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病理学 (1)
- 格式:ppt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5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摘要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 Kikuchi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类似病毒感染的临床表型,淋巴结以灶性坏死,富含组织细胞与核碎片为特征的自限性淋巴结病。
该病于1972年有日本Kikuchi和Fujimoto首先报告。
有认为坏死的机制是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凋亡所致。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学习,结合HN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一个总结,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一、临床特征Kikuchi淋巴结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倾向于病毒感染。
患者平均年龄25岁(3-75岁),大部分患者<40岁,女性更多见。
大部分为自愈性过程(1-3)个月,少数可复发。
临床表型为单个触痛或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般<2cm),极少数病例累及皮肤、骨髓及涎腺等多数患者有发热(高达40℃以上),白细胞下降,ESR上升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消瘦、恶心、咽痛及盗汗等症状[1]。
应用抗生素无效,亦可无明显发热者,一般情况较好。
偶有发生于AIDS、Castaleman 病淋巴结,儿童患者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2]。
二、病理学特征1 大体所见肿大的淋巴结被摸完整,多数病变淋巴结<2cm,如果>2cm应警惕淋巴瘤可能,切面灰褐色、质地软,可见坏死斑点。
2 镜检低倍镜可见皮质区三角形坏死灶(典型),实际上坏死灶不规则、可多个,皮质、髓质均可发生,也可多个病灶融合。
组织学分区及细胞组成(病灶区、交界区、反应去)。
病灶区:根据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将HNL为三个亚型:(1)增生型:病变早期,组织细胞增生包括C形组织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增生,可见小淋巴细胞核免疫母细胞,凋亡或坏死少见;(2)坏死型:界限清楚的坏死灶中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伴嗜酸性碎片,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凋亡,血管壁可见纤维素血栓;(3)黄色瘤/泡沫细胞型:病变后期,大量吞噬细胞碎片的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组织细胞包绕坏死区周围。
淋巴检查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淋巴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淋巴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检查方法。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淋巴液、淋巴器官和淋巴管道。
淋巴系统在维持体液平衡、免疫防御以及废物清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淋巴检查科目是通过对淋巴液、淋巴器官和淋巴管道的检测来评估淋巴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淋巴检查科目包括淋巴器官的超声检查、淋巴结活检、淋巴液细胞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项目能够提供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淋巴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或疾病。
淋巴检查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评估淋巴结肿大、淋巴癌、免疫功能异常等疾病的病因和进展情况,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方案制定。
此外,淋巴检查还可用于评估淋巴系统在感染、外伤和手术等应激状态下的应对能力。
总之,淋巴检查科目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可以对淋巴系统的功能与健康进行全面评估。
它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淋巴检查科目为主题展开讨论,并按照以下结构布局:第一部分:引言1.1 概述:介绍淋巴检查的背景和意义,解释为什么淋巴检查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淋巴检查的科目,并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
第二部分:正文2.1 淋巴检查科目1:解释第一个淋巴检查科目,在检查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检查方式和操作过程。
2.2 淋巴检查科目2:详细介绍第二个淋巴检查科目,包括其应用领域、常见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2.3 淋巴检查科目3:讨论第三个淋巴检查科目,强调其在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重要性,并列举常见的检查指标和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结论3.1 总结:对前面章节进行总结,强调淋巴检查科目的综合作用和重要性。
3.2 结果分析:分析各个淋巴检查科目的结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怎么看淋巴结病理报告对于淋巴结病理报告,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淋巴结病理报告。
首先,需要了解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淋巴结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细胞垃圾,并帮助形成和运输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身体抵御疾病的主要力量,因此淋巴结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淋巴结病理报告是指医生对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后所作出的诊断报告。
常见的病理检查方法有取样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
淋巴结病理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淋巴结的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和数量等相关信息。
二、淋巴结的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的组织学类型可以根据细胞形态和分布位置来进行分型,常见的有滤泡性、皮质性和髓样性淋巴结。
三、淋巴结的病变情况。
病理报告会详细描述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包括有无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内是否有肿瘤细胞、炎症性病变和其他非特异性异常等。
四、淋巴结的诊断意见。
病理报告会对淋巴结病变情况进行诊断,并提出具体的诊断意见。
例如,癌症、淋巴结核、淋巴瘤等。
在阅读淋巴结病理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理解医学术语。
病理报告中会使用一些医学术语,需要事先了解其含义,避免出现误解。
二、综合考虑病人的情况。
淋巴结病理报告只是疾病诊断的一个参考依据,需要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三、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淋巴结病理报告中的一些诊断可能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理解,如有疑问可以向专业医生咨询。
总体来说,淋巴结病理报告对于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时要注意医学术语和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遇到疑问可以向专业医生咨询。
(九)淋巴造血系统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一·淋巴造血系统概述1.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结外淋巴组织、脾脏、肝脏等2.位置:分散在全身各处,所以考虑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时切忌将病变局限在某一个器官或组织造血干细胞髓细胞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粒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血小板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淋巴母细胞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 B免疫母细胞浆细胞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记忆B细胞淋巴母细胞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 T免疫母细胞效应T细胞二.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1.特点:①以儿童和青年成人为主②通常累及淋巴结,主要是颈部淋巴结③肿瘤细胞,即R-S(Reed-Sternberg)细胞和Hodgkin细胞(散在分布的多核或单核的瘤巨细胞,总称H/R-S细胞),仅占细胞总数的少部分,并分散在丰富的反应性炎细胞和伴随细胞群之中④肿瘤细胞通常为T细胞围绕,形成玫瑰花环2.病理变化(1)病变部位①一般从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开始,其次为腋下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局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往往是首发症状,也是导致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②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消化道等处,以脾脏受累相对多见(2)大体:淋巴结肿大,直径达2-3cm,切面鱼肉状或橡胶状,可见小坏死灶(黄白色)早期:有活动性,互相无融合晚期:无活动性,巨大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大的包块,不易推动(3)组织学①组织结构异型性: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副皮质区→整个淋巴结)多种炎细胞浸润的背景+特征性的肿瘤细胞②肿瘤细胞a.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多核瘤巨细胞,直径20-50μm,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浆: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双核或多核,染色质浓缩在核膜上,核膜增厚,水泡状亮核核仁:醒目的大核仁(3-4μm,个别7μm),嗜酸性,中位,周围有空晕※镜影(mirror-image)细胞:具有左右对称性双核R-S细胞,最有诊断价值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的正常外观细胞类型镜下特点镜下图片见于何种HL 陷窝细胞(lacunar cell 即腔隙性R-S 细胞大,胞浆丰富和控量,核多叶 而皱折,核膜薄,染色质稀疏 一个或多个小核仁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 多形性R-S 细胞(间变型)大,形态大小不规则,明显的 多形性;核大,形态不规则, 染色质粗,有明显的大核仁, 核分裂象多见淋巴细胞减 少型木乃伊细胞(干尸细 胞,固缩型R-S 细胞) 大,是一种变性或凋亡的R-S 细胞,胞浆嗜酸深染,核致密深染单独出现无 意义,提示 HL 的可能 LP 细胞,(爆米花 细胞)大,多分叶状核,染色质稀少 有多个小的嗜碱性核仁,胞质 淡染结节性淋巴 细胞为主型 霍奇金淋巴 瘤NLPHL3.组织学分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CD30- CD15- CD20+) 结节硬化型(1级、2级) 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混合细胞型 ( CD30+ CD15+ CD20-) 淋巴细胞减少型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占所有HL 的5% (1)病变特点:淋巴结结构消失,呈结节状(2)肿瘤构成细胞:爆米花细胞,即LP 细胞为特征细胞 (3)预后:绝大多数预后极好,10年生存率高达80% B.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 )——占所有HL 的95% (1)结节硬化型(nodelar sclerosis,NS )①病变特点:由双折光性胶原束将瘤组织分割成不规则结节,常伴有纵膈肿块 ②肿瘤构成细胞:以陷窝细胞为主 ③预后:预后较好,年轻女性好发HLNS型CHL镜下三大特点:累及的淋巴结呈结节状生长胶原束分割腔隙型H/R-S细胞NS型CHL:陷窝细胞(2)混合细胞型(mixed cellularity,MC)①病理变化:淋巴结结构消失,弥漫病变,背景中的小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②肿瘤构成细胞:R-S细胞常见,除爆米花细胞外其他类型肿瘤细胞均可见③预后:较好(3)富于淋巴细胞型(lymphocyte-rich,LR)①病理变化:多数呈弥漫性,少数呈结节性病变致使淋巴结部分或全部受累②肿瘤构成细胞:结节型:爆米花细胞+少量镜影细胞(典型R-S细胞很少或缺乏)弥漫型:爆米花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③预后:病变局限,预后好(4)淋巴细胞减少型(lymphocyte depletion,LD)①病变特点: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或不明显,可形成结节②肿瘤构成细胞:类型一:少数镜影细胞弥漫性纤维化,淋巴细胞少,常有坏死类型二:多数多形性R-S细胞,少数镜影细胞坏死更多③预后:最差三.非霍奇金淋巴瘤 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