Be 101264294+→+(三)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Al He P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四)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五)辐射与安全【范例精析】例题:(1)11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2)13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达标检测A类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示踪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被仪器检测的特点B.做示踪原子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C.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性质D.γ射线探伤是利用了γ射线电离能力很强的性质2下列应用中,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A.γ射线探伤仪B.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油管的漏油情况C.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D.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检测放射性元素在农作物内转移和分布的情况,找出合理施肥的规律3原子核物理的知识可以应用到下列几项工作中,其中不是放射现象应用的是( )A.检查金属板内部的砂眼B.处理种子,使农作物增产C.核能发电D.检查和治疗恶性肿瘤4在医疗上,用放射性钴60放出的γ射线治疗肿瘤,其原理是利用了γ射线的( )A.电离作用,使肿瘤细胞转化B.穿透本领,导致基因突变C.高能量,杀死肿瘤细胞D.热作用,减轻病人痛苦B类5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 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的原因是()A.爆炸的弹片存在放射性B.未爆炸的部分存在放射性C.铀的衰变速率很快D.铀的半衰期很长6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B.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以生成另一种新元素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测得D.以上说法都不对7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生成镁24,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A.质子,α衰变B.电子,α衰变C.α粒子,β衰变D.正电子,β衰变8下列原子核反应式中,x代表α粒子的反应式是()。
伽马射线的检测方法
伽马射线是一种极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它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电离能力。
因此,正确检测伽马射线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核辐射的监测和辐射防护。
目前,有几种常见的伽马射线检测方法,包括闪烁体探测器、硅层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
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常用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它由一个闪烁体晶体和一个光电倍增管组成。
当伽马射线通过闪烁体时,它将与闪烁体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光子。
光电倍增管将光子转化为电脉冲,并放大这些脉冲。
通过测量电脉冲的幅度和计数率,可以确定伽马射线的能量和强度。
硅层探测器是另一种常见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它使用硅衬底和一层敏感的半导体材料。
当伽马射线通过探测器时,它会与半导体材料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产生载流子。
这些载流子会在探测器中产生电流信号,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强度,可以确定伽马射线的能量和强度。
半导体探测器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它由多个层次的半导体探测器组成,可以检测不同能量范围的伽马射线。
半导体探测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在核能源、医学诊断和辐射防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气体探测器是一种常见的伽马射线探测器,它使用气体(如氩气或氙气)来探测伽马射线。
当伽马射线通过气体时,它会产生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
通过测量正离子和电子的运动和收集电荷,可以确定伽马射线的能量和强度。
总之,伽马射线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闪烁体探测器、硅层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伽马射线检测器来实施准确的检测和监测工作。
探测射线的方法范文探测射线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用于研究射线的特性和性质。
射线是由带电粒子或电磁波产生的无形物质流动,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穿透能力,因此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探测射线的方法。
探测射线的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射线的现象来探测射线,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屏探测射线。
当射线通过荧光屏时,会激发荧光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出明亮的光线,通过观察这些荧光现象可以确定射线的存在和性质。
例如,利用荧光屏可以观察到阴极射线管中的电子射线,从而研究电子的特性。
此外,荧光屏也可以用于探测其他射线,如X射线和γ射线等。
另一种直接探测射线的方法是利用核乳胶来观察射线的轨迹。
核乳胶是由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乳胶制成的材料,当射线通过核乳胶时,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留下可见的痕迹。
通过观察这些痕迹,可以研究射线的性质和轨迹。
核乳胶广泛应用于核物理实验和放射性测量中。
间接法是通过测量射线对其他物质的影响来探测射线,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电离室来测量射线的电离效应。
电离室是一种特殊的仪器,它由一个空气封闭的金属容器和一个电离室电极组成。
当射线通过电离室时,会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并产生电流。
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可以确定射线的强度和能量等参数。
电离室广泛应用于放射性检测和剂量测量等领域。
除了电离室,探测射线的方法还包括利用半导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和胶片探测器等。
半导体探测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和空穴对射线的敏感性来测量射线的仪器,它具有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等优点,常用于高能物理实验和医学诊断中。
闪烁体探测器是利用一些物质在射线激发下产生可见光的特性来测量射线的仪器,它具有高灵敏度和可探测多种射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核物理和核医学等领域。
胶片探测器是利用射线对胶片的曝光效应来测量射线的仪器,它简单易用、成本低廉,但需要后期显影和测量等处理步骤。
第3节 探测射线的方法
整节都是一般性了解的要求
P85做一做:用传感器测量放射性
G-M 管可以把射入的粒子的数目转换为电脉冲的数目,所以它是一种辐射传感器……可对不同辐射源的强度进行对比。
……传感器盒子里面装着G-M 管。
开始计数后,计算机荧光屏上每隔1 min 跳出一个竖直放置的狭长矩形,表示G-M 管在这1 min 内接收粒子的数目。
放射源可用学校实验室与威尔孙云室配套的弱放射源。
此外,目前有些地区还可以买到气灯罩,它含有硝酸钍Th(NO 3)4,具有微弱的放射性。
图19.3-6就是对气灯罩的射线计数得到的直方图。
图19.3-6的下部用绿色标出,即使没有放射源,G-M 管也会记录微弱的辐射,但不会高于这个区域。
这些辐射称为本底辐射,来自宇宙射线或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
用传感器还可以研究射线强度与距离的关系、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能力等许多课题。
X射线探伤的原理及应用范围1. 原理介绍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利用X射线的特性对物体进行探测和成像。
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可以穿透不同材料的厚度,并且被不同物质吸收的程度也不同。
因此,通过测量和分析被探测物体吸收、散射和透射的X射线,可以得到物体的内部结构信息。
X射线探伤的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产生X射线:通过X射线管中的高速电子与靶材相互作用,产生X射线。
2. 透射与吸收:X射线穿过被探测物体时,会部分透射和部分被物体吸收。
3. 探测和成像:利用X射线探测器接收和测量透射的X射线,将得到的数据转化为图像。
4. 分析和诊断:通过对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可以了解被探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缺陷情况。
2. 应用范围X射线探伤在工业、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工业领域•金属材料检测:X射线探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金属材料中的缺陷,如焊接接头、铸件中的气孔、裂纹等。
•车辆和航空器检测:可以用X射线探测技术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零部件和结构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鉴定艺术品真伪:X射线探测技术可以对古代艺术品、文物进行检测,以鉴别其真伪和了解内部结构。
2.2 医学领域•临床诊断:X射线探测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对骨骼和软组织进行影像诊断,检测疾病、骨折等。
•医疗设备检测: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如X 射线机、CT机等。
2.3 安全领域•机场安检:X射线探测技术可以用于机场安检中,检测乘客行李中携带的危险物品,如枪支、爆炸物等。
•边境检查:可以用于边境口岸的安检,对出入境旅客的行李进行检验,以确保边境安全。
2.4 科学研究•材料分析:X射线探测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成分等,对材料的性质和质量进行研究。
•生物学研究:X射线探测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对蛋白质结构、生物分子进行探测和研究。
射线探伤标准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测。
射线探伤标准是指对射线探伤方法、设备、操作和评定标准的规定,它是保证射线探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射线探伤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于广大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射线探伤技术。
一、射线探伤方法。
射线探伤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探伤和γ射线探伤两种。
X射线探伤是利用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进行探伤,适用于较薄的材料或零部件的检测;γ射线探伤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γ射线进行探伤,适用于较厚的材料或零部件的检测。
在进行射线探伤时,应根据被检测物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射线探伤方法。
二、射线探伤设备。
射线探伤设备主要包括射线发生器、探测器和显像设备。
射线发生器是产生X射线或γ射线的装置,探测器是用于接收和测量射线的装置,显像设备是用于显示和记录探伤结果的装置。
在选择射线探伤设备时,应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材料、厚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以确保探伤效果和结果的准确性。
三、射线探伤操作。
射线探伤操作包括设备的调试、曝光参数的选择、曝光时间的控制、曝光距离的确定等步骤。
在进行射线探伤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确保曝光参数的准确选择和控制,以避免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导致的探伤结果不准确。
四、射线探伤评定标准。
射线探伤评定标准是指对探伤结果的判定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缺陷的类型、尺寸、位置和数量等方面的规定。
在进行射线探伤评定时,应根据相关标准对探伤结果进行准确判定,确保对被检测物体的缺陷进行准确、全面的评定。
五、射线探伤质量保证。
射线探伤质量保证是指在射线探伤过程中对设备、操作和评定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射线探伤工作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射线探伤工作时,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对评定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以提高射线探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
射线探伤标准是保证射线探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和评定,才能确保射线探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探测放射性的方法和仪器
探测放射性的方法和仪器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仪器:
1. 闪烁探测器:闪烁探测器使用闪烁晶体或闪烁液体来探测放射性。
当放射射线与闪烁材料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光或电荷。
该光或电荷可用于测量放射性活度。
2. GM计数器:GM计数器(盖革-穆勒计数器)是一种使用盖革-穆勒管的仪器,常用于测量放射性。
当放射粒子通过盖革-穆勒管时,会引发管中的电离效应,产生电流或电荷,从而测量放射性活度。
3. 电离室:电离室是一种使用电离效应来探测放射性的仪器。
当放射射线通过电离室时,会产生电离效应,导致电离室中的气体分子电离。
测量电离室中的电流或电荷量可以计算放射性活度。
4. 固态探测器:固态探测器使用固体半导体材料来探测放射性。
当放射射线与固态探测器相互作用时,会在材料中产生电离效应,导致电流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变化可以计算放射性活度。
5. 闪烁体成像仪器:闪烁体成像仪器是一种通过测量闪烁材料的光信号来成像放射性分布的仪器。
常用于医学诊断和核工业等领域。
6. 相机与摄影片:放射性物质会产生比较强的射线,可以通过特殊的相机和摄
影片记录下这些射线的痕迹,从而进行放射性检测。
7. 核辐射剂量仪:核辐射剂量仪(也称为辐射剂量计)用于测量放射性辐射的剂量率或累积剂量。
它是一种便携式仪器,常用于事故现场、核电站、医院和研究实验室等环境中。
这些方法和仪器可以用于不同场合和目的,对于放射性的探测和监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磁辐射探测
电磁辐射探测是指通过专门的设备或仪器,来检测和测量电磁辐射的强度、频率、方向等参数的过程。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所释放的能量。
它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各种不同频率和波长范围的电磁波。
电磁辐射探测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通信、电力、医疗、环境监测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辐射探测方法:
1. 电磁辐射仪:使用电磁辐射仪可以测量无线电波、电磁场、磁场和微波等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
2. 红外线辐射测量仪:用于测量红外线辐射的强度和频率,常用于红外线热成像、天文学观测等领域。
3. 光谱仪:可用于检测和分析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各种波长范围的电磁辐射。
4. 核辐射检测仪:主要用于测量核辐射,如X射线和γ射线的强度和能量。
5. 电磁辐射防护仪器:用于测量电磁辐射的强度,以确定是否超过安全标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辐射剂量计:用于测量和记录个人在受辐射环境中接受的核
辐射剂量,以保护工作者、医护人员等免受过量的辐射。
电磁辐射探测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辐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无损探伤常用的方法无损探伤常用的方法五大常规方法是指射线探伤法、超声波探伤法、磁粉探伤法、涡流探伤法和渗透探伤法。
1、射线探伤方法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和直线超声波探伤仪性来探伤的方法。
这些射线虽然不会像可见光那样凭肉眼就能直接察知,但它可使照相底片感光,也可用特殊的接收器来接收。
常用于探伤的射线有x光和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分别称为x光探伤和γ射线探伤。
当这些射线穿过(照射)物质时,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射线强度减弱得越多,即射线能穿透过该物质的强度就越小。
此时,若用照相底片接收,则底片的感光量就小;若用仪器来接收,获得的信号就弱。
因此,用射线来照射待探超声波探伤仪伤的零部件时,若其内部有气孔、夹渣等缺陷,射线穿过有缺陷的路径比没有缺陷的路径所透过的物质密度要小得多,其强度就减弱得少些,即透过的强度就大些,若用底片接收,则感光量就大些,就可以从底片上反映出缺陷垂直于射线方向的平面投影;若用其它接收器也同样可以用仪表来反映缺陷垂直于射线方向的平面投影和射线的透过量。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射线探伤是不易发现裂纹的,或者说,射线探伤对裂纹是不敏感的。
因此,射线探伤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型缺陷*敏感。
即射线探伤适宜用于体积型缺陷探伤,而不适宜面积型缺陷探伤。
2、超声波探伤方法人们的耳朵能直接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到20kHz,即音(声)频。
频率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高于20kHz的称为超声波。
工业上常用数兆赫兹超声波来探伤。
超声波频率高,则传播的直线性强,又易于在固体中传播,并且遇到两种不同介质形成的界面时易于反射,这样就可以用它来探伤。
通常用超声波探头与待探工件表面良好的接触,探头则可有效地向工件发射超声波,并能接收(缺陷)界面反射来的超声波,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再传输给仪器进行处理超声波探伤仪。
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常称声速)和传播的时间,就可知道缺陷的位置。
当缺陷越大,反射面则越大,其反射的能量也就越大,故可根据反射能量的大小来查知各缺陷(当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