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外营养具体算法
- 格式:ppt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17
基本肠外营养计算基本肠外营养计算是指通过肠外途径输注营养物质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这种方法常用于患有消化道疾病、手术后不能进食或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
基本肠外营养计算包括确定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和营养物质配方的选择等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基本肠外营养计算的相关内容。
首先,确定能量需求是基本肠外营养计算的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能量需求可以通过基础代谢率(BMR)和活动代谢率(AMR)的计算得出。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所需的能量以保持基本生理功能,而活动代谢率是指人体在不同活动程度下所需的额外能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BMR(男性)= 66 + (13.7 × 体重kg) + (5 × 身高cm) - (6.8× 年龄)BMR(女性)= 655 + (9.6 × 体重kg) + (1.8 × 身高cm) - (4.7 × 年龄)AMR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轻度活动的AMR为BMR的1.2-1.3倍,中度活动为BMR的1.4-1.6倍,而重度活动为BMR的1.7-1.9倍。
在确定了能量需求之后,接下来需要计算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帮助维持肌肉组织的正常功能并促进伤口愈合。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蛋白质需求量为每公斤体重0.8-1.2克。
对于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的患者,可以相应地增加蛋白质的配方浓度或增加输注时间。
在确定了能量需求和蛋白质需求之后,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配方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营养物质配方包括全营养配方、高能量低氮配方和脂肪乳剂等。
全营养配方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基本肠外营养。
而高能量低氮配方则适用于需要增加能量摄入量而又不需要过多氮负荷的患者。
脂肪乳剂则主要用于提供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例如,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氮负荷;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需要限制含钠和含钾的配方。
肠外营养热量计算公式以肠外营养热量计算公式为标题,我们将探讨肠外营养热量计算的相关知识。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直接提供给机体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方式,常用于无法通过口腔摄入或吸收不足的病患。
为了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热量,我们需要根据一定的公式进行热量计算。
肠外营养热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疾病状态来进行调整。
以下是常用的热量计算公式之一:肠外营养热量(千卡/天)= 基础代谢率(BMR)× 活动系数+ 康复系数1. 基础代谢率(BMR):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式。
其中,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适用于成年人,计算公式如下:男性:BMR = 66 + (13.7 × 体重kg) + (5 × 身高cm) - (6.8 × 年龄岁)女性:BMR = 655 + (9.6 × 体重kg) + (1.8 × 身高cm) - (4.7 × 年龄岁)2. 活动系数:活动系数是根据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进行调整,以反映机体在运动中的能量消耗。
常用的活动系数有以下几种:卧床休息:1.2轻度活动(轻体力活动):1.3-1.4中度活动(中度体力活动):1.5-1.6重度活动(重体力活动):1.7-1.83. 康复系数:康复系数是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进行调整,以反映机体在康复过程中的能量需求变化。
康复系数根据不同疾病状态而异,一般范围在1.1-1.5之间。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患者每天所需的肠外营养热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到其他因素如肠外营养配方的热值、输注速度等,以进一步调整患者的肠外营养方案。
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能量需求,还可以进行体重监测和能量平衡评估。
体重监测是通过定期测量患者体重的变化,来评估肠外营养热量的调整是否适当。
全肠外营养液的关键调配技术和处方设计营养支持是现代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阻止病人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加速创伤的愈合、促进正氮平衡、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手术的治愈率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肠外营养相关的概念,以及肠外营养的处方设计与调配技术。
1肠外营养的基本概念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和利用营养物的患者提供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2 TNA和TPN的概念2.1 TPN:根据病人的情况通过静脉途径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和利用营养物的患者提供全部所需要的营养要素时,称作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2.2 TNA:即全合一营养液,又称“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是指医师开具的肠外营养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在静配中心将处方中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由经过培训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混合于一个输液袋中。
3肠外营养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1适应症存在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广泛小肠切除术后(短肠综合征),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呕吐;大剂量放疗、化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灼伤、创伤;围手术期;妊娠剧吐或神经性厌食;七天以上不能进食者。
3.2禁忌症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适应肠内营养者;确定为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而继续盲目延长治疗的;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手术者;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严重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存在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血糖尚未控制;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的患者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配比及渗透压的计算1.能量的计算:Harris-Bendeict公式至今一直作为临床上计算机体基础能量消耗(BEE)的经典公式:男:BEE(kcal/d)=++ 女:BEE(kcal/d)=++ :体重,Kg; H:身高, cm A:年龄,年)2.每日所需能量的粗略估算:基础代谢:20kcal/kg安静基础值:25~30kcal/kg轻活动:30~40kcal/kg发热或中等活动:35~45kcal/kg3.肠外营养配比方案: 一般糖脂比=1:1a.葡萄糖:占总热量的50%±1g:4Kcalb.氨基酸:氮源(合成蛋白质)1~Kg 1g:4Kcalc.脂肪:①热量②必需脂肪酸~1g/Kg(<3g/Kg)1g:9Kcald.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溶性:复合制剂不能满足需要,需要额外补充VitC及B族维生素脂溶性:代谢慢,禁食时间>1周,应用e.水:尿≥800ml,不显失水600ml,粪100ml1000Kcal=1000-1500ml补水量总结肠外营养每日推荐量4.营养液渗透压的计算营养液渗透压高于1200mOsm/LH2O应给予中心静脉,低于于1200mOsm/LH2O可给予外周静脉。
各种溶液渗透压数值:1%GS渗透压值为50 mmol/L5%GS为250 mmol/L10% GS为500 mmol/L% GS为631 mmol/L50% GS为2500 mmol/L1%NaCl为340 mmol/L%NaCl 为308 mmol/L10%NaCl 约为3400mmol/L10%中型脂肪是129~158 mmol/L(以150 mmol/L计算)20%中型脂肪是258~315 mmol/L(可以300 mmol/L计算)30%长链脂肪酸310 mmol/L1% 氨基酸为100 mmol/L5% 氨基酸为500 mmol/L(%AA大约600mmol/L)10%氯化钾为2666 mmol/L25%硫酸镁约为4166 mmol/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约为1900 mmol/L3.实例:生理盐水13毫升,10%氯化钾毫升,5%氨基酸20毫升,20%脂肪10毫升,10%葡萄糖40毫升,50%葡萄糖液15毫升。
完全胃肠外营养名词解释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一种通
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绕过胃肠道直接输注到血液中的治疗方法。
TPN主要用于患有胃肠道功能严重损伤或无法正常消化吸收的疾病患者,如肠梗阻、肠瘘等。
TPN的配方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配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常见的TPN配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
方面:
1.蛋白质:作为组成体细胞结构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对患者的康
复非常重要。
在TPN配方中,常使用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2.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在TPN配
方中常使用葡萄糖等。
3.脂肪: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通过提供能量和脂溶
性维生素等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扮
演重要角色,TPN配方需要包括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患者的营养平衡。
除了上述基本成分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TPN配方还可能添加其他辅助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衍生物、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
此外,根据患者的需要,还可以通过TPN配方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参数,以满足个体化的治疗要求。
在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理
指标,并及时调整配方的比例和剂量。
同时,患者还需要接受持续的
医疗监护和定期的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
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新生儿补液原则胎龄、体重越小需液量越大视丢失量大小不同决定补液量依照合并症的病情和代谢情况调整补液量根据体重变化,血钠、血HCT,尿量修正补液量液体:5日法:早产儿足月儿80 100 120 140 160-180 60 80 100 120 150(糖速4-6mg/kg.min)葡萄糖:~750g:4mg/kg.min 每天↑0.5 mg/kg.min12mg/kg.min ~1500g:4-6mg/kg.min每天↑1.0mg/kg.min12mg/kg.min 足月儿:6-8 mg/kg.min周围静脉Glucose浓度:早产儿<12%,足月儿<12.5%钠:一般第2天开始补,足月儿1-4 mmol/kg/d,即10%NaCL 0.6-2.4ml/kg/d早产儿3-5 mmol/kg/d,即10%NaCL 1.8-3.0ml/kg/d根据血钠结果调整钾:一般第3天开始补,1-2 mmol/kg/d,即10%KCL 0.75-1.5ml/kg/d根据血钾结果调整1)电解质:Na+ 3-4mmol/kg.dK+ 1.2mmol/kg.d具体根据电解质调整2)酸碱平衡:5%SB量=(-BE)*0.5*BW先用总量的一半,具体根据血气分析调整一些病理状况下的补液注意事项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补液* 生后1-3天暖箱湿度70-90%,可从60-80 ml/kg开始,以后根据体重、尿量、电解质、肾功能决定补液量,每天约增加10~20 ml/kg ,一般不超过150 ml/ /kg/d 。
* 生后1 周内最重要原则是防止发生肺水肿和肺外水肿,防止PDA开放,维持水电解质负平衡,限制水和盐类摄入,生理性体重下降控制在出生体重的10% ~15%之间。
* 生后1 个月内随时注意避免水分过多摄入* ELBWI 应用机械通气时, 若吸入气水分饱和、温度接近体温, 则经呼吸道丢失的水分几乎为零。
肠外营养计算法
如何为病人计算肠外营养处方
第一步:根据病人的分解代谢情况计算病人所需要的氨基酸的需要量。
(以50公斤的中度应激患者为例)
即:50kg*0.2g/kg.d=10g 折合为8.5%250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0g/3.5g.瓶=3瓶
第二步:根据热氮比,计算出与该病人氮量所匹配的热量值.(热氮比以 150:1为准)即:10g(氮量)*150=1500Kcal
第三步:根据双能源系统原则,热量是由脂肪、碳水化合物共同提供,一般情况下,糖脂比为50:50,呼吸疾病为40:60 即:脂肪热卡为:1500Kcal*60%=900Kcal
折合为20%脂肪乳: 900/500=1。
8瓶
折合为30%脂肪乳:900/750=1.2瓶
葡萄糖热卡为: 1500Kcal*40%=600Kcal
折合为10%的GS:600/4/10%=1500ml(外周静脉输注)
折合为50%的GS:600/4/50%=300ml (中心静脉输注)
临床为控制渗透压和总液体量常联合使用第四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对热量进行调节:体温/性别/年龄体温:体温每升高1度,总热量需增加10% 性别:女性患者,总热量需减
少10% 年龄:大于70岁患者,总热量需减少10%
第五步:根据病人情况,添加水乐维他/维他利匹特/安达美/格利福斯第六步:根据病人情况,添加钠/钾/钙/镁及胰岛素。
...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