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亲子农场案例
- 格式:pptx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7
山合水易: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和教育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亲子农业“成为农业与亲子教育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模式,诸如农业嘉年华、亲子采摘、农业教育课堂模式等应运而生。
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一系列旅游及休闲农业政策的出台、2.5天等带薪休假制度的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也令亲子游得到了有利的政策支撑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将大多数儿童的休闲乐趣被禁锢在室内或者虚拟世界,忽略了大自然带来的教育。
而亲子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过程中开发兴趣、学习知识,让家长近距离观察到儿童的兴趣所在,给予儿童发展正确的引导。
这对于农业产业转型和儿童教育的开展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欧美的亲子农业园,更像是大自然学园、农业乐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基地。
台湾亲子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文化要素的挖掘、对资源优势的发挥利用,使其成为亚洲亲子农业的典范。
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亲子农业起步较晚,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欧美和台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本文剖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发达国家亲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案例,从而为我们发展亲子农业提供一些参考。
◆欧美亲子农业发展现状:欧美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他们认为,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真实实将农业生产经营好,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比较成熟,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租赁模式——亲子开心农场;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农业创意节庆模式;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日本人多地少,国土可居住面积比例小,城市与农村之间距离很近。
解密“都市农场”日本人用垂直绿化技术种菜pasona的总部大厦,大楼外的垂直绿化植物墙让它称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1楼是花簇围绕咖啡馆和植物工场,2楼休息室也是绿意盎然,3楼以上都是办公楼层,前台、走廊、餐厅、会客室等等区域,随处都能感受到绿植和蔬果的存在。
如同稻米一样,大厦内采收的蔬果成为了餐厅的食材,供员工品尝,践行“自产自销”的环保理念。
办公室如农场,pasona总部的员工可以亲自参与农作活动,逐日培养出与自然共生的态度,对农耕的兴趣和对食物来源的敏感意识。
在2005年,pasona东京总部地下二楼开始实验水耕稻田,成为当时的头条新闻。
2010年的春天,总部大楼迁移至丸之内,随后将稻田实验扩大为“都市农场”,栽种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剧增。
总面积5000坪(大约有2.3个标准足球场),蔬菜植物超过200种,番茄、甜椒和稻米,所有员工都需要行动对这些蔬果进行照顾整理。
“都市农场”每年可以为办公大厦减少碳排放量两公吨,但是这个计划本意不仅仅限于环保,办公区域的农作提升了员工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在吸收新知识之余,还能频繁互动、敞开心扉。
新研发的农业设备,让了路面1楼的稻田一年收割三次,每次可达50公斤重。
碾好的米粒全部提供给九楼的员工餐厅使用,尽管无法喂饱总公司内的两千名员工,一年的收成量却大约能做出3,000个御饭团。
除了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都市农场”还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应——日积月累的农作活动,促使人们树立起与自然共生的态度、对农耕劳作的兴趣以及对食物来源的敏感意识。
与此同时,多样的农事也提升了员工的团队技能与沟通技巧,在丰富各类知识之余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使得团队凝聚力大大加强。
这种植物工厂式垂直立体农业设备是日本大和房建研制的一种利用独特技术的水培装置。
这种独特的技术包括可变高度照明系统,可以提供给水培一个特定光量的系统,而肥料循环和排水系统则使栽培架变得易于清洁。
空调设备和其他设备也作为一个程序包提供。
亲子农业丨日本mokumoku农场火爆的八大原因!以亲子教育为出发点,以家庭为主要需求群体,由农户养猪的经营联合体发展而成,以“自然、农业、猪”为主题的产业农场。
依靠有机产品+工坊式生产+观光旅游体验+智慧性运营模式,打造了一个年产值54亿日元的火爆农场。
原因二· 分区明确四大区域丨风格统一丨农旅结合▼mokumoku农场有四大区域,集观光游览、亲子科普教育、产品展览、餐饮美食、休闲体验、商品购买、度假住宿等服务功能于一体。
场景到细节,产品到体验以及餐饮美食,风格上都相互统一。
并且旅游产品与农业各个环节无缝融合,形成强大的农旅产业链。
原因三· 亲子体验丰富学习牧场丨DIY工坊▼mokumoku农场重视亲子活动设计,巧妙的将生产、加工、销售与观光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循环的商业模式。
小猪训练园:饲养员每日都会按时把猪放出在园里活动,游客可在屋外零距离接触观赏小猪,也可在饲养屋喂养小猪。
学习牧场:除了观看牛、羊、矮脚马等动物外,小朋友们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如何挤牛奶。
从周一到周日,学习牧场都有设置不同的体验活动,比如喂食、挤奶、牧场工作等等,可以让小朋友们在玩的同时,也学到知识。
手工体验馆:提供烘培DIY和香肠制作体验。
全家上阵,其乐无穷。
烘焙坊+DIY,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制作各式各样的面包、蛋糕。
原因四· 场景体验式销售主题馆丨观光丨体验丨消费▼将销售加工产品的店铺包装成主题馆,如小猪主题馆内就有许多猪肉生产加工的商品。
还有叉烧馆、香肠主题馆等。
这种场景体验式的销售将mokumoku农场的强大的产品体系全部保罗进去了,从工坊产品到生鲜食品、杂粮蔬菜等都成为了一定的消费空间,供游客边看边玩边买。
每个产品都可以追溯源头,生产的农户承诺安全健康无污染。
原因五· 产业链合理主导产业丨产业环节丨旅游开发丨旅游产品▼由原先的第一第二传统的主导产业深挖,将其产业的各个环节嫁接到旅游活动中,衍生部分旅游产品,成为体验的重点。
200亩女性主题花园农场,用童话故事,打造出沉浸式创意旅游!一个来自日本的女性主题花园农场-多和田农场。
进入多和田农场就像进入一个英式花园,在花卉布局设计及女性体验活动中,处处能看到女主人的用心,因此也吸引到了大量女性消费者。
多和田农场的投资者是一家不动产企业,2003 年买下这块荒地,开始改良土地,种植蓝莓开始了漫长的“庄园”建造。
2011 农场正式对外营业,主要收入来源于餐饮、门票、DIY 体验活动及、农产品及衍生产品的销售。
01园区总面积200亩左右,大约13000 平方米,划分为室内的接待中心(内置农副产品和衍生品销售)、自助餐厅和手工 DIY 体验工坊;室外部分有蔬菜种植、蓝莓园、自助烧烤区和小羊放牧区。
另外农园基本每个月都会举行一两次活动,如农贸集市、音乐会、农业讲座等。
02以英式花园为主的同时,园区内还有花店、餐厅、BBQ体验、葡萄园、野菜园、羊牧场、卖店、小精灵村,让人可以与羊群互动或是穿梭在美丽花园、参与或手工制作各种有趣的好玩体验,可以玩上一整天。
入口有花店。
花店间的摆设上非常用心,在角落见到这有各种美丽花朵的水盆,色系很少女。
13,000㎡大的庭园,共分为七个区域,因应季节会有不同的花朵开放着,春天还能赏樱。
特别改良过的绣球花品种,所以在色泽上和常见的绣球花有很大的不同,有点像是「永生花」的色泽,此品种绣球花最大的特色在于,即便枯萎的部分也不会影响花朵太大外观。
一支支紫色特别的旗竿桔梗在绿意盎然的庭园间显得特别显眼。
转角这处绣球花、旗竿桔梗与草结合而成的花欉太过缤纷,像极了童话故事间会出现的场景。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其实是厕所。
搭乘仿造成蒸汽火车的游园列车,会绕行后方葡萄园与牧场,单程的费用为500円,发车时经过的隧道,在五月份,能见到开满了的玫瑰花,闻到玫瑰花香。
列车的终点站在羊的牧场,有各种与可爱绵羊、黑脸的萨福克羊互动体验。
可以购买羊的饲料喂食,要是春天,还能体验剃羊毛,或者将写好的信交由羊邮差寄出,超级可爱!还可以体验带羊散步,牵着可爱的羊在附近走走。
探访朝日绿源“绿色农庄” 日本人这样“傻”种田1在山东莱阳,朝日绿源的种地方式让当地人看着心疼.5年来,这家日资农业公司已成为当地农民的笑柄:高高的围栏内,朝日绿源的农场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甚至不除草,一亩地的农作物产量仅是当地人的一半。
朝日绿源总经理乾佑哉告诉《外滩画报》:要想植物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土壤要健康。
正如我们公司的格言所说那样,种植之前先做土,做土之前先育人。
素以梨乡着称的山东省莱阳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东北与烟台市接壤,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南临黄海。
这里也是山东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从青岛机场赶往莱阳,记者一路可见,绿意盎然的农田此起彼伏。
由日本朝日绿源公司兴办的绿色农庄就在莱阳市沐浴店镇上。
7月的莱阳,烈日当头。
车从莱阳出发,向城东北方向走了十几公里后,停在一个山间盆地里。
原本,记者还担心莱阳市区的出租车司机找不到,李师傅却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没人不知道那家日本公司,他们就在龙大集团(编注: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后面。
这群日本人啊,不好好种地,还用围栏把地围起来,不让当地人进入,是一家很奇怪的公司。
奇怪,是许多当地人对于朝日绿源公司的评价。
按照李师傅的指点,记者朝山坡上的几栋建筑走去,那里就是朝日绿源的办公区。
如当地人所言,乡间小路两旁的农田界限分明:没有围栏的是当地人种的地,而被高高围起并安置有摄像头的则是朝日绿源的农场。
这片千余亩的农场里种着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不除草的庄稼,农场里满地是草,顺天收是这家农场的特色。
记者现场所见,当地人的玉米地里,一棵棵玉米秆精神抖擞,绿得发亮,高度大概是朝日玉米的两倍高;地里看不见丝毫的杂草,玉米棒子也结得又大又壮。
反观朝日绿源农场,高度不到半米的甜玉米,叶子不黄也不绿,其间长满的杂草几乎和玉米秆一般高。
几位正在自家地里除草打农药的当地农民,一听说是来采访的记者,立刻放下农活,和记者聊起朝日绿源农场的各种笑柄.他们根本就不会种地。
对于来到自己家门口种地的日本人,当地的村民充满了好奇。
亲⼦项⽬植⼊农场,5种新模式可学习!导语不少农场主都意识到,要做休闲农业,引⼊亲⼦主题是个不⼆选择,因为亲⼦主题是轻资产、重运营的最好模式,只要前期规划做好,能实现农场的持续造⾎功能。
那么,究竟该怎样给⾃⼰的农场植⼊亲⼦活动呢?⽅式⼀:主题植⼊——理念优先要有明确的主题,最好是能具象到⽇常⽣活中的某个熟悉的事物。
其次,通过创意将主题落实到游客感知的各个要素。
Mokumoku主题农场Mokumoku亲⼦农场位于⽇本三重县伊贺市郊区,由农户养猪的经营联合体发展⽽成。
主要是以“⾃然、农业、猪”为主题的⼯作室农场,亲⼦为主要客户群体,强调亲⼦教育,亲近⾃然。
案例 | ⽇本Mokumoku亲⼦农场:将 “ 猪 ” 的主题贯穿产业链始终!①农场的游玩设计来这⾥的游客主要⾏程就是看猪。
猪成为游玩设计的灵魂动物。
②饲养与娱乐农场通过⼩猪训练园的⽅式为游客提供观赏性猪猪表演节⽬,类似于马戏团的模式。
同时,也可以亲⾃去喂养⼩猪。
每天中午12点半都会有时长半个⼩时的猪猪表演,训练过的猪猪表演队伍会戴花头⼱,穿上各种⾐服,表情丰富的表演绝活。
农场现在已经不做⽣产性养猪,每头猪都有⾃⼰的名字,有专门的⼯作⼈员为它们服务。
③农场以猪为主题将店铺都包装设计成为猪主题馆、叉烧馆、⾹肠主题馆。
除此之外,还有蔬菜交易市场、⽜奶⼯坊、乡村料理店、美⾷⼴场等。
可以看出,Mokumoku农庄的设计最难能可贵的点在于主题明确突出,避免了⼤众化。
主题是通过所以在场地设计、景观配置、活动设置、产品及包装等等各⽅⾯实现的。
⽅式⼆:活动植⼊——亲⼦合作中国⼈表达感情是⼗分含蓄的,在平时的⽣活中,⽗母和孩⼦们之间甚⾄缺少真正的交流。
和孩⼦们⼀起参与到活动中去,平时难以表达的情感在活动中慢慢浮现出来了。
活动的植⼊⾸先必须是能产⽣互动,其次要能加深⽗母和孩⼦之间的合作。
⽇本母亲牧场母亲牧场位于⽇本千叶县的⿅野⼭,占地250公顷,约有130名⼯作⼈员。
1962年由“产经新闻⽇报”和“东京塔”的创始者前⽥久吉先⽣为了纪念母亲和发展⽇本的畜牧业⽽创⽴。
10亩的农庄,年营收能过亿?做好这一点你也可以现在谈到“三产融合”,我们更多谈的是一产和三产,很少提到二产。
不过放眼全球看,真正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农庄,依靠的恰恰都是“二产”。
在台湾、日本,不少一二百亩的农场年营收过亿元,甚至10亩的梅子梦工场营收也能过亿,都是靠“二产”来实现的。
“三产”做得再好,也难以突破天花板如何提升休闲农庄的盈利水平?目前主流做法往往是:解决淡季、增加客流量、延长停留时间、提升客单价……这些做法有没有用?有!但做起来很难,并且都有很大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淡旺季明显,客流量有限——这个问题在台湾、日本包括欧美都长期存在,并且谁也无法真正解决。
倒是越来越多的农庄主动制造淡季,甚至一年只营业两三个月,其他时间关门。
“三产”,有明显的承载量天花板即便真能够提升客流量,延长停留时间,一个农庄就那么大面积,承载量有限,客流量有明显天花板。
现在连乌镇等景区都遇到客流的天花板,更别说我们资源禀赋泛泛的农庄呢?何况,农庄行业边际成本很高,增加客流量,也意味着投入成本相应增加。
更重要的是,解决淡季、增加客流量、提升客单价……,都需要拼命不断地做活动引流。
为什么很多人抱怨“做农庄太累、做农庄不赚钱”,原因很多就在这里。
那农庄怎样才能突破营收天花板,实现真正大幅盈利呢?从国内外案例看,最好的途径还是做好、做足、做深“二产”。
需要强调的是:休闲农庄的“二产”,是广义的产品销售,而不是狭义的自主农产品深加工。
数十家“香草铺子”连锁,构成了薰衣草森林营收的半壁江山营收数亿的农场,“二产”都是主力先看我们熟悉的日本mokumoku农场。
这个以“猪”为主题的亲子乐园,占地300亩,每年游客50万左右。
你猜每年营收多少?上周笔者在项目考察时,负责人介绍说,去年营收是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亿)。
一个占地300亩的农庄,一年能营收5亿人民币?很显然,这靠20多块人民币一张的门票,和里面为数不多的体验项目,是远远不能实现的。
日本最出名的10个农场,经验借鉴!带你走进农场1.日本富田农场——第一花世界富田农场规划180亩,是一个私家农场,是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
园内种植多达一百五十种花卉,从每年4月花季开始,直至10月中旬,游人络绎不绝。
有五大景观花田,还有制造香水与粹取熏衣草精油的工厂,更自行研发了五花八门的熏衣草各加工制品,农场内有8个商品销售处。
2.日本甲府市胜沼町——葡萄乡这个葡萄庄园葡萄酒产量约占日本的三分之一,“甲府葡萄酒”美誉全日本。
这里也是日本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葡萄产区。
许多葡萄园成为种植、观光两用园。
这里的葡萄园几乎都是藤架式栽培,葡萄藤像是粗壮的树,每棵距十公尺之远,种植的大多是一种名为甲州的粉红色葡萄。
3.日本一宫町——桃乡日本桃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农户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
桃园多分布在山地的缓坡地带。
大部分农户参加农民协会农户生产的桃果采摘后经初步筛选送到农协的选果场。
日本农民遇到种植问题会请教农协人员,没有中国那么方便,中国农民遇到有关于种植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在云种养平台咨询专家,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农技问答网站。
里面集合了数万名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会得到响应。
4.日本片山苹果园——旋转果园这个苹果园号称是日本唯一通过欧洲零售业公会严格认证的果园。
一棵苹果树只留40~50个果子,果农每天要“转球”,让阳光均匀照射苹果;一摘下来立刻保存在0度的冷库,运输过程温度控制在2度。
5.日本青森县田馆舍村艺术稻田一个2000多年水稻种植历史的古村,1993年为振兴农业,利用不同颜色、品种的水稻在15000平方米的田地上种出惊人的艺术作品,年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带动了稻田艺术在日本各县的蔓延。
每年4月艺术家设计图案,在不同区域做上记号,村民协作运用不同品种的稻子播种,5月开始稻田不断生长,图案逐渐显现,每年7月是最佳观赏季。
6.日本栃木县草莓种植园上野忠男是栃木县河内郡鹿沼市上三川町三村的草莓种植园主,已种植草莓40年,部分产品特供。
亲子农业成功案例亲子农业是一种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旨在让孩子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体验农业、了解食物生产过程,同时也为家庭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增进亲子关系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亲子农业成功的案例:1. 草莓园家庭农场:这是一个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亲子农场,占地约50亩。
该农场提供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如种植、采摘、喂养动物等,还有各种娱乐项目,如户外烧烤、儿童游乐设施等。
这里还有一个草莓文化博物馆,展示了草莓的栽培历史和各种相关知识。
2. 悠然生态农场:这个农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占地约30亩。
农场提供了许多亲子农业活动,如蔬菜采摘、农耕体验、制作手工艺品等。
这里还有一个小型动物园和一个儿童游乐区,供孩子们玩耍。
3. 绿源生态农庄:这个农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占地约100亩。
这里有农田、鱼塘、果园等,提供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如种植、采摘、捕鱼等。
农庄还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亲子农场。
4. 四季田园:这个亲子农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占地约150亩。
这里有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提供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如种植、采摘、挤牛奶等。
农场还提供各种娱乐项目,如儿童游乐设施、户外烧烤等。
5. 山水田园:这个亲子农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占地约200亩。
这里有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提供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如种植、采摘、喂养动物等。
农场还提供各种娱乐项目,如儿童游乐设施、户外拓展训练等。
这些亲子农场通过提供各种农业体验和娱乐项目,让孩子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了解农业和食物生产过程,同时也为家庭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增进亲子关系的机会。
这些农场的成功经验表明,亲子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盘点国外6种火爆的亲子农场模式木头做的跷跷板、滑梯、马车,还有藤条编成的秋千座椅。
到农场的路上,不时见到画着小鸡、小猪的指示牌,引导孩子们去树丛里找小动物。
这一幕就像童话故事里才有的乐园,孩子们却能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并乐在其中。
这就是亲子农场的魅力。
在农场,小朋友们可以喂山羊、小鸡、小鸭子,还可以骑木马,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可以尽情地释放童真天性。
孩子从传统的室内来到郁郁葱葱的森林,观察动植物、爬树、做游戏、画画、为小动物安家,想休憩的时候,孩子们就躺到由树桩和树枝做成的巨大“沙发”里,躺在童话树屋里玩耍。
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真实实将农业生产经营好,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家庭小菜园——亲子开心农场亲子农业伴随着休闲农业而产生,在经历了观光采摘、操作体验,休闲度假三个阶段之后,目前在欧美和我国发达城市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阶段,以亲子开心农场为代表的市民农园模式是农业租赁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
通过这种租赁模式,城市儿童可以和父母一起体验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收获的过程,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
在德国,拥有或租赁一小块自由的土地,已成为继汽车、住房之后一种新的财富象征。
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在德国,盛行面对3-6岁的幼儿园小孩完全户外的“自然教育法”,被称为“森林幼儿园”。
在这类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中,传统的教室被葱郁的黑森林取代,孩子们整日在户外活动,观察动植物、燃篝火、爬树、做游戏、画画,想休憩的时候,孩子们就躺到由树桩和树枝做成的巨大“沙发”里。
德国许多室内幼儿园每周也都会带领孩子们去附近的森林里旅行一次。
目前全德国已有超过1500个森林幼儿园,并逐步向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扩展。
田妈妈蘑法森林今年引入了森林幼儿园,报名者应接不暇,需要提前两周预约才能参加。
⽇本⽹红级农场的共享模式,想做“开⼼农场”的你,看能学到多少我们在上篇“创业时,他说想成为影响⽇本农业界的⼈,这个80后⼩伙做到了么?”说过:Myfarm这个⽹红级的共享农园,从2007年的⼀个⼩农场开始,以“零废弃地”“构建⾃产⾃消的社会”为⽬标,以共享体验农园事业为起步,现在已经发展成⽇本农业和农场的知名品牌。
1982年⽣⼈,京都⼤学农学部毕业的创始⼈兼CEO西辻⼀真10多年的努⼒,创造了⼀个让⼈惊叹的历史,也实现着他的让农业变“好玩”的创业初衷:以共享农园为⽬标,以'零废弃地'、“构建⾃产⾃消社会”为主旨。
以共享体验农园事业为起步,创⽴MYFARM公司。
MY FARM致⼒让农业变「好玩」,以让更多⼈加⼊农业,让更多城市⼈回到农村与⾃然为⽬的。
在Ma farm共享体验农园,亲⼦可到农园种菜、摘菜。
在农地⽀起帐篷,聊天。
在移动料理车做美味料理。
My Farm的员⼯和专家们,则待在农园为客⼈们进⾏农业技术指导,开展农业相关事业,让⼈们充分体验务农之乐......Myfarm创⽴10 多年,已拥有⽇本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共享体验农园(110个),拥有毕业⽣最多的民办农业培训学校(1500名)。
Myfarm的创业历程,让⼈印象深刻。
然⽽,更让⼈受益丰富⽽且吸引不少中国新农⼈重视和学习的,是Myfarm作为共享农场的商业模式。
共享农园如何获利?Ma farm通过都市⼩农园、专业农业学校、农场产品直营、农园⼟地租赁经纪四⼤板块运营,成功创造出惊⼈价值和利润。
早在2016年就已成功达到10亿⽇元收⼊,利润4000万⽇元。
⽬前收⼊来源为四⼤块:1.都市⼩农园Myfarm将距离市区近(车程在半⼩时内)的农地包装成“都市⼩农园”,⼀个 100 平⽅⽶的⼩农园被划分为 6 块,每块地只有约 16 平⽅⽶,承租的家庭每个⽉需要向公司缴纳 5400 ⽇元的管理费。
这样,100平⼀年就是38多万⽇元的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