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水平三
- 格式:doc
- 大小:965.50 KB
- 文档页数: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学习目标: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认识到适当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积极性休息方式并付诸实践。
如在学习疲倦时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等。
【评价要点】运用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学习疲倦时,主动通过体育锻炼进行积极性休息的事例。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学习目标:感受多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乐趣。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感受体育活动和比赛中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体验小篮球、小足球等比赛中得分时的乐趣和成功感。
【评价要点】参与体育活动的愉快体验。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描述参加小篮球比赛的感受。
二、运动技能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目标1: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增加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了解。
如初步了解现代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在奥运会上获得的主要成绩等方面的知识。
【评价要点】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分组制作并展示以奥运会为主题的小墙报。
学习目标2:了解运动项目的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多种运动项目的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如知道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和冰雪类运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类以及新兴运动项目中一些项目的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评价要点】了解常见运动项目的种类和数量。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运动项目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学习目标3: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掌握简单的科学锻炼方法。
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改进或提高动作质量,改编简单的徒手操或体育游戏,创编跳绳的方法,选择较适宜的锻炼时间、场地和运动方法等。
【评价要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改编简单的徒手操并相互进行评价。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发展平衡能力练习》教案发展平衡能力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才能提高自身的平衡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小学生的《发展平衡能力练习》教案,帮助学生系统地练习和提高平衡能力。
教案目标:1.了解平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平衡能力对日常生活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2.学习基本的平衡动作,如单脚站立、绳子平衡等。
3.掌握一些提高平衡能力的基本方法和训练技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足够的绳子、平衡板等训练工具。
2.确保教学场地平坦且安全。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今天的课程主题,并解释平衡能力的重要性。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平衡能力相关的实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性、在体育课上需要保持平衡的动作等。
2.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基本的平衡能力知识,如身体重心的概念、平衡训练的好处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示范与练习(30分钟)先向学生示范一些基本的平衡动作,如单脚站立、绳子平衡等。
然后让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逐个观察学生的动作,并给予个别指导和调整。
重点强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稳固和平衡,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姿势和重心分布。
4.团体游戏练习(30分钟)划分小组,进行团体游戏练习。
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和平衡能力的游戏,如绳子跳跃、两人合作行走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5.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提醒他们平时如何继续练习和提高平衡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和小组的平衡训练计划,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教学延伸: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其他体育项目,继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例如,在篮球课上加入一些需要保持平衡的动作,如变向运球、单脚出手等。
体育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了解运动员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2.掌握运动员合理饮食的基本原则,能够制定合理的运动饮食计划;3.了解运动员在运动前、中、后的饮食需求,掌握不同阶段的饮食策略;4.能够分析不同运动场合下的能量代谢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营养摄入计划;5.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教学内容第一节:体育与健康一、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通过锻炼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强化心肺功能等。
要保持身体健康,除了运动外,饮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运动员所需各类营养物质运动员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运动前的主要能量来源,蛋白质是运动后肌肉恢复的主要营养素,脂肪主要提供长时间的能量供应。
第二节:运动员的饮食一、运动员合理饮食的基本原则运动员的饮食应以增加能量供应、满足不同营养素需求、保持水平稳定和维持良好身体状态为原则。
饮食应适当增加,但要注意饮食质量。
二、运动前、中、后的饮食需求运动前应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为主,以充分补充能量。
运动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避免脱水。
运动后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促进肌肉恢复。
第三节:能量代谢和营养摄入计划一、不同运动场合下的能量代谢方式不同运动的能量代谢方式不同,例如耐力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要能量消耗方式,而激烈运动则以无氧代谢为主。
了解不同运动的能量代谢方式有助于制定相应的营养摄入计划。
二、制定营养摄入计划根据不同的运动时长、强度和能量消耗量,结合运动员的体重、身高、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营养摄入计划。
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和摄入量。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运动员饮食的基本原则;2.运动前、中、后的饮食需求;3.不同运动场合下的营养摄入计划。
教学难点:运动员的饮食需求和不同运动场合下的营养摄入计划的制定。
2024年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说教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使用教材为《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具体章节为第四章“运动技能与锻炼方法”,内容涉及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应用,特别是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跑、跳、投运动技能,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锻炼中。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跑、跳、投运动技能的正确掌握与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示范视频、口哨、秒表、测量尺。
学具:跳绳、沙包、接力棒、标志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跑、跳、投运动,引导学生发现运动中的问题。
播放示范视频,让学生观察正确的跑、跳、投运动技能。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跑、跳、投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强调重点和难点。
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接力赛跑为例,讲解起跑、交接棒、冲刺等技巧。
分组实践,进行接力赛跑,教师点评并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跑、跳、投运动项目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给予鼓励。
5. 团队协作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接力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锻炼水平。
六、板书设计1. 跑、跳、投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
2. 接力赛跑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3. 课后锻炼建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进行跑、跳、投运动技能的练习,记录锻炼过程和感受。
2. 作业题目:设计一项团队接力比赛,并说明比赛规则。
答案:学生发挥创意,设计比赛项目及规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体育社团,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
组织家长参与体育活动,增进家校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5.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明了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章节,注重基本运动技能的实践运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水平三)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遵循《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即以学生的健康为第一要务,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身研究。
通过互动式体育教学,教师将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全民族素质提高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但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
学生想象创造力丰富,研究兴趣易激发。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主动进取态度,掌握好研究方法,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去探讨、理解、发现和创造。
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教材分析本教学计划的教材为五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各研究领域“水平三”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
教材旨在指导学生学会研究和活动实践,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研究领域。
教学法主要以学校的趣味运动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包括:1.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惯。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教学重点本教学计划的教学重点包括:蹲踞式起跑、30*8往返跑、400米跑、蹲距式跳远、100米加速跑、投篮球、足球、排球。
六、教学措施本教学计划的教学措施包括:1.合理选用教材,根据各研究领域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掌握的研究内容。
2.精心设计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采用游戏学法、体育竞赛法、课堂练法、提高巩固法,运用启发式、模仿式、探究式指导学生自主合作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水平三)年级:502任教:汕头市澄海岭亭小学杨奕超时间:2018年10月序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法教学组织n t三⒈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⒉身心进入运动状态⒊复习舞蹈培养节奏感舞蹈:《阳光男孩,阳光女孩》⒈教师创设情景⒉播放音乐⒊按音乐节拍进行舞蹈活动组织:分散活动队形:要求:注意安全活动充分1 4′四⒈练习讨论,认识正确摆臂练习有助于提高快速跑能力⒉体验成功,激发兴趣探索性练习:⒈手藏口袋跑⒉直臂摆动跑⒊屈臂左右摆动跑⒋屈臂前后摆动跑⒈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与方法⒉学生按要求练习⒊讨论⒋小结组织:分组练习队形:要求:注意安全积极观察思考、体验、讨论1 5′五⒈建立正确摆臂动作概念⒉通过各种练习掌握正确摆臂方法⒊跑在一直线上⒋提高奔跑能力求真练习:1、集体原地练习2、分组练习A、原地练习B、慢跑练习C、快速跑练习1、教师讲解2、学生练习3、教师指定体育骨干组织本组练习活动4、分组练习5、巡视、辅导、评价6、小结一、组织:集体练习队形:二、组织:分组练习队形:要求:注意安全,听从指挥积极练习、讨论、评价24↓510n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5101520253035404550t序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法 教学组织n t六⒈培养自信果断良好素质⒉保持学习兴趣⒊巩固练习效果,提高奔跑能力展示成果:⒈代表展示学习成果⒉游戏:《我们是No.1》(迎面接力游戏) ⒈教师激励⒉学习展示 ⒊讨论评价⒋教师讲示游戏的方法要求 ⒌练习一次 ⒍教学比赛 ⒎小结组织:个人展示 分组游戏 队形:要求:注意安全,团结协作12 ↓ 312七⒈放松身心,快乐结束课堂 ⒉诱发下次课学习兴趣 ⒈太极操 ⒉休整回顾 ⒊布置作业⒋下课 回收器材⒈播放音乐 ⒉学生踏着欢快的节奏归位 ⒊放松身心⒋回顾学习成果,引导向课外延伸组织:班级教学队形:要求:身心放松 1 4预 计 生 理 负 荷运动密度 预 计 生 理 曲 线55~60%平均心率 130~135 次/分 强度指数 1.5~1.6 小结。
水平三体育与健康测试题A卷:基础知识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水平三体育与健康测试题(A卷: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短跑包括: (50米)、(100米)、(200米)、(400米)。
短跑起跑方式分为(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
短跑比赛中,通常用(蹲踞式起跑)起跑。
蹲踞式起跑方法通常两脚采用(一脚半一脚半)即(普通式)。
2、200米赛跑比赛中,起跑口令有(各就位)、(预备)、(鸣枪)3个口令。
3、短跑比赛一般进行(预赛)、(复赛)、(决赛)。
长跑比赛一般只进行(决赛),不进行(预赛)、(复赛)。
4、长跑比赛中,通常用(站立式)起跑。
长跑的过程分为(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阶段。
5、长距离跑(可以)抢道。
短距离跑(不可以)抢道,抢道一般安排在(直)道上。
6、马拉松全程()公里。
7、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现在比赛一般采用(5)局(3)胜,每局实行(11)分制。
8、乒乓球台上的球网高是()厘米。
乒乓球台高是(76)厘米。
标准乒乓球的直径是(4)厘米。
9、学生能坚持“两课三操”: “两课”是指(体育课)、(活动课)。
“三操”是指(早操) 、(课间操)、(眼保健操)。
10、每天能保证我们(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体育课:每周(3)节。
11、眼保健操一共有(4)节。
第一节(揉天应穴),第二节(挤按),第三节(按揉),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12、早操我们做(七彩阳光) 一共有(8)节,开始是(预备节)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腹背运动),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整理运动)都是(8个8)拍。
13、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蹲踞式跳远又名(急行跳远)或(跳远)。
技术特点(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水平三《体育与健康》测试题(卷)命题人:金台区石油小学-----孙鹏一、填空题:(满分30分,共10个空,每空3分)1、人体共有块骨骼。
2、预防碘缺乏症最有效的方法是。
3、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主动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
4、瑜伽起源于他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方法有着近六千年的文化传承,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
5、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
6、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各个体育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身体活动,它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7、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概括分为助跑、、腾空、落地。
8、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
9、任意球分为直接任意球和两种。
10、体育教学中迎面接力传接棒一般采用。
二、判断题:(满分30分,共10小题,每题3分)1、骨骼具有保护内脏的功能。
( )2、吸烟对身体有害,但不会造成疾病。
( )3、人在健身运动后,常有肌肉发胀、关节酸痛、精神疲乏之感,应多吃酸性食物。
( )4、我们做好小学生道德行为标准就可以了,不需要培养体育道德。
( )5、羽毛球发高远球,一般多采用用正手发球。
( )6、蛙泳时上下肢动作配合好就可以了,不需要与呼吸配合。
( )7、进行足球比赛时任何人都不能用手去碰足球。
( )8、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拥抱四方朋友”。
( )9、“文有太极安天下,无忧八极定乾坤”八极指的是“八极拳”。
( )10、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只能玩耍,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 )三、选择题:(满分40分,共10小题,每题4分)1、儿童过度到成年的时期,学生正步入人生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被称为:( )A 青春期B 发育高峰期C 生长发育期D 青少年期2、在第28届奥运会上夺得110米栏冠军的运动员是( )。
A、刘翔B、田亮C、史东朋D、姚明3、蹲踞式跳远比赛中,甲同学的左脚跟位于3.55米,右脚跟位于3.65米处。
甲同学的成绩为( )。
A 、3.55米B 、3.60米C 、3.65米4、人体中有造血功能的运动系统是。
小学体育与健康五年级(水平三)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与时俱进性,开拓创新性,纲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
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
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
去创造。
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教材分析五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三”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主要的内容围绕着学校的趣味运动体育项目进行开展教学法。
四、教学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教学重点蹲踞式起跑;30*8往返跑;或400米跑;蹲距式跳远;100米加速跑;投篮球;足球;排球六、教学措施1、合理选用教材,根据各学习领域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易掌握的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定向运动水平三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课程理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坚持“健康第一”;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三、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让学生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四、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
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其中,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等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
五、课程实施这里,教育小新给老师们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第一,编制课程实施计划,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贴士1:在编制教学计划时,老师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课程的育人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在一、二年级,重点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在三至六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每学期指导学生学练2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在重点发展学生各种体能的基础上发展多项运动技能;在七、八年级,一个学期指导学生学练1个运动项目,在继续发展学生体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专项运动技能;在九年级,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个运动项目进行1年的学习,保证学生初中毕业时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跨越式跳高学习是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掌握的各种跳跃能力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掌握一定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
跨越式跳高按动作结构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部分。
通过学习,交互讨论,使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学习跨越式跳高不但能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
三、学情分析
主体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在快速增长时期,这阶段学生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等特点,加之争强好胜,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正是开展体育锻炼黄金阶段。
但由于个体差异大,独生子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相对偏弱些,自我抑制能力差,练习时间无法长时间集中等弱点,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既要鼓励素质好的学生大胆创新学习,又要考虑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引导他们掌握技术的同时又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直观示范教学,调动课堂气氛;设置疑问,激发参与;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结合游戏、竞赛等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和自主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五、教学预设
1、教学器材组合多样: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器材组装,通过辅助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练习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营造学习氛围: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的互动方式,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同时教师采用多个游戏的教学,使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达到了寓教寓乐的目的。
3、不断创新和拓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关注差异,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智,努力探索,不断进取。
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年级:六年级人数:40 课次:2 指导教师:郭玫任课教师:赵晓艳
基本部分28 分一、跨越式跳高
动作方法:
助跑自然有节奏
踏跳有力向上摆
依次摆腿越过杆
落地缓冲要屈膝
重点:单脚起跳,两腿
依次摆动过杆
难点:起跳腿与摆动腿
的协调配合
口诀:摆动腿先抬起
起跳腿跟离地
二、游戏:
《冲过封锁线》
方法:略
规则:击掌后出发;碰
到封锁线必须扶好继续
出发。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各种方式玩杆,集体练
习两腿依次前摆过斜
杆
2.引导学生利用游戏
“猴子摘桃”复习助跑
起跳动作
3.引导学生完成跨越
式跳高动作
4.教师动作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
回指导,给与鼓励与肯
定
5.增加高度练习
6.发现问题,口诀指导
7.优生展示
8.拓展练习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和规则,学生认真听教
师讲解
2.教师组织学生游戏
3.宣布游戏结果
△
结束部分3分1.放松活动
2.小结与评价
3.下课
1.教师引导学生随音
乐进行身心放松
2.教师总结本课学习
情况
3.师生互别,收拾器材
△
XXXXX XXXXX
XXXXX XXXXX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轻松自然)
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40%-50%
场地
器材
篮球场一块、竿41根、音乐播放器
安全
措施
1.课前加强安全教育,检查课上所用场
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在课堂练习时,嘱咐学生力度适中,
注意落地缓冲,注意安全。
3.教学中注意巡视及时制止不安全动
作,并提示所有学生注意。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