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加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主要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提示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发现和处理事特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或和同学协作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
同学们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Office的其中一个软件Word,对于文字的输入、处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表格软件的使用还比较陌生,通过引导同学们把日常的表格信息用电脑来处理,让他们了解到原来平时用手工来处理的表格数据,在电脑里面处理是这么简单、高效的,从而增进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①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
②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技能目标①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数据的表格处理。
②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③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
3.情感目标①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①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②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表达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以恰当的形式充分表达主题。
五、教学策略和教法、学法1、教学策略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硬件)上课。
《表格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第三章第二课内容,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利用恰当的报表或图表等形式提炼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需求分析,借用表格信息加工工具(Excel软件)加工原始信息,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并完美的表现出来。
(2)能够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从不同的角度采集和分析数据,通过选用适当的图表类型,发现有价值的规律以便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学会表格数据的多元化加工。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设置的情境,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导向,明确信息需求,确定研究计划和方法。
(2)能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究,选择并采用合适的信息加工方式来组织和表达信息。
(3)能归纳出如何利用表格和图表等工具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整理、挖掘、提炼和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中,逻辑清析地表达意图,增强信息意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着促进作用。
(2)激发主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热情,积极地在社会活动中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利用公式、图表等信息加工手段,对表格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表达意图,在实践应用中归纳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难点:通过公式、函数的灵活应用,对在研究任务中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图表的创建提供原始信息。
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数据,通过恰当的图表类型,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素养”,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
4.2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信息2.利用表格处理数据,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涵的信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表格的主要功能和优势难点: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通过材料说明利用表格的优势材料:小明是一个运动员,每天教练都会为他准备一些营养午餐,今天的午餐是:炒西红柿、鲫鱼汤、炒冬瓜、红烧鸡腿,主食为两碗米饭,饭后小明还吃了苹果。
其中: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为7.5克,脂肪含量为0.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9克;西红柿的蛋白质含量为0.6克,脂肪含量为0.3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克;鲫鱼的蛋白质含量为13克,脂肪含量为1.1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1克;冬瓜的蛋白质含量为0.4克,脂肪含量为0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克;鸡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3.3克,脂肪含量为1.2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克;苹果的蛋白质含量为0.2克,脂肪含量为0.6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5克。
请问小明今天的午餐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各是多少?本材料包含大量数字信息,无论是阅读起来还是计算起来都非常不方便,若利用以下的这种表格方式,便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到所有信息,亦可易于计算:关于表格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课表:2.了解Microsoft Office Excel及其简单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简介: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是由Microsoft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而编写和运行的一款试算表软件。
Excel 是微软办公套装软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广泛地应用于管理、统计财经、金融等众多领域。
(1)打开与新建Excel表格①双击Excel图标②在空白处单击右键→新建→Microsoft Excel文档③双击已有的Excel文档(2)简单介绍工作界面状态栏名称框数据编辑区填充句柄工作表区工作表标签单元格全选(3)展示效果1(排序)并演示过程原表:排序后:如何排序?步骤详解:方法1(一般排序法):①选中需要排序的数据②单击菜单栏中“数据”→排序→将“主要关键字”改为“蛋白质”→排序方法改为“升序”→确定方法2(自动筛选法):①选中需要排序的数据②单击菜单栏中“数据”→筛选→自动筛选③此时每一列属性旁都会出现一个小三角的下拉菜单④在下拉菜单中可任意选择排序方法,也可直接查找需要的信息(4)展示效果2(公式和函数计算)并演示过程原表:计算后:如何计算?步骤详解方法1(利用公式计算):①选中需要显示计算结果的单元格②在数据编辑区中输入:=C3+C4+C5+C6+C7+C8,输入完成后敲击键盘上的“回车”键即可方法2(利用函数计算):①选中需要显示计算结果的单元格②单击菜单栏中“插入”→函数③选择函数SUM→“确定”,在弹出的“函数参数”的对话框中输入C3:C8,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高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高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篇一:Excel中统计图表的建立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精品)同学,今天你超支了吗?——Excel中统计图表的建立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第三章信息的加工里面第二节是字处理和表处理。
其中,第三小节是要求学生熟练使用字处理和表处理软件制作关于《主要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比较》的报告,能够熟练地将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合适的图表样式,并结合字处理软件的一些相关操作,最终形成一份简要的报告。
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图表能够发现事物的性质、特征、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挖掘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习惯和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学生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可以熟练地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和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技能去分析、处理一些图表数据,从而创建出能够最佳体现数据关系的统计图并形成一份报告。
学生在本节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可以体会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开展合作探究、协作学习、体验感知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由数据表创建各类统计图(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的方法。
(2)、根据各类统计图表的特点,学会使用图表分析数据,制作关于同学们零用钱消费的分析报告。
2、过程与方法:(1)、情境引入、案例展示、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引导学习(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参与竞争3、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制作零用钱消费统计图表,明确自己消费存在的问题,增强理性消费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Excel将表格信息转换成图表的过程和方法。
(2)、学会利用图表分析数据,总结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
2、教学难点:(1)、掌握统计图和数据表的数据关系,能够根据数据表制作合适的统计图。
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材分析】: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主要是利用工具软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学习。
通过本章节学习,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表格处理方面的操作使用,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要合理的表达意图的方法,这里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
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学生成长档案袋、考勤表、评选表等。
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
教材主要是以“评优活动”案例为基础展开学习,以“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的线索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表格处理软件对图表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能力目标』: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操作中,学生可能对本节内容产生误解,侧重图表的操作与应用,而轻视文本的应用。
实际上,图表是将分析数据的结果表示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文本也是表达和组织信息的重要方式,只有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清晰和直观。
【教学重点】:(1)利用表格处理软件对图表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教学难点】:(1)学生能力、认知水平不同(2)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教学安排】:二课时1课时——表格软件的使用2课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内容】: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关系,就会得到不同方面的结果柱形图和饼形图都是表示各品牌的销售业绩占总体的百分比,你认为哪个更适合?为什么?针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