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补充题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①+--++H I O Cr 272O H I Cr 223+++ ②+--++H I BrO 3 O H Br I 22++-③+--++H O C MnO 2424O H CO Mn 222+↑++ ④+--++H Cl ClO 3 O H Cl 22+⑤O H Ce HAsO 242+++ ++++H Ce AsO H 343补充题2.写出下列电对电位的Nernst 方程式 ①e O S 2264+- -2322O S②e H AsO H 2243+++ O H HAsO 222+ ③e H O Cr 614272+++- O H Cr 2372++补充题 3. 条件电位与标准电极电位有何区别?它有何含义?影响条件电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124 1.已知)534.0()159.0(2//22V V II Cu Cu θθϕϕ-++〈,但是Cu 2+却能将I -氧化为I 2,为什么?P124 2. 计算pH=2.0,含有未配合的EDTA 浓度为0.10mol/L 时,++23/Fe Fe 电对的条件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并判断此条件下下列反应的方向。
(已知771.023/=++θϕFe Fe ,534.02/2=-θϕI I ,pH=2.0时,51.13lg )(=H Y α,32.14lg 2=-FeY K ,1.25lg =-FeY K )2Fe 3+ + 2I - 2Fe 2+ + I 2(提示:①计算该条件下游离的[Y 4-];②计算铁离子副反应系数)(EDTA Fe α;③ 计算'/23θϕ++Fe Fe ,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P124 4. 在25℃,1mol/LHCl 溶液中,用Fe 3+标准溶液滴定Sn 2+液,计算:①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该反应是否完全;②化学计量点的电极电位;③滴定突跃电位范围,请问可选用哪种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已知V V Sn Sn Fe Fe 14.070.02423//==++++’’,θθϕϕ)P126 5. 用K 2Cr 2O 7标定Na 2S 2O 3溶液时,称取0.5012g 基准K 2Cr 2O 7,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取出20.00ml ,加入H 2S04及KI 溶液,用待标定的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20.05ml ,求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
一 选择题(答案务必填入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大小 【 】 A :能说明反应的速度 C :能说明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B :能说明反应的条件 D :能说明反应的次序 2. 用Ce 4+滴定Fe 2+,当体系电位为0.68V 时,滴定分数为 【 】 [ ϕ' (Ce 4+/Ce 3+)=1.44V , ϕ' (Fe 3+/Fe 2+)=0.68V] (A) 0 (B) 50% (C) 100% (D) 200% 3. 为标定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 】 (A) 分析纯的H 2O 2 (B) 分析纯的KMnO 4 (C) 化学纯的K 2Cr 2O 7 (D) 分析纯的K 2Cr 2O 7 4. 将K +沉淀为K 2NaCo(NO 2)6,沉淀洗涤后溶于酸中,用KMnO 4滴定,(NO 2-→NO 3-, Co 3+ →Co 2+)此时n (K +):n (MnO 4-)是 【 】 (A) 5:1 (B) 5:2 (C) 10:11 (D) 5:11 5. 用K 2Cr 2O 7滴定 Fe 2+, 在化学计量点时, 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 (A) [Fe 3+] = [Cr 3+], [Fe 2+] = [Cr 2O 72-] (B) 3[Fe 3+] = [Cr 3+], [Fe 2+] = 6[Cr 2O 72-] (C) [Fe 3+] = 3[Cr 3+], [Fe 2+] = 6[Cr 2O 72-] (D) [Fe 3+] = 3[Cr 3+], 6[Fe 2+] = [Cr 2O 72-]一 二 三 四 开卷 氧化还原滴定法6.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如下: BrO 3- + 5Br - + 6H + → 3Br 2+ 3H 2O + 3 B r 2+ 3 HB r OH Br OH Br Br Br 2 + 2I - → 2Br - + I 2 I 2 + 2S 2O 32- → 2I - + S 4O 62- 在此测定中, Na 2S 2O 3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6:1 (B) 4:1 (C) 3:1 (D) 2:17.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 50% 时的电位是 【 】 [已知 ϕ' (Ce 4+/Ce 3+)= 1.44 V , ϕ' (Fe 3+/Fe 2+)= 0.68 V] (A) 0.68 V (B) 1.44 V (C) 1.06 V (D) 0.86 V8.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BaCl 2的纯度时, 先将 Ba 2+沉淀为 Ba(IO 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 KI, 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 2与Na 2S 2O 3的计量关系[n (BaCl 2):n (Na 2S 2O 3)]为 【 】 (A) 1:2 (B) 1:3 (C) 1:6 (D) 1:129. 已知在1 mol/L HCl 中, ϕ(Fe 3+/Fe 2+)= 0.68 V , ϕ(Sn 4+/Sn 2+)= 0.14 V , 计算以 Fe 3+滴定Sn 2+至 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 【 】 (A) 0.50 V 、 0.41 V 、 0.32 V (B) 0.17 V 、 0.32 V 、 0.56 V (C) 0.23 V 、 0.41 V 、 0.50 V (D) 0.23 V 、 0.32 V 、 0.50 V 10. KBrO 3是强氧化剂,Na 2S 2O 3是强还原剂,但在用KBrO 3标定Na 2S 2O 3时,不能采用它们之间的直接反应其原因是 【 】 (A) 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相差太小 (B) 可逆反应 (C) 反应不能定量进行 (D) 反应速率太慢 11. 用KMnO 4滴定Fe 2+之前,可以加几滴MnSO 4,其作用是 【 】 A :催化 C :诱导反应 B :氧化剂 D :配位剂 12. 用Na 2C 2O 4标定KMnO 4时,溶液是 【 】 (A) 酸性溶液 (B) 碱性溶液 (C) 中性溶液 (D) 任意酸度溶液13. 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习题答案:6.1 计算在H 2SO 4介质中,H +浓度分别为1 mol ·L -1和0.1 mol ·L -1的溶液中VO 2+/VO 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ϕθ=1.00 V )答案: O H VOeH VO 2222+-+=++[H +]= 1mol ·L -1 ϕθ’=1.0 + 0.059lg12= 1.00 V [H +]= 0.1mol ·L -1 ϕθ’=1.0 + 0.059lg0.012= 0.88 V6.2 根据ϕθHg 22+/Hg 和Hg 2Cl 2的溶度积计算ϕθHg 2Cl 2/Hg 。
如果溶液中Cl -浓度为0.010 mol ·L -1,Hg 2Cl 2/Hg 电对的电位为多少? 答案:Hg 2Cl 2 + 2e - = 2Hg + 2Cl - (ϕθHg 22+/Hg =0.796 V K sp = 1.3⨯10-18)[][]2/22/lg2059.0lg 2059.02222-++=+=++Cl K Hg spHgHgHgHg θθϕϕϕ[Cl -]=1 mol ·L -1: ϕθHg 2Cl 2/Hg = 0.796 + (0.059lg1.3⨯10-18)/2 = 0.268 V[Cl -]=0.01mol ·L -1: ϕθHg 2Cl 2/Hg=0.796 + (0.059lg1.3⨯10-18)/2 -(0.059lg0.012)/2= 0.386 V6.3 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ϕθ = 0.390 V , pH = 7, 抗坏血酸pK a1 = 4.10, pK a2 = 11.79)脱氢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答案:半反应设为:A 2-+ 2H + + 2e - = H 2A[][]AHA AAHH H 22lg2059.0lg2059.0'δδϕααϕϕθθθ+++=+=[][][]211222Ka KaH Ka H H AH++=+++δ()()90.279.1110.4710.4272710101010101010-------=⋅+⋅+=[][]79.410.1189.15211221101010---++==++=a a a a a A K KHK H K K δ[]++++=222lg059.0'VOH VO ααϕϕθθ()V079.0101010lg2059.039.090.22779.4'-=⋅+=---θϕ6.4 在1 mol.L -1HCl 溶液中用Fe 3+溶液滴定Sn 2+时,计算:(1)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通过溶液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反应来确定所测化学物质的含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提高对该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练习题1:将含有未知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与已知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滴定。
亚硝酸钠溶液是氧化剂,而硫酸亚铁是还原剂。
在滴定过程中,如下方程所示:2FeSO4 + 2H2SO4 + NaNO2 -> Fe2(SO4)3 + 2H2O + Na2SO4当溶液中的亚硝酸钠滴加到反应终点时,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淡黄色。
已知亚硝酸钠的浓度为0.1 M,滴定过程中滴加了20 mL 的亚硝酸钠溶液,此时滴定终点达到。
求硫酸亚铁溶液中亚硝酸钠的浓度。
练习题2:使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测定一种含有铁离子的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已知该水样中铁离子被氯气氧化成Fe3+离子,滴定时将Na2S2O3作为还原剂,反应方程如下:2FeCl3 + 2Na2S2O3 -> 2FeCl2 + 2Na2SO4 + S4O6^2-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已知用于滴定的Na2S2O3溶液浓度为0.1 M,滴定过程中滴加了50 mL的Na2S2O3溶液。
求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练习题3:使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测定一种含有酸性过氧化物的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
已知该溶液中的过氧化氢被铁(II)离子催化分解成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如下:2H2O2 + 2Fe^2+ + 2H+ -> 2H2O + 2Fe^3+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深紫色。
已知用于滴定的KMnO4溶液浓度为0.05 M,滴定过程中滴加了30 mL的KMnO4溶液。
求过氧化物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
通过以上三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不同的反应和状况。
掌握这些练习题中的解题方法,对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将会非常有帮助。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 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时,为什么引入条件电极电位?外界条件对条件电极电位有何影响?答:(1) 在能斯特方程中,是用离子的活度而非离子的浓度计算可逆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
实际上通常知道的是离子的浓度而不是活度,往往忽略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影响,以浓度代替活度进行计算。
但实际上,溶液浓度较大时,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可忽略,且溶液组成的改变(即有副反应发生)也会影响电极的电对电位,为考虑此两种因素的影响,引入了条件电极电位。
(2) 副反应:加入和氧化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减小;加入和还原态产生副反应(配位反应或沉淀反应)的物质,使电对电极电位增加。
另外有H +或OH -参加的氧化还原半反应,酸度影响电极电位,影响结果视具体情况而定。
离子强度的影响与副反应相比一般可忽略。
2. 为什么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试由条件电极电位的大小加以说明。
答: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产生AgCl 沉淀。
+sp +-(Ag /Ag)0.059lg[Ag ](AgCl) (Ag /Ag)0.059lg[Cl ]K ϕϕϕθθ+θ=+=+ 在1 mol.L -1HCl 溶液中+sp 9.50(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0.24(V)K ϕϕ'θθ-=+=+=在1mol·L -1 HCl 中,3+2+(Fe /Fe )=0.70ϕ'θ, ()()()04.0/T i T i '-=ⅢⅣθϕ,故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
3. 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答:(1) 根据条件平衡常数判断,若滴定允许误差为0.1%,要求lg K ≥3(n 1+ n 2),即(E 10,-E 20,)n / 0.059≥3(n 1+ n 2),n 为n 1,n 2的最小公倍,则n 1 = n 2 =1, lg K ≥3(1+1)≥6, E 10’-E 20’≥0.35V n 1 =1, n 2 =2,lg K ≥3(1+2)≥9, E 10’-E 20’≥0.27V ;n 1= n 2 =2, lg K ≥3(1+1)≥6, E 10’- E 20’≥0.18V (E 0’=ϕθ')(2) 不一定。
分析化学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1.对氧化还原反应来说,只要满足lgK`≥3(n1+n2)的条件,该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 2.淀粉指示剂在弱酸性溶液中使用时,其灵敏度最低。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 3、用Na2C2O4标准溶液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产物Mn2+具有催化作用,能使该反应速率加快。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 4、KMnO4法常用HNO3调节溶液的酸度。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 5.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两电对条件电位的差值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就越大。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 6.间接碘量法不能在强酸溶液中滴定的原因之一是Na2S2O3易分解。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 7.标定碘液可用Na2S2O3作基准物质。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 8.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能说明反应完全程度。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 1、用KMnO4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应先慢后快,主要是由于()使反应速率加快。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生成Mn2+起催化作用)10. 2. 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和()。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I2易挥发;I-在酸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11. 3、在高锰酸钾法中,用()酸调节溶液酸性以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硫)12. 4、已知lgKZnY=16.50, pH=10.0时,lgαY(H)= 0.45,lgαZn(OH)=2.40,则ZnY条件稳定常数lgK`ZnY= ()。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答案练习题答案:1. 已知ϕ︒Cl2.Cl-=1.36V,ϕ︒I2/2I=0.54V,ϕ︒Br2/Br-=1.09V,ϕ︒I2/2I=0.54V; 若将氯水慢慢加到含有相同浓度Br-和I-离子的溶液时,所产生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
(I2先析出,若[Br-] >[I-],则同时析出)2.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若加入邻二氮菲溶液,则Fe3+/Fe2+电对的电位将____________。
(升高)3. 已知ϕ︒MnO4-/Mn2+=1.51V,ϕ︒Br2/Br-=1.09V,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MnO4-氧化Br-的最高允许pH值是________________。
( pH=4.4 )4. 氧化还原反应:2Cu2+ + 4I- = 2CuI(沉淀)+ I2中氧化型生成沉淀,引起条件电位降低。
5. 已知在1mol/LHCl溶液中,ϕ︒’Fe3+/Fe2+=0.69V,ϕ︒’Sn4+/Sn2+=0.14V, 以20ml0.10mol/LFe3+的HCl溶液与40ml0.050mol/LSnCl2溶液相混合,平衡时体系的电位为_________。
( 0.14V)7. KMnO4法必须在性溶液中进行。
(酸性)8. KMnO4法常调节溶液的酸度。
(硫酸)9. 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以前,应用填有的玻璃漏斗滤除去析出的MnO(OH)2沉淀。
(玻璃纤维)10.下列情况对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D )A 在加热条件下,用KMnO4法测定Fe2+B 在碱性条件下,用直接碘量法测定Vc的含量C 间接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淀粉指示剂加入过早D 用优级纯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终点颜色在30后褪色11.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和。
(I2挥发;I-被氧化)12.碘量法是基于_____的氧化性和_____的还原性进行测定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7 学时)【本章重点】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2.计算滴定突跃范围3.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与应用4.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的原理、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一、选择题 1 Ox-Red 电对,25℃ 时条件电位(θ'ϕ) 等于(C )A. Red ox θlg 059.0a a n +ϕ B. Redoxθlg 059.0c c n +ϕ C. oxRed Red ox θlg059.0αγαγϕ⋅⋅+n D. Red Red ox ox θlg 059.0αγαγϕ⋅⋅+n 2 某HCl 溶液中c Fe(III)=c Fe(Ⅱ)=1mol ∙L -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θϕ为(D )A. 'θFe /Fe 23++ϕ=θFe /Fe 23++ϕ B. 'θFe /Fe 23++ϕ=θFe /Fe 23++ϕ)()(II Fe III Fe lg059.0αα+ C. 'θFe /Fe 23++ϕ=θFe /Fe 23++ϕ)()(II Fe Fe III Fe Fe 32lg059.0αγαγ+++D. 'θFe /Fe 23++ϕ=θFe /Fe 23++ϕ)()(III Fe Fe II Fe Fe 23lg059.0αγαγ+++3 在含有 Fe 3+和 Fe 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 3+/ Fe 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D )A. 稀 H 2SO 4B. HClC. NH 4FD. 邻二氮菲 4 Fe 3+ 与 Sn 2+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 )为 (B )已知:'θFe /Fe 23++ϕ= 0.70 V ,'θSn /Sn 24++ϕ= 0.14 VA.059.014.070.0- B. 059.02)14.070.0(⨯-C. 059.02)70.014.0(⨯-D. 059.03)14.070.0(⨯-5 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反应程度>99.9%),必要条件为≥-''θ2θ1ϕϕ(B )A.2121059.0)(2n n n n + B. 2121059.0)(3n n n n +C.2121059.0)(3n n n n ++ D. 2121059.0)(4n n n n ++6 对于n 1 = 1,n 2 = 2,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达到99.9% 时的必要条件为(C )A. ≥-''θ2θ1ϕϕ0.15VB. ≥-''θ2θ1ϕϕ0.18V C. ≥-''θ2θ1ϕϕ0.27V D. ≥-''θ2θ1ϕϕ0.36V7 为使反应2A + + 3B 4+ = 2A 4+ + 3B 2+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 B )A. 0.18VB. 0.15VC. 0.12VD. 0.1V 8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公式为(B )A. 2θ2θ1sp ϕϕϕ-=B. 21θ22θ11sp ''n n n n ++=ϕϕϕC. 21θ22θ11sp ''n n n n +-=ϕϕϕD. 21θ21θ12sp ''n n n n ++=ϕϕϕ9反应 2A ++ 3B 4+ → 2A 4++3B 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D )A.2θBθA ϕϕ+ B. 56)2(θB θA ⨯+ϕϕC. 532θBθA ϕϕ+ D. 523θB θA ϕϕ+10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 (A )A. 2Fe 3++ Sn 2+ = Sn 4++ 2Fe 2+B. MnO 4-+ 5Fe 2+ + 8H + = Mn 2+ + 5Fe 3+ + 4H 2OC. Cr 2O 72- + 5Fe 2+ + 14H +- = 2Cr 3+ + 5Fe 3+ + 7H 2OD. Ce 4+ + Fe 2+ = Ce 3+ + Fe 3+11 用 0.02 mol ∙L -1 KMnO 4溶液滴定 0.1 mol ∙L -1 Fe 2+ 溶液和用 0.002 mol ∙L -1 KMnO 4溶液滴定 0.01 mol ∙L -1 Fe 2+ 溶液时这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是(C )A. 前者 > 后者B. 前者 < 后者C. 一样大D. 缺电位值,无法判断 12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 50% 时的电位是 (A )已知:'θCe /Ce 34++ϕ= 1.44 V, 'θFe /Fe 23++ϕ= 0.68 V]A. 0.68 VB. 0.86 VC. 1.06 VD. 1.44 V13 用Ce 4+滴定Fe 2+,当体系电位为1.44 V 时,滴定分数为(C )已知:' θCe /Ce 34++ϕ=1.44 V ,'θFe /Fe 23++ϕ=0.68 VA. 0B. 50%C. 100%D. 200% 14 溴酸盐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如下:BrO 3- + 5Br - + 6H + → 3Br 2+ 3H 2OOHOHBr Br+ 3Br 2+ 3HBrBr 2 + 2I - → 2Br - + I 2 I 2 + 2S 2O 32- → 2I - + S 4O 62-在此测定中,苯酚与Na 2S 2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A. 1:2B. 1:3C. 1:4D. 1:6 15 配制Fe 2+ 标准溶液时,为防止Fe 2+ 被氧化,应加入(B )A. H 3PO 4B. HClC. HFD. 金属铁16 已知在1 mol·L -1 HCl 中θ'Cr / O Cr 3-272+ϕ=1.00V ,'θFe /Fe 23++ϕ= 0.68 V 。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填空题
1.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依据原理进行滴定分析的,其反应的实质是。
2. 高锰酸钾法常用的指示剂是,调节酸度常用,不用。
3. 氧化还原滴定中,决定K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一般氧化还原反应不论什么类型,△ψθ'≥ V,滴定反应进行完全。
4.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可以用来衡量。
电对电极电位越,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作为氧化剂,它可氧化电对电位比它的还原剂。
5. 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和。
6. 配制碘液时,为了助溶和降低I2挥发性,应加入适当过量的。
7. 电对氧化态发生沉淀副反应,将使电对电极电位。
8. 用淀粉指示剂,直接碘量法可在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法则在加入,以蓝色为滴定终点。
9. 间接碘量法的基本反应是,所用的标准溶液是,选用的指示剂是。
10. Na2C2O4标定KMnO4的实验条件是:用调节溶液的酸度,。
简短定量解析化学配套练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一、判断题:1.所有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电位与该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没关。
()2.氧化还原条件电位是指必然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为 1mol ·L -1 时的电极电位。
( )3.凡是条件电位差> 0.4V 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4.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 )5.HC O·2H O 可作为标定 NaOH 溶液的基准物,也可作为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物。
()22426.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中的铁含量时,常用SnCl 2 使 Fe 3+转变为 Fe 2+。
() 7.用 Ce(SO 4) 2 溶液滴定 FeSO 4 溶液的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浓度关系不大。
()8.条件电位就是某条件下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解析浓度都等于1mol/L 时的电极电位。
( )9.碘量法中加入过分 KI 的作用之一是与 I 2 形成 I 3 ,以增大 I 2 溶解度,降低 I 2 的挥发性。
()10. K 2Cr 2O 7 标准溶液有颜色,应于棕色瓶中保存,防范其见光分解。
( )11.在 HCl 介质中用 KMnO 4 滴定 Fe 2时,将产生正误差。
( )12.直接碘量法用 I 2 标准溶液滴定还原性物质,间接碘量法用 KI 标准溶液滴定氧化性物质。
()13.间接碘量法滴定反应的计量关系是: 2n(Na 2S 2O 3)= n(I 2)。
( )14.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电位范围是= In(O)/In(R) ±1(伏特)。
()15.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 Cu 2+,若不加 KSCN ,将会以致测定结果偏低。
( ) 16.以 KBrO 3 为基准物标定Na 2 S 2O 3 时,在周边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指示剂。
()17.在间接碘量法中,用于标定Na S O 溶液常用的基准试剂为KI 。
()2 2 318.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能加速另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称为氧化还原引诱作用。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填空题1.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填 A , B , C , D )(1)用KMnO4滴定Fe2+ 时 Cl- 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 。
(2) 用KMnO4滴定C2O42- 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
(3) Ag+ 存在时,Mn2+ 被 S2O82- 氧化为MnO -- _____ _______。
A 催化反应B 自动催化反应C 副反应D 诱导反应 。
2.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2,则该数值应为 。
3. 0.1978 g 基准As2O3 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 40.00mLKMnO4溶液反应完全,该KMnO4溶液的浓度为 。
[Mr (As2O3)=197.8]4. 已知在 1 mol ·L- 1 HCl 介质中 E Θ'Fe 3+/ Fe 2 + = 0.68V ; E Θ'Sn4+/Sn2+ = 0.14V ,则下列滴定反应; 2 Fe 3+ + Sn 2+ == 2 Fe 2+ + Sn 4+ 平衡常 ;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 ( Fe2+ ) / c ( Fe3+ ) 为 。
5. 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 标准电极电势有关,它们相差愈 ,电位突跃愈 ;若两电对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计量点正好在突跃的 ;若转移的电子数不等,则计量点应偏向 。
6.常用的氧化还原方法有 、 和 。
7. 用KMnO4法间接测定钙或直接滴定Fe2+时,若滴定反应中用HCl 调节酸度,测定结果会 ;这主要是由于 ,反应为 。
8. 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HgCl2和Cl2,加入还原剂SnCl2时, 先被还原。
(已知V 14.024/=Θ++Sn Sn ϕ,V 62.0222/=Θ+Cl Hg Hg ϕ,V 36.1/2=Θ-Cl Cl ϕ)二、选择题1. 已知在1 mol · L- 1 HCl 介质中, E Θ’Cr2O72-/Cr3+ = 1.00 V; E Θ’Fe 3+/ Fe 2 + = 0.68V ;以K2Cr2O7滴定Fe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合适?( )A. 二苯胺(E Θ’In = 0.76V );B.二甲基邻二氮菲- Fe3+ (E Θ’In = 0.97V);C. 次甲基蓝 (E Θ’In = 0.53V );D.中性红(E Θ’In = 0.24V )。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填空题1.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填 A , B , C , D )(1)用KMnO4滴定Fe2+ 时 Cl- 的氧化反应速率被加速 。
(2) 用KMnO4滴定C2O42- 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
(3) Ag+ 存在时,Mn2+ 被 S2O82- 氧化为MnO -- _____ _______。
A 催化反应B 自动催化反应C 副反应D 诱导反应 。
2.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若两对电子转移数均为2,则该数值应为 。
3. 0.1978 g 基准As2O3 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 40.00mLKMnO4溶液反应完全,该KMnO4溶液的浓度为 。
[Mr (As2O3)=197.8]4. 已知在 1 mol ·L- 1 HCl 介质中 E Θ'Fe 3+/ Fe 2 + = 0.68V ; E Θ'Sn4+/Sn2+ = 0.14V ,则下列滴定反应; 2 Fe 3+ + Sn 2+ == 2 Fe 2+ + Sn 4+ 平衡常 ;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 ( Fe2+ ) / c ( Fe3+ ) 为 。
5. 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 标准电极电势有关,它们相差愈 ,电位突跃愈 ;若两电对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计量点正好在突跃的 ;若转移的电子数不等,则计量点应偏向 。
6.常用的氧化还原方法有 、 和 。
7. 用KMnO4法间接测定钙或直接滴定Fe2+时,若滴定反应中用HCl 调节酸度,测定结果会 ;这主要是由于 ,反应为 。
8. 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HgCl2和Cl2,加入还原剂SnCl2时, 先被还原。
(已知V 14.024/=Θ++Sn Sn ϕ,V 62.0222/=Θ+Cl Hg Hg ϕ,V 36.1/2=Θ-Cl Cl ϕ)二、选择题1. 已知在1 mol · L- 1 HCl 介质中, E Θ’Cr2O72-/Cr3+ = 1.00 V; E Θ’Fe 3+/ Fe 2 + = 0.68V ;以K2Cr2O7滴定Fe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合适?( )A. 二苯胺(E Θ’In = 0.76V );B.二甲基邻二氮菲- Fe3+ (E Θ’In = 0.97V);C. 次甲基蓝 (E Θ’In = 0.53V );D.中性红(E Θ’In = 0.24V )。
2. 对于2A+ + 3B4+ = 2A4+ + 3B2+ 这个滴定反应,等量点时的电极电位是( ) A.53ΘB ΘA ϕϕ+ B .623ΘB ΘA ϕϕ+ C.523ΘB ΘA ϕϕ- D .523ΘBΘA ϕϕ+3. 在1mol/L 的HCl 中,V 14.024/=Θ++Sn Sn ϕ,V 70.023/=Θ++Fe Fe ϕ,在此条件下,以Fe3+滴定Sn2+,计量点的电位为( )。
A.0.25V B.0.23V C.0.33V D.0.52V4. 在1mol/L 的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LCe4+滴定0.1000mol/L Fe2+溶液,最恰当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是( )。
A.次甲基蓝 B.邻苯氨基苯甲酸 C.邻二氮菲—亚铁 D .KSCN5 在1 mol·L- 1 H2SO4溶液中,E Θ'Ce4+/Ce3+ = 1.44V ; E Θ'Fe 3+/ Fe 2 + = 0.68V ;以Ce4+ 滴定Fe 2 +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A. 二苯胺磺酸钠(E Θ'In = 0.84V);B. 邻苯氨基本甲酸(E Θ'In = 089V);C. 邻二氮菲—亚铁(E Θ'In =1.06V);D.硝基邻二氮菲—亚铁(E Θ'In =1.25V)。
6. 用碘量法测定Cu2+时,加入KI是作为()A.氧化剂B.还原剂C.络合剂D.沉淀剂三、计算题1. 将等体积的0.40 mol⋅L-1 的Fe2+溶液和0.10 mol⋅L-1Ce4+溶液相混合,若溶液中H2SO4浓度为0.5 mol⋅L-1,问反应达平衡后,Ce4+的浓度是多少?2.根据Θ+HgHg/22ϕ和Hg2Cl2的Ksp,计算ΘHgClHg/22ϕ。
若溶液中Cl-的浓度为0.010mol/L时,Hg2Cl2/Hg电对的电极电位是多少?3.K3Fe(CN)6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地氧化I-为I2,因此可用它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
试计算2 mol⋅L-1 HCl溶液中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4..计算1mol/L的HCl溶液中用Fe3+滴定Sn2+时计量点的电位,并计算滴定至99.9%和100.1%时的电位。
说明为什么计量点前后同样变化0.1%,但电位的变化不相同。
5. 用一定体积(毫升)的KMnO4溶液恰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如用0.2000 mol⋅L-1NaOH中和同样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所需NaOH的体积恰为KMnO4的一半。
试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6.用碘量法测量钢中硫时,先使硫燃烧成SO2,被含有淀粉的水溶液吸收后、用标准碘溶液滴定。
若称取含硫0.051%的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各500.00mg,滴定前者用去碘溶液11.60mL,滴定后者则用去7.00mL,试用滴定度来表示碘溶液的浓度,并计算待测样品中S的百分含量。
滴定反应为:+--++=++HSOIOHSOI422242227.称取含有KI的试样0.5000克,溶于水后先用Cl2水氧化I-为IO-3,煮沸除去过量Cl2;再加入过量KI试剂, 滴定I2时消耗了0.02082 mol⋅L-1Na2S2O321.3 0mL。
计算试样中KI的质量分数。
8.有一批铁矿样,含铁量约为50%,现用0.01667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欲使所用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在20—30mL之间,应称取试样质量的范围是多少?9.称取含NaIO3和NaIO4的混合试样1.000g,溶解后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准确移取试液50.00mL,调至弱碱性,加入过量KI,此时IO4-被还原为IO3-( IO3-不氧化I-); 释放出的I2用0.04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10.00mL。
另移取试液20.00mL,用HCl调节溶液至酸性,加入过量的KI; 释放出的I2用0.04000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30.00mL。
计算混合试样中w(NaIO3)和w(NaIO4)。
10.某土壤样品1.000克,用重量法获得Al2O3和Fe2O3共0.1100g,将此混合氧化物用酸溶解并使铁还原后,以0.0100mol/L的KMnO4进行滴定,用去8.00mL。
试计算土壤样品中Al2O3和Fe2O3的百分含量。
11.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L-1 HCl溶液中)只能还原Fe3+而不能还原Ti(Ⅳ),计算此条件下Ag+/Ag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
12.准确吸取25.00mLH2O2样品溶液,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水至刻度,摇匀,再准确吸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加H2SO4酸化,用0.02532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27.68mL,试计算样品中H2O2的百分含量。
13. 计算在pH3.0、c(EDTA)=0.01 mol⋅L-1时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
14.现有As2O3和As2O5及少量杂质的混合物,溶解后,在微碱性溶液中用0.02500mol/L碘液滴定,耗去20.00mL。
滴定完毕后,试溶液呈强酸性,加入过量KI,析出的碘用0.1500mol/L Na2S2O3溶液30.00mL滴定至终点,试计算试样中As2O3和As2O5各多少克。
15 称取软锰矿0.3216克,分析纯的Na2C2O4 0.3685克,共置于同一烧杯中,加入H2SO4,并加热; 待反应完全后,用0.0240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消耗KMnO4溶液11.26 mL。
计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16. 用KIO3标定Na2S2O3的浓度,称取KIO30.3567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移取所得溶液25.00mL,加入H2SO4及KI溶液,用24.98mLNa2S2O3滴定折出的I2, 求Na2S2O3的浓度。
取上述Na2S2O3溶液25.00mL,用碘溶液24.83mL滴定至终点。
求碘溶液的浓度。
17 在1 mol⋅L-1 HCl溶液中,用Fe3+滴定Sn2+,计算下列滴定百分数时的电位:9,50,91,99,99.9,100.0,100.1,101,110,200%,并绘制滴定曲线。
18..今有不纯的KI试样0.3500g,在H2SO4溶液中加人纯K2CrO4 0.1940g处理,煮沸赶出生成的碘。
然后,又加入过量的KI,使与剩余的K2CrO4作用,折出的I2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Na2S2O3溶液10.00mL,问试样中含KI%。
19 为测定试样中的K+, 可将其沉淀为K2NaCo(NO2)6, 溶解后用KMnO4滴定(NO2-→NO3-, Co3-→Co2-), 计算K+与MnO4-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n(K) :n(KMnO4)。
20. 丁基过氧化氢(C4H9OOH)的摩尔质量90.08g/moL,它的测定是在酸性条件下使它与过量碘化钾反应,折出定量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为:OHIOOHHCHIOOHHC22949422++=+++----+=+264232222OSIOSI今称取含丁基过氧化氢的试样0.3150g,滴定析出的碘时用去0.1000mol/LNa2S2O3溶液18.20mL。
试计算试样中丁基过氧化氢的百分含量。
21 称取含有苯酚的试样0.5000克。
溶解后加入0.1000 mol⋅L-1 KBrO3溶液(其中含有过量KBr)25.00 mL,并加HCl酸化,放置。
待反应完全后,加入KI。
滴定析出的I2消耗了0.1003 mol⋅L-1Na2S2O3溶液29.91 mL。
计算试样中苯酚的质量分数。
22. 分析铜矿样0.6000g,用去Na2S2O3溶液20.00mL。
1mLNa2S2O3相当于0.004175g KBrO3。
计算试样中Cu2O的百分含量。
23 今有一PbO-PbO2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