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11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译文]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出典]《论语季氏》注: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
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
’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
’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我回去就学礼。
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3. 南怀谨说,中国古代的诗,包罗万象,研究了诗,知识自然就会渊博,能多了解各种知识,例如对生物界的禽鱼鸟兽之名,多所认识,乃至对科学性的植物、动物,各种知识都能了解而博物。
所以,不学诗,一个人就不会说话,或讲没有说话的资格。
4. 不学礼,无以立。
钱穆先生言,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
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南怀谨说,礼是文化的基本精神。
所以,不学礼,就不会、不能做人。
5. 一个人学了诗,学了礼,就文质彬彬了,可为君子了。
这观点在今天仍可借鉴。
6. 孔子教子。
虽然他说过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话,但在儿子的教育上,还是有教无类的。
对自己儿子,与对自己学生和其他人的教育是一视同仁的。
仁者坦坦荡荡,与俗人有很大的区别。
7. 一个受完美教养的人,他怎么不会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做好呢?所以孔子说要听其言也厉,如卡耐基强调:The ability to talk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diplo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