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3
化学教案-硅碳族元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和碳族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硅和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和周期性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硅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2. 碳族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3. 硅和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4. 硅和碳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5. 硅和碳族元素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硅和碳族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用途、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和周期性规律。
2. 教学难点:硅和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和周期性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硅和碳族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和周期性规律。
2. 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硅和碳族元素的认识。
3.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硅和碳族元素的相关知识。
4. 利用课后习题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硅和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特点。
2. 讲解硅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硅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讲解碳族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碳族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讲解硅和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模型展示,使学生掌握硅和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5. 讲解硅和碳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通过周期表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硅和碳族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6. 分析硅和碳族元素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8. 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硅和碳族元素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硅和碳族元素的基本概念、性质、用途、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和周期性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硅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章:硅及其化合物的概述1.1 硅的物理性质硅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硅的晶体结构、硬度、熔点、沸点1.2 硅的化学性质硅的氧化性、还原性硅与氧的化合物(二氧化硅)1.3 硅的应用领域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玻璃制造等第二章:二氧化硅的制备与性质2.1 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焦炭还原石英砂、氧化铝制备二氧化硅2.2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熔点等2.3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与碱、酸的反应、水化物等第三章:硅酸盐的制备与性质3.1 硅酸盐的制备方法烧结法、熔融法等3.2 硅酸盐的物理性质熔点、硬度、溶解性等3.3 硅酸盐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第四章:硅酸盐的应用领域4.1 玻璃制造平板玻璃、瓶子玻璃、光学玻璃等4.2 陶瓷制造日常生活陶瓷、工业陶瓷等4.3 水泥制造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第五章:硅及其化合物的分析方法5.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5.2 质谱法测定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5.3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硅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第六章: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工艺6.1 玻璃制备工艺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熔融过程成型与退火6.2 陶瓷制备工艺原料的加工与混合成型与干燥烧结过程6.3 水泥制备工艺原料的破碎与磨粉配料与混合煅烧与球磨第七章:硅酸盐材料的性能测试7.1 玻璃性能测试硬度测试透光率测试热稳定性测试7.2 陶瓷性能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抗弯强度测试导热系数测试7.3 水泥性能测试凝结时间测试强度测试耐久性测试第八章:硅酸盐材料的应用领域8.1 玻璃材料的应用光伏玻璃电子玻璃8.2 陶瓷材料的应用建筑陶瓷电子陶瓷生物陶瓷8.3 水泥材料的应用建筑工程道路建设海洋工程第九章:硅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9.1 硅及其化合物的环境污染酸雨粉尘污染废水排放9.2 硅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9.3 硅及其化合物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第十章:硅及其化合物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新型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纳米硅材料有机硅材料复合硅材料10.2 硅及其化合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10.3 硅及其化合物的跨学科研究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硅的晶体结构、硬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化学硅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备方法;3. 了解硅的主要用途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备方法;3. 硅的主要用途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硅的化学性质;2. 硅的制备方法;3. 硅的主要用途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2.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等;3. 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非金属元素,如氧、碳、氮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2. 提问:同学们知道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殊性质和用途?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硅的发现历程和命名;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导电性等;3. 讲解硅的化学性质:与氧气、酸、碱、盐等物质的反应。
三、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备方法(10分钟)1. 讲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硅石、石英、云母等矿物;2. 介绍硅的制备方法:焦炭还原法、SiO2电解法等。
四、硅的主要用途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0分钟)1. 讲解硅在电子、光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2. 介绍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信息技术、新能源、环保等。
五、实验环节(15分钟)1. 硅的导电性实验:用硅片和导线制作简单的电路,观察硅的导电性;2. 硅与碱的反应实验:将硅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提问:同学们掌握了硅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吗?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硅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高中化学必修1硅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硅在工业生产、电子工艺和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硅的结构和性质。
2. 理解硅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硅的概念,并提出问题:“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二、讲授
1. 硅的结构和性质:介绍硅的结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硅的应用:介绍硅在工业生产中用作合金材料、光电器件和电子器件的重要应用。
三、实验
安排学生进行硅的实验,观察硅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讨论
讨论硅的应用领域,学生分享自己对硅应用的观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硅的性质及应用,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作业
1. 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硅的应用的小论文。
2. 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硅的性质及应用,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此课程,对硅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单质硅的教学教案篇一:硅教案教材分析: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硅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不仅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供感性基础,也为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性质、硅及化合物的用途。
在教学中可采用碳和硅(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相似性与不同性。
另外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彩图、实物照片等形式,增强教学的直观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二氧化碳大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介绍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2、运用日常生活中事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哟鸥鸟国土,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并关注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2、利用实物、模型及学生自己手机的有关实物或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教学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二氧化硅、硅酸第二课时:硅酸盐、单质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南郊,圣克拉拉县和圣胡安两城之间的一条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长条形地带上。
由于它集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著名半导体公司(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而半导体的基本元件是硅片,所以该地区被称为“硅谷”。
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高中化学硅的教案化学教案一、概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硅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从硅的性质、结构、用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硅的特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硅的基本性质1. 硅的基本性质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4号元素,其化学符号为Si,原子序数为14,原子量为28.09。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典型的金属非金属特性。
硅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SiO4四面体结构,因此硅具有广泛的共价键化合物。
2. 硅的物理性质硅是一种灰色晶体,硬度较高。
硅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硅的熔点为1414摄氏度,沸点为3265摄氏度。
三、硅的结构1. 硅的晶体结构硅主要存在于石英和硅铁矿中,其晶体结构为六方密堆积结构。
硅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硅氧四面体单元,依次堆积形成石英或其他硅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2. 硅的分子结构硅元素通常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如硅酸盐、硅烷等。
硅的共价键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常用于制备耐高温材料。
四、硅的应用1. 半导体材料硅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
硅晶体可以形成n型或p型半导体,通过掺杂和控制形成p-n结,构成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
2. 硅橡胶硅橡胶是一种优良的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寒性能。
硅橡胶被广泛用于密封材料、绝缘材料等领域。
3. 硅油硅油是一种绝缘性能很好的润滑剂,常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和绝缘保护。
五、实验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硅的性质和结构,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硅的氧化反应、硅纳米颗粒的制备等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硅的化学特性。
六、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堂讨论、思维导图、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弥补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对高中化学硅的教案设计,希望通过本教案的讲解和实践,能够使学生对硅这一重要元素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目标: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2.了解硅单质、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了解两者的用途;3.了解硅酸的性质,掌握硅酸钠的用途;了解传统硅酸盐产品的用途;4.了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用途及开展前景;5.通过硅酸的制备,硅酸钠的性质实验,学习实验设计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的主要性质,硅酸盐的表示难点:硅、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硅酸盐的表示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在第三章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也知道在我们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金属广泛存在,那么除了金属以外,还有非金属,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非金属。
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地壳中的元素有哪些,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
我们在已经学习了氧元素,那么硅元素有哪些我们要学习掌握的呢?【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PPT展示图片〕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6.3%,仅次于氧。
硅的化合物构成了地壳中大局部的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和矿物中。
【硅和碳的比拟】我们再来看一下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碳的下面,请同学们画出碳和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PPT 展示另个原子结构示意图〕,硅原子和碳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均有4个电子,其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者的电子层数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差异性。
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硅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根本元素。
我们按照前面学习的顺序,了解一下硅单质。
展示图片——单质硅,归纳单质硅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1〕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2〕熔、沸点高、硬度大〔3〕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我们了解到硅原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常温下硅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那硅单质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1〕常温下只和F2、HF、强碱反响Si + 2F2 === SiF4Si + 4 HF === SiF4 + 2H2Si + 2NaOH + H2O ===Na2SiO3 + 2H2〔2〕加热时能和O2反响△Si + O2====SiO23.用途:半导体材料、制合金、制太阳能电池等4.硅的制备〔1〕SiO2+2C == Si+2CO ↑〔粗硅〕假设C过量:SiO2+3C == SiC + 2CO ↑〔2〕 Si+2Cl2 == SiCl4〔3〕SiCl4+2H2 == Si+4HCl 〔高纯硅〕常温下,单质碳、硅的化学性质都不活泼,为什么碳在自然界中有稳定的单质〔金刚石〕存在,而硅却没有,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4页。
高中化学硅教案板书
主题:硅及其化合物
目标:
1. 了解硅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形成
2. 掌握硅酸盐的结构和性质
3. 了解硅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一、硅元素的性质
1. 硅元素的物理性质
- 符号:Si
- 原子序数:14
- 原子量:28.085
- 密度:2.33g/cm³
- 熔点:1410°C
- 沸点:2355°C
2. 硅元素的化学性质
-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一样,具有负电性较高的特点
- 反应活性较低,不易与氧气反应
- 与氧气直接结合形成氧化硅(SiO2)
二、硅的化合物
1. 硅的氧化物
- 氧化硅:SiO2(石英)
- 二氧化硅是最常见的硅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晶体形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2. 硅酸盐
- 硅酸盐是硅元素与氢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化合物
- 由于硅原子的轨道结构,硅酸盐形成多种结构,比如正硅酸盐、偏硅酸盐和过硅酸盐等
三、硅的应用
1. 工业应用
- 硅是半导体材料的主要组成之一,具有很大的电子活性和导电性- 硅的玻璃、陶瓷和水泥等材料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2. 生活应用
- 硅胶、硅树脂、硅橡胶等硅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硅在医疗、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都有重要应用
活动与讨论:
1. 请同学们列举硅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劣势
2. 请同学们讨论硅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结束 -。
高中化学非金属硅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
2. 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了解硅与其他元素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重点:
1. 硅的性质与应用
2. 硅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硅的结构特点
2. 硅的制备方法的原理
四、教学内容:
1. 硅的性质
1.1 硅的物理性质
1.2 硅的化学性质
2. 硅的制备方法
2.1 硅的提取
2.2 硅的制备方法
3. 硅的应用领域
3.1 硅的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3.2 硅的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硅?硅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习与探究(30分钟)
2.1 硅的性质及化学反应: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展示硅与酸、氧化剂等的反应。
2.2 硅的制备方法:讲解硅的提取和制备方法,探讨硅的结构特点和制备方法的原理。
3. 拓展应用(15分钟)
3.1 硅的应用领域:介绍硅在电子器件和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硅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4. 梳理总结(10分钟)
总结硅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梳理重点和难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
通过平时的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七、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硅教案ppt怎么写
第一部分:硅的基本概念
1. 硅元素的概述
- 硅元素的简介:化学符号Si,原子序数14,原子量28.09
- 硅元素的性质: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多种氧化态
- 硅元素的应用:硅在半导体工业、建筑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硅的晶体结构
- 硅的晶体结构:硅原子呈密堆积排列形成晶体结构
- 硅的晶体结构类型:包括硅的钻石型、β-硅型等
第二部分:硅的化合物
1. 硅氧化物
- 硅氧化物的概述:硅氧化物是由硅和氧组成的化合物
- 硅氧化物的性质:硅氧化物具有高熔点、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 硅氧化物的应用:硅氧化物在玻璃制造、陶瓷工业、水泥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2. 硅的有机化合物
- 硅的有机化合物概述:硅与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 硅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硅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点
- 硅的有机化合物应用:硅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橡胶、润滑油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第三部分:硅的环境影响
1. 硅对环境的影响
- 硅的环境污染:硅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硅尘和废水等污染物
- 硅的环境修复: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减少硅对环境的污染
2. 硅的环境保护
- 硅的环境保护措施:实行清洁生产技术、加强企业环保管理等措施可以减少硅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
- 硅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环境影响,我们应当重视硅的保护与利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课时硅酸盐和硅
【教学目标】
1. 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
2.了解硅的重要用途,了解硅单质的物理性质.
3. 掌握Na2SiO3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硅酸盐的性质及重要用途,硅的用途。
【教学难点】硅晶体结构,硅酸盐的组成。
【回顾复习】
1.唯一能与SiO2发生反应的酸是,
其发生的反应是
2.SiO2与碱性氧化物CaO反应
3.SiO2与强碱NaOH反应
学习内容:
SiO2与碱性氧化物或强碱反应得到硅酸盐,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硅酸盐。
一、硅酸盐
1、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硅酸盐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物质,一般都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
2、硅酸盐的表示方法:
①、盐化学式法(表示组成简单的硅酸盐)
硅酸钠: Na2SiO3
硅酸钙:CaSiO3
②、盐氧化物法(表示复杂的硅酸盐):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硅酸钠:Na2SiO3 写成: Na2O·SiO2
长石:KAlSi3O8 写成: K2O·Al2O3·6SiO2
书写的原则:
要领:两边原子个数守恒
格式:金属氧化物· 二氧化硅·水
顺序:按金属活动顺序表依次排列
练习
1).将硅酸钙(CaSiO3)改写为氧化物形式:CaO·SiO2
2).将滑石[Mg3(Si4O10)(OH)2]改写为氧化物形式:3MgO·4SiO2·H2O
3).将钠长石(NaAlSi3O8)改写为氧化物形式:Na2O·Al2O3·6SiO2
3、硅酸钠(Na2SiO3)
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熔点高,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呈碱性)
2)、化学性质:
a. 硅酸钠水溶液呈碱性,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
Na2SiO3+H2O+CO2=H2SiO3(胶体)+Na2CO3
因此Na2SiO3溶液要密封保存
应用:① Na2SiO3溶液(水玻璃)—黏胶剂等
②制备硅酸
4、传统的三大硅酸盐产品
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玻璃
陶瓷:
产品成分:复杂,主要是硅酸盐
制造原料:黏土、石英砂
生产条件:高温烧结
都在高温下,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原料都有含硅元素的物质,产品都含有硅酸盐,且都是混合物
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的物质
1)、硅与碳的化合物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具有金刚石结构,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2)、含4%硅的硅钢具有很高的导磁性,主要用作变压器铁芯;
3)、人工合成的硅橡胶是目前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在-60~250°C 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用于制造火箭、导弹、飞机的零件和绝缘材料等;
4)、人工制造的分子筛(一种具有均匀微孔结构的铝硅酸盐),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
硅的化合物随处可见,但是单质硅却是在18世纪才被人们所发现。
下面一起看看单质硅的性质和用途。
二、硅单质
1、与碳相似,单质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晶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高、有脆性,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2、单质硅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与HF反应:Si + 4HF = SiF4 ↑ + 2H2 ↑
与F2反应: Si + 2F2 = SiF4 ↑
与强碱反应:Si + 2NaOH + H2O = Na2SiO3+H2,
2)、加热的条件下,硅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
Si +O2=SiO2
Si+2Cl2= SiCl4
Si +C=SiC
3、硅的用途:
1)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半导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例如,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大规模集成电路,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2)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
光电池目前的应用范围:计算器、人造卫星、火星探测器、太阳能动力车、登月车
4、硅的制取
硅是从它的氧化物中提取出来的,主要的化学反应如下:
1)、粗硅的制取:
SiO2 + 2C == Si + 2CO↑
(石英砂)(粗硅)
2)、粗硅转变为纯硅(常用方法):
Si(粗)+ 2Cl2 == SiCl4
SiCl4 + 2H2== Si(纯) + 4HCl
三、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硅的重要用途,以及硅单质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应该掌握Na2SiO3的化学性质。
下面是硅这一节的一个概括:
四、巩固练习
1.水玻璃不具备的用途是()
A.耐酸水泥掺料;
B.木材防腐剂;
C.食品添加剂;
D.建筑材料黏合剂。
2.下列工业生产,用石灰石作为原料的()
①用海水为原料生产镁,②制硅酸盐水泥,③制普通玻璃,
④冶炼生铁,⑤制漂白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3、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
A.晶体硅
B.二氧化硅
C.石墨
D.硅酸钠
4、下列各组物质有关性质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稳定性:CO2 > SiO2
B.酸性:H2SiO3 > H2CO3
C.熔点:SiO2 > CO2(干冰)
D.导电能力:Si > Cu
5、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的是( )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C.氢氟酸
D.碳酸钠溶液
6、要除去SiO2中的CaO杂质,最适宜的试剂是()
A.纯碱溶液 B 盐酸 C 硫酸 D 苛性钠溶液
7、加热熔融烧碱时应使用下列哪种坩埚()
A.石英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铁坩埚
D.陶瓷坩埚答案:1.C2.A3.B4.C5.C6.B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