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肠外营养PPT(2017)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83
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2月第59卷第4期CHINA MODERN DOCTOR Vol.59No.4February 2021·论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危重病,常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部分患者会继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进入感染期,进而导致腹腔感染、肠瘘、脓毒血症、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死率高[2]。
肠黏膜缺血、通透性增高引起肠道细菌从肠黏膜面向浆膜面、周围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庆章1△王桂良1▲龚敏1邱萍1徐林芳1文剑波1肖献忠2谭斯品21.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消化内科,江西萍乡337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湖南长沙410078[摘要]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益生菌(EN+益生菌)组。
并评估三组APACHE Ⅱ得分、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大便菌群的变化、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
结果EN 组、EN+益生菌组与PN 组比较,APACHE Ⅱ评分、MODS 的发生率、死亡率、粪便致病菌数、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 <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 <0.05)。
EN+益生菌组与EN 组比较,APACHE Ⅱ评分、MODS 的发生率、粪便致病菌、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 <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 <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肠外与肠内营养》期刊期刊简介:本刊为中华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专业杂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主编,其宗旨为交流推广肠外与肠内营养的科研成果,总结临床经验,传递信息,促进我国营养支持专业的发展。
内容求新求实、学术、编辑、印刷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受到专家和读者好评,是外科医护人员、营养支持研究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的必读材料,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被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主管单位:南京军区联勒部卫生部主办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主编:任建安刊期:双月刊开本:大16开创刊时间:1994-10-01邮发代号:28-247投稿编辑扣1966715440国内统一刊号:32-1477/R国际标准刊号:1007-810X2017年第03期目录专家论坛(129)补不足损有余无监测慎营养——再谈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治疗安友仲(131)关于论著文稿中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132)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零宽容”的实践艾山木;蒋东坡青年论坛(135)重视我国克罗恩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李冠炜;任建安论著(138)三种营养筛查工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相关性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评价比较梁丹华[1];谭荣韶[2];刘岩[2];钟小仕[2];张东升[3];马静[1](143)小剂量肠内营养对脓毒性休克伴急性胃肠道损伤病人肠屏障及系统性炎症的改善作用叶禄伟;汪志刚;黄世芳;龚将将;李龙珠;郑兴龙;黄海燕;崔丽燕;张民杰(146)综合干预治疗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及机体康复的研究董高悦[1];许勤[2];孟爱凤[1];郑晓宇[1];邾萍[1](150)胃癌病人术前有营养风险是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王虎;张海佳;尚琳;廉博;连肖;韩振宇;周威;李孟彬(155)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因素及对预后影响翁延宏[1];顾国胜[2];朱永龙[1];叶小利[1](159)益生菌对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血糖的稳定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王玉;杨中文;史长松;张豫华;高丽(164)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观察王留根[1];范杰诚[2];王健[3];姜鑫[4](168)结肠穿孔致急性腹膜炎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马驰;史炼钢;曲杨;于镜泊;王东;贾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