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61.69 KB
- 文档页数:5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湎(miǎn)购买(gòu)B. 纤尘不染(rǎn)谈笑风生(shēng)C. 惟妙惟肖(xiào)沉鱼落雁(yuàn)D. 碌碌无为(wéi)息息相关(xī)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演讲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令人深受感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D. 由于受到天气影响,比赛被迫延期举行。
答案:B3.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C4. 下列成语中,与“温故知新”意思相近的是()A. 举一反三B. 一丝不苟C. 不耻下问D. 知难而进答案:A5.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聊斋志异》D. 《水浒传》答案:A二、填空题1.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_______。
”答案:不亦说乎2.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_______年。
答案:2083. 古代汉语中,“之”、“乎”、“者”、“也”等字常常用于句末,起到_______的作用。
答案:语气词4.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是()A. 坚强/刚毅B. 欢乐/欢快C. 赞美/赞扬D. 美丽/秀丽答案:B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及其原因。
答案: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原因如下:(1)词义的历史演变;(2)词义的语境制约;(3)词义的修辞作用。
语文职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一诺千金C. 涣然冰释D. 出类拔萃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做事总是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态龙钟,精神矍铄。
C. 他总是喜欢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顾他人感受。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新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__”。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
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标志着中国文学由________向现代文学的转变。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2. 第一段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分)3. 文章中提到的“变革”具体指的是什么?请详细说明。
(10分)4. 作者对“变革”持怎样的态度?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0分)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语文职校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出类拔萃)2. 答案:A(雷厉风行)3. 答案:C(一意孤行)二、填空题1.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答案:各地的民间歌谣。
3. 答案:文言文。
三、阅读理解1. 答案:文章主旨是探讨个人成长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2. 答案:“他”指的是文章中提到的一个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成长的人物形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求职、质问、职务B. 红晕、炎炎、炎黄子孙C. 简历、简历、简短D. 演讲、演奏、演奏家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
B.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D.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深刻——深奥B. 资质——资产C. 赋予——仿予D. 突破——突入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文学、科学等书籍。
B. “你喜欢哪种运动?”他问我。
C. 这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插图,引人入胜。
D. 她说:“我明天要去看电影。
”5.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天动地B. 破釜沉舟C. 赴汤蹈火D. 车水马龙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精神——指人的思想意识B. 资质——指人的才能和素质C. 竞争——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较量D. 勤奋——指勤奋努力,不怕困难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头雄狮。
B. 他工作非常努力。
C.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8. 下列词语中,属于“一……一……”式词语的一项是:A. 风雨同舟B. 鱼水情深C. 井井有条D. 喜怒无常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桥。
B. 这座山上的松树像一位老人。
C. 夜晚的星空像一片海洋。
D.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条长河。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ABAC”式词语的一项是:A. 风雨同舟B. 举世闻名C. 无边无际D. 胸有成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箴言(zhēn yán)C. 逶迤(wēi yí)D. 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比赛。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明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描写的是唐朝末年的历史。
D.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唐朝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忠诚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7.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部诗歌集。
C. 杜甫被誉为“诗圣”,李白被誉为“诗仙”。
D.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正直。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9.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是:A. 勇敢B. 懦弱C. 坚强D. 懈怠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雷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漫不经心B. 鸿毛微薄畏首畏尾C. 奋不顾身恣意妄为D. 荒无人烟翻箱倒柜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放心。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C.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A.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了,非常喜欢。
B.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C. 他说:“你们去哪里?”D.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五彩斑斓。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沉重、繁重B. 草率、轻率C. 热闹、繁华D. 恢复、复原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笑脸。
B. 他的声音如洪钟,震撼了全场。
C. 她的微笑像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
D. 这个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犹如春天里的花朵。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_________。
2.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3.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4.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_________。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和尚的烦恼有一个小和尚,他每天都要负责挑水、扫地、敲钟等杂活。
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辛苦,于是向师傅抱怨:“师傅,为什么每天都要做这么多杂活呢?为什么不能让我专心修行呢?”师傅微笑着说:“你每天挑水、扫地、敲钟,都是在修行啊。
挑水让你学会坚持,扫地让你学会谦逊,敲钟让你学会宁静。
这些杂活都是修行的过程,只有经历过这些,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修行的真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闲(fù xián)毅力(yì lì)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B. 纠结(jiū jié)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C.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赋闲(fù xián)毅力(yì lì)D.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纠结(jiū jié)精益求精(jīng yìqiú jī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B.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我国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D.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在这次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
3.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诗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为曹雪芹。
B.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施耐庵。
C.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作者为罗贯中。
D.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吴承恩。
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年”。
适用专业:1. “计划”内容的四要素是、、、步骤。
2. 课文《张衡传》选自《》,作者。
课文特别详述了张衡研制的机械构造和作用。
3. “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六种技能。
二、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 “也”是常见的文言语气助词,请指出其中的判断语气句()。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客从何来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2. 指出下列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而……”相当于“虽然……但是”B、俟,等待。
若翁廉,如果老人廉洁。
C、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D、恚而语女,怨怒地告诉女人说3. “已”字有三种解释,①完了②停止③已经,请指出以下语句中,作“停止”讲的一句()A、国家之事糜烂至此,我老夫已矣B、脱身独去,已至军矣C、学不可以已D、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4. 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常见现象,请指出以下省主语的语句()A 、史朝夕狱门外。
B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
C 、竖子不足与谋。
D 、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5. 指出下列不属于访谈技巧的语句( ) A 、访谈以口头形式交谈来收集信息 B 、访谈需制订好计划 C 、了解被访谈者的相关情况D 、掌握提问的艺术技巧三、判断题(15分,每小题3分)1.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纪念居里夫人的文章,作者采用倒叙手法,表现了居里夫人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文章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了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 )2. “多才多艺”是作家赵树理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特点。
汪曾祺先生浓笔重彩地刻画了一个多面体的赵树理,展示了他身上的农民气息。
文章叙事繁而有序,议论多而静当。
( )3. 逸事,指散失而不甚为世人所知的事迹,多指民间流传而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 )4. 《奇妙的克隆》一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按照由高级到低级的说明顺序,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由浅入深地介绍说明了克隆的相关科学知识。
( )5. 《记王忠肃公翱事》记述了明代重臣王翱的两件逸事,表现了王翱刚正廉洁,不徇私情,对朋友忠实诚信的美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悲天悯人B. 烟花易冷美轮美奂C. 畸形发展翻箱倒柜D. 走马观花胸无点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称赞。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他并不骄傲自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天要下雨了,我们带好雨具。
B.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他每天都会认真完成作业。
C.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4. 下列词语中,与“笑逐颜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喜笑颜开B. 哭天抹泪C. 哭笑不得D. 哭丧着脸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长得胖乎乎的,像个小肉球。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C.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D.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天忙碌着。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独树一帜雕梁画栋B. 胸无点墨美轮美奂C. 畸形发展翻箱倒柜D. 走马观花胸无点墨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称赞。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他并不骄傲自满。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天要下雨了,我们带好雨具。
B.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他每天都会认真完成作业。
C.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9. 下列词语中,与“笑逐颜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喜笑颜开B. 哭天抹泪C. 哭笑不得D. 哭丧着脸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长得胖乎乎的,像个小肉球。
职高语文第三册期末试卷人教版职高语文第三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禅师(chán)旁骛(wù)亵渎(xiè)怠工(dài)B.纶巾(lún)青荇(xìng)斡旋(wò)长篙(hāo)C.喘气(chuǎi)伺候(cì)赦免(shè)句读(dú)D.譬如(bì)赡养(shàn)窘迫(jiǒng)犀利(x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侦查立案侦察代劳以逸待劳B.漫延火势蔓延一般略见一斑C.往返流连忘返牟取谋取暴利D.清秀山青水秀奋发意气风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的彩色,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④该公司去年曾有过一次违规不论,单说这一次查出的偷税款竟达几十万元,就该依法制裁。
A、委屈基础上神秘尚且B、委屈前提下神秘姑且C、委曲基础上神奇尚且D、委曲前提下神奇姑且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我们渝州宾馆一定提供最好的服务,欢迎各位惠顾。
B.听说你生病了,我准备明天来看望你,你可以在家恭候我。
C.先父今年八十有七,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D.王老师,听了你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我深受教育,能把你的讲稿让我过目一下吗?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一个公司的决策者要雷厉风行,速战速决,不宜迟缓,否则给人的可信度会不高。
B.在沉寂已久的中国文坛,一批青年作家异军突起,写出了大量鲜活的作品。
C.他无视老师的存在,管自己跑出教师,真是个明目张胆的人。
中职语文第三册{普通班}期末试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2*15=30)(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耸峙.(zhì)光束.(sù)竹篙.(gāo)千仞.(rèn)B.怯.(.qiè)弱唠叨.(dāo) 疾.(jī)风眺.(tiào)望C.词藻.(zǎo) 啃噬.(shì) 混.(hún)沌翎.(líng)毛D.燧.(suì)木脊.(jǐ)梁追溯.(sù) 巴蜀.(shǔ)2.下列选项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嘘唏斑烂廖廖可数万刃之颠B.欧歌镣铐耸恃云霄摧山坼地C.绚丽潦乱燧木取火走投无路D.叱咤辍学娇健多姿凝神遐思3.下列填入括号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⑴我凭栏眺望,江水(),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⑵我的思路被()的爆破声打断。
⑶人类在()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计数的未知领域进军。
A.茫茫隆隆滔滔B.茫茫隆隆漫漫C.滔滔茫茫漫漫D.滔滔隆隆漫漫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⑴笛卡尔是法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哲学家。
⑵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考比较,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预测也比较准确。
⑶爱因斯坦抓住“质量”“同时性”等概念,哥白尼批判“地球中心说”,都取得了辉煌的。
A.卓著周密成就B.卓越细密成绩C.卓越周密成就D.卓著细密成就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王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批判家,他写的“论衡”,专门批判古书和传说中的错误,立论有据,言之成理,表现了很高的独立思考的才华。
B.碰到这类事,就得采取科学态度,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多问几次“可能吗?”“合乎自然规律吗?”“合乎情理吗?”C.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他的成就:“数学本身由于研究变数而进入辩证法的领域,而且很明显,正是辩证法哲学家笛卡尔使数学有了这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