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石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3.24 KB
- 文档页数:2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锡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其往往沿特定大地构造部位呈带状分布。
这些大地构造部位是:塔里木-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扬子地块东南侧的古生代华南褶皱系;中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形成的滨太平洋褶皱系;印度板块与古亚洲板块之间聚敛、碰撞形成的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在这些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8个锡矿床成矿带:①康滇地轴锡矿床成矿带;②江南台隆锡矿床成矿带;③右江锡矿床成矿带;④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⑤邓柯-义敦锡、多金属成矿带;⑥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⑦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
岩浆活动是控制中国锡矿床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中国各锡矿成矿带主要锡矿床皆分布于改造型花岗岩带,许多大、中型锡矿床大都产在燕山晚期阶段的重熔-再生岩浆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群)内外接触带。
例如我国两个最大的锡矿床——云南个旧锡矿和广西大厂锡矿所在的右江锡矿成矿带,矿床皆产于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和围岩的容矿构造中。
拥有众多的锡矿床及有锡伴生的钨、铜、铅锌、钨钼铋、铌钽或稀土矿床的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锡矿床成矿作用自加里东期即有初始富集,以后各旋回逐步加强,至燕山旋回锡、钨成矿作用达到高峰。
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其东亚带,与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多属印支构造旋回;西亚带与锡矿有关的主要为晚白垩世至始新世的花岗岩,矿体多产于岩体突起的冠部或外接触带容矿构造中。
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为燕山期钾长岩花岗岩,矿床产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为海西-燕山旋回各期侵入体,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碎裂花岗岩等,一般为中小型岩基和岩株,锡钨钼铋矿床主要产于接触带夕卡岩内带,铁铜、铁锌或铜锌矿床产于夕卡岩外带,再外有铅锌矿床。
广东省海丰县大道山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矿床产出于花岗岩体与侏罗系下统金鸡群变质砂岩、绢云母片岩的接触带中,矿化体呈浸染状、细脉状、脉状,主要矿化体矿石中有电气石、黄玉等矿物,矿化体矿石以锡矿为主伴有黑钨矿、毒砂、黄铁矿及辉钼矿等礦物,围岩蚀变以云英岩化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气成-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标签:花岗岩体云英岩化充填交代大道山锡矿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境内,周围发育有长埔锡矿点、银瓶山锡矿点、牛头山锡矿点、洛坑锡矿点等。
地理坐标:东经115°11′00″,北纬22°58′00″。
矿区民窿较多,一般开采深度几米至数十米,开采不系统、不连续,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人数一般为数十人,民工开采以1960年最盛,人数达数百人,年采金属锡26吨。
1961年勘查工作结束后交由地方开采,经多年开采后浅部矿产已基本开采完。
花岗岩体接触内外带近缘形成锡矿—石英脉或云英岩型锡矿,离花岗岩体较远者则常见硫化物型锡矿。
海丰银瓶山锡矿在粤东也很著名,产于接触外带,硫化物型,海丰纸寮山锡矿、晋宁鸡笼山锡矿等,为接触边缘内带锡矿,海丰大道山锡矿为接触边缘外带锡矿[1]。
无论是岩体内,还是接触带,不同矿床类型的分布存在内在联系,均属于与岩体侵位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系列,只是因剥蚀与保存条件不同而以不同类型出现[2]。
1矿区地质构造背景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群地层,分第一亚群和第二亚群。
侏罗系下统金鸡群第一亚群(J1jna)地层走向总体呈北东向,倾向北西或南东,因处于区域动力热力变质带中,多成为变质砂岩。
侏罗系下统金鸡群第二亚群(J1jnb)粉砂质泥岩、泥质页岩、砂岩夹煤层。
第一亚群变质砂岩具有良好的结构构造和力学性质,有利于裂隙的发育和矿液的充填,因此第一亚群内的变质砂岩成为锡矿的主要赋存层位。
1.2岩浆岩及含矿性区内岩浆岩发育,岩浆活动分两个期次:燕山三期和燕山五期。
燕山三期(γ52(3))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呈岩钟状,见于矿区北西部的纸寮山一带,并出露矿区外,面积约15平方公里(矿区内面积约1.8平方公里),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中—粗粒花岗结构。
江西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江西石城松岭矿区位于中国江西省西部,是中国锡矿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
锡矿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对于锡矿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一、石城松岭矿区锡矿地质特征1.石城松岭矿区位于竹山-石城地块的中西部,矿区岩石类型以花岗岩、正长岩为主,地形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
2.石城松岭矿区内主要的锡矿类型有黑云母花岗岩型锡矿和石英脉型锡矿,其中石英脉型锡矿为主要类型。
3.锡矿在石城松岭矿区内主要存在于花岗岩和正长岩中的石英脉中,这些石英脉都发育在岩体内部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
4.锡矿矿石主要成分是锡石矿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锡石、方铅矿、闪锌矿及硫化物等。
5.石城松岭矿区内的锡矿矿床主要呈现出薄层状、细脉状、裂隙状及蚀变状等不同类型的矿床。
二、石城松岭矿区锡矿成因1.石城松岭矿区内的锡矿成因主要与岩浆晚期和构造作用有关。
该地区花岗岩和正长岩在岩浆晚期与围岩交互作用,形成了石英脉和蚀变带,富集着锡等矿物元素。
2.构造作用是石城松岭矿区内锡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该地区的构造运动使得石英脉形成,并且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锡等矿物元素得以向上集聚,形成了锡矿矿床。
3.地质历史漫长,古地幔物质混有更丰富的金属矿物,火山活动、岩浆侵入和构造运动是很重要的。
石城松岭地区的火山岩浆活动,使得锡矿物质从地底深处迁移而成矿,加上构造运动和热液改造的作用,使锡矿化定义呈现出了多样性。
综上所述,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成因主要与岩浆晚期和构造作用有关。
在地质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火山活动、侵入作用和构造运动等都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形成了石城松岭矿区丰富的锡矿资源。
研究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对于深入开展矿产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锡矿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石城松岭矿区的生产状况备受关注。
下面将列出近几年石城松岭矿区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石城松岭矿区锡矿产量自2017年至今,石城松岭矿区的锡矿产量达到了近1万吨。
第1章绪论锡矿资源的分类与锡矿的基本知识1.1.1锡的地球化学知识地壳岩石圈中锡的丰度为2×10-6,属于含量较低的元素,与其他金属的丰度相比,约为钢的1/27,铅的1/6,锌的1/35,故将锡称为稀有金属。
锡的原子半径为0.15nm,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价态为+2价和+4价,其离子半径分别为0.093nm和0.069nm。
由于离子半径、电负性的相似,离子Sn2+可与Cn2+、In2+、Fe2+等呈类似同像置换;离子Sn4+可与Fe3+、Sn3+、In3+、Nb5+、Ta5+、Ti4+等呈类质同像置换。
锡常赋存于钛酸盐和钽酸盐的类质同像混合物中或铌、钽以类似质同形式存在于锡石中。
锡矿床与酸性岩浆岩的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专属性。
于锡矿生成物有关的含锡花岗岩岩石成分长具有高硅、高钾钠、贫钙镁、富氟的特点。
1.1.2锡的矿物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系矿物有50多种,可以分为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硫化物、氧化物(锡石)、氢氧化物、硅酸盐(硅锡矿)、硫锡酸盐(黄锡矿)、硼酸盐等几类。
在地壳岩石圈中的系矿物主要是以锡石状态存在,常见矿物还有黝锡矿,辉锑锡铅矿、硫锡矿、硫锡银矿、圆柱锡矿、硼钙锡矿、马来亚石、钽锡矿等十余种,其他的锡矿很少,只有地质学和矿物学的意义。
锡的工业矿物很少,以现有选冶技术条件,有工业价值的锡矿物仅有锡石和黝锡矿,且以锡石为主。
纯锡石(SnO2)含锡78.8%,但由于天然锡石中常含有铁、锰、铟、钽、铌、钨、镓、锗、钒、铍和钪等元素,其中以铁最多,所以天然锡石的含锡量仅为70%~77%。
纯锡石无色透明的,天然锡石因含杂质元素的不同而使其颜色不同,一般常见为褐色和棕色。
锡石的莫氏硬度位6~7,性脆。
密度6.8~7.0g/cm3。
锡石矿床在成因上与酸性岩浆岩,尤其是与华港呀有密切的关系。
在各类型锡矿床均有锡石产出,其中以锡石石英脉和热液锡石硫化物矿床最具有工业价值。
原生锡石矿经风化破坏后,常形成砂锡矿。
广西桂北四堡期锡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作者:彭磊梁标志韦安伟农刚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4期[关键词]四堡期;锡矿;桂北锡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
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锡、铜、铅生产青铜器皿。
由于锡质软有延展性、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蝕、易熔,摩擦系数小,锡盐无毒,锡和锡合金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锡矿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生产大国,储量和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但是随着矿山的持续开采,锡矿保有储量逐渐减少,现阶段已经严重影响锡矿的可持续发展。
四堡期是广西锡矿的重要成矿时期,形成了不少大规模的锡矿床,广西四堡期锡矿主要分布在桂北地区,典型矿床有广西融水县九毛锡矿、罗城县一洞锡矿、环江县九逢锡矿。
本文以广西四堡期锡矿成矿地质特征为出发点,总结成矿规律,为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寻找类似同期矿床提供依据。
1. 成矿背景桂北地区,四堡期处于扬子陆块东南缘的陆缘裂陷盆地,在半深水至深水盆地环境下,新元古代早期发生了四堡运动,由于扬子陆块与华夏地块相向挤压,两者之间的古华南洋向扬子陆块俯冲,使上扬子东南缘形成岛弧造山带,四堡群褶皱成山。
洋壳俯冲在上扬子陆块东南缘四堡地区形成岛弧增生带,地幔岩浆混入壳源物质,形成俯冲岛弧型岩浆杂岩,包括一系列的超基性-中性侵入岩,随后是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形成了三防、元宝山、田朋、平兴、青明山等复式岩体。
与构造运动伴随的还有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等,部分岩石受动力作用影响发育片理构造,三防岩体受韧性剪切作用影响发育片麻状构造。
2. 地层桂北地区锡矿床赋存地层主要是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主要包括四堡群和丹洲群,四堡群分布于九万大山(融水县三防-元宝山)一带,由东向西与上覆丹洲群呈不整合接触;主要由灰、灰绿色变质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及变质泥质粉砂岩组成,夹有中、基性熔岩、科马提岩、火山碎屑岩及层状或似层状基性-超基性岩。
江西尖峰坡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近年来在老矿山周边寻找接替资源,缓解矿山危机情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尖峰坡锡矿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彭山矿田内,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后续资源不足,属中度危机矿山。
本文对尖峰坡锡矿资料进行重新整理,结合彭山矿田几十年的勘查资料及近几年找矿的成果,通过物化探异常和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在尖峰坡锡矿周边及深部仍存在较大的找矿潜力。
如果能在矿床深部有所突破,不仅能延长矿山生产寿命,还可为彭山矿田深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标签:老矿山接替资源锡矿找矿潜力0引言尖峰坡锡矿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彭山矿田内,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后续资源不足,属中度危机矿山,如何解决资源接替、矿山资源枯竭问题已成为首要任务。
本文以原尖峰坡锡矿勘探报告为工作基础,以彭山矿田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为技术指导和找矿方向,结合尖峰坡锡矿周边近几年勘查成果,系统研究尖峰坡锡矿矿床成因,明确找矿思路,探寻采矿权深部引起物探异常的原因,以便寻找尖峰坡锡矿乃至彭山矿田深部第二找矿空间。
1地质特征1.1矿区地质特征尖峰坡矿区锡矿位于扬子板块下扬子地块内、中下扬子坳陷带南缘、九江坳陷南缘偏九岭-障公山推覆隆起带一侧、彭山多金属矿集区内,南与江南台隆相毗邻,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区。
区内地层以寒武系-南华系地层为主。
矿区构造较简单,主要由西部的穹窿核部构造和东部的单斜构造组成,深部有一隐伏的花岗岩体。
区内岩浆岩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细碧角斑岩。
与成矿有关的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与双桥山群下亚浅变质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属隐伏花岗岩体。
1.2矿体地质特征本区矿体呈层状顺层分布在震旦系和南华系有利岩层中,不同的岩层组合常具有各自的矿化特征及相应的矿石类型。
根据邻近曾家垄锡矿区矿体分带原则,按矿体赋存岩石的组合特点及层位,由上而下依次分出Ⅰ~Ⅹ十个含矿带,其中Ⅱ矿带含矿性较好,为本区最主要的矿带,次为Ⅳ矿带。
其他各矿带仅有零星小矿体。
锡石:锡的主要工业矿物
锡石:锡的主要工业矿物
锡石是提炼锡的主要原料,化学式为SnO2,常含混入物Fe、Nb、Ta,尚可含Mn、Ti、Zr、W等微量元素。
晶体结构属于四方晶系复四方双锥晶类,晶体常呈双锥状、双锥柱状,有时呈针状。
集合体常呈不规则粒状。
颜色较丰富,无色者少见,一般因含混入物而呈褐色,含Fe高时可呈黑色,含Nb、Ta高者可呈沥青黑色。
半透明,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
解理不完全,断口不平坦至贝壳状。
性脆,摩氏硬度6~7,密度6.8~7.0。
一般无磁性,富铁锡石可具电磁性。
锡石矿床通常与花岗岩有关,主要包括云英岩型、花岗伟晶岩型、石英脉型、接触交代型等矿床类型。
锡石提取锡的最主要原料矿物。
黄褐色至暗褐色的完好晶体可作宝石。
中药“锡矿”即为锡石,外敷用于治疗疔肿。
褐色锡石
褐色锡石
深褐色锡石
黑色锡石
(以上图片来源:)
锡石(透射光、正交偏光,颜色鲜艳的粒状-短柱状矿物为锡石)
锡石(反射光、单偏光,深灰色柱状矿物为锡石)。
锡矿石特征
锡矿石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其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性质。
本文将从锡矿石的形成、种类、用途和开采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全面了解锡矿石的特征。
1. 形成
锡矿石主要形成于花岗岩、变质岩和砂岩中,通常与石英、长石等矿物伴生。
锡矿石的形成过程主要是由于地壳中的岩浆活动和矿物质的沉积作用,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形成了可供开采利用的锡矿石矿床。
2. 种类
锡矿石主要有柱状锡石、石英锡石、黄锡矿等多种类型。
其中,柱状锡石是最常见的一种锡矿石,其形态呈柱状或块状,含锡量较高;石英锡石则是由石英和锡石组成的矿石,含锡量一般较低;黄锡矿则是一种含硫的锡矿石,常常伴生有其他金属矿物。
3. 特征
锡矿石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金属光泽、臭味、硬度适中等。
金属光泽是锡矿石的主要特征之一,使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臭味则是锡矿石中含有硫化物所致,有时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硬度适中使得锡矿石容易进行加工和提炼。
4. 用途
锡矿石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广泛用于冶炼锡、制造合金、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现代工业中,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食品包装、建筑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5. 开采
锡矿石的开采主要通过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进行。
露天开采是指直接开采露出地表的矿石,适用于矿床较浅的情况;地下开采则是通过井下隧道和采矿设备进行开采,适用于矿床较深的情况。
总的来说,锡矿石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用途。
通过对锡矿石的形成、种类、特征、用途和开采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锡矿石资源,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锡矿石的特征和价值。
◆k e ji yua n di◆东南亚巨型锡矿成矿带,是指我国的滇西—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一带的锡矿带,锡矿产地约460多处,呈NNW走向断续分布长约3800km。
大致可划分为互相平行的东、西两矿带:东矿带自我国澜沧江—缅甸东部—泰国北部—马来西亚东海岸到印尼的“锡岛”;西矿带自我国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缅甸中部—泰国西部—马来西亚中央山脉以西到印尼苏门答腊罗干河一带。
为了让我国人员了解该锡矿带,以便与有关国家共同勘查开发锡矿资源,推动我国矿业经济发展,现将该巨型锡矿带分东、西矿带的地质特征介绍如下。
1东锡矿带东锡矿带有矿产地190多处,可划分为北段(我国澜沧江锡矿带)、中段(缅甸东部—泰国南部)、南段(马来西亚东海岸—印尼“锡岛”)。
各段分述如下:1.1北段位于滇西澜沧江一带,自保山市泸水石缸河锡矿起,往南延至景洪自治州勐宋砂锡矿为止,共有锡矿产地20多处,全长约250km,其中有中型锡矿床2处(云龙县铁厂锡矿、昌宁县真)、小型矿床5处(石缸河、龙陵赫洒、西盟阿莫、班哲、勐宋矿)、矿点10多处。
矿床类型主要有锡石—电气石—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脉型。
矿体一般分带明显,如云龙铁厂锡矿体:上部为锡石—电气石—石英带,伴生白钨矿,成矿温度>340℃;中部为锡石—电气石—富硫化物带,伴生毒砂、辉铋矿、黄铜矿、闪锌矿,成矿温度260~360℃;下部则为黄铁矿—石英带,锡石很少,成矿温度120℃[1]。
东锡矿带北段成矿母岩为燕山晚期及印支期含锡花岗岩侵位于中上元古界澜沧群、西盟群或大勐龙群等的变质岩系,围岩蚀变有云英化、电气石化、硅化等。
1.2中段在缅甸东部孟雷、孟扬一带,有矿产地8处,长约180km;往南延入泰国北部的清莱、清迈、南邦、夜丰颂、达府一带,有矿产地75处,长约380km,其中大型矿床1处(沙蒙)、中小型矿床4处(曼差提、泰拉、独马、都朗),其余均为矿点、矿化点。
矿床均为钨锡共生,砂锡(钨)矿床多为残坡积或冲积型,原生锡矿床则以矽卡岩型、含锡伟晶岩型为主。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锡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其往往沿特定大地构造部位呈带状分布。
这些大地构造部位是:塔里木-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扬子地块东南侧的古生代华南褶皱系;中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形成的滨太平洋褶皱系;印度板块与古亚洲板块之间聚敛、碰撞形成的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在这些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8个锡矿床成矿带:①康滇地轴锡矿床成矿带;②江南台隆锡矿床成矿带;③右江锡矿床成矿带;④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⑤邓柯-义敦锡、多金属成矿带;⑥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⑦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
岩浆活动是控制中国锡矿床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中国各锡矿成矿带主要锡矿床皆分布于改造型花岗岩带,许多大、中型锡矿床大都产在燕山晚期阶段的重熔-再生岩浆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群)内外接触带。
例如我国两个最大的锡矿床——云南个旧锡矿和广西大厂锡矿所在的右江锡矿成矿带,矿床皆产于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和围岩的容矿构造中。
拥有众多的锡矿床及有锡伴生的钨、铜、铅锌、钨钼铋、铌钽或稀土矿床的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锡矿床成矿作用自加里东期即有初始富集,以后各旋回逐步加强,至燕山旋回锡、钨成矿作用达到高峰。
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其东亚带,与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多属印支构造旋回;西亚带与锡矿有关的主要为晚白垩世至始新世的花岗岩,矿体多产于岩体突起的冠部或外接触带容矿构造中。
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为燕山期钾长岩花岗岩,矿床产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为海西-燕山旋回各期侵入体,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碎裂花岗岩等,一般为中小型岩基和岩株,锡钨钼铋矿床主要产于接触带夕卡岩内带,铁铜、铁锌或铜锌矿床产于夕卡岩外带,再外有铅锌矿床。
锡 tin (stannum)一、性质锡(Sn)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
其在常温下呈银白色。
随温度变化锡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在13.2~161℃为β锡(白锡),161℃以上为γ锡(脆锡),13.2℃以下为α锡(灰锡),剧冷那么变为粉末状。
β锡(密度为7.31g/cm3(20℃),α锡为5.75 g/cm3(13.2℃)。
锡熔点231.968℃,沸点2270℃,硬度3.75。
锡具有展性强、防锈、耐腐蚀等特性。
锡能够同其他金属及类金属形成各种合金,易于镀在许多金属外表。
特别是锡的外表耐蚀不锈,同有机酸及其盐类反响的生成物无毒。
二、用途锡有许多优良的性能。
制马口铁的锡约占锡消费量的50%,另50%是用锡的合金及化合物来使用的。
锡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焊锡31%,镀锡板29%,化学制品16%,其他合金24%。
纯锡与弱有机酸作用缓慢,可用于制造镀锡薄板,可作食品包装材料,也可用于某些机械零件的镀层。
锡易于加工成管、箔、丝、条等,也可制成细粉,用于粉末冶金。
锡能同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如巴比特合金、焊锡、锡青铜、铅锡轴承合金,活字合金等。
还有许多含锡特种合金,如锆基合金,在原子能工业中作核燃料包装材料。
钛基合金用于航空、造船、原子能、化学、医疗器械等工业;铌锡合金可作超导材料;锡银汞合金用作牙科材料;系的化合物分别用于陶瓷的瓷釉材料、印染丝织品的煤染剂、所料热稳定剂,也可用作杀菌剂和杀虫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锡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据?世界矿产资源年评?,近代世界精炼锡的年消费量为36万吨,世界矿山锡年产量为35万吨,世世界精炼锡年生产量为35万吨,库存约7万吨。
国际市场锡的供需根本平衡。
三、主要矿物在自然界中锡主要呈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氧化物、亲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硅酸盐、硼酸盐等形式存在。
目前已发现锡矿物和含锡矿物50余种,其中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矿物见下表。
四、矿床类型锡矿床主要类型有:①矽卡岩型锡矿床,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石内外接触带,远离岩体出现各种似层状、沿层透镜状、脉状矿床(体)。
锡矿石重要的锡金属来源铅、锌、铜、银、锡等都属于稀有金属,在现代化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中,锡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其他领域。
而锡矿石则是锡金属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锡的概述锡,化学符号为Sn,原子序数为50,是一种具有低熔点和良好塑性的金属。
它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耐腐蚀性、抗磨损性和热传导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包装、制造等行业。
二、锡矿石的分类锡矿石是指含有锡元素的矿石,根据其成分和特性的不同,可分为硬锡石、石英锡石、锡石、锡铅矿石等多种类型。
1. 硬锡石硬锡石是一种含锡石英石,其主要成分是锡石(SnO2)和石英(SiO2)。
硬锡石常见于花岗岩、片麻岩等岩石中,是最常见的一种锡矿石。
2. 石英锡石石英锡石是一种含有石英的锡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锡石和石英。
与硬锡石相比,石英锡石中石英的含量较高。
3. 锡石锡石是一种单质矿,也是一种重要的锡矿石。
它是一种灰黑色或铅灰色的矿物,主要成分是锡石和少量杂质。
4. 锡铅矿石锡铅矿石是一种含有锡和铅的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锡石、方铅矿(PbS)等。
锡铅矿石通常呈现黑色或铅灰色,针状、块状、颗粒状等。
三、全球锡矿石资源分布锡矿石分布广泛,全球主要的锡矿石产地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缅甸等国家。
其中,中国是世界上锡矿石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锡矿石产量在全球占比较大。
四、锡矿石的应用锡矿石是锡金属的重要来源,其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子工业锡矿石常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如集成电路、电容器、电阻器等。
锡的优良焊接性能使得锡矿石在电子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包装行业锡矿石常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如罐头、饮料罐等。
锡矿石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包装材料。
3. 建筑领域锡矿石常用于建筑材料,如防水材料、建筑外墙装饰等。
锡矿石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水和耐候性能,保护建筑材料免受风吹雨淋的侵蚀。
4. 制造业锡矿石可以用于制造锡合金,如锡青铜、锡钢等。
英文名称cassiterite锡的氧化物。
几乎都有fe2o3,ta2o5,nb2o5,tio2,mno,feo的混入,偶而也有zro2和wo3。
正方晶系。
晶体具四方双锥的短柱状,常见特殊的膝状双晶。
也呈不规则粒状,偶见致密块状。
呈黄、红、褐、黑等色,也有白色和无色。
金刚光泽,多为半透明-不透明。
一轴正晶,折射率ne=2.093~2.101,no=l 997~2.006,重折率0.096~0.098。
深色者可见多色性,红(红-褐)-无色。
强色散0.071(约2倍于钻石)。
无冷光。
硬度6~7。
相对密度6.8~7.1。
解理不完全,有时平行{100}解理清楚。
断口贝壳状至参差状。
主要产于伟晶岩、高温热液矿脉和云英岩中,也常见于砂矿。
是重要的锡矿物,也是工业提取锡金属的主要矿物。
其中透明度较好的可用作宝石,并以其高色散、高折光率而称雄。
重要产地有南美玻利维亚、东南亚半岛各国、我国云南、俄罗斯远东地区等等。
宝石级晶体来自玻利维亚,产鲜黄褐、黄、灰和无色品种;西班牙产黄-红色品种;还有纳米比亚的厄弄哥(erongo)、墨西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美国、英国等地。
我国也发现有透明淡粉褐色晶体碎块。
此外,我国云南个旧等地区还以产有锡石大晶体而著名。
其中,1991年于风庆县的山沟中发现的宽30~40厘米、高50~60厘米、重108千克的锡石大晶体,堪称世界之最。
猫眼锡石英文名称cassiterite cat’s eye 一些含有平行针状包裹体的半透明锡石,可显示猫眼效应。
由于包裹体排列方向为垂直晶体的c轴,故应垂直c轴切磨,方能显示。
蟾蜍眼英文名称toad’s eye 具有同心层纹构造的瘤状或钟乳状锡石集合体,当垂直其层纹切磨时,也可显示似猫眼般的效应,而名。
也称木锡矿。
英文名称dnieprovskite 别称蟾蜍眼。
锡矿石特征
锡矿石是一种含锡量较高的矿物,通常出现在花岗岩、斑岩和砂岩中。
锡矿石的主要特征是其颜色、形态、成分和产地。
颜色方面,锡矿石通常呈黑色或灰色,但也有些矿物是黄色或褐色。
黑色的锡矿石是最常见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锡石,它是一种含锡量非常高的矿物。
形态方面,锡矿石通常呈现出典型的晶体形态,例如六方形、四方形、菱形等。
但也有些锡矿石呈现出块状、簇状、针状或者粉状。
这些不同形态的矿物通常是由于不同的生成环境所引起的。
成分方面,锡矿石主要由锡、铁、铜、铅、锌、硫等元素组成,其中锡的含量往往超过50%。
此外,锡矿石还含有一些稀有元素,如银、金、铋等。
产地方面,锡矿石的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锡矿石生产国之一,主要产地有江西、福建、云南、广西等省份。
锡矿石的开采主要分为地下采矿和露天采矿两种方式。
地下采矿主要适用于以脉状矿床为主的矿区,而露天采矿则主要适用于以层状矿床为主的矿区。
在采矿过程中,为了提高锡矿石的品位,通常需要进行选矿处理,即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矿石中的杂质去除,提
高锡的含量。
锡矿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矿石,其含锡量高、分布广泛。
了解锡矿石的特征对于锡矿石的开采、加工和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