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荷花》课文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认知1、会认会读生字。
掌握“莲莲、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情感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荷花》主要写了两个内容:①荷花清香、形态各异的美。
②“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陶醉中,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荷花厖.课文共两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是对第一课时,也就是对上面的第一个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重点、难点(1)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词句。
(2)看荷花的图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荷花。
二、教学对象分析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
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资源设计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并发布到校园网上。
“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
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学策略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
《荷花》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揭题导学1、同学们,你们会背《小池》这首诗吗?好,请大家一起背诵。
诗中描写了初夏荷塘的美丽景色。
其中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刚刚露出水面的形态。
那么当荷花开的时候,荷塘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课件出示荷花图)2、欣赏荷花边欣赏边想:你看到的是怎样的荷花?——学生汇报。
谈感受。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描写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课文,是我国教育学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那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请打开书。
出示要求:⑴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⑵把句子读通顺。
⑶标上自然段序号。
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荷花,长得什么样子呢?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长句子多读几遍,来把握句子间词语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停顿方法。
2、检测学生读书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4、现在我们来检查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
挨挨挤(jǐ)挤莲蓬(péng)花骨(gū)朵饱胀(zhàng)破裂(liè)一幅(fú)翩(piān)翩起舞舞蹈(dǎo)昨(zuó)夜好梦(mèng)衣(yī)裳(shang)⑴先自己在下面轻声练习读一读。
⑵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齐读──每个词读两遍)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和字形应该提醒大家的?⑶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义?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测读课文情况。
三班级《荷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三班级《荷花》教学设计(精选6篇)》,快快拿去用吧!三班级《荷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同学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育同学观赏美、感受美的力气。
训练同学的观看力气,进展同学的想象力气,培育同学的奇怪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这篇课文是依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奇怪。
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同学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同学留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外形,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
学习第3段时,应留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奇怪无比。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
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同学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头,“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
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由于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
还可发散思维:假如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比,生疏荷花美。
同学学习时老师应留意对同学进行学法指导。
荷花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优缺改进措施近日,我在进行荷花教学实践时,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不足以及未来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思考。
以下是我对第一课时的荷花教学进行的优缺改进措施总结。
优点在第一课时的荷花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一些明显的优点:1.引入实景案例:我在课堂上通过展示真实的荷花图片,提高了学生对荷花的认知和兴趣。
2.激发学生思考: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探讨,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互动性强: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增加了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了集体学习氛围的形成。
不足然而,我也意识到了在第一课时荷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1.时间不够充分:由于课时有限,我未能充分展开对荷花的介绍和讲解,导致部分学生了解不够深入。
2.缺乏实践环节:学生没有机会亲自接触和观察真实的荷花,限制了他们对荷花特点的实际认知。
3.评价指标不清晰:我未能提前明确评价标准和方法,导致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不够客观准确。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第一课时的荷花教学效果,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延长课时:重新规划课时,争取在下一次教学中安排更多时间用于荷花介绍和学生互动讨论,确保每个环节充分展开。
2.增加实践环节: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安排学生到植物园进行荷花实地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和热情。
3.设立明确评价标准:提前确定评价指标和方式,明确学生表现的评价标准,公正公平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果。
4.多元教学手段: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以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
经过对第一课时荷花教学的优缺点分析以及未来改进措施的设想,我相信我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王崧舟《荷花》教学设计优秀8篇《荷花》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词语复习(1)(学生互读互查)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舞蹈翩翩起舞挨挨挤挤(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习第一段导入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
(板:叶、花)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
(出示句子)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
“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
“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
《荷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把句子读通顺。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好,培养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情境体验,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好,培养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情分析: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不仅要让学生欣赏这一池荷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生已有一定阅读基础和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师把握“品景想象悟情”,一方面借助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尝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会优美生动的语言,尝试将观察到的的事物写清楚,为写作做好铺垫,有效的进行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活动交流。
教学内容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也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设计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
回忆王昌龄的《采莲曲》。
二. 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
1.是什么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2.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设计《荷花》《荷花》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课前你们找到了哪些有关荷花的资料呢?课前同学们积累了描写荷花的古诗吗?谁来背一背?(小池)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
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不仅是因为荷花的美丽与清香,还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你们想看看这样的荷花吗?4、出示荷花图片。
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妍、绿油油的荷叶)5、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有这么多美好的发现,今天我们就走进荷花的世界,一起学习第12课《荷花》。
齐读课题两遍。
这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的作品,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他眼中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播放录音二、探究新知1、师导:这么美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打开课本,咱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美丽的荷花。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把字词读准了。
2.先来考考谁记生字最快,出示生词,指读,正音,齐读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3、掌握了生字词。
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默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想想这三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味道、形态、姿势)三、精度训练1、导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比较:一进门就闻到花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荷花》第一课时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的新词语“花骨朵儿,莲蓬,挨挨挤挤”等的意思。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评,体悟荷花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教学重点: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评、朗读,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1.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和“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两个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夏天到了,荷花也开了,你们想不想去看呢?我们来欣赏一个视频,看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2.出示资料:荷花又称莲花或者芙蓉,它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3.揭示课题:孩子们,诗人笔下的荷花这么美,那么叶圣陶也爷爷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带拼音)认读生字。
(指名读)莲蓬:读准轻声,讲解“莲蓬”(生回答后,出示莲蓬图)衣裳花骨朵儿:这个词有儿化音,谁能读准它?关联“花瓣儿”(相机教学生字:瓣)师:“瓣”还是咱们今天的生字。
同学们观察下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学生书空。
挨挨挤挤:很多,都挤到一块儿了。
同学们能做个动作来体现这个词吗?翩翩起舞:跳舞很轻快,很美。
这个词让大家想到了哪种动物?(蝴蝶)蝴蝶飞的样子就像在翩翩起舞,那我们一起来做动作美美地读两遍。
3.去拼音,齐读词语,男女分读。
4.指名读课文。
选两段最难的考考你们,是不是读正确、流利了?(请两位同学读)5.概括段意。
师:好,那咱们现在来看一下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板书:闻到花香欣赏荷花想象成荷回到现实6.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品味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荷花(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与课文形成共鸣。
3、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及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
(荷花)
2、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说说你对荷花的印象。
2、(配乐)师范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指出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归纳作者的观察顺序: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
3、小组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未见其形,先闻其香;荷花清香诱人使作者迫不及待的来到荷花池看荷花)
②看图,想象荷花诱人的清香,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作者循着荷花的清香,来到了荷花池旁,他看到了什么?
①默读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画。
思考:请你用“我看到了······又看到了······还看到了·····”把荷花池的景色说出来。
②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
(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③师总结:碧绿的荷叶、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这些都表现了荷花的(色彩美板书)
“挨挨挤挤”、“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出荷花非常(茂盛板书)
④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⑤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有两个字用的特别好,你看出来了吗?(冒、露)
“冒”写出荷花的活力的样子。
“露”本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⑥齐读“冒”、“露”两句。
注意重音。
2、第三自然段
①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吗?他们都有哪些姿势?(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派代表全班交流)
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种姿势,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③重点句: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指点:(板书活)一个“活”字,写出了多少种姿势呀!它是活的,它随时在活动,它随时在跳舞。
作者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感叹道:“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个“画家”指的是谁呢?(大自然板书)我要说,这个作家也真了不起,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活的画。
你来找找,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荷花池的“活”?(挨挨挤挤、冒、露、饱涨、马上要破裂······)
你来想象一下,荷花的“活”还能表现在哪儿?(放录像启发)④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大自然的画儿吧!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配乐)
3、第四、五自然段
①站在这么美的画儿前,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是作者看荷花的感受。
(板书化为荷花)
②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化成了这荷花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你想想一下,当微风吹来的时候,你会怎样?当风过了之后你又会怎样?蜻蜓会告诉你清早飞行的那些快乐?小鱼会告诉你它的什么好梦?还有那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
③让我们扎上想象的翅膀,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咱们看看谁读的最好!自己练习一分钟。
④作者被荷花的美陶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会过神来,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四、体会课文,抒发情感
1、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齐读课文,把你对荷花的感情融进去(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