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的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2021年4月第8期总第47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April2021No.8Total No.474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实践与路径分析渠孟璟(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在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艮务发展与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育人理念缺乏、育人合力薄弱、连贯性差、时效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图书馆唯有通过完善)三全育人*艮务机制、健全育人体系,才能有效提升)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实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高素质青年人才作出重要的贡献&文章对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作了简要阐述,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三全育人*艮务的实践路径&关键词:新时代;三全育人;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21)08—0119—02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教育进程中,高校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三全育人”的核心环节,将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全面实施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教育目标°在新时代环境下,将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图书馆育人服务教育体系中,需要在空间、技术、馆员团队等多维度建构育人服务新教育格局,从而保障,三全育人”效果得以最大限度发挥'1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里念的内涵,三全育人.主要是指全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具体到高校图书馆工作,重点体现在“全”字,着重强调的是育人责任切实落实到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育人环节要贯穿于全体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全程,育人形式和内容渗透于全方位°“全员育人”是指高校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育人意识、使命和担当意识,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与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等各项管理与育人工作,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与育人水平“全方位育人”则着重体现了育人平台、渠道和育人主体的全面性,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信息资讯、文化传播等内容开展全面育人,拓宽育人渠道,丰富育人形式和内容,将服务与育人协同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之中'2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三全育人”服务的实践路径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特别提道(高等学校图书馆要坚决落实国家教育总体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显然,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重要任务即是服务育人'我们常说:一所好的高校图书馆就是一所好的大学°当前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典藏资源、数字资源,探索完善的服务育人管理机制,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进步'2.1倡导文化育人的指引作用高校图书馆既是校园的文化中心,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理应担负着文化育人的神圣使命°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文化育人载体,拓宽育人服务内容,全力开发并实现图书馆由传统单一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向“教学服务中心、学生学习中心、知识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的转变⑶’高校图书馆要充分体现各个中心平台的教育育人及服务作用,努力发挥平台优势,联合各大学院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积极策划并组织实施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阅读文化推广活动,比如:名家讲坛、经典诵读、阅读征文比赛、阅读分享会、专题竞赛、青春诗会、新生入馆教育、毕业会等,通过图书馆的精心设计、文化引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端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力争以文化影响人、以文化改变人、以文化创造人、以文化教育人°树立校园阅读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彰显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2.2开创多维度育人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又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的确,对于高校而言,其育人目标是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成为身心健收稿日期!020—11—21作者简介:渠孟璟(1972—),女,河南大学图书馆,馆员,河南省“跨世纪园丁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阅读推广、教育管理&・119・总第47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康并且人格健全、品格高尚的优秀青年,整个育人工程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积极影响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优秀品质°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开拓多维度育人服务,从育人空间和育人时间等多维度进行教育育人服务,有效利用图书馆教育育人服务各个环节中的载体内容进行全面育人°①对于育人空间维度而言,积极探索德育育人服务、智慧育人服务、体美劳育人服务及双创育人服务等空间服务模式%虽调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立足于“育人.且以“育人”为出发点,图书馆员们应遵循服务育人规律,知晓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构建全方位的高校图书馆育人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②在时间维度方面,图书馆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育人服务活动°比如,针对大四或是研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其主要育人目标就是加强就业指导和诚信教育,帮助他们能够看清就业形势#艮清楚的认识自我优势与劣势#树立客观理性的择业观念#形成良好的和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当然,对于大学生毕业前的极度恐慌心理,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能及时洞悉,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其过度压力得以缓解和释放,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做到从大学校园到步入社会实践的平稳增益性过渡°2.3资源整合多渠道开展育人服务读书的意义在于获得智慧,常读书的人可以打破局限,拥有更加豁达和平和的心境°高校图书馆内馆藏资源丰富,藏书无数,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资源、数据库等,都为大学生随时阅读提供了资源保障°图书馆应根据新时代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开展蕴含家国情怀、切合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可以采取导读、范读、诵读等方式#及时为大学生推送马列主义著作、红色文化、人物传记、革命历史故事等经典书目,充分发挥榜样的精神引领作用°再有,随着新媒体发展,浅阅读、手机阅读已成为大学生的一大阅读习惯'图书馆需要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艮好利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App等平台,打造新媒体育人服务建设⑹°3结束语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传承、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学科发展的主要阵地,必须主动承担起,三全育人”教育使命,促使图书馆的教育服务功能再上新台阶'[参考文献%「1"王丽娟”&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以天津职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020$(9):101〜102.!"李卫民,徐楠,宋玲玲”基于多元包容服务理念的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体系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38(2):26〜31!"万乔”&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多维度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內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158〜159”!"张晓东”&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路径与对策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7):33〜37.!"黄友均,黎泽伦”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模式创新研究当代图书馆,2019,(1):12〜14.!"王娟,朱慧敏,程贤萍”&三全育人”视阈下的阅读推广路径与策略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38(4):33〜35.(上接第79页)「31"岳巧云,林育真”东亚飞蝗膝下器中感觉细胞的超微结构华东昆虫学报,1998$(1):3〜5”[32"Klowden M.J.Physiological Systems in Insects!".Elsevier$2007.「33"Schul J.$Matt F.$von Helversen O.Listening for bats:the hearing range of thebushcricgeF PhaneropF e r a falc a Fa f o r baFecholocation calls measured in the field!".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2000$267(1454):1711〜1715.「34"虞以新”昆虫有"耳朵'吗大自然$ 2000,(3):16.「35"Fu l ar J.H.$DawsonJ.W.$JacobsD.S.Au d itory encoding duringthelast moment of a moth's life!".The Journal ofexperimental biology$2003$206(2):281〜294.「36"Fullard J.H.$Napoleone N.Diel flight pe-riodicityandtheevo l utin ofauditory de-fncesinthe Macrolepid o ptera「".AnimalB e haviour$2001$62(2):349〜368.「37"王银元,杨翠娥”昆虫对声音特异反应及其在害虫防治中应用D".上海农业科技$012(1):110〜111.「38"Miller L. A.$Surlygge A.How some in-se sdetectandavoidb e ingeatenbybats:ta ct icsandcountertacticsofpreyandpreda-tor.Bioscience$2001$(51):570〜581.「39"Nagano R.$T ganashi T.$Surlygge A.Moth hearing a nd sound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2015$201(1):111〜121.「40"Surlygge A.$YacgJ. E.$Spence A.J.$ Hasenfuss I.Hearing in hoogtip moths(Drpanidae:Lepidoptera)「J".JournalofExperimental Biology$2003,(206):2653〜2663.・120・。
公关论坛“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方式探究文/赵泽桐摘要:数字素养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的集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必然。
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同样承担着育人的责任。
结合数字素养的特征,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
从学科服务建设融数字素养教育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馆员师资力量建设形成多方育人的群体、馆际服务建设强化全方位数字素养形成的教育措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具体措施,促进学生数字素养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三全育人;数字素养;高校图书馆;高职专科;信息茧房引言社会对于人才的数字素养要求不断提升,但是面对专科院校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时,会发现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加强专科院校学生数字素养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关注的重点。
“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培养,这就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去利用自身资源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培养学生数字素养能力,为国家输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关于数字素养的教育更多的偏重于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
截止至2023年10月,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图书馆&数字素养”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检索出425篇 文献,最早发布于2012年,之后每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
图1-1 “图书馆&数字素养”年度发文趋势从学科发文量上来看,前三名依次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高等教育”,其中发文量占比分别为60.25%,9.35%和8.81%。
图1-2 学科发文量排名从研究主题以及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培养的文章主题主要围绕着学科服务,馆员培养以及课程模式研究,比如朱猛钢在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的实践经验下认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想要提升数字素养教育需要构建本土化、区域化结合本校数字素养框架而开展的加强馆员数字素养培养以及开展不同主题的数字素养教育[1]。
浅谈高校图书馆在“三育人”中的服务育人在高等教育中,“三育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三育人”分别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每个环节都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框架。
在这其中,服务育人的角色尤其值得我们和探讨。
特别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服务育人的理念贯穿其日常工作的始终,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使命之一。
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功能1、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为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学术资源。
这些资源既包括各种类型的书籍、期刊、报纸,也包括电子数据库、在线资源等,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通过提供这些资源,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学习和创新。
同时,图书馆的自主学习区和各种研讨室等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高校图书馆还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为特殊群体提供专门的资源和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学科服务等。
这些服务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他们的潜力,无论他们的背景、能力或兴趣如何。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实现方式1、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关键。
这包括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提高服务手段的现代化程度等。
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满意,从而更好地实现服务育人的功能。
2、加强用户培训和教育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用户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这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课程、讲座和研讨会来实现,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研究能力。
3、深入参与课堂教育和科研过程高校图书馆应该深入参与课堂教育和科研过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图书馆可以与教师合作开展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资源等。
第13期2020年5月No.13May ,2020“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与路径摘要:高校图书馆具有文化资源、文化服务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要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文章在分析“三全育人”的理念、内涵与意义基础上,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构建了“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指出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G213.7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陈晓娜(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0)作者简介:陈晓娜(1978—),女,河南郑州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引言校园文化是校园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包括物资、制度、精神3个层面的内容。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理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活动,逐步形成引导全体师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所谓“三全育人”,是指将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相结合。
2018年,教育部委托部分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目前国内高校有关“三全育人”的研究,以高校的德育模式、辅导员角色定位等为主,实践应用层面涉及较少。
作为辅助高校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基地,高校图书馆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导,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德智体美一体化的育人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奠定基础[1]。
1“三全育人”的理念、内涵与意义分析1.1“三全育人”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高校在社会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承担的社会职能也更加多样。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作用
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平台,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服务,其育人作用不容忽视。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作用,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图书馆可以加强读者教育服务。
图书馆除了提供文献资源外,还可以提供读者教育服务,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如何写作、阅读和研究等方面的技能。
这样,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献资源的价值和使用方法,提高学术能力和素养。
其次,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各种教育活动。
活动可以包括读书会、论文辅导、写作比赛等。
读书会可以促进人们对知识的深入了解,论文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研究水平,写作比赛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这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员,都可以受益于这些活动,大大提高图书馆的育人作用。
第三,图书馆可以加强自身建设。
图书馆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在硬件建设方面,图书馆应该增加阅览室的设施,增加电脑和电子阅读设备,提高图书馆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在软件建设方面,图书馆应该培养专业的馆员队伍,提供优秀的服务。
这样,图书馆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上都能够得到提高,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育人平台。
通过加强读者教育服务、定期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加强自身建设等措施,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学术能力和素养,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浅谈全面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全面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全面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馆应当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学术期刊,是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必备场所。
高校图书馆应当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进行学术研究。
图书馆还应当定期组织研讨会、讲座等学术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提升他们的学术能力。
图书馆还可以开设培训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论文,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高校图书馆应当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
图书馆应当拥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包括音频、视频、电子图书等,以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求。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科知识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图书馆还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艺术展等,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图书馆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应当成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图书馆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图书馆还可以举办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项目并给予支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图书馆还应当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高校图书馆应当全面发挥育人功能,通过提供学术资源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通过提供多媒体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图书馆和学生共同努力,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图书馆工作中的“三全育人”一、引进智能化管理设备,搭建智慧服务平台主顺应互联网环境下的读者服务新需求,通过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安装部署管理服务系统10余种,新增智能化设备100余套,搭建智慧服务平台,读者服务效率快速提升。
馆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读者通过关注、绑定微信图书馆,可查询、下载丰富的文献资源;门禁管理系统,对读者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和人流管控;图书自助借还与定位系统,让图书浏览与借还更加便捷;信息发布系统和智慧大屏展示系统,及时传播各类资讯与服务信息;音乐广播系统的开、闭馆音乐,不仅能有效引导读者有序进出馆、还增加了图书馆的美育功能;座位预约系统,提高了座位的利用率,有助于读者养成合理使用的好习惯;存包柜管理与超时提醒系统,为临时存放物品提供了方便。
此外,通过图书馆网站、图书馆业务系统、智能照明等信息化系统,日常读者服务更加智慧,日常管理更加智能,二、开展多元化读者服务,构建服务育人体系以文献为支撑,文化育人。
图书馆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在阅微书库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图书专柜、党史学习教育专柜,让师生在红色图书专题中,获得启迪;积极利用大屏、展架等介绍宣传优质资源,引导师生使用图书馆各类资源;以环境为支撑,美育育人。
十分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提供大量座椅与沙发,为师生营造愉悦舒适的阅读环境;购置新型智能设备,设立服务台,制作指示标牌、引导牌方便师生使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智慧教室为教师拍摄与制作慕课微课提供方便;开展馆舍命名活动,赋予各书库、自习室及研修包间等空间文化内涵,发挥环境服务育人润物无声的作用。
以活动为载体,德育育人。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举办“书香雨耕魂,悦读铸匠心”等读书节系列活动。
以办学特色为依托,创新育人。
以“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为契机,积极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优化,努力建设特色资源,在博观书库设立“工业机器人”图书专区,为学校深入践行“双高计划”任务与建设目标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育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高校三全育人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
本文将就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
一、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1.建立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首先需要建立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坚持德育和治学相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方面面,形成全校师生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2.构建多元化的育人体系高校应构建一套多元化的育人体系,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全面素质培养。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的教师并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育人水平,让老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榜样。
4.强化育人环境建设高校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包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风建设、提供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等。
5.培养社会责任感高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使命,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二、高校三全育人的保障机制研究1.加强组织领导高校要加强对三全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并完善学校领导机构,明确各项育人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2.加强政策支持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高校三全育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加大投入力度,为高校三全育人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确保育人工作的持续推进。
3.建立评价考核体系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三全育人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引导和激励学校和个人不断提高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推动教学改革高校应当推动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全育人创新实施途径
三全育人创新实施途径如下:
1.全员育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所有的教师都变成“育人者”,包括学校党委领导、
共青团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他专业课程教师以及行政教学辅助工作人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2.全过程育人:要求高校从进入高校到毕业离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
3.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着手,构建大思政格局,将育
人寓于教学、服务和管理中,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多层次、多维度的育人格局。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作者:朱丹杨红梅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22年第10期摘要:“三全育人”要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结合。
高校图书馆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合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作用与路径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探究。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朱丹,武汉大学图书馆;杨红梅,武汉大学图书馆。
(湖北武汉430072)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10-0137-04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高校应当坚持文化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挖掘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育人元素,将其深入融合高校的“大思政”系统,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结合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的功能,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并围绕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工作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
一、文献调研法(一)数据来源为全面掌握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研究状况,笔者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以“主题”为检索字段,“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育人”和“思想政治”为检索词,检索式:SU=高校图书馆and(“三全育人”or思想政治or育人or思政),检索文献时间为2000年到2021年,共检索到1131篇期刊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的分析样本。
(二)文献时间及数量分布统计笔者将导出的1131篇文献数据,使用Excel绘出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和思政研究近20年发文量的年代分布图(见下图)。
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的途径
作者:王劲松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8期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应立足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发挥立德树人作用,探索“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育人
一、高校图书馆以文献支撑,文化育人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专业的学科知识和大量的经典文学名著,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文献保障。
成了课堂教育的延伸和重要补充。
图书馆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感受真理力量,不断增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文献的丰富,文化活动的开展使高校图书馆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
三峡大学图书馆近年来,通过根据学生需求和时代趋势,不断拓展文化服务文化育人项目,创新服务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助力人才培养,其成效日渐显著。
创建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平台。
“三峡大学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自2015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已坚持运行两年多,其包含“学习诊所”和6个学习研讨室,共举办学习辅导和学习研讨活动一千余场,参加学习研讨的同学超过一万人次。
其中的“学习诊所”已建立了一个拥有专职教师45名,研究生75名,优秀本科生150名的师资库,且队伍还在不断充实扩大。
每周一至周日的下午和晚上对学生开放,免费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截至目前,学习诊所共开办“高等数学”450课时,“大学英语”445课时,“计算机”412课时,受益学生共计3800余人。
图书馆以文献资源为支撑,以服务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为建设与“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高校图书馆在不懈努力。
二、高校图书馆环境支撑,美育育人
现在高校图书馆更加注重营造优美的读书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彰显大学文化品位,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阅读需求。
优美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让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约束读者的行为。
如清华大学在图书馆北馆设立校内首个浸润式阅读体验中心——“邺架轩”。
体验中心内层层的隔断与玄关设计让整个空间实现私密与开放的统一。
木制家具的装点、中国元素的应用、深色调的帷幕让整个体验中心更显优雅宁静,让读者更自在地寻觅好书,品味书香,意在通过阅读滋养身心,培育精神丰满的清华人。
三峡大学图书馆也精心营造阅读特色空间,古色古香的品书斋,水电特色的特阅室,轻松愉悦的大学生创客空间,无不让人捧书在手,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三、阅读推广、活动育人
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重要場所,开展阅读推广和建设书香校园以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我馆一直以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库X咖啡共建的“大学生创客空间”,成为三大学子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与教务处、学生处和学院共建的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为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了保障;昭君报告厅、屈原报告厅及功能完善的研讨室,成为学校学术与文化交流的主阵地;馆内大厅及馆前求索广场,成为广大学子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2]。
图书馆紧紧围绕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学生学习中心、校园文化中心、学校学术交流中心这四个“中心目标”,不断创新拓展,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助推作用,发挥了阅读推广活动育人的作用。
建设阅读文化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大学生讲坛、咖啡英语、峡江夜读、佳片有约、国学话廊和“4.23”世界读书日暨阅读推广月、“扬帆索源”悦读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目前,已连续举办6届“4.23”世界读书日暨阅读推广月、12届“扬帆索源”悦读文化节、220讲大学生讲坛、64期咖啡英语、87期峡江夜读、160期佳片有约、41期国学话廊、112期草根书馆、132讲博睿讲坛、20期电影沙龙、68期百字影评,每年吸引上万名学生参与。
同时打造“品·书斋”文化空间,引导学生亲近经典,让藏书“活”起来。
“品·书斋”自2016年3月使用至今,通过开展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已吸引4000多名师生参与。
三峡大学图书馆已举办了六届“扬帆索源”悦读文化节,今年的悦读文化节期间举办20余场精彩纷呈的悦读活动,包括“辉煌70年”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与推荐、“我和祖国共成长”教授沙龙、“读红色经典,做红色传人”读书交流会、“向榜样学习,与时代同行”典范分享等多项阅读推广活动,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还开展了2019年度“阅读达人”及“微书匠”原创文学、原创书评征集活动、“七十年七十书”读书打卡、“中国文化太美”红色经典诵读表演大赛、红色电影配音秀竞赛活动。
在“读书与成长”为主题讲述活动中,主讲人讲述读书对人生的促进,鼓励同学们到书山、书海里尽情遨游,感受读书带来的充实与幸福。
“阅读达人”代表分享了阅读经历和人生感悟,认为只要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人生才会因此不同,因此而精彩。
本届悦读文化节由三峡大学图书馆及全民阅读推广基地成员等八家单位联合举办。
两个月来,先后组织开展了20余场阅读推广和竞赛活动,有5000多人参与其中,涌现出10位阅读达人、24个书香团支部。
有力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品味,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起到了阅读推广活动育人的效果。
四、新媒体新技术参与,全程育人
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全程育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高校图书馆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等网络平台,这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
方便快捷的方式。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让大学生迅速便捷地获取图书馆的学习资源。
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阅读规律和阅读习惯,提供各具特色的育人服务。
比如,针对新入学的学生,可以通过播放入馆教育视频、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其能第一时间了解并喜爱上图书馆。
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平台,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自主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对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创新创业平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
[1]黄友均,黎泽伦.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9(1).
[2]王蒙.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M]北京: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