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测评网实验中学2006-2007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说明: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用铅笔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涂上横线) 1.下列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 .月球上B .海水中C .钢管中D .大气中2.如图1所示,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A.木材、金属B.石墨、金属C.木材、橡皮D.石墨、橡皮 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A .冬季的黄河冰封了B .夏季水稻田干旱得开裂了C .小草上凝结了露水D .打到云层的干冰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4.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凝华 5.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A .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B .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 .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D .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6.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紫外线属于可见光B .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 .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D .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色光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的三原色是相同的三种颜色B .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被空气中水滴反射而产生的C .太阳光中只含有三种颜色的色光D .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 .潜望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放大镜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A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C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0.当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向右移动笔时,你看到镜中的像感觉他正在 A .用左手写字,笔往左移动 B .用右手写字,笔往右移动 C .用左手写字,笔往右移动 D .用右手写字,笔往左移动1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图 1图2C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12.如图3所示,只要使灯泡L 2发光,必须闭合的开关是A .S 2B .S 2、S 3C .S 1、S 3D .S 1、S 2、S 3 图313.如图4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
初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8分)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最先测量了大气压的数值。
1标准大气压= ______________Pa, 相当于 __________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 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
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4. 你注意到洒水壶有两个把手吗?如图1,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 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 把手。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5.小车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合力的方向水平向东,大小是30N ,已知其中一个力的方向水平向西,大小是60N ,则另一个的大小是 N ,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
6. 上抛的石子要落回地面是因为石子受到的缘故;自行车有些转动部件有一些小钢珠,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7.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个普通白酒瓶,内部盛有大半瓶白酒,把瓶盖盖紧再倒过来放在桌面上,白酒对瓶盖的压强比对瓶底的压强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2004年6月1日下闸蓄水,10天内水位上升到135m ,一块上表面面积为0.5m 2的水平石板被淹没在水面下100m 深处,石板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__Pa ,石板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N 。
9. 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示数是6N ,排开水的重力是4N ,该物体重力是__________N 。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参考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参考在初中的阶段中,对于试题,就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D.以上方式都有2.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3.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
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4.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7.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9.如右图所示,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右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种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
人打一个哈欠D。
眼睛迅速眨一次2。
对以下四幅与光有关的图片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
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C.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D。
显微镜物镜的作用是使微小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
露珠逐渐消失C。
树枝上形成雾凇D.电熨斗冒出白雾4.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C。
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D。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5.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6.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A。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计27分)雅智教育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1.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伴口技的手影节目《手影表演》,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
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到像是黄鹏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鹏鸟叫声的。
2.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的一种救援装备。
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3.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请写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4.今年我国遭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寒冷雨雪冰冻天气,真正感受到了“霜前冷,雪后寒”。
那么:霜是由于气温较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5.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
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和,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信息一:信息二:O7.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8.云龙湖四周杨柳环绕,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形成的岸边柳树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o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1立德树人,传道解惑;启发思维,成就英才宁乡校区地址:宁乡县城玉潭中路房产公司6楼电话:87834031"能”、"不能”)。
西安市莲湖区06-0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苏科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人的身高是脚长的7倍B.人的头发直径大约是70μmC珠穆朗玛峰高度是8.84413×103m D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04mm2.图1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其中与日食的形成具有相同规律的是()3.如图2所示,小芳正骑自行车向西行驶,她看到前边的汽车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张都距自己越来越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和小张在向西运动B. 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向西运动,小张向东运动、C.以汽车为参照物,小芳和小张都在向西运动D.以小张为参照物,小芳和汽车都在向东运动4.如图3所示,小华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小刚在一旁提醒他:“快满了!”小刚判断的依据是()A.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小,音调越高。
C.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5.某些动物如响尾蛇,是用对光的感应来捕食的,这种光是()A.白光B.紫外线C.红外线D.红光6.自行车的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
如图4所示是四种尾灯的刨面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7.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图5是温度计在某一天当中这四个时刻的示数,那么这天的日平均气温是()A .2℃ B.1.5℃C.1℃D.0℃8.图6是生活中晾衣服的几种情景,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衣服A和B相比较,B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B.衣服C和D相比较,D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有关C.衣服E和F相比较,E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它需要放出热量9.观察图7中所示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7-1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含义?()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运动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 电阻的单位是()。
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放大镜成像C. 平面镜成像D. 彩虹4.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种介质不能传播声音?()A. 空气B. 水C. 金属D. 真空5. 电路中的开关是用来控制()。
A. 电压B. 电流C. 电阻D. 电功率二、判断题6.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成正比。
()7.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8.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9. 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10.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相同的。
()三、填空题11. 物体从斜面上滑下,其____能转化为动能。
1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13. 电路中的____是电流的路径。
14. 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____。
15. 电阻是导体对____的阻碍作用。
四、简答题16.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17. 什么是电路的短路?有什么危害?18. 描述一下光的折射现象。
19. 什么叫功?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0.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各举一个例子。
五、应用题2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以5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22.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9V,电路中的电阻是3Ω,求电路中的电流。
23.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求入射角。
24. 一个力F=10N,作用在物体上使其移动了5m,求这个力做的功。
25. 一个物体从10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求落地时的速度。
六、分析题26.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DDACADCCBCBB二、填空题(13、14题每空1分,15、16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凸透 ; 近视 ; 凹透 . 14、(1) 晶体 ;80℃; 15min . (2) ①0.18A ② 0.44A15、(1)① 电路某处接触不良/断路(或灯丝烧断等,答案合理给分) ;② 电池供电不足(或没装电池/电池漏浆等,答案合理给分) .(2) 3.5mA 36μA16、(1) 温度 ;(2)不同的金属传播声音的速度大小不一样(答案合理给分) .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17、18、19、四、实验与探究题(20题8分,21题8分,22题8分,23题3分,共计27分) 20、(1) 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30°图1260°图13L 1L 2说明:本图也可作并联.并联的作法,分支点只能画在接线柱上,不能在导线上画“人”字形分支。
开关只能作在干说明:法线1分;反射光线1分;标角1分.(2)98℃;不变;(遇冷)液化.写出“液化”即可,建议讲评时强调“遇冷”.21、(1)E;(2)A ;(3)G,(以上每空2分)正立放大的虚像(每空1分)22、(1)反接;(2)较大;(3)电流表所选的量程较小;(4)0.54A .23、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8分)24、(1) 把窗玻璃换成隔音玻璃.理由:采用隔音材料阻断噪音的传播;(2) 休息、学习时带上耳罩.理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本题设计的知识点是如何减弱噪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根据本题的情景,无法实现在声源处减弱噪,因此应考虑实施另两个途径.25、干燥的手捋塑料捆扎绳时,手与塑料绳发生摩擦,摩擦过的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塑料绳互相排斥;越捋会使塑料绳带的电荷量越多,塑料绳越捋越松散.。
初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写出下列物体量在国际单位制里的单位和测量时使用的仪器。
2.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和。
3.人坐车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
人相对车是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4.单位换算:36千米/小时=米/秒。
8×10千克/米=克/厘米。
5.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在外界的大气压为75厘米水银柱高度时,如果将管子倾斜,试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 75厘米,两种状态下水银柱的高度是的,如果将试管向上提起,则水银柱的不变。
6.在声音的传播中,声音的三要素是:,,,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决定声音大小的因素是。
7.在物态变化中,向外放热的变化有和及三种。
8.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内,通过的路程都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9.A、B、C三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50米/分,=15米/秒,=3.6千米/小时,其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10.一列以10米/秒匀速行驶的火车中,车上有一个人从车厢后端匀速走向车厢前端,如果他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是1米/秒,车厢的长度是22米,则所用时间是秒。
11.力是,力的三个要素是,和。
12.质量是5×10克的人,可以产生的重力是牛顿。
(g=10牛/千克)13.在不计空气阻力作用时,从手中飞出的手榴弹受到的作用力是,施力物是。
14.体积为0.002米,质量为5.2千克的物体,其密度是千克/米,如果把它从中间切开,其中一半的密度是千克/米。
15.三个相同的量杯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如果将质量一样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别放在三只量杯中,水面升高最大的是。
16.两个同唱一首乐曲的女高音演员,在演唱中的主要区别是不同。
17.采用增大和增加接触面的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摩擦力。
如果要减小摩擦力,可以采取和的方法。
18.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传播速度的3/4,那么每秒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是米。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2、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在d处动能为零4、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5、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A.B.C.D.6、下列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发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B.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排球将静止C.排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快,惯性变大D.排球触网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9、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1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1、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1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1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B.C.D.14、如图是小聪做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实验所得到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判断错误的是()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 B.甲在ab段吸热C.甲的凝固点是48℃ D.乙是非晶体15、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当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实验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 计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 . 计20分)
16.振动、音调 17.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18.上 、折射 19.凸透、 强 20.一倍焦距、虚 21.蒸发(或汽化) 、液化放热 22.不相同 、人的感觉不可靠 23.电源 、 用电器 24.电荷(或静电) 、吸引轻小物体 25.并 、 串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6小题,26~27题每题4分,28~29题每题5分,30~31题每题6分,计30分)
26.略 27.略
28.(1)A 、 B (2)4、 99、 99
29. 两个现象中共同的条件: 温度 不一样;(1分)
两个现象中共同的结果:水蒸气的 液化 程度不一样。
(填物态变化)(1分) 提出的问题: 水蒸气的液化条件(或程度)与外界的温度有什么关系 (2分) 猜想: 温度越低,水蒸气越易液化 (1分)
30. (1)主要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相同的灯泡L 1,L 2,L 3(2分)
(2)实验步骤:1.根据如图连接电路
2.电路中只连接一个灯泡,闭合开关,观
察电流表的示数I1,填入表格
3.把两个灯泡串接到电路中,重复步骤2,记录I2
4.把三个灯泡串接到电路中,重复步骤3,记录I3
5.分析比较三次数据(2分)(3)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分)
31.⑴透光、位置(2分)
⑵平面镜与桌面不是垂直的(或两支蜡烛的大小不相同)(2分)
⑶玻璃板太厚(2分)
四、应用与实践题:(共3小题,32题6分,33题7分,34题7分,计20分)32.(1)用小棒轻轻敲打,听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的是装满了水。
(3分)(2)透过它们看自己的手,如果看到的是放大的像装满了水。
(3分)
33.(1)水池中的水受热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汽上升到高空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形成了雾,即白色“气团”(4分)
(2)这些材料易熔化、汽化、或升华,因为熔化、汽化、或升华的过程中要吸热(3分)
34.(1)459m (4分)
(2)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风暴是否来临。
(3分)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