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常见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游泳是动物适应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2.行走、奔跑、跳跃、爬行是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3.飞行是动物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4.鸟类适宜飞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不同动物适于游泳的特点2.不同运动方式的区别3.不同动物与不同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特点4.飞行的两种方式:鼓翼飞行和滑翔四、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1.漂浮运动:水母;2.倒退运动(喷射法游泳):乌贼;3.游泳:(摆动法、划动法、水翼法):鱼、虾、海豚等。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1.爬行:动物依靠肌肉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
如:龟、蛇。
2.行走: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前进。
如:马、猫。
3.奔跑:动物依靠四肢交替运动,在某一瞬间四肢离开地面,身体腾空。
如:猎豹、斑马4.跳跃:动物依靠后肢的弹跳把身体弹起来,跨越较大距离。
如:青蛙、袋鼠。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一)飞行方式1.滑翔——是飞行动物的一种不很费力的飞行运动,它们依靠飞行器官流线形的特点,产生升力和推力。
2.鼓翼飞行——是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
(二)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被覆羽毛,前肢特化胃翼,骨骼中空,流线型体型,有气囊双重呼吸,无膀胱不储存尿液等。
2.不同动物完成飞行的运动器官不同蝙蝠——翼手;昆虫——翅;鸟类——翼***动物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利于生存和繁衍。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骨和关节一、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学案北师大版动物运动的形成[学习目标]1,能理解长骨的结构,能理解骨的基本结构;2.通过探索骨骼的组成,我们可以解释骨骼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
3,能学会理解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学会描述人体运动的发生;4、能根据骨骼构成的知识,有意识地养成坐、站、走的正确姿势[学习困难]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征;3、身体运动的形成难点1、骨骼的结构和组成与其功能的关系;2、身体运动的形成[学习方法]阅读,观察实验,实验探究,讨论[学习过程]预习反馈:比较你的自学能力!1,人类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和在和其他系统的协调调节下,运动系统起着、和的作用2、骨头是一种长骨大多是. 3。
长骨的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和骨膜是和谐的,它为骨组织提供营养合作探究:一对一,哪个小组有更多的方法!(1)骨1,活性:哺乳动物长骨2的解剖学观察及骨髓的终身造血功能;在某些情况下,造血功能也可以恢复。
3,骨的长度和厚度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与骨骼长度相关的是4.活动:探索骨头的组成和特性:将鱼骨放在酒精灯上,烧掉骨头中的有机物。
剩下的灰白色灰烬是无机盐,骨头变得又硬又脆鱼骨浸泡在稀盐酸中以溶解骨中的无机盐,其余为有机物,骨变得柔韧。
(1)有、和,(2)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所以骨头(3)骨骼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它使骨骼具有5.骨的物理特性年龄组有机(1/3)无机骨的特性(2/3)约1/3约2/3高弹性,低硬度,不易断裂,但易变形,坚硬有弹性,易断裂(2)骨连接1,根据骨与骨连接的活动程度,可分为三类:2。
关节是指骨和骨头之间的连接3。
关节可以灵活移动,因为里面有少量的滑液,关节表面覆盖了一层。
关节非常牢固,因为关节表面和关节周围的钢筋固定。
(3)骨骼,骨骼肌1,人体骨骼是由骨头连接而成的;人类骨骼分为两部分2、人体有一条骨骼肌,每条骨骼肌包括两部分3.肌腱主要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分别与骨骼相连肌肉发达的腹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并具有以下特点(4)体细胞运动的形成1,体细胞运动的形成是由,,,人体运动主要通过杠杆运动来表达。
八年级生物上册 15.2 动物运动的形成学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能认识长骨的结构,能理解骨的基本结构;2、通过探究骨的成分,能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能学会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学会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4、能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学习重难点】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3、躯体运动的形成。
难点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躯体运动的形成。
【学习方法】阅读、观察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学习过程】预习反馈:比比你的自学能力!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在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和的作用。
2、骨是一种。
长骨多呈、3、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
骨膜内有和,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1)骨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2、骨髓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3、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是中的。
与骨的长长有关的是。
4、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将鱼骨放在酒精灯上燃烧,烧掉了骨中的有机物,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无机盐,骨变得硬脆。
将鱼骨放在稀盐酸中浸泡后溶解了骨中的无机盐,剩下的是有机物骨变得柔韧。
(1)骨质中有、、。
(2)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
因而骨质。
(3)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它使骨具有。
5、骨的物理特性年龄段有机物(1/3)无机物(2/3)骨的特点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约为1/3约为2/3既坚硬又有弹性弹性变小,易骨折(2)骨连结1、根据骨与骨之间连结的活动程度,可分为三类:2、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的连结。
3、关节能灵活运动是由于内有少量滑液和关节面表面覆盖一层;关节很牢固,是由于将关节面固定以及关节周围的起加固作用。
(三)骨骼、骨骼肌1、人体骨骼由块骨连结而成;人体骨骼分成、两部分。
2、人体有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两部分。
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水中:游泳(鱼),漂浮(水母),倒退(乌贼),划水(乌龟)。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狗、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骨的成分和特性:骨质中有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考点一: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水中—;陆地—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
3、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针对训练:1、许多昆虫的后腿特别发达,跳跃的本领异常的高超,下列动物中善于跳跃的昆虫是()A.蝗虫 B.青蛙 C.蟑螂 D.袋鼠2、鸟类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除此之外它们还具有的运动方式是()A.蠕动、行走、奔跑B.游泳、行走、奔跑C.奔跑、跳跃、爬行D.奔跑、行走、爬行考点二: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结构及成分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三部分组成。
在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和的作用。
2.实验: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1)骨是一种器官(人体有206块骨)A.种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B.长骨的结构。
①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和骨折后的有关;②骨质:骨质分骨松质和骨密质。
骨松质:呈蜂窝状。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抗压力强。
骺骨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有关。
③骨髓: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可造血,一般在成人的腔隙内及幼年内。
黄骨髓:无造血能力,一般在成人骨髓腔内。
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恢复造血的能力。
(2)骨的成分:A.骨的成分: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不能燃烧),使骨坚硬不易断。
[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有机物—主要是有机物,(能燃烧),使骨具有韧性。
B.人体骨成分和特性随年龄增长的关系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点儿童、少年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成年人约1/3 约2/3 既有硬度,又有弹性老年人硬度大,易骨折针对训练:3、我市各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骨骼的生长。
下列关于青少年骨骼生长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骨具有弹性大,易变形的特点 B.骨具有硬度大,易骨折的特点C.骨中有机物含量多于2/3 D.骨中无机物含量多于2/34、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成骨细胞,位于()A.骨膜B.骨松质C.骨密质D.骨髓腔5、小军今年10岁,他的造血能力比他爸爸强的主要原因是( )A.骨松质中含有大量的红骨髓 B.骨膜内含有大量成骨细胞C.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红骨髓 D.骨密质中含有造血细胞考点三:骨连结、骨骼肌1、骨连结:指骨与骨之间的连结(1)形式:有不活动的连结(如颅骨)、半活动的连结(如椎骨)和活动的连结(即)。
八年级生物上册 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课题:
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XXXXX:
学生在初一年学过了《七年级生物上、下册》两本书的生物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学习内容分析】
XXXXX:
本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按照动物的不同生活环境来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
【学习目标】
XXXXX: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重难点预测】
XXXXX:
1、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2、难点: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知识链接】
XXXXX:
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
【学习过程】
XXXXX:
1、课前展示:
二、教师明确目标、自学指导
三、学生自学、尝试练习学生阅读教材P2-8,思考以下问题:
1、动物的生活环境可分为哪三大类?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以为主。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
4、行走与爬行、行走与奔跑、跳跃与奔跑有何区别?
5、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是,包括和。
四、组内交流讨论
五、组间展示、点评,达成共识六、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1、教材P8-9“思考与练习”
1、2、
32、《优化设计》P1-3。
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上册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要紧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看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看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二、课前预备1、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图片2、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视频资料3、火箭、滑翔机等模型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五、教学难点:如何明白得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如何明白得运动的意义六、教学教程:引入:多数动物能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查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因此,动物的运动对动物自身生存和繁育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多种多样,它们的运动方式是否一样呢?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能够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板书)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如:水母、乌贼的倒退运动;草履虫靠纤毛游泳;蛙和鸭靠蹼游泳等(板书)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活动〗观看几种动物的运动在农村,假如跟在水牛的后面,看水牛慢步前进,可发觉它后脚往前踩的地点,总是前脚的脚印。
在草原上,你骑在马背上能体验骏马飞奔带来的愉悦和刺激。
在都市中,你能够去水族馆观赏海豚和鱼类的游泳,或者去动物园观赏猛兽的闲逛闲游……课堂上我们如何样观看动物的运动呢?【活动目标】1.学会观看几种动物的运动;2.初步判定动物的运动方式;3.认识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材料器具】相关的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饲养或捕捉的蜗牛、玻璃板、线、直尺、墨水等。
【方法步骤】1.观看蜗牛的运动(1)把一只蜗牛放在透亮的玻璃板上,将玻璃板举起或竖起,观看蜗牛运动时足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的情形。
(2)在足部肌肉上滴一小滴墨水,观看足部肌肉收缩的动向会更清晰。
(3)观看蜗牛运动后在玻璃板上留下的痕迹,想一想这种物质有什么作用?(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运动的方式()。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学习目标】1、能掌握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能理解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学习重难点】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难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学习过程】:预习反馈:比比你的自学能力!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是飞行动物最省力一种的运动方式,善于滑翔的鸟类几乎可以沿飞行前进。
3、陆上生活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主要有、、、四种。
二、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一)动物在水中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水、陆地、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水母可以靠身体的伞部在海洋中,也可靠伞部的缩伸而。
乌贼依靠漏斗喷水和腕的摆动,推动身体进行快速的。
3、草履虫用纤毛、虾用附肢、海龟用鳍状附肢在水中运动。
4、水生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是。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1、活动: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2、陆地动物运动的方式:(蜗牛、蛇、蜈蚣、蚰蜒、马陆等)依靠肌肉收缩或附肢的运动把身体推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
(猫、狗、大象、马等)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称为。
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地,身体腾空,这种运动方式称为。
④(蝗虫、青蛙、袋鼠、山雀等)能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称为。
陆地上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
(三)动物在空中运动的方式:1、一些大型鸟类能够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前下方前进,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这种运动方式称为。
2、更多的鸟类是依靠飞行的,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它是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和的动力。
3、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等方式。
(四)动物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可以和迁移到适宜的,还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
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摘要: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游泳为主)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有利于个体生存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种族繁衍动物的运动骨的结构骨骨的成分和特性骨连结—关节动物运动的形成骨骼:中轴骨、四肢骨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典例解析:1、将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A.变重、变硬 B.变重、变软C.变轻、变硬D.变轻、变软解析: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
由于骨中的无机物可溶解于稀盐酸中,所以将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只剩下骨中柔韧的有机物,所以骨会变轻,变软。
答案:D。
2、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1.6克,该动物约处于()A.老年期B.幼年期C.成年期D.不可确定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
1:各年龄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2:骨中的有机物能够被燃烧,剩下的灰白色粉末是无机物。
由题可计算出,这段骨中无机物为2/3,由此可推算出此骨中有机物为1/3,因此可推断该动物处于成年期。
答案:C。
3、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A、滑液B、关节软骨C、韧带D、关节囊解析:关节软骨表面有滑液,所以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与关节的灵活性相适应。
除此之外关节软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答案:B。
点评: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有:关节囊内有韧带,韧带外有肌肉包围。
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既可减少运动时的磨擦,又可缓冲动物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滑液,也可减少磨擦。
基础训练:1、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3、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4、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认识到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利用媒体资料的方法。
2、通过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动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动物世界的勃勃生机,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2、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2、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难点:1、如何理解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正确区分行走、奔跑、跳跃这些不同的运动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学习方法“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启发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资源】教师《动物世界》视频、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互联网或查阅图书资料或实地观察等手段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并将信息整理准备上课时使用。
学生学校情况: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
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动物运动的方式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重点:说明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知识点一:动物运动的意义1.绝大多数动物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因此,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知识点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方式1.填表:动物在水中的运动结构运动方式水母伞部漂浮、倒退乌贼漏斗和腕倒退草履虫纤毛划水虾、海龟附肢划水鹅、鸭蹼游泳鱼鳍游泳2.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是(A)3.说出以下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
动物主要运动方式解释蛇、马陆爬行依靠肌肉的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向前推进猫、狗、大象、马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鸵鸟奔跑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蝗虫、青蛙、袋鼠、山雀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4.家兔的前肢短、后肢长,与其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B)蝗虫、青蛙、袋鼠、山雀等。
6.下列动物中,能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是(D)7.滑翔是飞行动物中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8.鸟类滑翔的器官和蝙蝠实现飞行所借助的器官分别是(B、D)1.X军、王明和李玉是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他们一起去鱼市买了几条金鱼,放在鱼缸中,观察金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1)金鱼的外形呈纺锤形,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2)金鱼体表有鳞片,有保护作用。
金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它的运动器官是鳍。
(3)在观察金鱼时,王明注意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地X开、闭合,鳃盖也一X一合地。
经过查阅资料,李玉和X军得出的答案是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说明金鱼在用鳃进行呼吸。
动物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投影片。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言运动系统的组成探究实验提纲:1、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2、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观察肌肉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双眼,想像动物那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运动和行为。
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录像,欣赏并请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动物各种行为。
首先看老师给出的探究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探究实验。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如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播放录像片段。
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
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
3、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模拟制作以补充,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更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讨论交流。
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一起探讨、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得出下确结论。
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
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运动(1)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总是与栖息地的环境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的动物以爬行、行走、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为主。
(2)意义动物的运动可以使动物完成下列活动:①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②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③完成求偶和交配等。
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例1】(海南中考)几位同学在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时提出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错误的是动物的运动有利于( )A .获取食物B .逃避敌害C .物种的进化D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 × 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获取食物,完成求偶和交配,有利于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
动物运动与动物物种的进化没有直接关系B ×C √D ×2.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它们的运动方式以游泳为主,不同的水生动物,游泳的方式也不同。
(1)漂浮漂浮就是浮在水面上随水流飘动,主要是一些运动能力较弱的水生动物。
从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到水母、海蜇、甲壳类(水蚤、虾、蟹)和鱼类幼体的运动方式都是漂浮。
(2)倒退少数动物可以通过自己特殊的结构改变运动方式。
如水母可以靠伞部的缩伸进行倒退运动;乌贼依靠漏斗喷水和腕的摆动,推动身体进行快速的倒退运动。
(3)虾的腹部有许多附肢,海龟也具有鳍状的附肢,这些动物依靠附肢划水在水中运动。
(4)青蛙、水生的鸟类如家养的鸭、鹅等,它们的趾间有蹼,靠后肢的摆动和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
(5)鱼和一些水生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是游泳的高手。
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能减少水的阻力;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结构如鳔来调节身体的比重,而且有主要的运动器官——鳍。
【例2】 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A .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B .尾鳍的不断摆动C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D .各种鳍的不断摆动A ×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B ×C √D ×3.爬行、行走、跳跃等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爬行是指动物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有利于个体生存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种族繁衍动物的运动骨的结构骨骨的成分和特性骨连结—关节动物运动的形成骨骼:中轴骨、四肢骨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典例解析:
1、将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
A、变重、变硬
B、变重、变软
C、变轻、变硬
D、变轻、变软解析: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
由于骨中的无机物可溶解于稀盐酸中,所以将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只剩下骨中柔韧的有机物,所以骨会变轻,变软。
答案:D。
2、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
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
1、6克,该动物约处于()
A、老年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不可确定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
1:各年龄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2:骨中的有机物能够被燃烧,剩下的灰白色粉末是无机物。
由题可计算出,这段骨中无机物为2/3,由此可推算出此骨中有机物为1/3,因此可推断该动物处于成年期。
答案:C。
3、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解析:关节软骨表面有滑液,所以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与关节的灵活性相适应。
除此之外关节软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答案:B。
点评: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有:关节囊内有韧带,韧带外有肌肉包围。
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既可减少运动时的磨擦,又可缓冲动物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滑液,也可减少磨擦。
基础训练:
1、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3、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4、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
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
A、小肠
B、骨
C、皮肤
D、肌肉
5、下列各项中,对骨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膜是一层位于骨表面的由上皮组织构成的膜
B、骨膜是一层位于骨表面的坚韧的结缔组织膜
C、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D、骨膜内血管中的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
6、每块骨胳肌就是一个( )
A、肌纤维
B、肌肉组织
C、器官
D、运动系统
7、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A 手骨 B 股骨
C 肋骨
D 椎骨
8、关节腔内有滑液,它的作用是[ ]
A、减轻关节的重量
B、有利于骨与骨之间的物质交换
C、增强关节头与关节面的联系
D、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9、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10、小明常背单肩书包形成双肩发育的不平衡,这是因为小明此时骨的特点是( )
A、有机物含量超过三分之一
B、有机物含量不到三分之一
C、有机物和无机物相等
D、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
11、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骨( )
A、有机物不到1/3
B、有机物超过1/3
C、红骨髓减少
D、骨密质减少
12、使肱三头肌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
A、肌腱
B、肌腹
C、神经
D、血管
13、下列骨连结中,属于半活动连结的是()
A、椎骨之间的连结
B、颅骨之间的连结
C、腕关节
D、指骨之间的连结
14、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端内和骨髓腔内的骨髓均为红色,这只猪是:()
A、老母猪
B、幼年猪
C、大公猪
D、成年猪
15、质地致密坚硬的骨质大部分位于()
A、长骨的两端
B、长骨骨干的中央
C、长骨骨干的周围
D、短骨和扁骨中
16、人体完成某一动作,骨骼肌收缩舒张的情况是:()
A、只有一块骨骼肌收缩
B、只有一块骨骼肌舒张
C、收缩和舒张的骨骼肌各有一块
D、收缩舒张的骨骼肌均有多块
17、骨骼肌结构不包括()
A、肌腹
B、肌腱
C、A和B
D、骨膜
18、屈肘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19、儿童、青少年的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
20、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小狗的主要运动方式是﹍﹍和﹍﹍。
21、请将关节的各结构与相关的特性用线连起来:①关节囊
②关节软骨灵活性③滑液④韧带牢固性⑤关节头和关节窝
22、下图是一个长骨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下列番号的结构名称:
①﹍﹍③﹍﹍④﹍﹍⑤﹍﹍⑥﹍﹍⑦﹍﹍⑵对骨的生长和再生起主要作用的是图中的﹍﹍⑶颜色和功能都会随着生理过程不同而发生改变的是图中的﹍﹍提高训练:
23、关于鸟类飞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于散热
B、利于觅食
C、扩大生活范围
D、利于繁殖后代
24、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固定作用
D、连结作用
25、儿童少年造血机能比成年人强的原因是( )
A、脾中有大量的造血组织
B骨松质中有大量的红骨髓
C、骨膜中有大量造血细胞
D、骨髓腔中有大量红骨髓
26、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
A、软骨层
B、骨膜
C、骨松质内的红骨髓
D、骨质
27、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
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应在下列哪个结构上()
A、关节面 B关节软骨 C关节囊 D关节腔
28、(2004上海竞赛)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
29、将带有坐骨神经的青蛙的腓肠肌吊起,用电流刺激引起收缩,这一反应说明肌肉具有()A应激性 B传导功能 C收缩性D自动调控功能
30、(全国竞赛题)做踢足球动作时,下列肌肉的状态是( )
A、臀大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
B、臀大肌舒张,股四头肌收缩
C、臀大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
D、臀大肌舒张,股四头肌舒张
31、已知肩关节由肱骨、肩胛骨和锁骨构成,则它的关节面是()A一个 B 两个 C三个 D四个
32、下图表示人骨中某种物质在各年龄段含量的变化:⑴这类物质是:﹍﹍⑵当骨受到外力冲击时,最容易发生骨折的是阶段,原因是:
⑶骨的柔韧性、弹性较强的时期是图中的
阶段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A
6、C
7、 A
8、 D
9、 A
10、A
11、A
12、A
13、A
14、B
15、C
16、D
17、D
18、B
19、骨胶蛋白
20、行走、奔跑
21、灵活性:②③⑤ 牢固性:①④
22、⑴:①关节软骨③骨膜④骨髓⑤骨髓腔⑥骨松质⑦骨密质⑵、3 ⑶、4
23、A
24、A
25、D
26、B
27、C
28、B
29、C
30、B
31、B
32、⑴有机物⑵C 有机物含量小于1/3,骨硬度大,弹性小
⑶A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