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零部件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的分析与优化
- 格式:pdf
- 大小:574.49 KB
- 文档页数:7
问题描述准时生产(justin time,JIT)系统是拉式系统,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与装配厂距离较近、配送及时、零部件质量零缺陷和沟通无延迟且具有实时性. 。
然而,在实施JIT的过程中,往往由于供应商距离较远,为了满足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要求,使供应商在自有仓库和厂边仓库持有大量库存,造成供应链库存水平升高。
Milk-run是一种配合JIT生产的物流模式,但是由汽车制造商主导的模式难以发挥Milk-run的优势,并存在以下缺陷。
(1)生产计划变动性大汽车制造商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低,且下订单时未考虑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库存,使零部件的需求时间、数量和种类波动较大,造成急件增加和车辆积载率低。
(2)信息系统效率低目前大部分汽车制造商使用电话或邮件的方式对供应商下订单或对TPL下取货指令,因而订单处理、信息发布和反馈的效率低。
订单和取货计划的下达往往仅凭经验,使取货计划和路径规划不合理。
(3)票据和包装的标准各异供应链上各方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各个供应商对取货清单的填写及打印格式不一致;零部件的包装标准差异较大,导致零部件装卸效率低。
(4)供应链协作性差大部分制造商使用多个TPL来竞争压价,使TPL难以发挥规模优势、供应商的物流资源闲置、TPL返回空容器时出错率高和汽车制造商对供应商运作要求加大等,使供应商配合Milk-run实施的积极性低。
一基于第三方物流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模式零部件供应商数目众多,而且其距离、规模和实力等不同,因而要求Milk-run的规划、执行和控制应由实力较强和功能较完备的TPL来完成。
尽管国内汽车制造商在实施Milk—run时基本都使用了TPL,但实际上TPL仅执行汽车制造商的取货计划,并未发挥其资源整合、统筹优化和专业化运作等优势。
同时,随着汽车制造商产量、车型和业务范围的增加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更需要远距离的供应商也配TPL运输资源数据库——厂主运输计划信息系统合JIT生产实施JIT配送。
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的应用及分析摘要: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汽车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没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汽车企业不得不从物流成本上进行控制。
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物流成本只占7%的销售额,而我国物流成本的比例超出了15%的销售额,特别是入厂的物流成本。
汽车零部件的物流环节,结构复杂、层次繁多,只有采取循环取货物流的模式,才能达到良性运作的物流系统。
本文就此对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的应用和优化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模式;物流成本;应用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在生产成本和质量上取得优势,而且要注重其入厂物流成本。
我国有三万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而且呈现集群化的分布形态。
每一种零部件的运输要求、供应地点、外观尺寸、需求速率都存在着差异。
因此,零部件入厂物流是最复杂、重要的物流环节。
【4】零部件物流运作模式共分为三种,即直接送货型、循环取货型(milk-run)以及配送中心中转供货型。
【2】其中,milk-run模式是最佳的零部件物流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费用,实现(win-win)的供应链管理。
但milk-run 模式依旧是一种新型的模式,需从两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规划取货的路径,二是实施过程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一、milk-run模式的概念和应用意义k-run模式的概念milk-run模式是由英国牛奶运输方式发展而来的。
送奶车将牛奶瓶送到各家各户,并将空奶瓶收回。
这种运输方式后来演变成为一辆货车对许多供应商进行取送货的方法。
【1】这种方式既能及时的供应货物,也能保持较少的库存,实现了jit效应。
【1】milk-run 模式是汽车制造商灵活供应汽车零部件的表现,以循环供货节省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汽车制造商先对市场情况进行了解,再做出生产计划,并以信息共享平台将物料需求单传达给物流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
零部件供应商根据物料订单,制定出具体的零部件生产计划。
而物流公司的取货计划,也能提供更好的准时制取货物流服务。
0 引言如今不少企业采用的JIT生产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现象。
汽车生产企业因为要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的库存数量,所以就需要供应商进行多频次、小批量送货,这就造成运输车辆经常以较低的装载率运行,而且这种直送模式还会造成空车返回的运能浪费,导致运输效率低下,并且增加了运输成本。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比较高效的循环取货开始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对于循环取货而言,路径规划问题至关重要,只要能设计出好的路线,就能提高循环取货的效率,大大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
车辆路径规划问题起初由Dantzig以及Ramser等人在1959年提出[1],它属于NP-Hard难题,通常用启发式算法来解决。
董蕊和刘冉等人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有时间窗约束累积性车辆路径问题,用TS算法进行求解,并运用了Nagata时间窗违反量计算[2] 。
廖大强等对于物流部门中的时间窗和车辆限制的开放性车辆路径问题,使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路线 [3]。
该文主要根据多约束条件抽象出数学模型,将路径规划问题转变为旅行商问题,以总路径最短为目标函数。
根据提出的数学模型设计适用于该模的禁忌搜索算法,利用计算机随机生成的算例进行验证并分析。
1 循环取货的路径规划循环取货是一种物流中常用的配送模式。
承运商携带须从客户返还给供应商的货物出发,依次到达每个供应商,将返还给供应商的货物卸下并装载上须从供应商处收集的货物回到客户处。
1.1 循环取货路径规划的数学建模1.1.1 循环取货路径规划问题分析想要顺利运作循环取货需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1)路径规划。
循环取货是按照既定的时间和线路进行取货作业,合理规划路径是进行循环取货的基础,而路径规划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
2)车辆装载率的提高。
提高运输车辆装载率也是实施循环取货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能改善这个问题就能解决JIT供应和成本之间存在的矛盾。
3)合理安排司机。
要做好司机的调度工作,避免司机疲劳驾驶,也要保证司机不违反交通法规。
基于循环取货模式的汽车入厂物流的分析摘要循环取货模式的入厂物流模式是降低汽车企业生产成本、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循环取货模式下的汽车入厂物流的特点和实施要求的分析,为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提供模式选择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汽车入厂物流循环取货路径安排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汽车入厂物流的主要环节包括零部件的运输、流通加工、仓储及配送等等。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运输与库存存在明显的效益背反,库存量保持在较小的水平时,能减少仓储成本,缩短货品积压时间,降低资金占用比例,也可增强对货品质量的有效管理。
但为了达成库存量小的目标,就必然导致运输频次增加,运输成本的提高。
为了缓解这个矛盾,需要合理选择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
循环取货模式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其难度在于供应链管理者就必须对每条取货路线进行规划。
1循环取货的内涵循环取货方法起源于英国北部农场的牛奶运输方式,后来分发展为一种制造商用同一货运车辆从多个供应商处取零配件的操作模式,具体运作方式是:对于有些用量少的零部件,且是附近供应商提供,为了不浪费车辆的运能,充分节约运输成本,每天固定的时刻,卡车从制造企业工厂或者配送中心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处装上准备发运的零部件,然后按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到第二家、第三家,依此类推,直到装完所有安排好的零部件再返回,如图1所示。
2循环取货模式的特点2.1小批量、多频次取货循环取货具有小批量、多频次、定时定量的取货特点,是把原先由供应商单独送货的方式转换成统一集货的方式,每周期从多个供应商处取走小批量的零部件,且每次的包装体积及货物重量确定;各种零部件混装运输,减少了供货量较少的零部件单独装车造成的车辆运力的浪费。
2.2严格的时间窗口限制根据整车厂的需求信息,快速制定取货计划,取货车辆在给定的时间内到各个供应商取货,这就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对订单需求的货物作出分拣工作,准备好零部件的装车工作,等待车辆到达时进行直接装车作业,当取完所有的零部件后,取货车辆在给定的时间限制内到达整车厂的零部件卸货中心。
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的分析与优化左晓露;刘志学;郑长征【摘要】The status quo of the inbound logistics for auto par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lk-run mode are present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Milk-run operations of domestic auto parts logistics are summarized. On this basis, a new Milk-run mode for auto parts logistics based on third-party logistics is proposed and for its implementation a three-stage operation process is devised.%阐述了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现状和循环取货(Milk-run)模式的特点,总结了国内汽车零部件物流Milk-run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的汽车零部件物流Milk-run模式,并设计了实施该模式的3个阶段运作流程.【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年(卷),期】2011(033)001【总页数】6页(P79-84)【关键词】汽车零部件;第三方物流;循环取货【作者】左晓露;刘志学;郑长征【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前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估计有两三万家之多,普遍规模小且分布广[1],具有“集群化”的特点,形成了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 3大产业带[2]。
各零部件的外观尺寸、运输要求、需求速率和供应地点均差异大,使零部件的入厂物流活动成为物流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环节之一,是汽车企业生产连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3]。
基于循环取货的配送路线优化方案研究与设计柯妮雅(国际经济系1102班,学号:20115213 )邹悦然(国际经济系1102班,学号:20115234 )张文妍(国际经济系MO2班,学号:20115233 )经过三人对于老师所给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我们最终选定了“基于循环取货(Milk-run)方式的零部件配送”这一案例,并选定了从“优化配送路线”这一角度完成这篇论文。
循环取货(milk-nm),又称为牛奶取货,最早是起源于英国牧场,为了解决牛奶的运输问题而发明的一种运输方式,也就是货车按照预定的路线一次从不的tl的地循环取货后返回。
循环取货循环取货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巾的空载现象、迂回问题等一系列影响成本和效率的问题。
由老师所给案例中也有关于循环取货的概念和优势的介绍:循环取货是一个典型的“及时”(Just-in-time,简称JIT)物流网络运输系统。
实质是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所强调的是同步操作环境,循环时间压缩,全过程的可视性,精确时点绩效,过程的一致性和无缺陷。
循环取货的基本特点在于“多频次、小批量、定时性”,是指物料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小批量高批次地移动。
它采用闭环运作(Closed Loop Logistics)模式,即取料卡车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彳」:使路线(Routes Plan),在预定的取箱窗门时间(Window Time)按照当次的运输路单(Loading Plan)先提取空料箱/架,再按照预定的取料窗门时间抵达零件供应商处将空箱返还,同时提取满箱(物料),最后按照预记的送料窗口时间抵达卸货道口(Dock)完成物料交付。
循环取货是精益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的管理方法,它将推动式取料变为拉动式取料,以严格的窗口时间和行驶路线的没定配合闭环式运输运作,扩大了可循环塑料箱和铁制料架的使用范围,在运输总公里数的减少、运输装载率的提高、零件库存的卜*降等方面均较人地提高了物流效率,提高了对零件日常运作的实吋控管能力。
基于循环取货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优化研究黄永强1一路向北团队2(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要:近年来,循环取货模式在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中的应用给整条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带来了巨大价值,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着手对该问题的进行细致分析,按照供应商聚类、路径规划和时间窗设计三个步骤对循环取货模式的运作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零部件入厂物流循环取货路径优化遗传算法汽车物流行业是各个环节必须衔接得十分流畅的高技术物流行业,是国际物流业公认的最复杂、最具专业性的物流领域,特别是汽车行业多频次、小批量的拉式生产需要以及对准时配送[1]的高要求更体现出零部件入厂物流极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所以,循环取货的配送模式近年来在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业务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给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带来重大变革及效益。
但是,随着汽车市场的扩大和供应商数量的增加,循环取货在实际运行中的复杂程度加剧,路径规划不合理、时间控制不严格等问题日益显露,造成运作费用居高不下。
1.循环取货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循环取货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各方面阻力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供应商规模不断扩大在循环取货模式应用的初期,由于市场业务量较小,供应商分布比较集中,循环取货比较容易实施。
然而随着汽车行业市场的扩大,生产厂家的生产量急剧增长,零部件供应商数量不断增加。
当供应商的规模不断扩大后,供应商大多分作者简介:1黄永强,男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优化;2一路向北团队: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10物流本科班学生:吴晓敏,魏文娜,刘礼帅,付志良,曾飞。
布在不同的地区,实施循环取货方式后反而不利于成本的降低。
(2)缺乏科学的路径规划方式随着循环取货实施难度的加剧,物流企业往往缺乏科学的方法来优化路径甚至并没有对取货路径进行优化,这就使得循环取货退化为简单的派车到供应商取货的干线运输,并没有真正达到实施循环取货实施后应有的效果。
循环取货运营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流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于快速崛起的外卖和生鲜配送行业来说,对于取货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循环取货”服务应运而生。
循环取货是指一种以共享模式为基础,通过共享站点、共享配送、共享仓库等多方共享资源,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物流技术,实现多个配送任务的合并,最终实现快递取货和配送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物流运营模式。
循环取货模式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试点和推广,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就循环取货的运营方案做一些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期为行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循环取货的运营模式1. 循环取货的基本原理循环取货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资源共享和信息化技术实现货物的高效取送的物流模式。
作为一种更具有智能化和个性化的配送模式,循环取货打破了传统的物流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
循环取货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建立起一套具有高效的配送系统,将订单集中到个人或企业的配送站点,再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将多个订单进行批量化组织,实现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大量的订单送货的配送模式。
2. 循环取货的运营模式循环取货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共享站点、共享配送和共享仓库。
首先,共享站点指的是通过在社区、商圈等密集的区域设立取货站点,使得用户可以就近取货,方便快捷。
其次,共享配送是指将多个订单进行合并配送,通过系统智能规划路线,提高配送效率。
再次,共享仓库就是借助仓储系统及时储存商品,保证物流操作的高效进行,提高难度日常的处理流程,以及通过系统设定信息,来规范准确的仓库出入库操作及跟踪。
三、循环取货的运营方案1. 信息系统支持循环取货模式下,信息系统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信息系统的智能规划,能够更好地进行线路的规划和订单的分配,提高了物流运营的效率。
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实时的定位信息,也能为配送员提供最优的路线规划,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