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第3章
- 格式:ppt
- 大小:13.73 MB
- 文档页数:42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什么是设计第一节设计的涵义【思考与练习】1.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与视觉传达方式。
也就是说,设计就是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运用。
2.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的本质可概括为:1.创造性的造物文化过程。
在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中,“人”是核心。
人的思维决定了设计的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斗争和协调创造了艺术设计的造物文化。
因此,艺术设计的本质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得到诠释——创意思维和造物文化。
2.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设计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
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
因此,我们说,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为人服务。
3.设计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1.艺术特性。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2.科技特性。
科技与设计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二者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科学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
可以说,设计是按照科学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实践提高加工技术和认识水平。
因此,科学水平又直接影响着设计水平。
3.经济特性。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
4.文化特性。
设计的文化特性是指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动,具有文化的特征。
换句话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
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
4.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意义。
一方面,设计紧紧联系着物质生产,联系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和形态联系着使用者的精神活动。
教案
课题:艺术作品
教材:《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第 1 节P 84 ~P 99 页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作品,理解有关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理论内容,同时建议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完成这部分的内容学习。
二、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的产品;艺术作品就是艺术这门语言的具体形态;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作品是审美对象。
三、教学难点:
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
四、教具:
无
五、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课堂讲授
六、教学时数
第一节什么是艺术作品(1学时)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1学时)
七、教学过程:
教案(详)
送培学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科目:艺术概论
班级:20期30班
指导教师:龚永洪副教授
姓名:王方林
学号:3063。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2、《新华字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3、作为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4、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的方案。
5、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6、在文学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2009年)7、design被译为图案、工艺美术、美术工艺等词。
8、俞剑华将“design”译为“图案”,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样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9、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
10、“design”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的含义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义相近。
二、设计的意义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2010/2014/2018年)2、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最早提出“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的是蔡元培。
3、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4、西方设计在当代的一些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的内容是完整性原则,变化原则,设计的资源,综合原则,服务原则。
(2006/2010/2017/2018年)5、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6、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014年)第二节设计的范畴一、分类1、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现代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
2、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在一定意义上被称为“工业设计”。
二、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1、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设计学科,他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2、人是环境设计的主题和目标,人类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2、《新华字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3、作为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4、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的方案。
5、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6、在文学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2009年)7、design被译为图案、工艺美术、美术工艺等词。
8、俞剑华将“design”译为“图案”,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样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9、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
10、“design”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的含义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义相近。
二、设计的意义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2010/2014/2018年)2、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最早提出“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的是蔡元培。
3、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4、西方设计在当代的一些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的内容是完整性原则,变化原则,设计的资源,综合原则,服务原则。
(2006/2010/2017/2018年)5、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6、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014年)第二节设计的范畴一、分类1、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现代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
2、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在一定意义上被称为“工业设计”。
二、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1、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设计学科,他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2、人是环境设计的主题和目标,人类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解析艺术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二、设计的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2)应体现时代精神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