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试验报告》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现场检测和室内分析,对某座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实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全面掌握桥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状况。
二、实验对象及环境实验对象:某市某桥梁,全长120米,宽20米,单跨结构,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实验环境:晴朗,风力适中,温度15-25摄氏度。
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对桥梁整体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桥面、桥墩、桥台、伸缩缝等部位。
- 观察并记录裂缝、剥落、变形、腐蚀等病害。
2. 无损检测-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桥梁混凝土构件进行无损检测,评估其内部质量。
-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桥梁结构温度场,分析其热应力分布。
3. 静载试验- 在桥梁指定位置进行静载试验,加载重量根据桥梁设计荷载确定。
- 测量并记录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内力、位移等参数。
4. 动载试验- 使用激振器对桥梁进行动载试验,测量其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态参数。
- 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评估其抗振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 桥面、桥墩、桥台等部位存在少量裂缝,但未发现严重病害。
- 伸缩缝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2. 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桥梁混凝土构件内部质量良好,无较大缺陷。
- 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显示,桥梁结构温度场分布均匀,热应力较小。
3.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过程中,桥梁变形和内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无异常现象。
4.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结果显示,桥梁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抗振能力良好,可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五、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良好,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
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剥落等病害。
2. 加强桥梁养护工作,确保桥梁结构长期稳定。
3. 关注桥梁动力特性,防止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六、实验总结本次桥梁结构检测实验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全面评估了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质量的保障成为至关重要的议题。
为了提高桥梁质量,确保桥梁安全,本研究采用多种质量评估方法对某座桥梁进行质量评估实验。
本实验旨在验证不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桥梁质量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3. 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桥梁结构图纸、现场检测数据、桥梁质量评估标准等;2. 实验设备:全站仪、水准仪、裂缝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传感器等。
四、实验方法1. 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裂缝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传感器等设备,对桥梁结构进行现场检测,获取桥梁的几何尺寸、变形、裂缝、挠度等数据。
2. 质量评估指标:- 几何尺寸:主要检测桥梁的线形、平面位置、高程等指标;- 变形:检测桥梁的挠度、倾斜等指标;- 裂缝:检测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指标;- 挠度:检测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 材料性能:检测桥梁结构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指标。
3. 评估方法:- K-means聚类法:根据桥梁监测数据,对桥梁质量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数据的特点,为桥梁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层次分析法:将桥梁质量评估指标分解为多个层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得出桥梁质量综合评分;- 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桥梁质量评估指标进行模糊量化,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对桥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K-means聚类法:根据实验数据,将桥梁质量分为三类:优、良、差。
其中,优良类桥梁占比例为60%,较差类桥梁占比例为20%,一般类桥梁占比例为20%。
结果表明,该桥梁整体质量较好,但仍存在部分质量较差的桥梁。
2. 层次分析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桥梁质量评估指标的权重,其中几何尺寸权重为0.25,变形权重为0.30,裂缝权重为0.20,挠度权重为0.15,材料性能权重为0.10。
桥梁工程试验指导书姓名:班级§1 回弹仪检测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它构筑物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快速评定,所试验的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温度应不低于10℃。
2、回弹法试验可作为试块强度的参考,不得用于代替混凝土的强度评定,不适于作为仲裁试验或工程验收的最终依据。
二、仪具与材料本方法需用下列仪具和材料:混凝土回弹仪;酚酞酒精溶液,浓度为1%。
三、方法与步骤测区和测点布置(1)对混凝土构造物,测区应避开位于混凝土内保护层附近设置的钢筋,测区宜在试样的两相对表面上有两个基本对称的测试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一个测区允许有一个侧面。
(2)测区表面应清洁、干燥、平整,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层、浮浆、油垢等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表面的杂物和不平整处,磨光的表面不应有残留粉尘或碎屑。
(3)一个测区的面积宜不少于200mm×200mm,每一测区宜测定16个测点,相邻两测点的间距宜不小于3cm 。
测点距路面边缘或接缝的距离应不小于5cm 。
(4)对龄期超过3个月的硬化混凝土,应测定混凝土表层的碳化深度进行回弹值修正(略)。
四、计算1、将一个测区的16个测点的回弹值,去掉3个较大值及3个较小值,将其余10个回弹值按式(10.1.5—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10_∑=Ni Ns (10.1.4—1)式中:_Ns ——测区平均回弹值,准确至0.1; Ni ——第i 个测点的回弹值。
2、 当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根据回弹仪轴线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将测得的数据按公式(10.1.5—2)进行修正,计算非水平方向测定的修正回弹值。
当测定水泥混凝土面为向下垂直方向时,测试角度为一90°,回弹修正值△N 如表10.1.5所示。
--+=Ns N ⊿N (10.1.4—2)式中:-N ——经非水平测定修正的测区平均回弹值; -Ns ——回弹仪实测的测区平均回弹值;⊿N ——非水平测量的回弹值修正值,由表10.1. 5或内插法求得,准确至0.1;非水平测量的修正回弹值 表10.1. 53、混凝土强度推算(1)、当需要将回弹值换算为混凝土强度时,宜采用下列方法:①有试验条件时,宜通过试验建立实际的测强曲线,但测强曲线仅适用于材料质量、成型、养护和龄期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混凝土。
桥梁工程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注意事项桥梁工程实验是《桥梁工程》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做到:实验前要认真预习。
按指定的时间进行实验,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
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设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原始记录数据须经实验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填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后,要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填写好实验报告,交授课教师批阅。
在实验过程中,如机器或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向实验指导教师报告,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注:计算结果一般取三位有效数字即可。
T型梁桥横向分布系数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设备仪器三、实验内容和步骤四、试验数据记录1、实验桥梁模型尺寸及测点示意图(要求一个立面图,一个断面图)2、刚接T型梁桥测试数据表1 刚接T型梁桥测试数据(单位:mm)附表1 刚接T型梁桥测试数据(单位:mm)3、铰接T型梁桥测试数据表2 铰接T型梁桥测试数据(单位:mm)附表2 铰接T型梁桥测试数据(单位:mm)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六、思考问题1.量测模型几何尺寸、确定模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目的何在?2. 为什么要进行仪器仪表的调试和标定?3.加载前的初始读数与卸载后的残余读数有何用处?其意义是什么?4.为什么实际量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存在偏差?无铰拱桥受力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二)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二、设备仪器设备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1、实验桥梁模型尺寸及测点示意图(要求两个桥型立面图和各测试断面测点布置图)2、单孔裸拱桥测试数据表1 单孔裸拱桥测试数据集中力P= 集中力作用位置:表2 单孔裸拱桥测试数据集中力P= 集中力作用位置:表3 三孔一联拱桥测试数据表4 三孔一联拱桥测试数据表5 三孔一联拱桥测试数据表6 三孔一联拱桥测试数据表7 三孔一联拱桥测试数据五、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六、思考问题1.连拱与单拱受力形式有何异同?连拱作用说明什么问题?何种受力应考虑连拱作用?2. 集中力在横向变动时,沿桥宽方向的截面内力分布是否均匀变化?板拱理论不考虑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是否合理?3. 实验值是如何选取?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判断实验值是否可靠?。
桥梁工程习题及答案[全文5篇]第一篇:桥梁工程习题及答案《桥梁工程》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公路桥梁的作用按其随时间变化的性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2)按结构体系及其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以及组合体系。
3)桥跨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各种荷载引起的桥梁挠度、地震影响、纵坡等影响下将会发生伸缩变形。
4)钢筋混凝土梁梁内钢筋分为两大类,有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5)作用代表值包括标准值、准永久值、频遇值。
6)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桥梁总跨径的确定、桥梁的分孔、桥面的标高及桥下净空、桥上及桥头引导纵坡的布置和基础埋置深度。
7)桥台的常见型式有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组合式桥台和框架式桥台等。
8)公路桥面构造包括桥面铺装、防水和排水系统、桥面伸缩装置、人行道及附属设施等。
9)悬索桥主要由桥塔、锚碇、主缆和吊索等组成。
10)重力式桥墩按截面形式划分,常见的有矩形、圆形、圆端形和尖端形等。
11)常见的轻型桥台有薄壁轻型桥台、支撑梁轻型桥台、框架式轻型桥台、组合式轻型桥台等。
12)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需拟定的主要尺寸有梁宽、梁高、腹板厚度、翼缘板厚度。
13)柱式桥墩的主要型式主要有独柱式、双柱式、多柱式和混合式。
14)桥梁支座按其变为的可能性分为活动支座和固定支座。
15)支座按其容许变形的可能性分为固定支座、单向支座和多向支座。
16)常用的重力式桥台有 U形桥台、埋置式桥台、八字式桥台、一字式桥台等。
17)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桥墩、桥台及桥跨结构等。
18)桥梁设计一般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和美观等。
19)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铰接板法、比拟正交异性板法。
20)通常将桥梁设计荷载分为三大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21)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分为公路-I级、公路-II级两个等级,它包括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其中车辆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和桥台验算。
桥梁结构试验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桥梁结构试验中,以下哪项不是桥梁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A. 静载试验B. 动载试验C. 材料试验D. 疲劳试验答案:C2. 桥梁结构试验中,静载试验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B. 评估桥梁的耐久性C. 检查桥梁的施工质量D. 测量桥梁的振动特性答案:A3. 在桥梁结构试验中,动载试验通常用于检测桥梁的什么性能?A. 抗风性能B. 抗震性能C. 抗火性能D. 抗冻性能答案:B4. 桥梁结构试验中,疲劳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桥梁在什么情况下的性能?A. 正常使用B. 极端天气C. 极端荷载D. 长期循环荷载答案:D5. 桥梁结构试验中,以下哪项不是桥梁试验的仪器设备?A. 应变仪B. 加载设备C. 温度计D. 振动传感器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桥梁结构试验中,常用的加载设备包括哪些?A. 液压千斤顶B. 重物C. 风速计D. 振动台答案:ABD2. 桥梁结构试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哪些?A. 应变仪B. 位移传感器C. 温度计D. 振动传感器答案:ABD3. 桥梁结构试验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桥梁的静载试验结果?A. 环境温度B. 荷载分布C. 材料老化D. 施工质量答案:ABCD4. 桥梁结构试验中,动载试验可以模拟哪些荷载?A. 交通荷载B. 风荷载C. 地震荷载D. 温度荷载答案:ABC5. 桥梁结构试验中,疲劳试验的目的包括哪些?A. 评估桥梁的疲劳寿命B. 确定桥梁的极限状态C. 检查桥梁的局部损伤D. 预测桥梁的长期性能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桥梁结构试验中,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可以同时进行。
(错误)2. 桥梁结构试验中,材料试验是检测桥梁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
(正确)3. 桥梁结构试验中,疲劳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桥梁在极端荷载下的性能。
(错误)4. 桥梁结构试验中,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桥梁温度变化的重要仪器。
一、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分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以下属于单位工程的是()。
A.大桥B.小桥C.互通立交桥D.路基工程E.路面工程参考答案:A,C,D,E第2题以下属于分部工程的是A.基础B.下部结构C.上部构造现浇D.防护工程E.引道工程参考答案:A,B,C,D,E第3题公路桥梁质量检验的依据包括,()A.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B.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C.设计文件D.试验规程E.法律\法规参考答案:A,B第4题施工质量保证资料包括()。
A.原材料检验结果B.隐蔽工程施工记录C.试验记录D.桩基检测E.事故处理有关资料。
参考答案:A,B,C,D,E第5题以下属于分工项工程的有()。
A.引道工程B.防护工程C.钢筋加工D.构件预制E.构件安装参考答案:C,D,E第6题以下试验检测项目属于施工准备阶段的是()A.钢材试验B.水泥试验C.混凝土配合比试验D.混凝土强度抽样试验E.桥梁荷载试验参考答案:A,B,C第7题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A.类别B.强度C.无风化D.无裂痕E.质地均匀参考答案:A,B,C,D,E 第8题以下试验检测项目属于施工过程阶段的是()A.半成品试验检测B.地基承载力检测C.混凝土强度抽样试验D.桩基检测E.桥梁荷载试验。
参考答案:B,C,D第9题石料力学性能试验包括()A.单轴抗压强度B.单轴压缩变形C.抗折强度D.劈裂强度E.抗冻性参考答案:A,B第10题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
A.施工准备B.基本要求C.实测项目D.外观鉴定E.质量保证资料。
参考答案:B,C,D,E一.某桥梁工程,上部为现浇连续梁,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各分项工程评分如下表。
项目评分值钢筋加工95预应力筋张拉98主梁浇筑94护栏浇筑851.该桥梁的上不结构的质量等级评分为?()A94.0B95.0C95.4D93.02.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A施工准备B基本要求C实测项目D外观鉴定E质量保证资料3.如果某分项评定为不合格,经加固补强后,重新评定分值按复评成绩的()计算.A80%B90%C95%D75%4.施工保证资料包括()A原材料检验结果B隐蔽工程施工记录C试验记录D桩基检测E事故处理有关资料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属于哪一类标准()A综合基础标准B专业基础标准C专业通用标准D专业专用标准二.某小桥墩身施工,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发现,施工单位在做混凝土试件时改变了正常施工时的配合比,试件强度已不能代表实际结构的强度。
桥科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桥的科学原理和结构设计,通过搭建各类桥梁模型,验证不同材料和结构对桥梁强度的影响,为桥梁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经验。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桥梁模型材料:木条、竹条、纸板、胶水等2. 台秤:用于测试桥梁承重能力3. 实验显示器:记录桥梁建造和破坏过程三、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桥梁类型: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2. 选择合适的模型材料,制作桥梁模型。
3. 在稳定的桌面上架设模型桥梁。
4. 将台秤放在桥梁中央位置,记录其不同重量下的变化。
5. 记录实验过程中桥梁的变形情况。
6. 桥梁破坏时,记录台秤上的重量和破坏过程。
7. 比较不同桥梁类型和不同材料对承重能力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本实验中,我们制作了三座桥梁模型:一座梁桥,一座拱桥和一座悬索桥,并进行了承重实验。
1. 梁桥梁桥由四根木条支撑,中间用纸板铺设的道路。
我们逐渐在桥上加重,记录下台秤上的重量。
最终,在承重达到50千克的时候,梁桥发生了变形并折断。
2. 拱桥拱桥的基本结构是一座由竹条制成的半圆形拱,并在两侧固定在桌面上。
在拱形顶端放置了一块纸板作为道路。
我们在拱桥上逐渐加重,记录台秤上的重量。
在承重达到65千克的时候,拱桥开始发生下陷,重量继续增加,最终拱桥崩塌。
3. 悬索桥悬索桥的结构是由两根竹条拉起,中间用纸板作为道路。
通过增加挂载在悬索桥上的木条,我们逐渐加重并记录台秤上的重量。
在承重达到80千克的时候,悬索桥的形状发生了明显变形,木条向外伸展,桥梁被拉扁。
继续增加重量,悬索桥最终崩塌。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桥梁的承重能力与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密切相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桥梁模型承重能力的差异。
2. 在梁桥中,木条承受重量集中在支撑点上,导致支撑点承压过大,从而折断。
拱桥中,重量分散在拱形结构上,使得拱桥能够承受比梁桥更大的荷载。
悬索桥通过悬挂和拉伸的力分担了重量,因此承载能力更高。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方法。
2. 掌握道路桥梁材料的性能和测试方法。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1)水泥标准稠度测定(2)水泥强度试验(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4)混凝土抗压试验2. 桥梁工程材料实验(1)钢筋抗拉试验(2)木材力学性能试验(3)桥墩基础材料实验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1)水泥标准稠度测定:采用维卡仪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实验数据如下:水泥品种:P.O 42.5实验次数:1标准稠度:28.5mm(2)水泥强度试验:采用水泥强度试验机测定水泥强度,实验数据如下:水泥品种:P.O 42.5实验次数:3抗压强度(3d):20.5MPa抗压强度(28d):45.2MPa(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采用马歇尔试验仪测定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实验数据如下:沥青混合料类型:AC-20实验次数:3马歇尔稳定度(kN):8.2流值(0.1mm):16.5(4)混凝土抗压试验:采用混凝土抗压试验机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实验数据如下: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实验次数:3抗压强度(28d):29.5MPa2. 桥梁工程材料实验(1)钢筋抗拉试验:采用钢筋抗拉试验机测定钢筋抗拉强度,实验数据如下:钢筋等级:HRB400实验次数:3抗拉强度(MPa):510(2)木材力学性能试验:采用木材力学性能试验机测定木材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实验数据如下:木材品种:松木实验次数:3抗弯强度(MPa):10.5抗剪强度(MPa):2.5(3)桥墩基础材料实验: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机测定桥墩基础材料的抗压强度,实验数据如下:材料类型:碎石实验次数:3抗压强度(MPa):30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道路桥梁实验,我们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道路桥梁材料的性能和测试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抗折抗压试验机操作规程:1. 打开测控箱电源开关,预热10分钟。
2. 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运行SuperTest5测控软件。
在用户登录界面中正确填写姓名及密码后登录.3。
点击桌面上的抗折(抗压)按钮,进入系统主界面。
系统默认为水泥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界面.4。
启动油泵。
5. 点击界面中的“参数"按钮,弹出参数对话框,按要求填写或选取相应的参数。
6。
按要求装好试样。
7. 单击控制软件主界面的“运行”按钮,活塞开始上升,若此时为值显示不为零,可单击“清零”对当前力值进行清零.当试样受压达到控制的入口力值时试验机即按设定的加载速度对试样进行加压直至试样破碎,计算机会自动记录试验结果,并在主界面左下方的“试验结果”框中显示。
8. 如中途要人为停止加载试验,按Enter键,系统会停止加载,按确定键系统会把这一组破型完成的试块保存到数据库。
9. 重复6、7操作直至做完一组试样,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平均力值及平均强度,并将全部结果存入数据库.10。
如果做下一组试验时,重复4、5、6、7操作;如果已经做完全部试验, 应该依次停止油泵,关闭控制箱,单击“退出”按钮退出测控软件。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
启动电动机,关闭回油阀,将速度阀手柄逆时针方向拧开供油,使活塞上升而离开缸底;2.放好试件,调正丝杆高度,可调至试件离上压板空余1~2mm;3.调节速度阀快速上升,根据加荷速度要求调整速度阀的上升速度;4。
试件破坏后,打开回油阀使活塞回落,清除碎试件后,关闭回油阀。
准备下一次试验,打开回油阀时速度一定要慢;5。
记录下试件的抗压力值后按仪表复位按钮,使显示屏回到零点,以便下次试验。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一、取混凝土拌合物代表样,用5mm筛筛出砂浆,经人工拌均,一次性装入150mm立方体或¢150mm试模中,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70mm时宜用振实台振实砂浆,大于70mm时用人工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筒壁,使其密实,砂浆表面应低于模口约10mm并立即加盖。
桥梁工程试验报告册 班级 学号 姓名
§1 回弹仪检测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选一个测区的面积宜不少于200mm ×200mm ,每一测区宜测定16个测点,相邻两测点的间距宜不小于3cm 。
测点距路面边缘或接缝的距离应不小于
5cm 。
测定回弹值:(10
_
∑=Ni
Ns
--+=Ns N ⊿N Rn = 0.025-
N 2
)
试验记录与分析计算
回弹值原始记录表 同学!红数字可在±1范围内波动!
各测区平均回弹值及强度评定
§2 无线索力测试( 频率法)
试验测试结果: (红色数字在小数点内波动!)
§3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与防护桥梁静力载荷试验
一、应变片粘贴技术:
(1)简述本次试验电阻应变片检测结果。
(红色数字结果可在±0.1范围内波动)
(2)各应变片之间的电阻差异。
经检验,电子应变表观粘贴质量良好,没有起皱现象, 经测定电阻,各应变片电阻差值在0.2Ω内,绝缘电阻 均在500 M Ω以上。
二、桥梁静力载荷条件下应变测量:(红色数字可在±5内波动) 工况一 荷载各梁底测点砼应变值(με) 表6-1
注:表中以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按《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应变效验系数在0.40~0.8之间。
工况一 荷载各梁受力主筋应变值(με) 表6-2
注:按《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钢筋混凝土梁桥结构应变效验系数在0.40~0.8之间。
注:按《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梁桥挠度效验系数在0.50~0.9之间。
一般也不宜大于L/600。
§4 钢梁动力特性测定
1.测定自由振动固有频率
冲击荷载下钢梁固有频率(HZ) 表2-1
应变片与导线的连接
- 1 -
2、梁的阻尼比的测定 四、试验报告内容
试验记录数据分析计算梁阻尼比;
根据动态数据仪器振幅历时 曲线,在第n 周期幅值为:3.5837微米,在第n+1周期幅值为:3.5221微米,根据:
阻尼比为:0.1097.
§5 钢绞线拉伸试验
测定钢绞线的弹性摸量E ;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 等机械性能。
拉伸试验试验内容及记录
1、 钢绞线最大力( 292 kN )(在±5内波动)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试验按《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规定进行。
如试样在夹头内和距钳口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达不到本标准性能要求时,试验无效。
计算抗拉强度时取钢绞线的参考截面积值。
2、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256 KN )(在±5内波动)
钢绞线规定非比例延伸力采用的是引伸计标距的非比例延伸达到原始标距0.2%时所受的力(F p0.2)。
为便于供方日常检验,也可以测定规定总延伸达到原始标距1%的力(F tl ),其值符合本标准规定的F p0.2值时可以交货,但仲裁试验时测定F p0.2。
测定F p0.2的F tl 时,预加负荷为规定非比例延伸力的10%。
3、最大力总伸长率( 4.6 % )(在±0.5内波动)
最大力总伸长率A gt 的测定按GB/T228规定进行。
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或使用电子拉伸设备测量伸长率时,预加负荷对试样所产生的伸长率应加在总伸长内。
测定钢绞线伸长率时,1×7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500mm ;1×2和1×3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400mm 。
在测定总伸长为1%时的负荷后,卸下引伸计,标明试验机上下工作台之间的距离L1,然后继续加荷直到钢绞线的一根或几根钢丝破坏,此时标明上、下工作台的最终距离L2,L2- L1的值与L1比值的百分数,加
上引伸计测得的1.0%即为钢绞线的伸长率。
班级: 姓名:
1
ln
21
+=n n x x πζ1
ln 21
+=
n n x x π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