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式膜分离设备组成及优势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47.09 KB
- 文档页数:2
卷式纳滤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介绍
卷式纳滤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介绍
随着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环保技术的研发炙手可热。
纳滤分离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纳滤膜带有电荷性,这是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截留分子量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
要原因。
纳滤膜在废水处理、资源回收再利用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节能保护型技术。
纳滤膜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
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
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
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因此称纳滤。
基于纳滤分离技术的优越特性,其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滤膜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电子、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如超纯水制备、果汁高度浓缩、多肽和氨基酸分离、抗生素浓缩与纯化、乳清蛋白浓缩、纳滤膜生化反应器结合等实际分离过程中。
还可用于饮用水中脱除钙镁离子等硬度成分、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及蒸发残留物质。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纳滤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纳滤膜技术性能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已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绿色环保型技术,使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企业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卷式膜原理
卷式膜原理是膜分离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它基于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质,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或浓缩。
以下是卷式膜原理的500字概述:
卷式膜原理采用卷式膜组件作为核心设备。
卷式膜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多孔材料,通常以卷状形式存在。
卷式膜组件由膜卷、支撑网、进出口管道等组成。
在操作时,混合物通过进口管道进入组件,然后在膜的一侧流动,而另一侧则作为透过侧,允许某些组分通过膜孔道渗透过去。
卷式膜原理的关键在于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质。
膜具有不同的孔径大小和孔道结构,可以根据混合物中组分的分子大小、电荷、亲疏水性等特性进行选择性透过。
因此,当混合物通过卷式膜时,大分子或不被膜吸附的组分被截留在膜的表面,而小分子或特定组分则可以通过膜孔道渗透到另一侧,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卷式膜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水处理领域,卷式膜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提供清洁的水源。
在化工领域,卷式膜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的目标产物,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此外,卷式膜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卷式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
堵塞或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性能下降。
因此,定期对卷式膜进行清洗、更换或维护是保持其良好分离效果的重要措施。
卷式膜元件是一种按照螺旋结构卷曲,加入流道格网进行导流,分支撑层和过滤层的复合膜元件。
按照过滤精度分为卷式微滤、卷式超滤、卷式纳滤和卷式反渗透四大类。
多功能有机卷式膜分离设备适用于各种分离级别。
主要用于可见杂质少、粘度比较小、酸碱度不高的料液的过滤、浓缩、纯化等生产用途,也能作为综合性的定量分析,为工业化设计提供各种参数依据。
二:技术参数(膜分离设备属于定制型设备,可提供小试、中试及工业化膜设备,方便用户根据物料特性与处理量自行选择)电源(V)/功率(Kw)380/3.7最小循环体积(L)10系统压力(Bar)25过滤温度(℃)50过滤能力(L/H)10~200三:产品优点1,本系统适用于尺寸型号为2540型卷式膜组件:包括卷式微滤膜、卷式超滤膜、卷式纳滤膜、反渗透膜、海水/苦咸水淡化膜等。
根据不同过滤要求,可进行不同的换芯操作,且操作简单容易;2,根据不同的膜芯,可分别进行澄清、脱色、除杂、浓缩、提纯等功能,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3,系统采用泵的压力均可达到最高要求,完全可满足纳滤及反渗透的最低操作压力要求;4,系统管路全部采用卫生级不锈钢材料制作,整体外形美观,稳定性好,操作简单,运行体积小;配有热交换器,可进行降温处理,满足各种过滤温度要求;系统采用变频控制,配以可精密调节之调节阀,能够精确调节不同过滤要求下的压力、流量参数,操作灵活;四:应用领域水(如:纯水、中水、废水等)纯化、浓缩、脱盐;食品饮料(如:果汁、酒、醋、牛奶制品等)等脱色、浓缩、纯化;生物制剂(如:抗生素、功能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的脱色、脱盐、纯化;植物提取(如:中药口服液、茶叶、甜菊糖、罗汉果等)浸提液的脱色、脱盐、纯化、浓缩及其它各种行业领域。
以上就是成都和诚过滤技术有限公司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中试多功能卷式膜设备的参数与优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卷式膜元件结构
卷式膜元件(Spiral-wound membrane element)是一种用于膜分离过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反渗透(RO)、超滤(UF)和微滤(MF)等领域。
以下是卷式膜元件的基本结构:
1.膜材料层:卷式膜元件通常由薄膜材料制成,这些膜材料可以是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聚酰胺(Polyamide,PA)、聚醚醚酮(Polyetherketone,PEEK)等。
这些材料具有特定的孔径和分离性能。
2.支持层:膜材料通常支持在一层或多层的支持材料上,以增加膜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这一层有助于防止膜的变形和损坏。
3.间隔层:膜材料和支持层之间通常有一层间隔材料,用于保持膜元件的间隔,确保流体能够均匀地流过整个膜面,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4.螺旋包装:卷式膜元件采用螺旋包装的形式,膜材料、支持层和间隔层被轴向卷绕成一种螺旋状结构。
这种设计有效地增加了膜的表面积,提高了过滤或分离的效率。
5.中央管:卷式膜元件的螺旋包装通常安装在中央管上,中央管可以用于进料和排放产物,同时提供结构支持。
6.端部密封:膜元件的两端通过端部密封固定,以防止流体绕过膜而绕过分离。
卷式膜元件结构设计灵活,适用于各种应用,特别是在水处理、食品和饮料工业以及生物医药领域。
1、什么是膜分离?膜材料为什么会有选择渗透性?答:膜分离(Membrane Separation )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一定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过程。
膜材料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一是膜中分布有微细孔穴,不同的孔穴有选择渗透性;二是膜中存在固定基团电荷,电荷的吸附排斥产生选择渗透性;三是被分离物在膜中的溶解扩散作用产生选择渗透性。
2、膜分离设备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结构和优缺点?答:①管式:管式膜组件由管式膜制成,管内与管外分别走料液与透过液,管式膜的排列形式有列管、排管或盘管等。
内压式:膜涂在管内,料液由管内走;外压式:膜涂在管外,料液由管外间隙走。
优点: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清洗方便,耐高压,适宜于处理高黏度及固体含量较高的料液。
缺点: 管式膜组件的缺点是单位体积膜组件的膜面积少,一般仅为33~330 ,保留体积大,压力降大,除特殊场合外,一般不被使用。
②中空纤维式:有数百上万根中空纤维膜固定在圆形容器内构成,内径为40-80um 膜称中空纤维膜,0.25-2.5mm 膜称毛细管膜。
前者耐压,常用于反渗透。
后者用于微、超滤。
内压管式:料液外压管式:料液多通道组件料液流向:采用内压式时为防止堵塞,需对料液预处理去固形微粒,采用外压式时,凝胶层控制较困难。
优点:设备紧凑,单位设备体积内的膜面积大(高达16000~30000 )缺点:中空纤维内径小,阻力大,易堵塞,膜污染难除去,因此对料液处理要求高。
③平板式:这类膜器件的结构与常用的板框压滤机类似,由膜、支承板、隔板交替重叠组成。
滤膜复合在刚性多孔支撑板上,料液从膜面流过时,透过液从支撑板的下部孔道中汇集排出。
为减小浓差极化,滤板的表面为凸凹形,以形成湍动。
浓缩液从另一孔道流出收集。
优点:组装方便,膜的清洗更换容易,料液流通截面较大,不易堵塞,同一设备可视生产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膜。
实验室多功能卷式膜中试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为了确保实验室多功能卷式膜中试设备的安全运行及其长期使用寿命,制定本规程。
一、设备概述实验室多功能卷式膜中试设备是一种多功能的膜分离设备,适用于各种生物、医药、化学、环境、食品等领域的膜分离研究。
本设备主要由进样系统、膜分离系统、出液系统、压力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五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二、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固、泄漏等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解决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使用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严禁将手伸入任何旋转部件和动力部位,防止意外伤害。
3.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运行和实验参数,以免对实验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4.在开机前,应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和开关的可靠性,断电后才能进行设备安装和更换。
5.在设备运行时,应时刻留意压差变化,并随时调节压力。
6.操作完毕后,设备应进行全面清洁并保持清洁状态,备用时应进行设备保护。
三、设备维护规程1.日常维护(1)每天对设备进行简单检查,确认设备与环境安全稳定,没有任何故障,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每次使用设备结束后,必须进行全面清洁;(3)设备每天使用结束后,需要对各部分进行润滑保养,保证设备全面运行。
2.定期维护(1)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认设备运行稳定正常,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对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定期校检,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3)定期更换各部件的易损件,并进行漏水测试和电器设备的耐久性测试;(4)定期对供氧系统、控制系统和压力管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运行和使用。
四、设备故障处理1.对于常规故障、异常现象,应及时分析判断故障原因,进行处理,不能让故障反复出现;2.对于无法处理的严重故障,应暂停使用设备,并及时与设备生产厂家联系,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3.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器材安全。
杭州沃腾膜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膜分离设备介绍手册杭州沃腾膜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1812实验膜分离设备介绍 (2)二、2540实验膜分离设备 (5)四、实验室膜片测试池/膜评价仪介绍 (11)五、陶瓷膜实验设备介绍 (13)六、中空纤维膜实验设备介绍 (15)七、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实验设备介绍 (17)行业应用 (21)应用领域 (22)膜分离介绍 (25)一、1812实验膜分离设备介绍本设备为多功能膜分离设备,可根据实验需要换装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等各类卷式膜元件,用于料液的浓缩,脱盐,分离,提纯,澄清,除菌等工艺实验,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饮料,化工,植物提取,环保水处理等领域,特别适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及小批量生产的使用。
1812实验设备特点:1、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设备运行稳定;2、循环体积小(<800ml),分离效果好,清洗方便,膜芯可长期循环使用;3、动力组件采用美国进口高压隔膜柱塞泵,高压力,高效率,耐腐蚀,卫生级别高,压力最高可达60 Bar;4、系统管路采用耐高压卫生级不锈钢管路,承压高、耐腐蚀。
所有连接处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便捷,拆装方便;5、系统采用多道安全保护,操作安全稳定。
变频器调速功能,精确控制流量与压力,减少能量损耗,同时避免开机时对膜组件冲击;压力保护装置,配有泄压阀,可以在压力超高的情况下,自动泄压;安全过滤装置,配有过滤器,避免原液中带有固体杂质造成系统损伤;6、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1812实验设备图片:质量:净重70㎏尺寸:主机长*宽*高=58㎝*28㎝*40㎝二、2540实验膜分离设备本设备主要用于确定料液分离纯化的参数并确定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及所得产品性能的优劣等,为工业化系统提供设计依据。
系统可适用于多种规格型号的卷式膜。
本系统可以提供相当广的流量、压力范围。
最高压力40bar,具有自动蓄能缓冲及卸压的安全功能。
解剖DTRO膜的结构及特点近些年来,许多新技术被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其中最成功和最为广泛应用的就是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而在众多的膜处理工艺中,反渗透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运用首先为人们所接受。
就现在国内的发展经济水平以及对环保的认识还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在一些污染问题上,大部分人都表现出比较被动的角色,就我们的生活用水来说,一些重工业的发展虽给我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改善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危害性的东西,给我们的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害及污染。
像国外就比较注重这个问题,咱国内还逐渐走环保之路。
像垃圾废水处理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采用的大多是反渗透膜处理工艺,所说成本要比其它处理工艺高出很多,但就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有一定的肯定性的。
但是在咱国内能够生厂制造这种膜的厂家是少之又少,如果从国外引进这种技术又要花费不少的资金,所以一些企业也是看中了这个发展道路开始自己生产这种DTRO膜,国内也有两三家是做的不错的,像大庆北京烟台的等等这些地方还是有一些厂家不错的。
1 反渗透膜处理技术简述反渗透膜处理技术是目前为止最精密的膜分离技术,它可以阻挡全部的溶解盐以及分子量超过100 的有机物,但水分子可以通过。
其中醋酸纤维膜的脱盐率通常高于95%,复合膜的脱盐率通常高于98%。
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组分的溶解、吸附和扩散有关。
因此除与膜孔径大小有关外,还与膜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即与膜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从反渗透膜的膜壳结构分类,可分为卷式膜(RO)和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两种形式。
卷式膜的进水水质要求较为苛刻,通常需要UF 或NF作为其前处理技术,使SDI 小于5、悬浮物小于5mg/l,防止膜污堵;DTRO 膜工艺是基于碟管式反渗透膜的工艺运用,其核心技术在于碟管式反渗透膜的独特结构形式,使反渗透膜直接处理垃圾渗滤液成为可能。
2 DTRO 膜的结构及特点DT 膜技术即碟管式膜技术,分为DTRO(碟管式反渗透)和DTNF(碟管式纳滤)两大类,是一种专利型膜分离设备。
卷式超滤膜设备工艺原理概述卷式超滤膜设备是一种利用超滤膜对水进行深度过滤的设备。
这种设备在纯水生产、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等方面应用广泛。
卷式超滤膜设备可以分为膜反冲洗系统、自清洗系统和在线化学清洗系统等。
工艺原理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将溶解物、杂质和颗粒物分离出来。
相对于其它的膜分离技术,如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超滤技术更为多用,尤其在对有机物质和胶体颗粒等存在的环境下,超滤技术表现得更具有优势。
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005~0.1μm之间,根据不同的孔径,可将水中的溶解物、胶体物和细粒物分离出来,使水质得以提高。
超滤技术可以通过歧管结构组合,形成不同的膜过滤单元,即超滤模块。
常见的超滤模块包括平板膜、管道膜和卷式膜。
卷式超滤膜与管道膜和平板膜相比,卷式超滤膜具有更高的处理能力。
卷式超滤膜的制作组成主要包括骨架、滤膜、包裹膜等两个部分。
卷式超滤膜的滤膜层通常是由聚酯、聚砜、聚砜醚、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其厚度在30100μm之间。
平均孔径大小一般取决于滤膜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的不同,一般在0.010.05μm之间。
另外,为了加强滤膜和骨架本身的复合性,还需要对其进行包裹。
包裹材料一般选用聚酯或聚氯乙烯等材料。
工艺流程卷式超滤膜设备流程主要有:1.原水初期处理,去除浮物、固体颗粒、溶解有机物等;2.送入超滤设备进一步处理;3.逆向冲洗设备进行反冲洗,以去除超滤膜上的杂质;4.自清洗系统进行自清洗,提高膜的使用寿命;5.在线化学清洗系统根据水质状态进行不间断反应,去除其杂质。
当然,针对于不同场景、不同水源的特点,卷式超滤膜设备的工艺流程可能会有不同之处。
优点和应用卷式超滤膜设备的优点有:1.处理效果好,能有效去除纳米级别的溶解物和杂质;2.过滤效率高,具有良好的膜通量;3.设备结构简单、容易维护,可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纯水制备、饮料生产、废水处理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水质,满足不同的处理水平。
DTRO概述DTRO概述1 DT膜技术简介DT膜技术即碟管式膜技术,分为DTRO(碟管式反渗透)和DTNF(碟管式纳滤)两⼤类,是⼀种独特的膜分离设备。
该技术是专门针对渗滤液处理开发的,1988年在德国政府的⽀持下,由Rochem公进料⼝透过液浓缩液膜⽚导流盘开放式流道图1 碟管式膜柱流道⽰意图司研制成功,1989年应⽤于德国Ihlenberg填埋场,⾄今已运⾏了⼗⼋年,⽬前设备状况良好,⽇处理1500吨渗滤液。
它的膜组件构造与传统的卷式膜截然不同,原液流道:碟管式膜组件具有特殊的流道设计形式,采⽤开放式流道,料液通过⼊⼝进⼊压⼒容器中,从导流盘与外壳之间的通道流到组件的另⼀端,在另⼀端法兰处,料液通过8个通道进⼊导流盘中(如图1所⽰),被处理的液体以最短的距离快速流经过滤膜,然后180度逆转到另⼀膜⾯,再从导流盘中⼼的槽⼝流⼊到下⼀个导流盘(如图1所⽰),从⽽在膜表⾯形成由导流盘圆周到圆中⼼,再到圆周,再到圆中⼼的双”S”形路线,浓缩液最后从进料端法兰处流出。
DT组件两导流盘之间的距离为4mm,导流盘表⾯有⼀定⽅式排列的凸点。
这种特殊的⽔⼒学设计使处理液在压⼒作⽤下流经滤膜表⾯遇凸点碰撞时形成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清洗功能,从⽽有效地避免了膜堵塞和浓度极化现象,成功地延长了膜⽚的使⽤寿命;清洗时也容易将膜⽚上的积垢洗净,保证碟管式膜组适⽤于处理⾼浑浊度和⾼含砂系数的废⽔,适应更恶劣的进⽔条件。
透过液流道:过滤膜⽚由两张同⼼环状反渗透膜组成,膜中间夹着⼀层丝状⽀架(如图2,3),使通过膜⽚的净⽔可以快速流向出⼝。
这三层环状材料的外环⽤超声波技术焊接,内环开⼝,为净⽔出⼝。
渗透液在膜⽚中间沿丝状⽀架流到中⼼拉杆外围的透过液通道,导流盘上的O型密封圈防⽌原⽔进⼊透过液通道(如图2)。
如图1所⽰透过液从膜⽚到中⼼的距离⾮常短,且对于组件内所的过滤膜⽚均相等。
图2 DT膜⽚和导流盘DT膜柱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以下特点:最低程度的膜结垢和污染现象如前所述,DT组件具备4mm开放式宽流道及独特的带凸点导流盘,料液在组件中形成湍流状态,最⼤程度上减少了膜表⾯结垢、污染及浓差极化现象的产⽣,使得DT组件即使在⾼压200bar 的操作压⼒下也能体现其优越的性能。
复习题1、什么是膜分离,膜材料为什么能够具有选择渗透性?膜分离是借助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对混合物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膜材料能够选择渗透的原因: 1.膜中分布有微细孔穴,不同孔穴有选择渗透性;2.膜中存在固定基团电荷,电荷的吸附、排斥产生选择渗透性;3.被分离物在膜中的溶解、扩散作用产生选择渗透性。
2、膜分离设备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结构和优缺点。
1.板框式膜器使用的是平板膜,其结构与板框式压滤机类似,由导流板、膜和多孔支撑板交替重叠组成。
优点:膜的组装方便、清洗更换容易,不易堵塞。
缺点:对密封要求高、结构不紧凑。
2.卷式膜器结构:由平板膜制成,在两片膜中夹入一层多孔支撑材料,将两片膜的三边密封,再在膜上铺上一层隔网,将该多层材料卷绕在多孔管上,整个组件装入圆筒形压力容器中,使用时料液沿隔网流动,与膜接触,透过膜的透过液沿膜袋内的多孔支撑材料流向中心管,然后导出。
优点:结构紧凑、单位体积膜面积很大、透水量大、设备费用低;缺点:浓差极化不易控制,易堵塞,不易清洗,换膜困难。
3.中空纤维膜器优点:设备紧凑、单位体积的膜表面积大不需要支撑材料缺点:中空纤维内径小,阻力大,易堵塞,对料液的预处理要求高。
4.管式膜器膜器膜固定在一个多孔的不锈钢、陶瓷或塑料管内结构与列管式换热器结构类似优点:能够有效地控制浓差极化,流动状态好,可大范围地调节料液的流速,膜生成污垢后容易清洗,对料液的预处理要求不高并可处理含悬浮固体的料液。
缺点: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单位面积内膜的面积较低。
3、电渗析工作原理。
在淡化室中通入含盐水,接上电源,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方向移动到阳膜,受到膜上带负电荷的基团的异性相吸引的作用而穿过膜,进入右侧的浓缩室。
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到阴膜,受到膜上带正电荷的基团的异性相吸引的作用而穿过膜,进入左侧的浓缩室。
淡化室盐水中的氯化钠被除去,得到淡水,氯化钠在浓缩室中浓集。
第三节膜分离12-3-1 概述膜分离的种类和特点利用固体膜对流体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选择性渗透从而分离各个组分的方法统称为膜分离。
膜分离过程的推动力是膜两侧的压差或电位差,表12-3列举几种膜分离过程的要点。
表12-3 几种主要的膜分离过程膜分离过程的特点是:(1) 多数膜分离过程中组分不发生相变化,所以能耗较低;(2) 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对食品及生物药品的加工特别适合;(3) 膜分离过程不仅可除去病毒、细菌等微粒,而且也可除去溶液中大分子和无机盐,还可分离共沸物或沸点相近的组分;(4) 由于以压差及电位差为推动力,因此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241242本节简要说明使用固体膜的分离过程,液膜分离已在本书第11章中作了介绍。
分离用膜 膜分离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膜本身的性能,膜材料及膜的制备是膜分离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分离用固体膜按材质分为无机膜及聚合物膜两大类,而以聚合物膜使用最多。
无机膜由陶瓷、玻璃、金属等材料制成,孔径为1nm ~ 60μm 。
膜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好,孔径较均匀。
聚合物膜通常用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砜、聚四氟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制成,膜的结构有均质致密膜或多孔膜,非对称膜及复合膜等多种。
膜的厚度一般很薄,如对微孔过滤所用的多孔膜而言,约为50 ~ 250μm 。
因此,一般衬以膜的支撑体使之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对膜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求膜的分离透过特性好,通常用膜的截留率、透过通量、截留分子量等参数表示。
不同的膜分离过程习惯上使用不同的参数以表示膜的分离透过特性。
(1)截留率R: 其定义为 %100121C C C (12-45) 式中C 1、C 2分别表示料液主体和透过液中被分离物质(盐、微粒或大分子等)的浓度。
(2)透过速率(通量)J :指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的透过物量,常用的单位为kmol/(m 2s)。
由于操作过程中膜的压密、堵塞等多种原因,膜的透过速率将随时间而衰减。
卷式膜分离设备组成及优势概述
实验室卷式膜分离设备专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中心设计,可帮助客户通过实验得到关键工艺参数以及相应清洗方案,为科研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小型生产设备从事小批量生产。
卷式膜简介:
卷式膜是由平板膜经过缠绕卷制而成,具有截留精度高,截留分子量分布广(0.3μm-100Da),填充密度大,操作使用与更换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市场上应用广泛的膜应用形式。
一、设备的组成
1、膜分离设备是由卷式膜元件、不锈钢膜壳、品牌供料泵、不锈钢循环桶、耐震压力表、压力调节阀、插管接头、卫生级硅胶管等组成。
2.、设备可以换装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各类标准卷式膜元件。
二、设备的优势:
1、卷式膜分离精度高,种类多,可选择的不同分子量的膜元件进行高精度的物料分离与浓缩。
2、膜元件为进口标准膜,通用性强,可实现“一机多膜”,灵活多变。
3、动力泵可选进口与国产泵,选择性强,压力高,稳定性强。
4、设备设计及凑,操作简单,实验室卷式膜分离设备小循环体积仅为500ml,可满足实验室物料少的要求。
5、设备全不锈钢设计,安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