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是指中国民用航空局对于民用航空企业在国内运营航线所必须遵守的规定。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内航空市场的竞争公平和安全可靠性而制定的。
本文将对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门槛要求在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中,对于企业的门槛有着严格的规定,企业必须满足如下的条件:(1)企业应当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形式。
(2)企业注册资本应当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
(3)企业应当有国内外高质量航空器不少于20架。
(4)企业应当有具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
(5)企业应当有独立经营能力。
这些门槛要求,对于航空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这些要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要求不仅能够保障航空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保证国内航空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申请条件在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中,对于民用航空企业的申请条件有些比较苛刻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保障能力。
申请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安全保障能力,能够保证每一架航班的安全可靠性。
(2)财务稳定。
申请企业必须具备稳定的财务状况,能够承受一定的风险。
(3)服务水平。
申请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水平和良好的企业信誉度。
(4)管理能力。
申请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
(5)技术水平。
申请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能够保证每一架航班的准点率。
以上申请条件,涵盖了企业在不同领域的要求,使得申请企业在获得许可之后,能够具备良好的安全、财务、服务、管理和技术水平。
三、申请时限在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中,对于企业的申请时限也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从企业提交申请到获得批准的时间周期一般为1年左右。
当然,如果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可以向中国民用航空局申请延长时间。
但是,延长时间的期限一般不会超过1年,超过这个时限的企业可能会被取消申请资格。
四、财务管理在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中,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第三部分 行政许可简要说明本部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 -15)编写,共3节,即民航行政许可的一般规定、民航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民用航空行政许可项目,旨在加强民用航空行政许可的规范性。
第一节 民航行政许可一般规定一、行政许可设定(一)民航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必须是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中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
(二)民航行政机关及其内设或派出机构,均不得以民航规章或者红头文件增设行政许可。
(三)民航行政机关对直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CCAR-15。
【法律依据】《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15)第四条。
二、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民航行政许可由下列机关实施:(一)民航总局;(二)民航地区管理局。
【操作提示】●民航行政许可需要由民航内设的多个部门审查的,确定一个部门主办,其他部门协办,主办部门负责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和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民航行政机关的内设部门和派出机构依据其职责分工,承办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的具体事宜,但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民航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对直接关系航空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民航行政机关实施的外,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
【法律依据】《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15)第七条至第十三条。
第二节 民航行政许可实施程序一、行政许可事项公示实施民航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将下列内容在实施机关的网站或者办公场所予以公示:(一)行政许可事项;(二)行政许可依据;(三)行政许可条件;(四)行政许可程序和实施期限;(五)有数量限制行政许可的数量;(六)依法需要进行听证的民航行政许可事项;(七)需要申请人提交材料目录;(八)申请书文本式样;(九)实施民航行政许可依法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十)民航行政许可的监督部门和投诉渠道;(十一)依法需要公示的其他事项。
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48号《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CCAR-209)已经2005年4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8月15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二00五年七月十五日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内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根据公司法、民用航空法及国家其他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鼓励、支持国内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促进民用航空业快速健康发展。
国内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应当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内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应当有利于促进公平、有序竞争,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第三条国内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国内投资主体包括国有投资主体和非国有投资主体。
国有投资主体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授权国有资产投资机构、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其他国有经济组织。
非国有投资主体是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其他非国有经济组织和个人。
本规定所称民用航空业包括以下领域:(一)公共航空运输;(二)通用航空;(三)民用机场,包括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四)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五)民用航空活动相关项目,包括航空燃油销售储运加注、飞机维修、货运仓储、地面服务、航空食品生产销售、停车场、客货销售代理、计算机定座系统服务、航空结算及其他相关项目。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及地区管理局依照民用航空法、有关行政法规、规章和本规定,对国内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事项实施许可和监督管理。
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36号)现发布《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蒋祝平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的航空权益,促进国际航空运输安全、健康、有秩序地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空运企业)经营定期旅客、行李、货物、邮件的国际航空运输(以下简称国际航班)。
第三条申请国际航班经营范围的空运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经营定期旅客、行李、货物、邮件的国内航空运输,年旅客运输量达到150万人次或1亿5千万吨公里;2.具有良好的飞行安全记录;3.具有与经营国际航班相适应的民用航空器及其附属设施;4.具有与经营国际航班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主要管理人员;5.有相应的经营国际航班的管理制度及有关手册;6.增加必要的资产,足以承担国际航班经营中的民事责任。
亏损的空运企业不能申请经营国际航班;7.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定的其它条件。
本条第五项所称有关手册系指:飞行手册、航务手册、飞机载重平衡手册、飞机最低设备清单、飞行紧急处置手册、国际客货运输手册、安全保卫手册以及其它必要的手册。
第四条具备第三条规定条件的空运企业,在向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申请经营国际航班时,应提交符合本规定第三条要求的资料。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变更该空运企业的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
该空运企业持变更后的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到原注册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后,方可申请某一国际航线的经营许可。
第五条申请经营某一国际航线经营许可的空运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向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提交书面申请并同时提交下列资料:1.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2.最近三年内的经营情况及证明材料;3.与经营该国际航线相适应的航空器及其附属设施的资料;4.与经营该国际航线相适应的飞行人员、维修人员、飞行签派人员、商务运输人员和主要管理人员的证件或证明文件,以及必要的资料;5.增加资产之有效证明;6.投保飞机机身险、机身战争险和法定责任险的保险证明文件;7.可行性研究报告;8.经营该国际航线的业务计划、拟飞行航路和班期时刻表,以及始发站、经停站、目的站国际机场和备降国际机场的资料;9.其他必要的资料。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和航班经营管理规定【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总局令第59号【发布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11.18【实施日期】1996.11.1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和航班经营管理规定(1996年11月18日民航总局令第59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航空国内航线、航班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集约化经营,保障民用航空运输安全、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空运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的民用航空运输。
第三条本规定中用语的含义如下:(一)“国内航线”,是指运输的出发地点、约定的经停地点和目的地点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航线。
(二)“区际航线”,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航地区管理局管辖区域之间的航线。
(三)“区内航线”,是指一个民航地区管理局管辖区域内的航线。
(四)“航班”,是指飞机按规定的航线、日期、时刻的定期飞行。
(五)“加班”,是指飞机在规定的航线上增加的航班。
(六)“开航”,是指空运企业用已营运飞机飞行新开辟航线或使用新机型投入航线经营。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统一负责对国内航线和航班经营的监督管理,颁发、暂停或收回空运企业航线经营许可。
民航地区管理局依照民航总局的授权负责对其管辖区域内的航线和航班经营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民航总局指定空运企业经营特定的国内航线和航班时,被指定的空运企业必须执行。
第二章航线经营许可的申请和审批第六条为了确保飞行安全,空运企业必须在开航前符合民航总局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包括机组配置、航线维修、所使用机场、空中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
空运企业必须在开航前60天提出申请,提交有关资料,并获得相应许可证件或批准。
第七条空运企业申请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空运企业经营许可证中载明的经营范围;(二)符合国内航空运输的运价管理规定;(三)符合航班正常、优质服务的有关规定;(四)符合市场需求;(五)具备相应的航路或航线、机场条件及相关的保障能力;(六)按规定交纳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192号Decree of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No. 192《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CCAR-287)已经2008年5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1日起施行。
Regulations of Business Licensing for Route of Foreign Air Transport Enterprises (CCAR-287), which were passed at the executive meeting of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on May 19, 2008, are hereby promulgated and shall become effective as of July 11, 2008.局长李家祥Director Li Jiaxiang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一日11-Jun-08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Regulations of Business Licensing for Route of Foreign Air Transport Enterprises第一章总则Chapter ⅠGeneral Provisions第一条为了规范对外国航空运输企业经营外国地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点间规定航线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定。
Article 1The Regulations are enacted to standardize management of routes between []s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ed by foreign air transport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Civil Avi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二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外航”)申请经营外国地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点间规定航线,应当符合中外双方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或者有关协议的规定,并先经其本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对其进行指定,双方航空运输协定或有关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作者:张露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1部法律(《民用航空法》)、27部行政法规和行政法规性文件以及115部现行有效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民航法规体系框架。
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
第二层次:行政法规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行政法规。
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
第三层次:民航规章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 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
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
如:CCAR121部、CCAR145部等现行规章及规章性文件分类目录1、行政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2LR-R1)《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CCAR-183)2、航空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3)3、航空人员《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9)4、空中交通管理《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3)5、一般运行规则《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我公司目前执行CCAR-91运行规范,属通用航空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CCAR-91FS-II)《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CCAR-97FS)6、运行合格审定《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我公司现正筹备CCAR-135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7、学校及经审定合格的其它部门《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8、机场《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9、经济与市场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CCAR-289TR-R1)10、航空安全信息与事故调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CCAR-396 )《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CCAR-395-R1 )11、航空安全保卫《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CCAR-332)其他规章介绍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CCAR-11LR-R2)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CCAR-12LR-R1)三、《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CCAR-18R2)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CCAR-12中有描述。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2004年12月16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根据2016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和〈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8月3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促进民用航空运输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许可。
本规定所称公共航空运输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旅客、行李、货物、邮件运输的企业法人。
外商投资设立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许可,除适用本规定外,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筹建认可、经营许可。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所辖地区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筹建认可和经营许可的初步审查。
第四条实施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空运输市场;(二)符合国家航空运输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三)保障航空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的规定,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第二章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设立的条件第六条设立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不少于3架购买或者租赁并且符合相关要求的民用航空器;(二)负责企业全面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具备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管理能力,主管飞行、航空器维修和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负责人应当符合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的相应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为中国籍公民;(三)具有符合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四)不少于国务院规定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五)具有运营所需要的主运营基地机场和其他固定经营场所及设备;(六)民航局规定的其他必要条件。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的通知正文:----------------------------------------------------------------------------------------------------------------------------------------------------民航局关于印发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的通知民航规〔2022〕3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公司,局属各单位:为进一步提升航班正常水平,推动行业提质增效,民航局在总结近几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境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和民航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制定了《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严格落实各项要求。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2年1月24日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为健全航班正常考核机制,努力提升航班正常水平,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
一、考核范围1.航班正常的考核范围仅限于国内航班。
2.国际和港澳台航班暂不考核,恢复时间及考核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3.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含)以上的机场以2019年数据为基准,同时将大兴机场纳入考核范围。
4.当突发区域性疫情时,民航局将视情对相关航班豁免考核。
二、考核标准(一)航空公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1.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含)以上的机场当月国内客运离港航班正常率低于50%(不含)、排名后3位,并且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占比最高(含并列)的航班,自通报后(不含当月)第二个月起取消该航班时刻。
每月计划航班数8班(不含)以下或国内独飞航段的航班不列入统计范围。
2.在时刻主、辅协调机场当月预先飞行计划执行率低于85%(不含)的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自通报下发之日起连续3个月停止受理该航空公司在该机场新增客运航班预先飞行计划的申请。
民用机场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34号)现发布《民用机场运营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蒋祝平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三日民用机场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民用机场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促进机场的建设与发展,明确机场管理机构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民用机场管理暂行规定》和其它有关决定,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民用机场)。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是国务院负责全国民航事务的政府主管部门,对全国民用机场实施行业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一)制定、发布建设、管理、经营机场的各类规章、决定、标准、规范,依法监督、检查机场的运行状况和服务质量。
(二)制定全国机场布局规划,编制全国机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三)审定民用机场地理名称和管理机构名称的命名和更名。
(四)参与新机场选址,并提出定址意见。
(五)审定民用机场的总体规划以及飞行区布局、航站楼工艺流程、安全保卫设施。
(六)对新建、扩建机场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初审,并按规定程序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七)参与机场竣工验收。
(八)审批机场安全保卫计划。
(九)审批、颁发、中止、吊销机场使用许可证、机场经营许可证和机场特种设备和特种车辆生产许可证。
(十)会同国家物价管理部门制定机场收费标准。
(十一)审批民用航空运输企业湿租外国民用航空器从事商业飞行使用民用机场的申请。
(十二)审批外国民用航空器经营人使用我国机场的申请。
(十三)统一对外发布、提供机场技术资料。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60号《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已经2005年12月31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20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二00六年元月十六日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民用航空航线资源,维护国内民用航空运输市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空运企业)从事国内旅客、行李、货物、邮件的民用航空运输的航线经营许可。
第三条本规定下列用语除具体条款中另有明确规定外含义如下:(一)“国内航线”,是指运输的始发地、经停地和目的地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航线;(二)“区际航线”,是指运输的始发地、经停地和目的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航地区管理局管辖区域之间的航线;(三)“区内航线”,是指运输的始发地、经停地和目的地在一个民航地区管理局管辖区域内的航线;(四)“航班”,是指空运企业按规定的航线、日期、时刻经营的定期飞行活动;(五)“加班”,是指一空运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在被批准运营的定期航线上已确定的航班数目以外临时增加的航班;(六)“航季”,根据国际惯例,航班计划分为夏秋或冬春航季,夏秋航季是指当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日至十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冬春航季是指当年十月最后一个星期日至翌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第四条实施国内航线经营许可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空运输市场体系;(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三)有利于保障航空运输安全,提高航班正常率和服务质量;(四)鼓励诚实守信,惩戒弄虚作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五)兼顾地方经济发展与空运企业利益;(六)有利于优化航线资源配置,完善航空运输网络。
第五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根据空运企业经营国内客、货航线的申请,分别采取核准和登记方式进行管理。
第六条民航总局负责对区际航线实施经营许可的核准、登记管理,并对全国国内航线经营进行监督和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对其所辖区域内航线实施经营许可的核准、登记管理,并对涉及其辖区内所有航线经营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分别设立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评审委员会。
民航总局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评审委员会负责划分核准、登记的航线经营许可管理范围,根据本《规定》制定每航季航线经营许可评审规则,负责每年度两次区际航线经营换季申请的集中评审工作,审议决定国内航线航班经营许可管理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民航地区管理局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评审委员会根据民航总局评审委员会制定的航线经营许可评审规则,制定适合区内特点的评审规定,划分区内核准、登记的航线航班经营许可管理范围,负责每年度两次区内航线经营换季申请的集中评审工作,审议决定区内航线航班经营许可管理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八条申请国内航线经营许可,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二)符合民航总局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三)符合航班正常、服务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四)符合国家航空运输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民航总局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空运企业从事国内航线经营,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经过补充安全运行合格审定;补充安全运行合格审定结论为不合格的,其相应的国内航线经营权丧失。
第二章国内航线经营许可核准管理第九条空运企业申请的下列航线经营许可适用核准管理的方式:(一)涉及民航总局核定的受综合保障能力及高峰小时飞机起降架次流量限制的机场的航线经营许可;(二)涉及繁忙机场的航线和飞行流量大的航线经营许可;(三)涉及在飞行安全方面有特殊要求的机场的航线经营许可。
以上机场、航线的范围,由民航总局确定,并提前三个月予以公告。
第十条空运企业在航空安全、航班正常、服务质量、诚实信用方面的业绩优劣是核准该企业进入航线经营的条件。
第十一条空运企业申请本规定第九条所列的航线上的经营许可的,应符合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根据航线旅客运输量确定的航线空运企业准入数量调控措施。
第十二条空运企业每航季安排定期航班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该空运企业每航季进入新航线经营和在现有航线上增加航班的条件。
第十三条根据保证安全和航班正常的要求,在国内航线经营许可中实行空运企业总部所在地机场和其他基地机场始发优先的原则。
适用前款基地始发优先原则的机场由民航总局定期予以公告。
第十四条空运企业申请航线经营许可,应在计划开航前45日提出。
申请人应当填写核准机关统一印制的《国内航线经营许可核准申请书》,并可采用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由空运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署,按所申请的航线经营许可的管辖范围报送民航总局或相关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十五条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受理空运企业航线许可申请后,应在20日内提出意见,并通过政府网站或其他方式予以公告。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自公告之日起7日内未提出异议的,自受理申请之日30日内作出核准决定。
准予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国内航线经营许可核准书》,不予核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民航地区管理局核准的航线经营许可,应在核准后10日内报民航总局备案。
第十六条航线经营许可申请取得核准之后,空运企业决定不在已经核准的航线上安排航班经营时,按照所申请的航线经营许可的管辖范围,向民航总局或相关民航地区管理局交回《国内航线经营许可核准书》;已经开航但又决定停止经营的,按本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七条航线经营许可核准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对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预先公布的航线经营许可意见持有异议的,应当按规定的期限和程序提出;涉及重大事项的,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可根据需要举行听证,经重新评审后作出核准决定。
第十八条空运企业应当确保核准经营许可航线的正常运营。
凡核准经营许可后,60日内未安排航班或因空运企业自身原因航班执行率不足50%的,核准机关可以撤销其经营许可,且二年之内不再受理该空运企业就该航线或相关航线提出的经营许可申请。
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对撤销的航线许可予以公告。
第三章国内航线经营许可登记管理第十九条空运企业申请的下列航线经营许可适用登记管理的方式:(一)本规定第九条所列范围以外的航线;(二)国内货运航线;(三)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划定的其他航线。
第二十条空运企业申请航线经营许可的登记应在计划开航30日前提出。
申请人应当填写登记机关统一印制的《国内航线经营许可登记表》,并可采取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由空运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署,按所申请的航线经营许可的管辖范围,报送民航总局或相关民航地区管理局。
第二十一条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受理空运企业航线经营许可登记的申请,属于经营许可登记管理范围的,颁发《国内航线经营许可登记证》;对不符合经营许可登记管理范围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民航地区管理局登记的航线经营许可,应在登记后10日内报民航总局备案。
第二十二条航线经营许可登记并公告之后,空运企业决定不在已经登记的航线上安排航班经营时,应当按照所申请的航线经营许可的管辖范围,向民航总局或相关民航地区管理局办理该航线经营许可登记的注销手续;已经开航但又决定停止经营的,按本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空运企业应当确保办理经营许可登记航线的正常运营。
凡航线经营许可登记后,60日内未安排定期航班或者因空运企业自身原因航班执行率不足50%的,航线经营许可登记注销,且二年之内不予重新登记。
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航线经营许可登记注销的情况予以公告。
第四章航线经营换季的管理第二十四条民航总局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评审委员会应当根据本规定确定的原则和每一航季航空运输市场情况制定航线航班安排的指导原则和经营许可的评审规则,经征求民航地区管理局和空运企业意见后,于该航季开始的90日前予以公告,并依据指导原则和评审规则对空运企业换季集中提交及日常提交的航线经营许可进行核准或登记管理。
第二十五条空运企业在航线经营换季时,应集中提交航线经营许可核准和登记申请,并应于该航季执行的80日前向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报送区际或区内航线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在航线经营换季时,集中办理航线经营许可核准及登记。
其中列入核准许可范围的航线,召开评审会进行评审。
所有核准、登记工作应在换季45日前完成。
对空运企业新增航线经营许可的,在其《国内航线经营许可核准书》或《国内航线经营许可登记证》上予以载明。
第五章航班管理第二十七条空运企业经营的定期航班应以合理的载运比率提供足够的班次,以满足目前或合理预测到的旅客、货物和邮件运输的需求。
一家空运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航线的航班安排,由空运企业确定,报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
二家以上空运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航线的航班安排,由空运企业协商确定,报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或应空运企业要求,由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依据航季评审规则进行评审确定。
第二十八条空运企业通过核准或登记获得航线经营许可时,应确定初始航班安排(包括日期、使用机型和班次)。
对已运营航班的调整,通常应当在航班换季时进行。
第二十九条空运企业应当以适当方式公布班期时刻并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按所取得的航线经营许可和公布的班期时刻执行。
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可根据航空运输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对空运企业航班安排实施总量管理。
空运企业通过核准或登记获得的航线经营许可,应在取得相应的起降时刻后方能运营。
第三十条空运企业拟停止经营航季客座率达到50%以上的航线的,应当经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评审核准;未经评审核准,不得停止经营。
第三十一条空运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其所经营的航线上自行安排加班,提前一周报始发机场所在地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并取得相应的起降时刻后实施。
空运企业加班不得冲击其他空运企业的定期航班经营。
如因加班引起冲击其他空运企业定期航班的投诉,经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调查确认,将追究该空运企业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在航空市场出现运力急剧增减,并对行业市场造成重大混乱,或机场保障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以及国家对相关空域另有使用要求的紧急情况下,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可以在全国部分地区或者某些机场或航线上采取临时管理措施,对空运企业提出的加班申请实施核准,或发布在某一时段禁止经营加班往返至某一地区的决定。
第六章特别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在进行航线经营许可核准和航班安排协调时,对承担政府协调、执行指定的特殊贫瘠航线飞行任务的空运企业,可按其要求,酌情增加由该地区始发的航班或开辟该地区始发效益较好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