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评审修订表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风险,明确管控层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现场、办公现场及生产经营场所内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管控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
三、职责1、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2、总经理负责厂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审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3、安全科长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4、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组织各自单元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点管控,风险公示和培训工作。
5、从业人员应参与本岗位风险评价,实施风险点管控。
四、工作要求1、首先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管控小组,做到全员参与风险评价。
(1)风险管控小组组成原则公司级风险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部门、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
具体事务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责。
(2)车间级风险评价小组:组长:车间主任成员:班组长、岗位员工代表3、评价小组成立以后,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制定管理程序。
4、实施全员培训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安全科将组织各科室和专业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培训,使他们学会识别危险源以及评估风险的方法,并保存相关的培训记录。
5、编写体系文件公司和各部门、专业科室将分别制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相关记录文件。
五、风险识别评价1、风险点确定(1)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可以根据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不同的功能分区来进行划分,并对每个风险点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描述,以便更好地进行监控和管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一、引言安全风险是指威胁到人员、资产或环境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组织的安全,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和管控。
本文将介绍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清单,帮助组织有序地进行安全风险管理。
二、安全风险分级根据安全风险的影响程度和概率,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 高风险:具有严重后果且发生概率较高的安全风险。
2. 中风险:具有一定后果且发生概率较高的安全风险。
3. 低风险:具有较小后果且发生概率较低的安全风险。
4. 微风险:具有极小后果且发生概率极低的安全风险。
三、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为了有效地管理各级别的安全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以下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示例:1. 高风险管控清单- 制定详细的紧急应急预案,确保高风险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应对。
- 定期进行高风险区域、设备和系统的巡检与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 建立高风险区域的进出管理制度,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
- 加强对高风险相关员工的培训和岗位职责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 中风险管控清单-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中风险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 建立中风险区域的检查制度,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 加强对中风险区域的访问控制,限制非相关人员的进入。
- 实施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3. 低风险管控清单- 建立低风险区域的巡检制度,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 提供基础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 定期审查低风险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级别和管控策略。
4. 微风险管控清单- 定期巡检设备和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 提供基础的安全培训,宣传安全意识。
- 定期评估微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级别和管控策略。
四、总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是组织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科学地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和管控,可以有效地保护组织的人员、资产和环境安全。
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保持清单的时效性,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两体系建设文件目录序号类型文件名备注1相关法规标准关于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194号)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7〕98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2883-2016)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2-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2-2017)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3-2017)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B37/T3162-2018)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B37/T 3163-2018)2相关体系文件关于设置公司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通知(EHS微社区矿山发﹝2017﹞37号)关于矿山安全管理人员任命的通知(EHS微社区矿山发﹝2017﹞38号)关于成立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EHS微社区矿山发﹝2017﹞53号)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EHS微社区矿山发﹝2017﹞55号)关于下发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等制度的通知(EHS微社区矿山发﹝2017﹞57号)关于下发矿山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通知(EHS微社区矿山发﹝2017﹞58号)关于下发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等制度的通知(EHS微社区矿山发﹝2018﹞21号)关于下发矿山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通知(EHS微社区矿山发﹝2018﹞22号)EHS微社区矿山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EHS微社区矿山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EHS微社区矿山矿山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EHS微社区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制度EHS微社区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考核奖惩制度EHS微社区矿山矿山风险评价准则EHS微社区矿山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3相关教育培训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计划、培训记录两个体系建设全员培训试卷、考试成绩4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活动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说明设备设施清单、设备设施台账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风险点确定台账、风险点确定台账评审修订表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风险控制措施评审修订表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评审修订表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统计表、重大风险点统计表风险空间分布图风险告知卡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告知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公示栏5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计划矿山隐患排查记录本-生产现场类(公司、车间、区队、班组)矿山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区队、班组)矿山隐患排查记录本-基础管理类(公司、车间)矿山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公司、车间)矿山隐患整改通知单&销号审批表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隐患排查结果通报、隐患排查治理通报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奖惩记录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矿山隐患排查治理统计表6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审记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报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及运行(ppt)类型序号文件名份数备注相关法规标准1关于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1 2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1 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1 4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1 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1 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2883-2016)1 7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2-2017)1 8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3-2017)1 9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2-2017)1 10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3-2017)1 11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7〕98号)1类型序号文件名份数备注相关体系文件1关于设置公司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通知(安山水发﹝2017﹞37号)3 2关于矿山安全管理人员任命的通知(安山水发﹝2017﹞38号)3 3关于成立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安山水发﹝2017﹞53号)3 4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安山水发﹝2017﹞55号)3 5关于下发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等制度的通知(安山水发﹝2017﹞57号)3 6关于下发矿山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通知(安山水发﹝2017﹞58号)3 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3 8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9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 10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制度3 1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考核奖惩制度3 12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管理制度3 13矿山风险评价准则3 14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3 15安丘山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 16安丘山水矿山岗位操作规程1类型序号文件名份数备注相关教育培训1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计划、培训记录1 2两个体系建设全员培训试卷、考试成绩1类型序号文件名份数备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1作业活动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说明1 2设备设施清单、设备设施台账1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1 4风险点排查台账、风险点排查台账评审修订表1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1 6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1 7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1 8风险控制措施评审修订表1 9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10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关体系文件11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1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评审修订表1 13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统计表1 14风险空间分布图1 15风险告知卡1 16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告知1 17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公示栏1类型序号文件名份数备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3 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3 3隐患排查计划3 4矿山隐患排查记录本-生产现场类(班组、岗位)6 5矿山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班组、岗位)1 6矿山隐患排查记录本-基础管理类(公司、车间)2 7矿山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公司、车间)1 8矿山隐患整改通知单&销号审批表1 9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1 10隐患排查结果通报、隐患排查治理通报1 11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奖惩记录1 12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 13矿山隐患排查治理统计表1类型序号文件名份数备注续改进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审记录1险分级管控体系2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报告2持续改进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及运行(ppt)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规定。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责任体系组长:矿长副组长:安全科长成员:办公室主任、财务科长、储运科长、保卫科长领导组职责:审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风险管理有关问题,定期检查各区域、各科室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意见,制定管控措施,总结经验,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有序推进。
(二)工作职责 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编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安排布置安全风险管控重点,督促各科室履行职责。
2、分管负责人是安全宣传教育和三基培训风险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各基层单位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定期检查分析及效果评估,并检查各部门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经常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督促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二、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各种危险源辨识,通过辨识分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监控、预警,制定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风险辨识方法采用D=LEC公式计算安全风险值,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四、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规定矿长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每年年底由经理组织各科室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各大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A卷一、判断题1.对于隐患排查工作,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1分)A.正确B.错误2.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
()(1分)A.正确B.错误3.事故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1分)A.正确B.错误4.在制定与评审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不考虑成本,只要将风险消除即可。
()(1分)A.正确B.错误5.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1分)A.正确B.错误6.隐患治理流程顺序:1)下发隐患整改通知;2)实施隐患治理;3)通报隐患信息;4)治理情况反馈;5)验收。
()(1分)A.正确B.错误7.安全检查表法(SCL)适用于对设备设施、作业区域、建构筑物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1分)A.正确B.错误8.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
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
()(1分)A.正确B.错误code9.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在风险评价时,应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1分)A.正确B.错误10.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1分)A.正确B.错误11.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1分)A.正确B.错误12.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览表1.目的为了有效识别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和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便于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总部所有部门、子公司、工作场所、设备和设施。
3.职责3.1安全技术部直接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控制程度的实施,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程序或指导手册,成立风险分级评估组织,指导各部门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确定风险等级。
3.2各部门是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控制的主要责任部门。
3.2.1负责本部门生产安全、或职业危害识别和记录;3.2.2负责以及本部门危害因素的控制;3.2.3负责安全危险因素的汇总和记录以及具体组织实施;3.2.4负责《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的保存。
3.4企业各级管理者负责组织和参与风险评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4安全风险分级安全风险分级以危险源等级来分级,根据公司《危险源识别、评价制度》,危险源共分为四个等级,见下表:5.安全风险分级控制5.1根据各部门《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责任清单一览表》中辨识的各部位(岗位)、危险源、风险类别、风险等级,按照岗位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和管理层次,明确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消除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防止事故发生。
5.2各部门要对照本部门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责任清单一览表》,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具体的培训参照培训管理制度执行。
5.3对于构成一级和二级以上的危险源,公司安全技术办公室应建立危险源档案,包括:评价报告和技术结论;评价意见;隐患治理计划,包括资金预算等。
;治理进度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等。
5.4风险信息更新。
技术部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识别,并根据流程或人员变化完善或修订分级控制措施和责任清单。
高危作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简介每个企业都有一些高危作业活动,例如高空作业、火焰作业、封闭空间作业等。
这些作业活动具有较大的风险,如果不加以管控,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基于此,企业需要制定高危作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明确高危作业的等级和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高危作业能够安全可控地进行。
2. 高危作业风险分级高危作业风险分级是根据高危作业的危险性和风险程度进行的等级划分。
一般地,高危作业风险分级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五级为最低等级。
各等级的风险特征如下表所示:风险等级危险性风险特征一高事故爆发概率大,后果严重、不可控二较高事故爆发概率大,后果较严重、不易控制三中等事故爆发概率较大,后果一般、易控制四较低事故爆发概率较小,后果一般、易控制五低事故爆发概率小,后果轻微、易控制3. 高危作业风险管控措施对于高危作业风险分级清单中的每种高危作业活动,需要明确其对应的管控措施,以及责任人和具体执行时间。
通常,高危作业风险管控措施的内容包括:3.1. 高危作业活动风险评估在确定高危作业风险等级时,需要对高危作业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包括风险源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环节,进一步识别高危作业活动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3.2. 高危作业活动管控计划制定高危作业活动管控计划,明确高危作业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对所需工具、设备和材料进行细化,制定安全操作程序、隔离和安全防护措施、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
由该高危作业活动的负责人组织实施,依据作业过程和特点灵活实施。
3.3. 高危作业活动操作规程根据高危作业活动的风险等级、风险评估等,制定高危作业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活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同时,要求执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其具有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经验。
3.4. 高危作业活动现场监控对高危作业活动的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尽可能提前预见危险和识别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