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4.3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419.50 KB
- 文档页数:19
改革开放历程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也对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改革开放历程的一些例题和知识点的总结。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促使中国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例题:请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市场的作用和企业的自主性。
2、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创新和竞争机制。
3、对外经济交流有限,封闭的经济环境阻碍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
二、改革开放的起点和标志性事件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成为改革开放的起点。
例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知识点:1、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历史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例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改变农村经济面貌的?知识点: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安排生产。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2、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例题: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知识点: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增强企业的活力。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革。
四、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例题: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知识点: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28.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 b(P23)1、知识要点:(1)了解召开的背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2)时间、内容、意义(伟大转折)、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2、联系内容:本框内容复习时要和国情教育“运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的考点及近代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相联系,能让学生说出家乡或自己家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感受以及归纳发生变化的原因;联系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及主要的理论。
3、联系时事举例(1)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深化改革的重点做出了部署。
(2)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略低于上年的10.1%增速,我国经济已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
我省生产总值13365亿元,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
例题:某校课题研究小组的学生对某村78户农民进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6年以来生活变化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5份,经整理如下:请回答:①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了什么调查方法?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调查方式?②请你为他们设计几个调查问题。
(至少两个)③从表中可以看出十六年来这个村的变化很大,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④课题调查小组的学生调查后准备在学校组织一次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并谈谈这次活动的意义。
⑤请你也来谈谈自己的家乡或家庭变化情况吧29、理解“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 B (P26)1、知识要点:①“一国两制”含义②“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原来占有它们的国家)③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及香港、澳门的割让和回归祖国说明的问题。
理解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性质:④“一国两制”的意义(参考政治第六册P89)⑤台湾问题:了解两岸日益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存在统一的阻力。
改革开放40年变化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封闭与贫困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段时间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巨大进步。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以及教育方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
首先,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措施,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在中国兴起,形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先行者。
随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逐渐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开放。
这些改革带来了外资和技术的引进,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并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竞争力。
如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其次,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民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贫困和饥饿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然而,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城工作,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而且,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也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人们的收入和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社会稳定和繁荣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
教育领域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之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教育资源的向城市和乡村的流动加快,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改革开放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中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中国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变革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社会不平等、环境污染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教案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教案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要求】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概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教学过程】导入:引用歌曲《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化了一个圈——”。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又一个“春天”,使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板书)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召开时间:1978年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内容和影响)(板书)这次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板书)(1)改革:①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安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的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②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开放:(板书)①开放的历程: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②对外开放(设置经济特区)的目的(作用):(板书)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生活用品的变化”、“休闲方式的变化”4、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意义(板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成就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自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了一个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1. 农村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农村改革成为了首要的重点。
通过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得以享有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城市的工商企业也得以脱离了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
市场竞争的机制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 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使得各种金融服务得以广泛普及。
金融体系的改革为我国的经济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支持,为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金融工具。
二、改革开放带来的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国的科技人才强劲,在科技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
我国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信息技术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我国拥有众多的科技企业,其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都有了重要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生物技术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农业、医药等领域,我国科技人员都在进行各种前沿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许多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科技成果。
3. 新材料在新材料领域,我国的科技创新也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国科研人员在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国家经济的多个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无疑是举世瞩目的。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经济体制僵化,计划经济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建立起了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
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中国的制造业也崛起,成为全球工厂。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阶级固化严重,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封闭。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个性,个人创业的机会增加,社会流动性增强。
同时,改革开放也为中国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带来了巨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文化发展相对封闭,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文化作品和思想,人们的审美观念得到了拓宽。
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在国际上也逐渐崭露头角。
同时,改革开放也为中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国际地位的提升。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相对较低,国际影响力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关系。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革、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重要成果。
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序言: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
1. 经济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第一次改革开放实验发生在深圳,随后全国推广了经济特区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改革开始的1978年的3649亿元,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99.1万亿元,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2. 社会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人口逐渐流入城市,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城市化模式。
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同样,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开放和创新意识日益增强。
3. 文化变化中国的文化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在融合中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
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出国门,中国的电影工业快速发展,并产生了一系列质量过硬的优秀作品,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精神风貌。
4. 国际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方案,如“一带一路”倡议等,为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回顾: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和艰辛的发展过程,但取得的成就令世人叹为观止。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变化和文化变迁使中国成为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社会,更加开放、自由和创新。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考历史改革开放知识点全掌握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也是高考历史中的重要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全面掌握这一知识点,下面将从改革开放的背景、历程、成就、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在经济方面,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在政治方面,“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和破坏,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需要重新调整。
在国际环境方面,新的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
为了摆脱困境,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复兴,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和开放。
二、改革开放的历程1、起步阶段(1978 1984 年)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农村改革率先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全面展开阶段(1984 1992 年)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等。
同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设立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深化阶段(1992 年至今)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使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此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1、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攀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