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理想国》中的教育理念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也是他对于政治、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关于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更是被认为是柏拉图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我们先来谈谈《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国”的构想,其中包含了对于教育的理想和构想。
在柏拉图看来,一个理想的国家应当是一个完美的国家,而这样一个完美的国家离不开良好的教育。
柏拉图主张对整个国民进行全面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提出了分类教育的观点,认为在儿童时期就应该进行分类教育,将天赋异禀者培养成为哲学统治者,将有勇气和精力的人培养成为辅助统治者,将智力较差者培养成为劳动者。
这种分类教育的思想,体现了柏拉图对于教育个性化的重视,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擅长的领域,应当根据个体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教育,以期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所长,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柏拉图还提出了对于音乐、体育和哲学的教育,他认为音乐和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心灵和身体,而哲学教育则是更加重要的,因为只有当人们具备了哲学上的智慧和认识能力,才能够成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和领导者。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个体的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同时也注重了全面素质培养,旨在培养出有理想、有品德的人才。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体现了柏拉图对于完美国家和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探讨。
他认为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和道德的培养,才能够使人们具有足够的智慧和道德品质来构建一个真正的理想国家。
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对于全面教育的重视,更可以看到他对于公正、真理、道德的追求,这种追求也是他对于理想国的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理想国”的概念和相关思想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讨,尤其是在教育和道德方面,柏拉图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一、概述《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石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构想,探讨了正义、政治、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主题。
教育理论占据了核心地位,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塑造理想国家公民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个人灵魂升华和认识真理的必经之路。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和身体素质第二阶段是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第三阶段是数学和哲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智和智慧。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的教育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道德的培养和灵魂的升华。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真理,实现灵魂的和谐与完善。
这一理念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内涵和价值。
1. 介绍《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逝于公元前347年,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
柏拉图的思想深受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真理和智慧,构建了一个宏伟而深刻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他主张通过哲学思辨和内心的修炼,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知,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人们的灵魂境界,使人们更加接近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智慧和德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理想国的合格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他主张国家应该重视教育,将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作品,其中探讨了教育思想及道德内核。
柏拉图认为教育对于塑造公民品质至关重要,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智慧与德行。
他提倡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来实现道德内核的建构,认为公平与正义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智慧与德行的统一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关键。
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仍具有深刻启示,提醒人们应重视道德内核的培养,探索智慧与德行的统一之道。
对道德修养的反思也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借鉴柏拉图的思想可以为当代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道德内核、柏拉图、公平、正义、智慧、德行、现实意义、道德修养、反思1. 引言1.1 《理想国》简介《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这部作品主要探讨了理想国的构想和治理模式,并涉及到了政治、哲学、伦理等多个领域。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被视为其重要内容之一,被认为是柏拉图对于社会和个体道德教育的探讨和建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对青年人的教育、对哲学家统治者的培养等方面内容。
通过教育,他认为可以培养出德行高尚、智慧卓越的公民,从而建构一个理想国家。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完美社会的设想和探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为其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部作品对当代社会和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教育体系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反思。
2. 正文2.1 柏拉图对教育的重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非常严谨和深刻的。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事业,因为教育直接影响到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体制,因为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的灵魂,使他们成为德行高尚、智慧和公正的人。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并非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主要讨论了关于正义、政治和教育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类社会。
他将人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
统治者是智慧和才能出众的人,他们应该接受最高级别的教育,并负责管理国家。
卫士是军队和执法部门的成员,他们需要接受身体训练和军事教育。
生产者则是社会中负责物质生产和服务的人。
柏拉图主张从小开始进行教育。
他认为婴儿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因为那个时期的教育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建议把婴儿送到国家托儿所,由国家来负责他们的抚养和教育。
在托儿所,孩子们将接受健康的饮食、体能训练和音乐艺术的教育。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康、坚强和富有艺术气质的人。
柏拉图主张培养统治者具有哲学素养。
在柏拉图的教育体系中,哲学被视为最高级别的学科,统治者应该接受高水平的哲学教育。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哲学,统治者才能理解真正的正义和智慧,从而为国家的最高利益做出正确的决策。
柏拉图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一个完善的灵魂。
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有三个部分:欲望、意愿和理性。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这些部分之间的平衡和谐。
通过培养理性,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意愿,并顺从于智慧和正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美的社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统治者具有哲学素养,从小开始进行教育,并塑造一个完善的灵魂。
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我们思考当代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探讨了政治、道德和教育等众多问题,特别是关于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其中的启示。
首先,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品德的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哲人统治者”的概念,强调了理智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真理和善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引导社会朝着有序、和谐和美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使其具备智慧、公正和慈善的品质。
其次,柏拉图主张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灵魂,并通过哲学的学习来实现。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智慧的理性部分、勇气和决断的勇气部分以及欲望的渴望部分。
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个体应该由这三个部分相互平衡地组成,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这三个部分得到均衡和和谐的发展。
柏拉图倡导的哲学教育包括数学、几何、音乐和哲学的学习,他认为这些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理性和智慧。
数字和几何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音乐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性和想象力,而哲学学习则可以使他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学生的灵魂将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此外,柏拉图还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程序必须科学和有序。
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逐渐升级的阶段,包括体育、音乐和数学等不同的学科,使学生逐渐领悟到真理和善的本质。
柏拉图还提倡学生之间的竞争和辩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教育的目标应该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道德的能力。
此外,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灵魂为中心,通过全面的学科学习来实现。
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科学和有序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效果。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灵魂的过程,是使人成为理性、公正和有责任感的公民的途径。
本文将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灵魂的培养。
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理性部分、感性部分和意志部分。
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协调和平衡的培养。
在理性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强调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使人能够理性地思考和判断。
在感性部分的教育上,他主张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的开放性,使人能够体验美和善,并对其产生情感共鸣。
在意志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注重道德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人能够具备公正和责任感。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他认为真理是智慧的根本和目标,而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获取智慧。
在教育实践中,柏拉图主张采取讨论和对话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悟出智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柏拉图还提出了一种教育方法——启发式教学,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真理的认识。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德育和公民意识。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他主张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人具备自律和坚定的信仰,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他还强调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学生应该参与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亲身体验并学习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
一方面,柏拉图提出的灵魂的培养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柏拉图强调教育要以真理和智慧为导向,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对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也提出了对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思考和挑战。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中,柏拉图探讨了众多重要话题,包括政治、道德、教育等。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探讨柏拉图对于教育及其价值观的思考。
我们需要了解柏拉图对于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他著名的“哲学宫”理念。
他认为,一个完美的社会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而理性是通过良好的教育来培养和发展的。
他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出具备理性和智慧的统治者,以及忠诚、勇敢、有纪律的士兵和劳动者。
在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中,最为重要的是“哲学宫”教育。
这种教育是针对统治者的培养,目的在于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哲学家统治者。
在“哲学宫”中,学生会接受严格的哲学训练,学习数学、几何学、天文学等知识,并培养出深刻的思维能力和领导才能。
通过这种教育,柏拉图希望培养出一批具备智慧和道德觉悟的统治者,他们能够带领社会走向理想国家的境地。
除了“哲学宫”教育外,柏拉图还提出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即音乐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
他认为,音乐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和品格,因此应当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道:“音乐对于道德魔力巨大,它对青年人的心灵影响特别大,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还对于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由与平等的人,使人们成为真正的公民,而非单纯的劳动者。
他强调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心灵和品格,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美好,而非功利的目的。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获得智慧和道德觉悟,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柏拉图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的思考。
他认为,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人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公民,才能够在追求真理和美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而这种教育思想背后的道德内核,则体现在柏拉图对于道德和品格的重视上。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的目标。
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两个方面对《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浅析。
从教育思想方面来看,《理想国》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
柏拉图主张采用严格的教育体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统治者,使其能够以公正和智慧的态度来管理国家。
他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
他认为,人的德行和道德品质可以通过教育来得到完善和提高。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
从道德内核方面来看,《理想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统治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柏拉图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一个人如果无法自律和修身,就无法领导家庭和国家。
他认为,一个道德高尚、懂得公正的统治者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他强调对于统治者来说,道德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他们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引导其他人。
在柏拉图的意识形态中,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是培养合格统治者的关键所在。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格养成。
他提出了“德育优先”的教育原则,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最优秀的。
他强调了对于学生的品格塑造,认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行为,使他们具备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和责任感。
总结来看,《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手段上。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统治者,但他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养成。
他认为,道德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统治者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质和责任感的社会人员。
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使他们具备健康发展、积极进取的品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两个方面对《理想国》进行浅析,探讨其在当代教育和道德实践中的启示和价值。
一、《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首次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即他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在这一理想的国度中,教育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整个政治体系的基础。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品德和高尚道德的统治者和公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完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国家。
教育是《理想国》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柏拉图通过对话形式,描绘了一个教育制度的全景图,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
他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为先:柏拉图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的品德。
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和公民。
他提出了“哲人统治者”的概念,即只有哲学家才能成为最优秀的统治者,而哲学家则必须经过严格的德育和品德培养。
2. 个性化教育: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应当根据个体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统一的普及教育。
他主张“铸剑者”教育计划,通过早期的职业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卫士和统治者,以及“哲侠者”教育计划,培养出具有哲学智慧和军事能力的统治者。
3. 知识和智慧的培养:柏拉图主张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具有智慧和知识的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只有经过哲学教育的人才能具备智慧,才能在处理政治和社会问题时,不会受到个人私利的干扰。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教育应当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
教育应当尊重个体的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教育应当注重知识和智慧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技能。
这些思想和理念对当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哲学文献,但其中也涉及了教育思想的讨论。
柏拉图认为,教育对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他提出了一套关于教育的思想和教育机构的构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明的统治者和公民,以建立一个有序和公正的社会。
他强调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能力,认为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教育中,柏拉图注重培养人的智慧和理性能力,他提倡让学生学习数学和哲学,以培养他们的推理和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和哲学,人可以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从幼年开始,将教育纳入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主张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基础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美德和品德。
柏拉图认为,美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只有具备美德,才能品行高尚,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主张通过故事和寓言来培养孩子们的美德,让他们在幼小时期就能学会区分善恶和美丑,从而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包括身体和精神的培养。
他提倡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通过锻炼身体来提升健康和体力。
他又认为精神上的培养同样重要,要通过音乐和诗歌来启发学生的情感和灵魂。
柏拉图认为音乐和诗歌具有疗愈和启迪的作用,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他认为音乐和诗歌可以帮助人们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充实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柏拉图还提出了一个关于教育体制的构想。
他认为教育应该在一个统一和集中的制度下进行,由一个群体负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教育。
他主张将孩子们从家庭中带走,将他们送往公共机构接受教育。
他认为,只有在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中,学生们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和培养,形成健康的个性和正确的社会观念。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品质和智慧能力的培养,注重幼年教育和整体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包括身体和精神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个集中和统一的教育体制。
龙源期刊网
杂谈《理想国》中的教育理念
作者:陈瑾瑜
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11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西方哲学方面的书籍,读起来时甚是仔细。
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的形式完整地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
柏拉图在书中把国家分为三种体系:一是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二是保卫国家的战士阶层,三是平民阶层,最高统治者是富有智慧的哲学王。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很多规矩、礼仪、道德,但没有提及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从小时候开始的教育来引导人的行为。
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可见,《理想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如其书名的政治著作,更是一部教育著作。
在《理想国》构建的城邦里,作为守护这座城邦的人——护卫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培养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需要更多的时间,书中以“最多的知识和训练”来培养他们。
首先,要选择有天性基础的人,天性即天赋,要有护卫者的质地,要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之后,才进行对后天的培养。
从教育的内容上看:第一,有选择性,要选择善的、真的、积极的故事,排除恶的、假的内容;第二,有序性,先进行教音乐后教体操,教音乐以使其心灵达到对美的爱,教体操已达到身体健康、锻炼心灵的激情部分。
从教育方法上看,運用讲故事的方法,鼓励孩子们要模仿就模仿与他们专业有关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人物,不要模仿坏人和鄙夫。
当然,前提是故事的内容需要经过精心选择的。
此外,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督,进行考察。
教育过程中,书中尤其强调早期教育,在此期间要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
“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铸造成什么形式,就能铸造成什么形式”。
好的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要排除丑恶的假的故事,因为它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
有些好的故事从小就应该讲给他们听。
柏拉图提出“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们的心灵深处”。
然而,通过仔细阅读,我发现我并不赞同书中的不少观点。
柏拉图觉得:为加强思想统治,应该不惜控制所有艺人,阻止他们不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里,还是建筑或任何艺术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不让他在城邦中存在下去”。
但是我认为,世界上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都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因为有恶,人们才可以感受到善;因为有丑,人们才能体会到美;因为邪恶的存在,人们才会追求正义。
摒弃一切反面的食物只保留正面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极端只会适得其反。
无论是艺术还是思想,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