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碘量法
- 格式:pptx
- 大小:553.37 KB
- 文档页数:40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电子转移的反应反应机制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较慢介质对反应也有较大影响。
因此氧化还原滴定中必须控制适宜的条件以保证反应定量、快速进行。
根据选用的滴定剂氧化剂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可分为、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重铬酸钾法等。
I2与I-组成电对的标准氧化势E0I2/2I-0.54见下表处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表的中间位置。
凡是氧化势比I2/2I-电对小的还原性物质或氧化势比I2/2I-电对大的氧化性物质都可用碘量法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因此碘量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
碘量法是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它们的电子得失分别用下式表示I22e 2I-2I--2e I2游离的I2能够取得电子变成碘离子因此I2是氧化剂。
I-则容易失去电子变成游离的I2。
表1 反应方程式E0VZn-2eZn2-0.76AsO33-2OH--2eAsO43-H0.71S2--2eS-0.51C2O42--2e2CO2-0.49H2气-2e2H0.002S2O32--2eS4O62-0.09Sn2-2eSn40.1521--2eI20.54MnO24OH--3eMnO4-2H 2O0.58HAsO22H2O-2eH3AsO42H0.58Fe2-eFe30.77HNO2H2O-2eNO3-3H0.942Cr37 H2O-6eCr2O72-14H1.332C1--2eC12溶液1.36Br-3H2O-6eBrO3-6H1.44Mn24H2O-5eMnO4-8H1.49MnO2固2H2O-3eMnO4-4H1.68①每一电位既与氧化型有关又与还原型有关。
②表中号的左边是还原剂还原性由上而下依次减弱右边是氧化剂氧化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
③在表中相隔越远的电对电位差越大相互作用也越猛烈。
电对中氧化型的浓度越大氧化还原电位的数值也就越大但是反应生成物总是趋向于使反应逆向进行因此电对中还原型的浓度越大氧化还原的电位数值就越小。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类滴定方法。
指示剂: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药品检验中应用较多氧化还原滴定:碘量法、铈量法及亚硝酸钠滴定法。
考点1: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滴定反应:标准I2液+还原性药物→2I-滴定液:碘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三氧化二砷终点判断:淀粉指示剂;I2自身滴定条件:中性、酸性、弱碱性2.间接碘量法:(1)置换碘量法:氧化性药物+I-→I2(过量KI)I2+Na2S2O3→Na2S4O6+2I-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重铬酸钾终点判断:淀粉指示剂(近终点时加入)(2)剩余碘量法:强还原性药物+I2→2I-(过量)I2(剩余)+Na2S2O3→Na2S4O6+2I-滴定液:碘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终点判断:淀粉指示剂(近终点时加入)用碘量法分析的药物:维生素C考点2:铈量法滴定反应:Ce4++e Ce3+淡黄色无色滴定液:硫酸铈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三氧化二砷终点判断:自身指示剂;邻二氮菲亚铁反应条件:酸性用铈量法分析的药物:硝苯地平考点3:亚硝酸钠滴定法滴定反应:Ar-NH2 +NaNO2 +2HCl→[Ar-N+≡N]Cl + NaCl+2H2O芳伯胺→重氮化反应滴定液:亚硝酸钠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对氨基苯磺酸终点判断: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碘化钾-淀粉试纸)反应条件:(1)酸的种类与浓度:HBr> HCl> H2S04或HN03 酸度也不宜过高(2)反应温度与滴定速度:温度太高,亚硝酸挥发和分解;温度过低,反应的速度太慢。
滴定速度前快后慢:(3)加入溴化钾的作用:加快重氮化反应用亚硝酸滴定法分析的药物:盐酸普鲁卡因、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0 mol/L)滴定20.00ml盐酸溶液(0.1000 mol/L),滴定突跃范围的pH值是A.1.00~3.00B.3.00~4.30C.4.30~9.70D.8.00~9.70E.9.70~10.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氢氧化钠滴定盐酸为强碱滴定强酸,PH值的突跃范围应该跨越酸碱范围,只有C符合。
氧化还原滴定法——碘量法一、概述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
它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某些氧化剂或还原剂起反应的物质。
氧化还原滴定法根据使用的标准溶液不同可分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等。
最常用的也就是高锰酸钾法和碘量法。
下面,介绍一下碘量法!(一)原理和条件碘量法是利用2I 的氧化性的-I 的还原性进行滴定的分析方法。
其化学方程式是:--=+I e I 222。
2I 是较弱的氧化剂,-I 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
碘量法可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是利用2I 的氧化性直接测定(滴定)还原性较强的的物质,又叫碘滴定法。
应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9>PH 时则会发生如下发反应:O H I IO OH I 2323563++=+---。
直接碘量法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终点时溶液呈蓝色。
由于2I 的氧化能力不强,所以只能滴定较强的还原剂,因此用于直接滴定的物质不多,有--+--332322232AsO O S Sn SO S 、、、、等。
如可用2I 标准溶液滴定32SO H ,4222322SO H HI O H I SO H +=++。
间接碘量法是利用-I 的还原性间接测定氧化物质含量的方法。
测定时先将氧化物质,与过量的KI 反应析出定量的2I ,然后可用322O S Na 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2I ,通过322O S Na 消耗量,计算氧化剂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间接碘量法。
间接碘量法也有滴定条件:1、增加溶液的酸度;2、加入过量的KI ;3、近终点时加入淀粉;4、室温及避光条件下滴定。
间接碘量法也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根据蓝色消失确定滴定终点。
(二)碘量法应用(维生素C 含量测定)维生素C 分子中含有烯二醇基,易被2I 氧化成二酮基,反应式如下:HI O H C I O H C HA 2666c 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