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宝石的人工优化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8
天然宝玉石的人工改善,或称人工优化处理天然宝玉石的人工改善,或称人工优化处理(Enhancement),是指除切磨和抛光外,用于改善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现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
优化(optimization),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改善方法。
处理(Treatment),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改善方法。
经人工改善的翡翠仍属天然品,区别于人工合成翡翠和再造翡翠。
优化处理翡翠的定名规则:根据我国现行珠宝玉石名称标准的规定,经优化的珠宝玉石定名时直接使用原名称,优化方法不在定名中反映;处理的宝玉石定名时在所对应珠宝玉石名称后加括号并注明“处理”二字,例如,翡翠(处理)。
在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中还需加以附注说明描述具体处理方法。
翡翠的常见优化处理方法有:加热处理、漂白、漂白加充填处理、浸蜡浸油、染色(炝色)处理。
一、加热处理加热处理的目的是使含铁矿物的黄色、棕色、褐色翡翠变成鲜艳的红色。
基本原理是:选用经次生氧化作用的黄、黄褐或棕色的赌石皮壳部分材料,经加热使其中所含的褐铁矿(Fe2O3·nH2O)脱水转变成赤铁矿而呈现红色,俗称“烤红”。
在空气中加热即可,温度不需太高。
此法制作工序简单,设备要求不高。
经加热处理所得的红色与天然翡翠的红色的形成基本相同,一般不必区别,也不易区别。
在鉴定特征方面,天然红色翡翠稍微透明一些,而加热所得的红色翡翠则有“干”的感觉。
二、漂白目的是去除杂质所产生的“脏色”和“黑”而提高透明度,使其更美丽。
一般“脏色”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的氧化物;“黑”的主要成分是角闪石和铬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
在传统玉器加工中,漂白处理最古老的方法是浸酸梅汤,这在我国甚至有百年的历史,仅用于去除玉石表面杂色的铁、锰等氧化物。
现代的漂白处理,在方法上有很大的进展,而且效果十分明显。
其体方法是将翡翠浸在漂白溶液中,以去除存在于裂隙或硬玉矿物颗粒间的黑、褐、黄等杂色物质。
一篇文章读懂宝石“优化、处理”手段(图文版)玉石、宝石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有其精光璀璨的一面,也带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瑕疵。
人类总是追求完美,所以在利用玉石宝石时,也人为的作一些优化处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优化处理技术。
作为常识性的知识,这些优化处理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吗?一、漂白漂白是以化学物质改变/淡化多孔性宝石的部分或整体颜色。
有些宝石经过漂白,然后再染色,称为“组合处理”。
1漂白处理常应用于以下宝石:硬玉(翡翠) - 硬玉通常用酸进行漂白,以去除材料中的褐色成分。
▲硬玉的这些截面显示了漂白前后的宝石外观。
珍珠–所有类型的珍珠都使用氧化氢进行常规性漂白,以改善其光泽及色彩的均匀性。
▲对养殖珍珠进行常规性漂白,实现色彩的均匀性。
其他材料–某些珊瑚、石髓和虎眼石英采用漂白处理,使颜色更淡。
2坚固性因素对大多数材料而言,酸漂白会导致结构的分解。
因此这种单一的处理易造成材料的断裂。
大多数情况下,漂白后会采用灌注处理,以提高坚固性,增强感觉色。
3特殊保养要求经漂白的宝石往往更易碎,而且气孔更多,更易吸收人体油脂和其他液体。
建议将珍珠存放在柔软、干燥的环境以避免表面损坏。
二、表面涂层表面涂层–通过在宝石底面上贴附有色箔片,或在全部或部分宝石刻面上使用涂料作为涂层,以改变颜色,从而改变宝石的外观。
1最常见的采用涂层的宝石包括钻石–薄膜涂层有时用于改变钻石颜色,更为现代的涂层方法会使用金属氧化薄膜。
▲这三颗浓郁的粉红色钻石是表面涂层的结果。
坦桑石–虽然极少用涂层,但是有些坦桑石经过涂层处理,以提升其蓝-靛色的色度。
▲通常坦桑石呈现深紫蓝色(左)。
颜色偏淡的坦桑石和其他颜色偏淡的宝石种类有时会涂上油墨状物质,以加深和改善其颜色(右)。
拓帕石–一些无色拓帕石覆有金属氧化物涂层,以打造多种不同颜色的外观。
▲一些天然拓帕石是无色的(如顶部两幅图片所示),但它们可涂上金属氧化物制作出各种金属颜色(底部图片)。
珊瑚–一些黑珊瑚(也称为角珊瑚)被鉴定为经过漂白,然后再涂上较厚的人造树脂,以便保护珊瑚及增强其色彩。
第七节宝石的优化处理由于天然宝石的资源不断减少,而人们对优质宝石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此人们一方面利用人工的方法制造生产出各种人工宝石。
另一方面对一些缺陷较多,质量欠佳的宝石进行人工的优化处理,提高这些宝石的价值。
这满足了人们对宝石的需求,但也可能由此产生欺诈行为。
因此,了解有关人工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宝石的优化与处理(一)宝石优化的含义与目的宝石的优化处理指除切磨和抛光外,用于改善宝石的外观(如颜色、透明度、光学效应等)和耐久性的所有方法。
优化处理可进一步划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
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如加热处理、漂白、浸无色油以及玉髓玛瑙的染色等。
现代宝石的绝大多数几乎都经过了这些优化处理而为人们所接受,在市场上可以不予声明当做天然宝石出售。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如染色处理、辐照处理、表面扩散处理等。
属于处理的宝石在市场出售时,必须声明其经过人工处理的真实性。
优化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宝石的商业价值。
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天然宝石。
由于天然宝石的资源不断减少,而人们对优质宝石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此人们对一些缺陷较多,质量欠佳的宝石进行人工的优化处理,如采用加热、染色、辐照等方法来改善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等,变废为宝,提高这些宝石的价值。
早在公元前2000年,印度就出现了加热红玛瑙和肉红玉髓。
在埃及坟墓中,也发现了公元前1300年的染色肉红玉髓。
由于冶金技术的提高,宝石热处理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有了新的重大突破J射线、铀放射性、伽玛射线相继发现,给以后的宝石优化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多种宝石焕发出更灿烂的光辉。
宝石的优化处理一方面变废为宝,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欺诈行为。
人们可以将宝石优化处理达到同天然宝石几乎相同的地步,因此对于优化处理宝石的鉴定也随着优化处理技术的出现而产生。
首先,宝石学家要鉴定一块宝石是天然品还是合成品,在确定是天然品后,还要确定这块宝石是否以某些方法进行了优化处理。
03第二章宝石人工优化技术方法宝石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矿物晶体,拥有美丽的外观和珍贵的价值。
在宝石的提炼和加工过程中,人工优化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改善宝石的外观、增加宝石的价值。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宝石人工优化技术方法。
第一种技术是加热法。
宝石加热是宝石人工优化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加热可以改变宝石的颜色、净度和晶体结构,使得宝石变得更加光亮和透明。
加热法通常使用高温炉或火焰来对宝石进行加热处理。
不同的宝石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二种技术是注油法。
注油是一种常见的宝石人工优化方法,适用于一些有裂痕或不规则内部结构的宝石。
注油可以填补这些裂痕,使宝石看起来更完美。
注油通常使用透明的油质或树脂,以满足宝石的特殊要求。
虽然注油可以提高宝石的外观,但宝石的价值也会因此而降低。
第三种技术是染色法。
染色是一种改变宝石颜色的方法。
染色可以通过浸泡宝石在一种特殊的染料中来实现。
染色法通常适用于颜色较浅或不均匀的宝石。
染色可以使这些宝石看起来更加鲜艳和均匀。
然而,染色后的宝石易于退色,并且染料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除了上述提到的技术,还有其他一些宝石人工优化技术方法,例如切割法、涂膜法等。
切割法是利用精密的切割工具对宝石进行切割,以改善宝石的外观和光学效果。
涂膜法是在宝石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的涂层,以改变宝石的颜色或增加其光泽。
然而,这些方法可能会对宝石的真实性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宝石人工优化技术方法可以改善宝石的外观、增加宝石的价值。
然而,这些技术也可能会对宝石的真实性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宝石人工优化时,应根据宝石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并严格掌握技术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宝石的品质和价值不受损。
同时,也要注重尊重宝石的自然形态和特性,保证消费者对宝石的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
第四章宝石的人工优化处理概述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是指人们利用某种技术和工艺处理来改变宝石的颜色、提高宝石的净度、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宝石美学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当然,不包括对宝石进行切磨、抛光、雕刻和镶嵌等造型艺术的基本加工。
自然界产出的宝石色彩、质地、光泽俱佳的数量不多,并且产量越来越少,而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造成市场供求紧张、价格上涨。
解决这一矛盾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对某此有缺陷的天然宝石进行人工优化处理。
天然宝石在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程,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
为了消除这种美中不足的遗憾,宝石优化处理技术在人们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起来。
优化处理的宝石大批进入珠宝市场,给珠宝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许多优化处理宝石被充作天然宝石出售。
由于天然宝石和人工优化处理宝石的美学价值不同,商品价值差别较大。
区别天然宝石和人工优化处理宝石是非常重要的。
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又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宝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
属于优化的方法有: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染色处理(除碧玉外的玉髓、玛瑙)等。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未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属于处理的方法有:浸有色油、充填处理(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处理、辐射处理、激光钻孔、表面扩散处理等。
属于“处理”的宝石必须在标牌上标明。
如一块经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其正确标识为“红宝石(处理)”。
宝石人工优化处理方法及检测一、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是把天然宝石置于高温环境中,并在一定的气氛条件下进行处理,促使宝石的特征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
如致色离子含量和价态的转变可以改善宝石的颜色,宝石内部包裹体溶解可以提高透明度,固溶体的出溶以及某些物质通过表面扩散进入宝石可以产生特殊的光学效应等。
经常用高温热处理的宝石主要是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托帕石、水晶、玛瑙等。
宝石人工优化处理方法及检测一、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是把天然宝石置于高温环境中,并在一定的气氛条件下进行处理,促使宝石的特征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
如致色离子含量和价态的转变可以改善宝石的颜色,宝石内部包裹体溶解可以提高透明度,固溶体的出溶以及某些物质通过表面扩散进入宝石可以产生特殊的光学效应等。
经常用高温热处理的宝石主要是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托帕石、水晶、玛瑙等。
热处理的宝石在其小面和腰棱处可见到麻点小凹坑;宝石中的液态包裹体在热处理时发生膨胀,其周围有胀裂现象;固态包裹体边缘有熔融现象。
二、漂白处理有些宝石颜色不均匀,内部常见一些“脏点”,使用一些强酸强碱及氧化剂还原剂等化学活性物质对宝石进行浸泡处理,可去除某些不好的杂色和脏点,净化质地,改善颜色。
经常进行漂白处理的宝石有翡翠、珍珠、虎睛石等。
在漂白处理中,化学药剂对玉石的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在宝石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腐蚀痕迹。
三、灌注充填处理灌注处理是把某些物质如油、蜡、塑料、玻璃等物质注入宝石的孔隙和裂纹中。
一方面提高宝石的透明度、改善颜色,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宝石的物理稳定性。
经常进行灌注处理的宝石有祖母绿、翡翠、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绿松石、欧泊等。
灌注处理的宝石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由于孔隙没有被全部充填所留下的空隙,充填物与宝石在颜色、光泽方面的差异。
如果灌注的是油,包装纸上有油迹,用热针检测时有油从裂隙中渗出。
四、染色处理染色处理是用化学药剂对宝石进行处理,使无色或颜色过淡的宝石染上鲜艳的颜色。
一般有孔隙和裂隙的宝石才能进行染色处理。
石英岩、大理岩、翡翠、软玉、绿松石、玉髓、玛瑙、珍珠、珊瑚等玉石常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的宝石有以下鉴别标志:1、颜色过于浓艳,颜色分布不均,在裂隙和孔隙处颜色浓;2、染色宝石的吸收光谱与天然品不同;3、紫外光下,染色宝石与天然品可能有差别;4、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染色宝石与天然品有时有差异;5、大多数有机染色剂可使蘸有丙酮的棉球染色。
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
进行宝石的优化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利用宝石鉴定技术:通过专业的宝石鉴定仪器和方法,对宝石进行准确的鉴定,确定宝石的种类、品质和价值。
这样可以确保宝石的真实性和市场价值。
2. 进行宝石的切磨处理:对于原始的宝石,可以通过切磨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使宝石的外观更加美观,同时也可以增加宝石的重量和透光度。
3. 进行宝石的热处理:部分宝石在热处理后可以改善它们的颜色和透明度。
这种处理方法在宝石市场上比较常见,但需要确保处理过程符合行业标准,并且向消费者公开处理信息。
4. 进行宝石的色彩增强处理:有些宝石在色彩上可能不够鲜艳或均匀,可以通过染色、涂层或辐射处理等方法来增强宝石的颜色。
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且需要向消费者提供明确的处理信息。
5. 进行宝石的修复处理:对于有裂纹或损伤的宝石,可以采取修复处理方法,使宝石恢复原有的美观和完整性。
这种处理方法需要技术娴熟且谨慎,避免对宝石造成二次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在宝石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向消费者提
供真实和准确的宝石信息。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宝石时应选择信誉好、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商家,以确保购买到优质和合法的宝石。
宝石优化处理的方法宝石优化处理是指对宝石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改善其外观、色泽和透明度,增加它们的价值和吸引力。
宝石优化处理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传统的加热处理、填充、染色和放射照射等方法。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宝石的外观和品质,但也可能影响其原始状态和真实性,因此在宝石交易和销售中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保障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秩序。
首先,加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宝石优化方法。
宝石在加热处理过程中,会在高温下暴露一段时间,以改变其颜色、透明度和内部结构。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一些宝石的颜色更加鲜艳饱满,增加其市场价值。
但是,加热处理也可能掩饰一些宝石的内在缺陷,使其看起来更完美,因此在加热处理后的宝石交易中需要进行真伪鉴定和披露。
其次,填充是一种用于改善宝石透明度和遮盖内部裂纹的方法。
在填充过程中,宝石会被注入具有相似光学特性的物质,如玻璃、树脂等,以填补并减少其内部裂纹。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一些宝石看起来更加透明和光泽,提高其外观和质感,但也可能导致宝石在日常佩戴和保养中出现变色、脱落等问题,因此在填充处理后的宝石交易中需要进行全面披露和消费者告知。
另外,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宝石优化方法。
通过将染料或着色剂注入宝石内部孔隙或裂纹中,以改变其颜色和色调。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一些宝石呈现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颜色,增加其吸引力和销售竞争力。
但是,染色处理也可能掩饰宝石的真实颜色和品质,因此在染色处理后的宝石交易中需要进行全面披露和真伪鉴定。
最后,放射照射是一种用于改善宝石颜色和增加其辐射性的方法。
通过暴露宝石于放射性物质,以改变其晶格结构和颜色特性。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一些宝石呈现出更加明亮和鲜艳的颜色,但也可能导致宝石产生辐射性和安全隐患,因此在放射照射处理后的宝石交易中需要进行非常严格的真伪鉴定和消费者告知。
总的来说,宝石优化处理的方法众多,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需要在专业技术和严格标准下进行。
在宝石交易和销售中,需要进行全面披露和真伪鉴定,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第四章 宝石的人工优化处理
概 述
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是指人们利用某种技术和工艺处理来改变宝石的颜色、提高宝石的净度、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宝石美学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当然,不包括对宝石进行切磨、抛光、雕刻和镶嵌等造型艺术的基本加工。
自然界产出的宝石色彩、质地、光泽俱佳的数量不多,并且产量越来越少,而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造成市场供求紧张、价格上涨。
解决这一矛盾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对某此有缺陷的天然宝石进行人工优化处理。
天然宝石在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程,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
为了消除这种美中不足的遗憾,宝石优化处理技术在人们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起来。
优化处理的宝石大批进入珠宝市场,给珠宝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许多优化处理宝石被充作天然宝石出售。
由于天然宝石和人工优化处理宝石的美学价值不同,商品价值差别较大。
区别天然宝石和人工优化处理宝石是非常重要的。
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又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
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宝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
属于优化的方法有:
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染色处理(除碧玉外的玉髓、玛瑙)等。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未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属于处理的方法有:
浸有色油、充填处理(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处理、辐射处理、激光钻孔、表面扩散处理等。
属于处理的宝石必须在标牌上标明。
如一块经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其正确标识为红宝石(处理)。
宝石人工优化处理方法及检测
一、 高温热处理
高温热处理是把天然宝石置于高温环境中,并在一定的气氛条件下进行处理,促使宝石的特征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
如致色离子含量和价态的转变可以改善宝石的颜色,宝石内部包裹体溶解可以提高透明度,固溶体的出溶以及某些物质通过表面扩散进入宝石可以产生特殊的光学效应等。
经常用高温热处理的宝石主要是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托帕石、水晶、玛瑙等。
热处理的宝石在其小面和腰棱处可见到麻点小凹坑;宝石中的液态包裹体在热处理时发生膨胀,其周围有胀裂现象;固态包裹体边缘有熔融现象。
二、漂白处理
有些宝石颜色不均匀,内部常见一些脏点,使用一些强酸强碱及氧化剂还原剂等化学活性物质对宝石进行浸泡处理,可去除某些不好的杂色和脏点,净化质地,改善颜色。
经常进行漂白处理的宝石有翡翠、珍珠、虎睛石等。
在漂白处理中,化学药剂对玉石的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在宝石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腐蚀痕迹。
三、灌注充填处理
灌注处理是把某些物质如油、蜡、塑料、玻璃等物质注入宝石的孔隙和裂纹中。
一方面提高宝石的透明度、改善颜色,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宝石的物理稳定性。
经常进行灌注处理的宝石有祖母绿、翡翠、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绿松石、欧泊等。
灌注处理的宝石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由于孔隙没有被全部充填所留下的空隙,充填物与宝石在颜色、光泽方面的差异。
如果灌注的是油,包装纸上有油迹,用热针检测时有油从裂隙中渗出。
四、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是用化学药剂对宝石进行处理,使无色或颜色过淡的宝石染上鲜艳的颜色。
一般有孔隙和裂隙的宝石才能进行染色处理。
石英岩、大理岩、翡翠、软玉、绿松石、玉髓、玛瑙、珍珠、珊瑚等玉石常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的宝石有以下鉴别标志:
1、颜色过于浓艳,颜色分布不均,在裂隙和孔隙处颜色浓;
2、染色宝石的吸收光谱与天然品不同;
3、紫外光下,染色宝石与天然品可能有差别;
4、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染色宝石与天然品有时有差异;
5、大多数有机染色剂可使蘸有丙酮的棉球染色。
五、覆膜处理
覆膜处理是在宝石的表面涂覆一薄层物质来改变宝石颜色和光学效应。
最常用的方法有涂色层、贴箔片、镀层三种类型:
①涂色层是在宝石的亭部、腰部及弧面型宝石的底部表面涂覆一层透明的有色物质,以改善宝石颜色。
如在淡黄色钻石的亭部涂一薄层蓝色物质,以抵消其淡黄色,提高钻石的颜色等级。
②贴箔片是在宝石的底部贴上一小块金属箔片以加强宝石对光的反射,使宝石更明亮,或者使宝石产生星光等特殊光学效应。
③镀层是用电镀或离子喷涂的方法在宝石表面产生一金属薄层,以增加宝石反光的能力或因干涉产生辉光,如七彩水晶。
覆膜物质仅覆盖在宝石表层或局部,易脱落,有时可见到结合面,易于识别。
六、辐射处理
辐射处理是用高能粒子束(电子束、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照射宝石,使宝石的颜色发生改变。
辐照处理是最新的宝石改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晶、托帕石、钻石、绿柱石、尖晶石、蓝宝石等宝石的改色。
目前,辐照处理的宝石是宝石检测工作的难点。
七、激光处理
某些高档宝石有时其内部含有较大的深色矿物包裹体,用很细的激光束钻一通达包裹体的细孔,并将包裹体溶解掉,这种方法就称作激光处理。
常被用于钻石的优化处理。
激光处理宝石的表面和内部留有钻孔的痕迹,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此痕迹。
八、表面扩散处理
将宝石覆裹于化学试剂中,然后在高温下焙烧,化学试剂中的致色离子从宝石表面向晶体内部扩散(扩散深度为nn100μm)从而改善宝石的颜色或产生星光效应。
这一处理技术已成功地用于红宝石、蓝宝石和托帕石的优化处理中。
其鉴别特征如下:
1、颜色不均匀,集中于腰、棱及裂隙处;
2、由于再次抛光,出现多面腰棱;
3、由于高温焙烧引起的局部熔融,表面可见到麻坑;
4、可能出现异常的吸收光谱、二色性或荧光色;
5、对于扩散的星光,其星线过于均匀、完美,且观察不到产生星光的针状包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