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城邦的塑造——《理想国》中的两种教育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409.90 KB
- 文档页数:5
柏拉图《理想国》蕴含的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作者:罗琴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1期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其中某些教育思想对于认清中国教育现状,促进中国当代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方式转变有诸多指导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教育思想;现代启示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306-02柏拉图(公元前427至前 347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
他一生著述颇丰,《理想国》对话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是一本综合性的著作,柏拉图不仅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政治思想,而且论述了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担负领导国家大任的哲学家,即“哲学王”。
他所设想的《理想国》是由哲学王依据宪法统治城邦,而哲学王和护卫者必须通过教育培养才能产生。
此外,还规定了教育目的、教育体制等。
因此,柏拉图不失为古代西方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一、柏拉图主要的教育思想(一)形成教育体系,注重早期教育柏拉图提出了分阶段的教育模式,形成了教育体系。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育内容主要是用适合的故事和游戏来引导儿童的兴趣,陶冶情操。
在普通教育阶段,儿童7岁后进入学校接受文化课程的培养和体育项目的锻炼。
20 岁将接受第一次选拔,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
而高等教育则是国家对极少数具有潜能的人施以高深的教育,经过层层筛选后极少数人成为哲学王。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键在于早期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
”[1]为此,他特别强调以做游戏、听故事、音乐熏陶等形式来培养儿童正直、善良、正义的道德品质。
同时,在教辅材料、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严格挑选、符合法律,以适合引导儿童的优良品性。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摘要:希腊大哲学家兼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熠放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
它对于我国教育的改革特别是长时期存在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水平滑坡、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等问题的解决颇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现代启示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著述颇丰,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他最主要的著作《理想国》既是一部哲学名著,也是一部社会思想方面的精典,一直是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在这本著作中,柏拉图广泛涉及并讨论了包括哲学、道德、民主、国家、教育等在内的许多问题。
柏拉图除了阐述他主要的哲学思想外,还探讨了城邦公民教育的制度、方式等社会思想范畴内的问题。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价值都在这本书里(《理想国》)。
”或许,爱默生的这句话多少存在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正如一句话所说,“柏拉图因《理想国》而名垂千古,《理想国》因其思想而震古烁今。
”柏拉图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是空前的,主要阐释的就是柏拉图为人类提供的一套系统的至善至美的教育理论。
他提出教育要从小开始,要用音乐与体育培养儿重的素质,提出不要从功利出发学知识,而要以追求真理和知识为学习目的,强调品德教育和灵魂转向,要用辩证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
一、柏拉图的生平简介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客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学习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20岁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前后8年。
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历。
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学生。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探讨了政治、道德和教育等众多问题,特别是关于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其中的启示。
首先,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品德的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哲人统治者”的概念,强调了理智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真理和善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引导社会朝着有序、和谐和美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使其具备智慧、公正和慈善的品质。
其次,柏拉图主张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灵魂,并通过哲学的学习来实现。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智慧的理性部分、勇气和决断的勇气部分以及欲望的渴望部分。
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个体应该由这三个部分相互平衡地组成,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这三个部分得到均衡和和谐的发展。
柏拉图倡导的哲学教育包括数学、几何、音乐和哲学的学习,他认为这些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理性和智慧。
数字和几何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音乐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性和想象力,而哲学学习则可以使他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学生的灵魂将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此外,柏拉图还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程序必须科学和有序。
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逐渐升级的阶段,包括体育、音乐和数学等不同的学科,使学生逐渐领悟到真理和善的本质。
柏拉图还提倡学生之间的竞争和辩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教育的目标应该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道德的能力。
此外,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灵魂为中心,通过全面的学科学习来实现。
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科学和有序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效果。
《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的启示《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经典著作,其中涉及了他的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对青年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以下是其中几点重要的观点: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完整人格。
在《理想国》中,他描述了一个完美国家的模型,其中教育被视为塑造良好公民的重要手段。
他强调培养青年人的道德品质,如正直、勇敢、公正等,并注重他们的智慧发展。
这对于青年教育来说,提醒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全面发展。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引导和激发学生天性的过程。
在《理想国》中,他提到了哲学家统治者的概念,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智慧,还懂得正确引导他人的思考和行为。
这启示我们在教育青年人时,应该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是个体化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教育应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量身定制。
他提出了“铁砧教育法”,即根据个人的天赋进行分类教育,培养不同的人才。
这提示我们在青年教育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潜能。
柏拉图认为教育不能忽视身体的锻炼和培养。
他认为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强调体育锻炼对于青年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这对于青年教育来说,提醒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学术成绩,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完整人格,教育应该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天性的过程,应该个体化地进行教育,并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青年教育的政策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探讨长期以来,《理想国》被许多人单纯地看成一本哲学著作,其实从教育的维度看,它还是一本教育学著作。
《理想国》不仅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在教育的发展史上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柏拉图《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灵魂的塑造,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还要重视义务和责任感的培养。
一、城邦实际上是一个大写的灵魂,而教育则是为灵魂塑形的工程柏拉图认为,城邦实际上是一个大写的灵魂,而教育则是为灵魂塑形的工程。
按此观点来看,好的教育培育出优质的灵魂,而优质的灵魂催生正义的城邦。
在当下这个信息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教育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研究柏拉图《理想国》中由人到哲人再到哲学王的跨越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柏拉图特别重视灵魂的塑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灵魂的塑形也是如此,“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
”[1]如何用大大小小的画笔在儿童的心灵上绘出美丽的图案,使他们能洞悉世界的真理,成为一名哲人,柏拉图给出了一种特别的方案。
其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论审查为了不放任儿童听不相干的故事,柏拉图认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审查故事的编者,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而拒绝那些编得坏的故事。
”[2]柏拉图生活的时期正是希腊没落的时期,当时不仅政局动荡,而且经济衰退,整个城邦危机四伏。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典范的秩序来平息这个时代的骚乱。
因此,城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人”。
为了塑造最健全的灵魂,在其幼小的阶段必须小心谨慎。
若是把最伟大的神以丑恶不堪的模样展示给幼小的心灵,会在那纯洁的白板上抹下多么漆黑的颜色?白抹上漆黑的色彩便成为漆黑,绘上高贵的色彩则显得高贵,所以教育提供给学生的理应是高贵。
甚至那位爱谈论自由民主的卢梭也赞同要对儿童的教育加以审视:“大自然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的第一天堂,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当心,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的思考与启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苏格拉底在雷埃夫斯港一个朋友家里,与一帮青年的辩论记录。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的思考与启示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的思考与启示:试论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思考与启示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等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
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
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
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
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
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
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
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启示摘要:璀璨的古希腊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西方文明,古希腊的哲学三杰之一的柏拉图以对话体写成了《理想国》,该书囊括了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度里对于音乐(古希腊中的音乐指文化)、政治、教育、伦理等方面的建设。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思想体系里主要有两个维度:教育与政治。
卢梭曾经评价过:《理想国》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的论著。
可以说,《理想国》至今仍对人类的教育理念有着深远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会着重探讨分析《理想国》给后世人类带来的教育思想启示。
关键词:后天教育教育的目的论《理想国》一书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柏拉图的哲学政治思想,探讨何为理想国以及如何建设理想国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柏拉图借先师苏格拉底的口吻,与其他人讨论何为正义为契机,一层一层地展开关于理想国度的一系列构想。
而在建立理想国度的基础,就是教育立国。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是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之类的话题,这些话题充满着神化色彩且玄之又玄,所以苏格拉底研究该类事物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他曾说过:“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
”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最终他得出结论:知识即美德。
而柏拉图则是很好的承继了苏格拉底的理念,坚信一国一城的正义必然包括个人的正义,由此可见,个人的良好素养跟一个城邦的发展密切相关。
好的精神品质有四种:勇敢、智慧、节制、正义,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便是良好公民,一个社会中的良好公民越多,这个社会便如同人的机能一样越健康(1)。
他认为,教育之于政治的作用就好比水之于舟,教育是解决政治、伦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其理想国度的有力工具。
其阐述的教育立国、精英教育、以心灵改善为教育目的及以“四艺”为教育重要内容等思想,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分析柏拉图的设计的教育系统之于后世的启发。
一、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强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中的一大特点。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探究和启示一、本文概述《理想国》作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与治理原则。
在教育领域,柏拉图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深邃洞察力的观点,这些观点至今仍对全球教育体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分析这些思想的内涵与启示,以期对现代教育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文章将首先概述柏拉图的教育观念,包括其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论述,随后将探讨这些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尤其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强调教育公平与公正等方面的启示。
通过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深入挖掘,本文旨在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教育的视角,以期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他通过构建一个理想的政治社会,来阐述其对教育的全面看法和深远设想。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构建离不开优秀公民的培育,而优秀公民的塑造则依赖于完善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智慧和德行的公民。
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勇气和欲望三部分构成,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通过哲学的追求,使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实现灵魂的和谐与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柏拉图特别重视数学、几何、天文等学科的学习,认为这些学科能够训练人的思维,提升人的理性能力。
柏拉图提出了分阶段进行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根据人的年龄和心智发展阶段来安排,分为早期教育、音乐教育和哲学教育三个阶段。
在早期教育中,柏拉图强调要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在音乐教育中,他主张通过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质;在哲学教育中,他则强调要通过系统的哲学学习,引导孩子探索真理,追求智慧。
柏拉图要有还强调了教育者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者不仅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还要具备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能力。
《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的启示《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本重要思想著作,其中涉及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思想对于现代青年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培养青年的潜在理想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理想形象——这个人物具备深厚的学识和哲学素养,但并不以物质财富为其人生目标。
这种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的青年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金钱,而是应该注重启发他们的内在理想,让他们认识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
二、注重思辨性教育在《理想国》的对话中,柏拉图构想了一个“理智之洞穴”——一个隐藏在山洞中的人类社会,柏拉图认为大多数人只看到洞口处的幻像,而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
这启示我们,需要青年在学习中注重思辨,要独立思考,不断寻找真理,才能真正把握未来的方向。
三、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扬弃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了一种培养哲学家精神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他主张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文学、数学和乐器等学科,并从小接受哲学思想熏陶,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思想、见识、文化和情操的人。
这一思路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要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要扬弃一些陈旧的传统教育方法,推陈出新地培养有中国精神、中国气质的青年一代。
四、强调社会责任感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分工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不仅能让他们更加专注,更能提高工作非常成功的概率。
但柏拉图同时也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不应该只是为了自己而活,而应该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里的启示是,现代青年教育不应该只强调个人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社会担当的青年一代。
总之,《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可借鉴的启示。
当今时代,青年教育变得越发重要,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青年教育的实践与提高,从而培养出一代有思想、有担当、有信仰的青年人。
《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的启示《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对青年教育的建议。
以下是《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的启示:《理想国》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培养青年人的灵魂,并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的关键。
他说:“如果我们不对孩子们的思想、品行和身体进行科学的培养,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这告诉我们,教育是塑造青年人个性和能力的重要工具,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柏拉图强调为青年人提供全面的教育。
他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全的人”,即在智力、品德和体魄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他坚信,只有通过全面发展,人才能够达到精神的境界,并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这给予我们在青年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的启示。
《理想国》中强调了培养青年人的道德品质。
柏拉图认为,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优点,是人格的根本。
他提出了“教育是首先护理灵魂”的说法,强调培养青年人的道德品质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他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灵魂的净化和意识形态的引导来实现。
这告诉我们,在青年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使他们能够正确判断事物、依法办事,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理想国》中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柏拉图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个人的利益而存在,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他提出了通过良好教育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高道德的领导者来治理社会。
这告诉我们,在青年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理想国》中强调教育的实践性。
柏拉图认为,学习不仅仅是通过听讲去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他提倡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这告诉我们,在青年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并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