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2.93 KB
- 文档页数:7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1.研究物质可从微观辨析角度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B.乙炔的实验式:C.丙烯的球棍模型:D.溴乙烷的官能团:2.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质是固体,随着化学的发展,人工合成的固体越来越多,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聚集状态除了我们熟知的气、液、固三态外还有液晶态、塑晶态等多种聚集状态B.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D.配合物和超分子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超分子的特性是“分子识别”和“自组装”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轨道都具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因此所有的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B.分子中键和键的数目之比为2∶1C.乙烯与乙烷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因为乙烯中的键不如键牢固D.键与键的电子云对称性不同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产生H +和Cl -,所以HCl分子中存在离子键C.干冰和冰都是由分子密堆积形成的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5.根据VSEPR模型判断,下列微粒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和B.和C.和CH 4D.和PCl 36.下列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3 ②1s22s22p5 ③1s22s22p63s23p3④1s22s22p63s23p4,则下列有关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④>③>②>①B.电负性:②>③>④>①C.第一电离能:②>①>③>④D.最高正化合价:②>④>③=①7.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变化顺序不正确...的是A.共价键的极性:B.金属键由强到弱:C.卤素单质的熔点:D.羧酸的:8.下列能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X射线衍射仪D.紫外光谱仪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沸点:<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熔点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D.非金属单质都为非极性分子10.在几何构型中,的键角应为A.B.大于C.小于D.11.根据下列性质判断,属于原子晶体的物质是A.熔点2700℃,导电性好,延展性强B.无色晶体,熔点3550℃,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C.无色晶体,能溶于水,质硬而脆,熔点为800℃,熔化时能导电D.熔点-56.6℃,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12.胆矾CuSO4∙5H2O可写为,其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A.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B.胆矾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胆矾所含元素中,H、O、S半径及电负性依次增大D.胆矾中含有的粒子间作用力只有离子键和配位键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官能团,芳香烃的官能团是苯环B.和所含官能团相同,属于同类物质C.属于脂环化合物D.属于苯的同系物14.下列对分子结构及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和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B.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C. ( )和分子的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键角都是,和含有的键数目相同D.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 2与CO 2的分子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B. SiO 2的键长大于CO 2的键长,所以SiO 2的熔点比CO 2高C.H 2 O和NH 3中的分子的极性和共价键的极性均相同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16.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SiO2、白磷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中碳原子与碳碳键的数目比为1:4B.SiO 2中硅原子与硅氧键的数目比为1:2C.石墨中碳原子与碳碳键的数目比为2:3D.金刚石、石墨、SiO 2、白磷都为原子晶体17.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数目之比是A.3∶9∶4 B.1∶4∶2 C.2∶9∶4 D.3∶8∶418.关于[Ti(NH3)5Cl]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Ti(NH 3 ) 5 Cl]Cl 2含有σ键的数目为16N AB.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C.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5D.含1mol[Ti(NH 3 ) 5 Cl]Cl 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产生2mol白色沉淀19.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如图)。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刘宗海 审题人:郝宪武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速度、加速度、力 B.位移、时间、速度、路程 C.力、位移、速率、加速度 D.速度、加速度、力、路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它的速度由v 1变为v 2,通过的位移为x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v =x tB.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v =v 1+v 22C.通过x 2时,它的瞬时速度为xtD.通过x2时,它的瞬时速度为v 21+v 2223.如图,一质点从A 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B 、C 、D 是质点运动路径上三点,且BC =x 1,CD =x 2,质点通过B 、C 间所用时间与经过C 、D 间所用时间相等,则质点经过C 点的速度为( )A.x 1+x 22a x 2-x 1 B.x 1+x 24a x 2-x 1 C.x 2-x 12ax 2+x 1D.x 2-x 14ax 2+x 14.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 轴相切于10s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 B.乙车的初位置在x 0=60m 处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m/s 2D.5s 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正确的是( )6.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两车同时从静止开始出发B.在t =2s 时乙车追上甲车C.在t =4s 时乙车追上甲车D.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可能相遇两次7.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K 、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 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荷量)( )A.U =hνe -W e B.U =2hνe -W e C.U =2hν-W D.U =5hν2e -W e8.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 ,下图中弹力F 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 )9.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每根橡皮条的劲度系数均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中橡皮条对裹片的最大作用力为( )A.kLB.2kLC.32kLD.152kL10.如图所示是轿车常用的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N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4N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千斤顶每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11.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墙面竖直,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A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A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A物块共受3个力作用D.B物块共受5个力作用12.如图所示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则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A.2sinθ∶1B.2cosθ∶1C.1∶2cosθD.1∶2sin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长春市2024届高三质量监测(三)化学1.化学和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1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2CO 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乙醇汽油的使用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C.涂料增稠剂中的聚丙烯酸钠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古代壁画颜料所用铁红成分为氧化亚铁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97NB.HClO 的电子式:H :O :Cl :C.2H O 的VSEPR 模型:D. 碳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3.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反应错误的是( )A.制粗硅:22SiO C Si CO ++↑高温B.冶炼铁:2323CO Fe O 3CO 2Fe ++高温C.制氯气:2222NaCl 2H O 2NaOH H Cl ++↑+↑电解D.制漂白粉:222222Cl 2Ca(OH)Ca(ClO)CaCl 2H O +++4.常温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总反应方程式:22322N 6H O4NH 3O ++催化剂通电,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 氮气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A 0.3NB.每产生334g NH ,2N 失去电子数为A 6NC.11mol L −⋅氨水中,含32NH H O ⋅分子数小于A ND.标况下,211.2L N 参加反应时,产生2O 分子数为A 0.75N5.制备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I 的反应如下所示。
2021-2022长春市二实验中学期中化学试卷H:1Li:7O:16Cu:64Zn:6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
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制品B.制水泥的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D.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2.中国将与各方携手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购物时提倡少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B.排放到空气中的CO 2、NO 2、SO 2均会形成酸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NH 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②可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和稀硝酸③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做喷泉实验④所有的氮氧化物均易溶于水⑤铵盐受热分解一定都会产生氨气⑥可用淀粉−KI 试纸鉴别红棕色的Br 2蒸气和NO 2气体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HNO 3易挥发,打开装有浓HNO 3容器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浓HNO 3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金属钝化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A 2(g)+3B 2(g)⇌2AB(g)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A.v(A )=6mol/(L ⋅min)B.v(A )=0.08mol/(L ⋅s)C.v(AB )=0.1mol/(L ⋅s)D.v(B )=0.12mol/(L ⋅s)6.下列关于烷烃的表述正确的是()A.乙烷的结构式为CH 3CH 3B.C 5H 12分子的某种结构为CH 3CH 2(CH 3)CH 2CH 3 C.CH 3CH 2CH(C 2H 5)CH 2CH 2CH 3与CH 3CH 2CH 2CH(C 2H 5)CH 2CH 3互为同分异构体D.C 4H 8的同分异构体多于3种7.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 32−,将BaCl 2溶液用HNO 3酸化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时,用硝酸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2−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 2溶液8.在C s +CO 2g =2CO g 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 2④恒容下充入N 2⑤恒压下充入N 2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D.①②④9.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 棒变粗,N 棒变细,指针指向M ,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 、N 、P 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10.有A 、B 、C 、D 四种金属,当A 、B 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 →B ;当A 、D 组成原电池时,A 为正极;B 与E 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 2++2e −=E ,B −2e −=B 2+则A 、B 、D 、E 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 >B >E >D B.A >B >D >E C.D >A >B >E D.D >E >A >BMNPA 锌铜稀硫酸溶液B 铜铁稀盐酸溶液C 银锌硝酸银溶液D锌铁硝酸铁溶液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 2转化为燃料气体CO。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下册化学期末模拟试卷(A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Mn-55Fe-56Cu-64Zn-65一、选一选(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没有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氮的氧化物排放B.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SO 2对空气的污染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2.下列关于农药和肥料的说确的是()A.草木灰含有K 2CO 3,可作为钾肥使用B.含磷化合物都可以作为磷肥直接使用C.氮肥只能通过人工合成而得到D.农药都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使用农药3.下列说法没有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C 60互为同素异形体B.CH 3—CH 2OH 和CH 3—O—CH 3互为同分异构体C.32He 和42He 互为同位素D.分子式为C 4H 10的物质为纯净物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聚合物可由32CH CH CH =和22CH CH =加聚制得C.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纤维素、聚乙烯、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5.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没有正确....的是()A.化学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用装置B.干电池示意图所对应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C.铅蓄电池充电时PbO2(正极)应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6.下列事实与带点物质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没有正确....的是()A.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有黑色物质生成(脱水性)B.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强氧化性)...、浓硝酸C.SO..2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漂白性)D.久置的浓硝酸...,颜色略显黄色(没有稳定性)7.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的Cu(OH)2,砖红色沉淀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的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的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新制的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4错误!C+2H2B.CH3—CH3+2Cl2错误!CH2Cl—CH2Cl+2HClC.C3H8+5O2错误!3CO2+4H2OD.CH3CH==CH2+Br2―→CH3CHBrCH2Br9.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化学性质相似,据此判断对HOCH2CH=CHCH2COOH的叙述没有正...确.的是()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B.能分别与乙醇、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C.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D.1mol该有机分子与足量钠反应能产生2g H210.下面是部分矿物资源的利用及产品流程,有关说确的是()A.可用电解AlCl3的方法制备金属铝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黄铜矿冶炼铜时,副产物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作冶炼铁的原料D.由石英制玻璃的原理可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 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NH3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Ⅰ对,Ⅱ错B 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Ⅰ对,Ⅱ对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SO3生成在纯氧中硫单质部分被氧化为SO3Ⅰ对,Ⅱ对D Cu能与浓HNO3反应由于Cu具有还原性,浓HNO3具有氧化性,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2Ⅰ对,Ⅱ对1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考生须知:1 .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选择题部分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4. 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工业制氨气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 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②B .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②③5. 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工业制备金属铝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太阳能电池在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煤气泄露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烟花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氮能引起光化学烟雾C.尿素是常用的有机氮肥7.对于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后体系的 A.混乱度增大,而能量降低 C.混乱度减少,而能量增加&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且能净水的是A.淀粉溶液B.氢氧化铝胶体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2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铝盐的是A. NHCI B . AI (OH )32.仪器名称为“ 圆底烧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C. Al 2(SO 4) 3D. AI2QA.A. NO B .硝酸铵C.氯化铝D. NaAIQ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B. 混乱度减少,能量降低 D.混乱度增大,能量增加C.硫酸铜溶液C.试题:化学学科(共1页8页)9.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吸热的是11.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A.A H =A "=△ "=△ H 4B.A H =A "+△ "+△C.A H +A "+△ "=△ H 4D.A H +A "=△ "+△12.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 —氧化氮和5.6L 氧气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N AB. 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 2N A 个,则阳极质量减少 64gC.1L 0.1mol ?L -1 的氨水含有 0.1N A 个 OH_D. 3.4g NH s 中含N — H 键数目为 0.6N A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浓度的 Ba(OH) 2稀溶液与NMHCO 稀溶液混合: Ba + 2OH + NH 4+ HCO 3=BaCOj + NH?HO + H 2O B .向 明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 3 ++ 2S&_ + 2Ba 2++ 4OH _=2BaSOj + AIO _ 2+ 2fOC. 向 NaAIO 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 2 制 AI(OH) 3: AIO _2 + CO + 2H 2O=AI(OH )3 J + HCO 3D.AICI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Al 3++ 4NH?H 2O=AIC _2 + 4N 』4+ 2fO14.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1A.已知 2H 2(g) + Q(g)===2H 20(g)H=_ 480.4 kJ • mol -,贝U H 2的燃烧热为-240.2 kJ • mol -B.已知甲烷氧化:CH(g) + Q(g)===CO 2(g)+2H 2(g) H =_ 322.0kJ•mol - 1,则反应物的键能总 和大A.硝酸铵B .浓硫酸 10.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C.酒精D.生石灰B. N2的结构D. AI3+的结构示意图A. 锌铜原电池工作时伴随的能量变化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电解质溶液浓度下降,会影响电流的持续性Zr1 LCuC. 铜电极产生的H 2,会影响电流的稳定性D. 若Zn 电极产生H 2,其可能原因是 Zn 电极不纯,形成微电池=—-■I—t一■■一 4 1 3 二二 [稀减三高二化学学科试题 第2页(共8页)C. NH3的球棍模型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C. 已知N2(g)+3H2(g) 2NH3(g) H=_ 92.0 kJ • mol" 1,则将1moIN2(g)和3moI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92.0 kJ 的热量D.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HCI(aq) + NaOH(aq)===HO(l)+NaCI(aq) H=_ 57.4 kJ • mol -,15. 锌铜原电池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6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胺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 (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COON(S) — 2NH(g) + CO(g) 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B. 密闭容器中平均分子量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H=- QkJ • mol. - 1,在 5L 密闭容器中投入 1molNH3(g) 0.4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min 内反应放出的热量值为 O.IQkJB.2min 内NH 3的转化率是 40%1C. 2min 末,c(H 2O)=0.6mol • L -D. 用氧气表示 2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02)=0.05mol • L - •min 一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力口,正极质量也增加B. 金属铝的冶炼流程为:A .装置①盐桥中的 K +移向CuSQ 溶液A . 2v(NH3)=v(CO2)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17.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和1molQ(g) , 2min 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Pb + PbO + 2fSQ=2PbSO+ 2f0,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A IC. 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但加热反应剧烈D. —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9. 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电解质溶液膜的pH 的关系如下pH2466.58 13.514腐惟快慢 较快慢较快主要产物FE+FsO 斗FeOjF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随电解质溶液膜的 pH 的不断增大,碳钢腐蚀的速率会先变慢后变 快B.在6<pH<8溶液中,碳钢腐蚀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被氧化, 电极反应为 O 2+2H2O+4e=4OH C. 右图是碳钢腐蚀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原电池中电子移动的方向 D. 在pH=7的溶液中,碳钢腐蚀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 )2+Q+2H2O=4Fe(OH)20. 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熔融电解B. 装置②研究的电解CuCl 2溶液,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装置③研究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中,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 装置③中阳离子交换膜可以用阴离子交换膜代替高二化学学科试题第3页(共8 页)21.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 H 2O ClO 、CN 、HCO 、N 2、C 「六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 -和N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度变化甲醚的转化率的变化 D.图④中a 、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 CH 2= CH (g )+H 2(g )宀CHCH (g );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3.已知 H 2(g ) + Br 2(l )===2HBr (g ) H=- 72 kJ/mol ,蒸发 1 mol B“(l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 kJ ,其 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 2(g)B 「2(g )HBr(g)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 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 369则表中a 为 A . 404B. 230C. 260D. 20024. 某研究性小组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东北师大附中 (化学)科试卷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Ba 137− I 127−第Ⅰ卷(5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1.合理利用某些盐能水解的性质,可以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下列叙述的事实与盐水解的性质无关的是( )。
A .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B .金属焊接时可用4NH Cl 溶液做除锈剂C .配制4FeSO 溶液时,加入一定量Fe 粉D .向3FeCl 溶液中加入3CaCO 粉末后有气泡产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NaHCO 、4NaHSO 都能促进水的电离B .某盐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发生了水解反应C .向2NaAlO 溶液中滴加3NaHCO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 .常温下,pH 10=的3CH COONa 溶液与pH 4=的4NH Cl 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3.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223N g 3H g 2NH g +催化剂高温高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强控制合成氨的反应限度 B .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提高氨气的产率 C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提高氨气的产率D .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不仅能提高转化率,还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4.用10.0100mol L −⋅的4KMnO 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224H C O 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实验中学、前郭五中等九校2025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以海水制取蒸馏水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利用无水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2、在一个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1,若容器体积和温度保持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的是()A.4molA+2molB B.3molC+1molDC.2molA+1molB+3molC+1molD D.1molA+0.5molB+3molC+1molD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证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⑧混合气体的总体积⑨C、D的分子数之比为1:1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⑤⑧⑨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NaHCO3溶液区分乙醇、乙酸和苯B.苯和液溴的混合物撒入铁粉可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和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平一面上D.石蜡油分解的产物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5、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履虫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B.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C.癌细胞因膜表面糖蛋白减少而无限增殖D.老年人骨折后愈合慢与成骨细胞衰老有关2.研究发现,水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两种方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根毛细胞吸水能力与其细胞液中水的相对含量有关B.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细胞吸水需要消耗能量C.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D.水分子不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3.下列关于无机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K+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B.Mg2+参与色素的合成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C.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D.Fe2+参与构成的血红蛋白在运输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科研人员利用某种特定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在T细胞不存在的情况下,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可以维持HIV的增殖,被HIV感染的巨噬细胞可以分布在机体多种组织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只能感染并破坏机体的巨噬细胞B.HIV增殖需要巨噬细胞提供RNA复制酶C.只能在HIV感染者的免疫器官中检测到HIVD.巨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5.下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B.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C.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D.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中的个体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B.收集的地沟油可以用来制造肥皂、提取甘油或者生产生物柴油C.“航天飞船”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冬季取暖排放颗粒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8.分子式为C9H12属于芳香烃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4种B.7种C.8种D.9种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和鸡蛋清水解都能生成氨基酸B.乙酸乙酯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C.丙烯分子中最多有8个原子是共平面D.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区分乙醇、乙酸、苯和硝基苯四种有机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 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KMnO4颜色褪去乙烯具有还原性C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CO32-D 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放出无色气体Fe比H2活泼11.某短周期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51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 道小题,每题3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①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②苯酚有毒,所以日常所用的药皂中不可能掺入苯酚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分析④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醛,于是酒就变酸了⑤各种水果之所以有果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酚类物质⑥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⑥2、甲、乙表示的是两种有机化合物,对于图中表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描述正确的A.都能发生氧化反应B.甲中是否混有乙,可用加入金属钠是否产生气体进行检验C.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D.乙表示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3、下列基团:-CH3、-OH、-COOH、-C6H5,相互两两组成的有机物有A.4 个B.5 个C.6 个D.7 个4、现有①甲烷②苯③2-丁炔④环己烷⑤邻二甲苯⑥环己烯⑦二氧化硫,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②④⑥B.④⑤⑥C.③⑥⑦D.④⑤⑥5、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A.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B.分子组成是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分子组成是C4H8O 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结构简式为的一溴代物有4种6、现有乙醇、乙苯、溴苯、己烯四种液体,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食盐水B.酸性KMnO4溶液C.NaOH 溶液D.溴水7、葡萄酸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葡萄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酸能发生取代反应B.葡萄酸既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C.相同物质的量的葡萄酸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葡萄酸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8、0.5mol 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为A.2.5molB.3.5molC.4molD.5mo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 1 mol 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6N AB. 标准状况下,11.2LCHCl3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 AC. 一定条件下,2.6 g 乙炔、苯和苯乙烯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3N AD. 1 mol 甲基含9 N A个电子10、用丙醛(CH3-CH2-CHO)制聚丙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①取代②消去③氧化④缩聚⑤加聚⑥还原A.①④⑥B. ②④⑤C.⑥②③D. ⑥②⑤11、已知C—C 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烃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最多有3种B.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C.分子中至少有1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分子中至少有12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在下列各反应的类型中:①取代,②加成,③酯化,④水解,⑤加聚,⑥中和,⑦氧化,它能发生的反应有A.①②③⑤⑥B. ①②③⑥⑦C.①②④⑤⑥D. ③④⑤⑥⑦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1-氯丙烷中含有氯元素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C.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D.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14、0.5 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5 molB. 3.5 molC.2.5 molD.2 mol15、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它的分子式是C16H12N2O2C.该物质不属于芳香烃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16、分子式为C5H12O 的醇,与和它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一元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共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14B.15C.16D.1717、25℃和101kPa 时,丙烷、乙烯和丁烯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80 mL,则原混合烃中乙烯的体积分数为A. 75%B. 5O%C. 25%D. 12.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 分)二、填空题(本题共有4 题)18、(本题共11 分)(Ⅰ)现有以下有机物:(用序号回答下列各问)① CH3CH2OH ② CH3CHO ③ HCOOC2H5④ CH3COOH ⑤CH3CH2Br ⑥HOCH2COOH(1)能与Na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2)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3)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5)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3个吸收峰,面积比为3:2:1的是___________;(Ⅱ)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本题共12 分)溴乙烷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为1.46g/cm3、沸点为38.4℃的无色液体。
如图为实绘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示意图(夹持仅器已略去)。
G 中盛蒸馏水,实验时选用的药品有:溴化钠、95%乙醇、浓H2SO4。
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NaBr+H2SO4(浓) NaHSO4+HBr CH3CH2OH+HBr→CH3CH2Br+H2O己知药品的用量:①NaBr(s)0.5mol,②浓硫酸65mL(98%、密度 1.84g/cm3),③乙醇0.35mol。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
试问答:(1)冷凝水从_______处充入,水浴加热的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 ℃左右。
(2)为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向圆底烧瓶内加入药品时,还需加入适量的______。
(3)装置B 的作用是:①使溴乙烷馏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粗产品用水洗涤后有机层仍呈红棕色,欲除去该杂质,可加入的试剂为_____ (填编号)。
a.碘化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亚硫酸氢钠溶液d.饱和氯化钠钠溶液(6)本实验的产率为60%,则可制取溴乙烷______g。
(保留一位小数)20、回答下面问题(本题共10 分)(Ⅰ)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现有其中的四种X、Y、Z、W,它们的分子中均含甲基,将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其实验记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X:______,Y:______,Z:_____,W:_____。
②Y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取 3.7g 某有机物A 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8.8 gCO2和4.5g H2O,则A 中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实验式为____________。
21、(本题共16 分)某芳香烃A 有如下转化关系:(1)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E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2)反应②的反应条件为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D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针对:含苯环且能发生水解和银镜反应的一类异构体回答下列问题,其中: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异构体数目有_______种②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6:1:1:2写出其中一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已学知识和获取的信息,写出以CH3COOH,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化工产品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5:CABCB 6-10:DCBDD 11-17:ABACBCB二、非选择题(共49分)18、(本题共11分)(Ⅰ)(每空1分)(1) ①④⑥ (2)③④⑤⑥(3) ②③(4) ①(5) ①③(Ⅱ)(每空2分)(1) 3,3-二甲基-5-乙基庚烷(2) 2-丁醇(3) 2,2,4-三甲基戊烷19、(本题共12分)(1)(1分) E (1分)38.4 (2)(2分)水(3)(2分)冷凝回流乙醇和水(4)(2分)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向右移动(5)(2分)C (6)(2分)22.920、(本题共10分)(Ⅰ)①(每空1分)X:CH3CH(OH)CHO ,Y:CH3CH2COOH ,Z:CH3COOCH3,W:HCOOCH2CH3②(2分)2CH3CH2COOH+Cu(OH)2→ ( CH3CH2COO)2Cu+2H20 (Ⅱ)(每空2分)__C H 0__ C4H10O21、(本题共16分)(1)(每空2分)C:E:(2)(每空1分)NaOH水溶液加热_消去反应(3)(每空2分)(4)(每空2分)①6种②(5)合成路线流程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