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如果将一个"-"样品错分为"+"类所造成的损失要比将" +"分成"-"类严重. 偏向使对"-"类样品的错分类进一步减少,可以使总的损 失最小,那么B直线就可能比A直线更适合作为分界线.
12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P(ωi | X )
Bayes公式体现了先验概率,类概率密度函数,后 验概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0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1,先验概率 P(ωi ) 先验概率 P(ω i ) 针对M个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而言, 不考虑其他任何条件.
21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2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Bayes决策 研究目的和意义
1.两类问题
ω 若每个样品属于ω1 , 2 类中的一类,已知两类的先验概率分别为
P (ω1 )和P (ω 2 )
,两类的类条件概率密度分别为 P( X | ω1 )和 P( X | ω 2 )
Hale Waihona Puke 则任给一X,判断X的类别. 由Bayes公式可知:
2)基于最小错误风险的Bayes决策 引入了"风险"与"损失"概念,希望做到使 风险最小,减小危害大的错分类情况.
16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图4-2可见,错分类有不同情况,两种错误造成 的损失不一样,不同的错误分类造成的损失会不相 同,后一种错误更可怕,因此就要考虑减小因错分 类的危害损失.
31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4,P(ω1 | X ) 和 P(ω ① P(ω
1
2
| X)
与
P ( X | ω1 )
和 P( X | ω ) 的区别
2
| X)
和
P (ω 2 | X )
是在同一条件X下,比较
ω1
和
ω2
出现的概率.
32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① 如 P (ω1 | X ) > P (ω 2 | X ) 则可以下结论,在X条件下,事件 如图4-4所示.
05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例:某制药厂生产的药品检验识别 目的:说明Bayes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06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如图4-1所示,正常药品"+",异常药品"-".识 别的目的是要依据X向量将药品划分为两类.
2 2 ∞ ∞
26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多维正态概率密度函数为:
P( X ) = 1 (2π ) N / 2 | S |1 / 2 1 exp[ ( X ) T S 1 ( X )] 2
X = ( x1 , x 2 ,..., x N ) 为 N
3,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是指呈现状态X时,该样品分属各类 别的概率,这个概率值可以作为识别对象归属的 依据 .
29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由于属于不同类的待识别对象存在着呈现相同观察值 的可能,即所观察到的某一样品的特征向量为X,而 在M类中又有不止一类可能呈现这一X值,它属于各类 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这种可能性可用
34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 Bayes决策
35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2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Bayes决策 研究目的和意义
假定得到一个待识别量的特征X后,每个样品X有 N 个特征,即 X = ( x1 , x 2 ,..., x N ) T 通过样品库,计算先验概率 P(ω i ) 及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P ( X | ω i ) ,得到呈现状态X时,该样品分属各类别的概率, 显然这个概率值可以作为识别对象判属的依据.
分类器参数的选择或者学习过程得到的结果取决于 设计者选择什么样的准则函数. 不同准则函数的最优解对应不同的学习结果,得到 性能不同的分类器.
13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错分类往往难以避免,这种可能性可用 P (ω i | X ) 表 示. 如何做出合理的判决就是Bayes决策所要讨论的问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基于错误率的Bayes决策 基于最小风险的Bayes决策
09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此时,任何决策都存在判错的可能性. 即所观察到的某一样品的特征向量X,在M类中又有 不止一类可能呈现这一X值,无论直线参数如何设计, 总会有错分类发生.
10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如果以错分类最小为原则分类,则图中A直线可能是最佳的分 界线,它使错分类的样品数量为最小.
36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2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Bayes决策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后验概率分布图4-4可见,在X值小时,药品被 判为正常是比较合理的,判断错误的可能性小.
基于最小错误概率的贝叶斯决策就是按后验概率的 大小做判决的.这个规则又可以根据类别数目,写 成不同的几种等价形式.
37
17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 Bayes公式
18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待测样品,Bayes公式可以计算出该样品分属各类 别的概率,叫做后验概率. 看X属于哪个类的可能性最大,就把X归于可能性最大的 那个类,后验概率作为识别对象归属的依据.
P( X | ωi )
25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单变量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P( x) = 1 x 2 exp[ ( ) ] 2 σ 2π σ 1
为数学期望(均值)
= E ( x) = ∫ xP( x)dx
∞ ∞
σ2
为方差:
σ = E[( x ) ] = ∫ ( x ) 2 P( x)dx
1 1 1 T P( X | ω i ) = ln exp[ ( X i ) S i ( X i )] N /2 1/ 2 2 | Si | (2π ) 1 N 1 1 = ( X i ) T S i ( X i ) ln 2π ln | S i | 2 2 2
28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1,举例说明:什么是先验概率 P(ω i ) ? 由统计资料表明总药品数为n, 其中正常药品数为 n1 ,异常药品数为 n2 则
n1 P(ω1 ) = n
n2 P(ω 2 ) = n
先验概率!
显然在一般情况下正常药品占比例大,即 P(ω ) > P(ω )
1 2
由先验概率所提供的信息太少!!!
22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ω1
出现的可能性大.
两类情况下,则有
P (ω1 | X ) + P (ω 2 | X ) = 1
33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② P( X | ω1 ) 与 P( X | ω ) 都是指各自条件下出现X的可能性,
2
两者之间没有联系,比较两者没有意义.
02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03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1 Bayes决策所讨论的问题
04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1)当分类器的设计完成后,对待测样品进行 分类,一定能正确分类吗? (2)如果有错分类情况发生,是在何种情况下 出现的?错分类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概率密度函数 P( X | ω1 ) 是正常药品的属性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P( X | ω 2 )
是异常药品的属性分布.
24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工程上的许多问题中,统计数据往往满足正态分 布规律. 正态分布简单,分析简单,参量少,是一种适宜 的数学模型. 如果采用正态密度函数作为类条件概率密度的函数 形式,则函数内的参数(如期望和方差)是未知的,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利用大量样品对这些参数进行 估计. 只要估计出这些参数,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也就确定了.
19
内容纲要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Bayes决策的基本概念 研究目的和意义
Bayes公式如下:
P(ω i | X ) = P ( X | ω i ) P (ω i )
∑ P( X | ω
j =1
n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