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梁桥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0.94 MB
- 文档页数:6
浅谈铁路钢桁梁桥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阐述了钢桁梁桥的特点、发展情况、施工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现今用在钢桁梁桥中的整体式节点和正交异性板进行了探索。
关键字:铁路钢桁梁桥发展情况整体式节点正交异性板一、前言钢桥由于其材料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而构件相对较轻, 施工比预应力混凝土桥轻盈和方便等特点,大量使用在大中跨度的桥梁上。
其中,钢桁梁桥由桁架杆件组成,尽管整体上看钢桁梁桥以受弯和受剪为主,但具体到每根桁架杆件则主要承受轴向力。
与实腹梁相比是用稀疏的腹杆代替整体的腹板,从而节省钢材和减轻结构自重,又由于腹杆钢材用量比实腹梁的腹板有所减少,钢桁梁可做成较大高度,从而具有较大的刚度及更大的跨越能力。
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阐述了钢桁梁桥的特点、发展情况、施工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现今用在钢桁梁桥中的整体式节点和正交异性板进行了探索。
二、钢桁梁桥的特点钢桁梁桥综合了钢材和桁架结构的特点:(1)跨越能力大。
由于钢材强度大,在相同的承载能力条件下,与混凝土桥梁相比,钢桥构件的截面较小,所以钢桥自重轻,加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2)易于修复和更换。
(3)钢桁梁的杆件和节点较多,构造较为复杂,制造较为费工。
(4)钢材易锈蚀,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故养护费用高。
(5)造价较高。
(6)抗压能力强,整体性好。
三、钢桁梁桥的发展情况1894年,我国第一次主持修建钢桁梁桥——滦河大桥,由我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完成。
其上部结构由多孔钢桁梁和钢板梁组成。
建国以前所建的钢桁梁桥跨度较小,所用的钢材都是进口的,结构都采用铆钉,工艺简陋,建国后,钢桁梁桥技术发展很快。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加快铁路建设,在成昆铁路修建中,系统地研究了栓焊钢桁梁桥新技术,一举建成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栓焊钢桁梁桥四十几座,结束了在我国使用了近100年的铆接钢桁梁桥的历史,这在我国钢桁梁桥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中1966年建成的饮水河大桥主跨112米,为中国第一座栓焊钢桥。
我认识的钢桁梁桥摘要介绍钢桁梁桥的组成、构造、计算等内容,以及本人对钢桁梁桥的浅见1 概述钢桁梁桥可以看作是将实腹的钢板梁桥按照一定规则空腹化的结构形式,结构整体上为梁的受力方式,即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结构。
1.1基本组成钢桁梁桥可以看作是将实腹的钢板梁桥按照一定规则空腹化的结构形式,结构整体上为梁的受力方式,即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结构。
下图1.1-1为下承式钢桁梁桥的基本组成情况。
图1下承式钢桁梁桥的基本组成情况1.主桁主桁是钢桁梁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最常采用的是平面桁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受力实质是格构式的梁。
主桁由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组成。
2.联结系1)分类:纵向联结系和横向联结系2)作用:联结主桁架,使桥跨结构成为稳定的空间结构,能承受各种横向荷载3)纵向联结系分上部水平纵向联结系和下部水平纵向联结系;主要作用为承受作用于桥跨结构上的横向水平荷载、横向风力、车上横向摇摆力及离心力。
另外是横向支撑弦杆,减少其平面以外的自由长度。
4)横向联结系分桥门架和中横联;主要作用为是增加钢桁梁的抗扭刚度。
适当调节两片主桁或两片纵联的受力不均。
3.桥面系1)组成:由纵梁、横梁及纵梁之间的联结系2)传力途径:荷载先作用于纵梁,再由纵梁传至横梁,然后由横梁传至主桁架节点。
4.制动联结系制动联结系也称为制动撑架,设置在于桥面系相邻的平纵联的中部,通常由四根杆件组成。
作用是将纵梁上的纵向水平制动力传至主桁,以减小制动力对横梁的不利影响。
5.桥面、支座及墩台与其它桥梁相似。
1.2 主桁架的图式及特点1.主桁架的常用类型2)节间长度铁路钢桥:中、小跨径的桁架,上承式桁架的节间长度一般为3~6m,下承式桁架的节间长度一般为6~10m,跨径较大的下承式桁架节间可达12~15m。
公路钢桥:节间长度可适当增大。
3)斜杆倾角斜杆倾角由主桁高度与节间长度的比值决定,有竖杆的桁架的合理倾角为50°左右;无竖杆的桁架的合理倾角为60°左右。
钢桥施工技术——钢桁梁桥钢桁梁(图6.3.1)的出现来自钢板梁的演变,人们根据梁的截面在中性轴附近应力最小的理论,研究从板梁的腹板中挖掉若干方格以节省钢料和减轻梁的自重的办法,并逐步演变为用三角形组成的桁架来代替板梁。
钢桁梁和板梁的主要区别是:桁架以腹杆(斜杆和竖杆)代替板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桁架中的所有杆件都顺着杆件轴向承受压力或拉力,杆件截面上的材料都发挥相同的效能。
与板梁相比,桁梁的主要优点:一是跨越能力较大;二是当跨度较大时,自重也较轻,节省钢材,一般使用跨度都大于30 m。
钢桁梁主要类型有上承式简支钢桁梁、下承式简支钢桁梁、下承式连续钢桁梁等。
其主要由桥面、桥面系、主桁、连接系及支座等 5 个部分组成。
列车作用于钢桁梁的荷载,首先通过桥面的基本轨传送给桥枕,桥枕传给桥面系的纵梁,纵梁传给横梁,横梁传给主桁,主桁传给支座,支座传给墩台。
一、主桁主桁(图6.3.2)是钢桁梁桥的主要承重结构。
钢桁梁桥有两片主桁架,每片桁架一般由上弦杆、下弦杆、斜杆及竖杆等组成,斜杆和竖杆统称为腹杆。
两片主桁架的作用相当于板梁的两片主梁。
铁路钢桁梁桥一般采用下承式。
图6.3.1 钢桁梁图6.3.2 下承式钢桁梁组成示意图1. 主桁形式我国中等跨度(48~80 m)的下承式桁梁桥,其主桁结构常采用图6.3.3(a)中的几何图示,而不采用图6.3.3(b)。
二者的斜杆方向不同,基于此,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图式6.3.3(a)的竖杆较图式(b)受力较小,受压斜杆的数量也较少,而且图式6.3.3(a)的弦杆内力不像图式6.3.3(b)那样在每个节间都得变化一次,因而图式 6.3.3(a)的弦杆截面,易于选择得较为经济合理。
由于这些原因,使图式6.3.3(a)比图式6.3.3(b)更为节省钢料。
具有图6.3.3(a)这种形式的桁梁桥,其构造简单,部件类型较少,适应设计定型化,有利于制造与安装,宜于选作标准设计桁梁桥的主桁图式。
浅谈铁路钢桁梁桥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阐述了钢桁梁桥的特点、发展情况、施工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现今用在钢桁梁桥中的整体式节点和正交异性板进行了探索。
关键字:铁路钢桁梁桥发展情况整体式节点正交异性板一、前言钢桥由于其材料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而构件相对较轻, 施工比预应力混凝土桥轻盈和方便等特点,大量使用在大中跨度的桥梁上。
其中,钢桁梁桥由桁架杆件组成,尽管整体上看钢桁梁桥以受弯和受剪为主,但具体到每根桁架杆件则主要承受轴向力。
与实腹梁相比是用稀疏的腹杆代替整体的腹板,从而节省钢材和减轻结构自重,又由于腹杆钢材用量比实腹梁的腹板有所减少,钢桁梁可做成较大高度,从而具有较大的刚度及更大的跨越能力。
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阐述了钢桁梁桥的特点、发展情况、施工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现今用在钢桁梁桥中的整体式节点和正交异性板进行了探索。
二、钢桁梁桥的特点钢桁梁桥综合了钢材和桁架结构的特点:(1)跨越能力大。
由于钢材强度大,在相同的承载能力条件下,与混凝土桥梁相比,钢桥构件的截面较小,所以钢桥自重轻,加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2)易于修复和更换。
(3)钢桁梁的杆件和节点较多,构造较为复杂,制造较为费工。
(4)钢材易锈蚀,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故养护费用高。
(5)造价较高。
(6)抗压能力强,整体性好。
三、钢桁梁桥的发展情况1894年,我国第一次主持修建钢桁梁桥——滦河大桥,由我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完成。
其上部结构由多孔钢桁梁和钢板梁组成。
建国以前所建的钢桁梁桥跨度较小,所用的钢材都是进口的,结构都采用铆钉,工艺简陋,建国后,钢桁梁桥技术发展很快。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加快铁路建设,在成昆铁路修建中,系统地研究了栓焊钢桁梁桥新技术,一举建成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栓焊钢桁梁桥四十几座,结束了在我国使用了近100年的铆接钢桁梁桥的历史,这在我国钢桁梁桥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中1966年建成的饮水河大桥主跨112米,为中国第一座栓焊钢桥。
钢桁梁引言钢桁梁是一种常见于桥梁工程中的结构形式。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钢材制成的桁架结构,通过连接件将其连接在一起形成横跨河道或道路的桥面。
钢桁梁在桥梁工程中广泛使用,其具有优异的强度、刚性和耐久性,使其成为现代桥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组成结构钢桁梁由上弦杆、下弦杆和网格构件组成。
其中,上下弦杆是承受桥梁荷载的主要构件,而网格构件则起到加固和支撑的作用。
上下弦杆通常是采用横向排列的钢板或钢桁架构成,而网格构件则由钢材或钢管组成。
材料选择钢桁梁的材料选择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钢桁梁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见的钢材包括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耐候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桥梁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荷载要求以及使用年限等因素。
设计与计算钢桁梁的设计和计算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桥梁的跨度、荷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
计算则包括对钢桁梁的自重、荷载和风载等进行力学计算,以确定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制造与安装钢桁梁的制造和安装是保证桥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钢材进行加工、焊接和热处理等工艺,以确保钢桁梁的质量和强度。
安装过程中,则需要考虑桥梁的拆解、起吊和连接等步骤,以保证钢桁梁的准确安装和牢固连接。
维护与保养钢桁梁的维护和保养对于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和保证交通安全非常重要。
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清洁、喷涂防锈剂和检查焊缝等。
另外,还需要定期检测和评估钢桁梁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若有损坏或疲劳现象,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应用范围钢桁梁在桥梁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可以用于公路桥、铁路桥、高架桥以及跨越河道、峡谷等特殊地理环境的桥梁。
钢桁梁的设计和制造也常用于各类临时性桥梁和施工工程中,为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结论钢桁梁作为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强度、刚性和耐久性,成为现代桥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钢桁梁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选择、力学计算和工艺操作等因素,以确保钢桁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文章编号:1009-6825(2015)15-0166-04钢桁架桥的设计分析与优化综述★收稿日期:2015-03-1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10286126)作者简介:沈圣(1995-),男,在读本科生;杨鸣(1993-),女,在读本科生;王欣如(1995-),女,在读本科生;杨湛(1994-),男,在读本科生;牛畅(1994-),男,在读本科生沈圣杨鸣王欣如杨湛牛畅(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摘要:简要叙述了钢桁架桥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对于钢桁架桥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于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归纳和阐述了对钢桁架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关于钢桁架桥设计与优化的综合结论以及展望。
关键词:钢桁架桥,结构设计,力学分析,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U448.211文献标识码:A1桁架桥简介桁架桥[1](Truss Bridge )指的是以桁架(Truss )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桁架桥是由结构最简单的桥———梁式桥(Beam bridge )演变而来。
而由桁架桥衍生出来的桥梁类型包括悬臂桥(Cantilever bridge )、桁架拱桥(Truss arch bridge )等,其在现代桥梁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到了20世纪上半叶,标准化钢构桁架桥(standard plan truss bridges )和大跨连续桁架桥陆续出现,钢桁架桥开始走进历史舞台。
桁架桥为空腹结构,因而对双层桥面有很好的适应性,例如我国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双层特大钢桁梁桥,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上层是双向四车道的当渗透系数大于1.0ˑ10-7m /s ,小于1.0ˑ10-4m /s 时,可选用土压平衡盾构或泥水盾构。
根据地质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隧道洞身上部及通过的地层中主要为②-4细砂层、③-4细砂层以及③-5中砂层,细砂层的渗透系数为7ˑ10-5m /s ,中砂层的渗透系数为1.7ˑ10-4m /s 。
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与受力特点钢桥是使用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桥梁。
钢材具有高强度、耐候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以及受力特点如下:一、主要结构形式1.桁梁桥:桁梁桥是一种常见的钢桥结构形式,桁梁是由上下面板、纵向梁、纵向加劲肋组成的刚性板梁结构。
桁梁桥具有自重轻、承载能力强、结构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建设中。
2.悬索桥:悬索桥是由一根或多根悬索拉起桥面板的桥梁,主要由悬索、主塔、锚固构件、桥面板等组成。
悬索桥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悬索负责承受桥面板的自重和交通荷载,主塔和锚固构件负责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3.斜拉桥:斜拉桥是通过倾斜的钢缆将桥面板悬挑在主塔两侧的桥梁。
斜拉桥的主要特点是桥面板悬挑长度大、开间大、造型美观等。
4.梁桥:梁桥是由若干跨中为简支梁或连续梁的桥墩和桥面板组成的桥梁。
梁桥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桥面板由钢材制成,梁和桥墩一般由混凝土制成。
二、受力特点1.自重:钢桥的自重是指桥梁本身的重量。
由于钢材的密度相对较小,钢桥的自重相对较轻,使得桥梁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更加灵活和方便。
2.交通荷载:钢桥需要承受行驶在桥面上的车辆的荷载。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刚性,可以承受较大的交通荷载,使得钢桥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3.温度变化:钢材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钢桥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和收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4.风荷载:钢桥容易受到风的影响,需要考虑对风荷载的抵抗能力。
一般采取增加桥梁的抗风措施,如加装防风挡板、增强桥墩的抗风能力等。
5.地震荷载:地震是一个重要的桥梁荷载,对钢桥的性能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在设计和建设钢桥时,需要充分考虑地震荷载,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钢桥的主要结构形式包括桁梁桥、悬索桥、斜拉桥和梁桥等,其受力特点主要包括自重、交通荷载、温度变化、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跨航道公路钢桁梁桥空间受力特性分析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跨航道公路钢桁梁桥的基本结构形式。
该桥梁形式一般由桥面铺装、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三部分组成。
桥面铺装通常由钢板、混凝土或沥青等材料构成,用于承载车辆和行人的荷载。
上部结构是桥梁的承重部分,主要由钢桁梁构成,负责将荷载传递到桥墩上。
下部结构则是支撑和固定桥梁的一系列构件,包括桥墩和桥台等。
在桥梁运行过程中,桥梁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
静荷载是指桥梁自身的重量和固定在桥面上的其他构件的重量,如栏杆、声屏障等。
动荷载则是指通过桥面传递的车辆荷载和行人荷载等。
这些荷载将作用于桥梁的上部结构上,对桥梁构件产生一定的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受力特性。
在钢桁梁桥的空间受力特性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桥梁在静荷载和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在静荷载作用下,桥梁由于自身重量产生弯矩,使得钢桁梁顶部受压、底部受拉。
当动荷载作用于桥梁时,桥梁上部结构将产生挠度和横向位移,钢桁梁将受到弯曲和剪切力的作用。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性,需要对桥梁构件进行合理的尺寸选取和材料选择,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需求。
另外,跨航道公路钢桁梁桥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的外界因素,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考虑。
例如,桥梁在海洋环境中需要考虑到腐蚀的问题,可以采用防腐涂层或使用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
此外,桥梁还需要考虑到雷电、风荷载和地震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性。
总之,跨航道公路钢桁梁桥的空间受力特性分析是桥梁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确定桥梁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是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
因此,在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桥梁受力特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桥梁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和外部影响。
特大桥钢桁梁总结汇报特大桥钢桁梁是一种用于大型桥梁的结构元件,具有重要的桥梁支撑功能。
本文将总结和汇报特大桥钢桁梁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定义、结构特点、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特大桥钢桁梁,又称为特大跨径钢结构桥梁,是指跨度大于1000米的桥梁结构。
由于传统的混凝土桥梁在大跨度情况下存在技术难题,特大桥钢桁梁作为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应运而生。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桁架结构,由水平和垂直网格构成,通过钢材连接在一起。
桁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载荷特性、材料强度和桁架梁自身的稳定性等。
特大桥钢桁梁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特大桥钢桁梁具有较轻的自重,可以减少对桥基的荷载,从而降低桥梁的建设成本。
其次,桁梁结构的钢材耐腐蚀性能良好,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
再次,由于桁梁结构的连续性好,具有较高的整体刚度,能够有效地分担荷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特大桥钢桁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它广泛应用于大型公路和铁路桥梁的建设。
特大桥钢桁梁的大跨度特点使得其在跨越宽阔江河和峡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桥梁结构无法满足的需求。
其次,特大桥钢桁梁也用于建设城市间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此外,特大桥钢桁梁还逐渐应用于一些特殊工程领域,如航空航天和海上大桥等。
然而,特大桥钢桁梁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其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工艺支持,增加了桥梁建设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特大桥钢桁梁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此外,特大桥钢桁梁的构造形式和尺寸也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应用,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针对特大桥钢桁梁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特大桥钢桁梁将更加简化和模块化。
其次,钢材的研发和应用将为特大桥钢桁梁提供更多的选择,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交通工程基本知识:桁梁式桥简介:桁梁式桥有坚固的横梁,横梁的每一端都有支撑。
最早的桥梁就是根据这种构想建成的。
他们不过是横跨在河流两岸之间的树干或石块。
现代的桁梁式桥,通常是以钢铁或混凝土制成的长型中空桁架为横梁。
这使桥梁轻而坚固。
利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桥梁叫做箱式梁桥。
用梁或桁架梁作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
其上部结构在铅垂向荷载作用下,支点只产生竖向反力。
梁式桥为桥梁的基本体系之一。
制造和架设均甚方便,使用广泛,在桥梁建筑中占有很大比例。
用桁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梁式桥,简称桁梁桥。
桁梁桥早期曾采用木桁架,但因木材易腐朽,强度低,跨越能力不大,现在已不大使用。
近代的桁梁桥以钢结构最多,近20年来预应力混凝土桁梁桥也有所发展,钢筋混凝土桁梁桥因拉杆易产生裂缝,故甚少修建。
构造桁梁桥一般是由两片主桁架和纵向联结系及横向联结系组成空间结构。
组成: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主梁可以是实腹梁或者是桁架梁(空腹梁)。
实腹梁外形简单,制作、安装、维修都较方便,因此广泛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但实腹梁在材料利用上不够经济。
桁架梁中组成桁架的各杆件基本只承受轴向力,可以较好地利用杆件材料强度,但桁架梁的构造复杂、制造费工,多用于较大跨径桥梁。
桁架梁一般用钢材制作,也可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作,但用的较少。
过去也曾用木材制作桁架梁,因耐久性差,现很少使用。
实腹梁主要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制作,也可以用钢材做成钢钣梁或钢箱梁。
实腹梁桥的最早形式是用原木做成的木梁桥和用石材做成的石板桥。
由于天然材料本身的尺寸、性能、资源等原因,木桥现在已基本上不采用,石板桥也只用作小跨人行桥。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钢桁梁桥综述
浅谈铁路钢桁梁桥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阐述了钢桁梁桥的特点、发展情况、施工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现今用在钢桁梁桥中的整体式节点和正交异性板进行了探索。
关键字:铁路钢桁梁桥发展情况整体式节点正交异性板
一、前言
钢桥由于其材料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而构件相对较轻, 施工比预应力混凝土桥轻盈和方便等特点,大量使用在大中跨度的桥梁上。
其中,钢桁梁桥由桁架杆件组成,尽管整体上看钢桁梁桥以受弯和受剪为主,但具体到每根桁架杆件则主要承受轴向力。
与实腹梁相比是用稀疏的腹杆代替整体的腹板,从而节省钢材和减轻结构自重,又由于腹杆钢材用量比实腹梁的腹板有所减少,钢桁梁可做成较大高度,从而具有较大的刚度及更大的跨越能力。
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总结阐述了钢桁梁桥的特点、发展情况、施工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现今用在钢桁梁桥中的整体式节点和正交异性板进行了探索。
二、钢桁梁桥的特点
钢桁梁桥综合了钢材和桁架结构的特点:
(1)跨越能力大。
由于钢材强度大,在相同的承载能力条件下,与混凝土桥梁相比,钢桥构件的截面较小,所以钢桥自重轻,加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2)易于修复和更换。
(3)钢桁梁的杆件和节点较多,构造较为复杂,制造较为费工。
(4)钢材易锈蚀,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故养护费用高。
(5)造价较高。
(6)抗压能力强,整体性好。
三、钢桁梁桥的发展情况
1894年,我国第一次主持修建钢桁梁桥——滦河大桥,由我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完成。
其上部结构由多孔钢桁梁和钢板梁组成。
建国以前所建的钢桁梁桥跨度较小,所用的钢材都是进口的,结构都采用铆钉,工艺简陋,建国后,钢桁梁桥技术发展很快。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加快铁路建设,在成昆铁路修建中,系统地研究了栓焊钢桁梁桥新技术,一举建成各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栓焊钢桁梁桥四十几座,结束了在我国使用了近100年的铆接钢桁梁桥的历史,这在我国钢桁梁桥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中1966年建成的饮水河大桥主跨112米,为中国第一座栓焊钢桥。
1995年建成通车的孙口黄河大桥位于京九铁路线上,是一座跨越黄河的双线铁路桥,正桥为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主桁采用三角形钢桁架,标准节间常12m,桁高13.6m,桁宽10m;上、下弦杆和支点处斜杆采用箱型截面,其余腹杆为工字型截面;主桁与节点板焊接成整体在预制厂进行,该桥系中国首次采用整体节点构造。
在建成孙口黄河大桥的基础上,与1999年在长东铁路一桥上游(南)30m处,平行建成了长东铁路二桥,该桥采用三角桁架整体节点栓焊结构,从设计和建造技术上较一桥都有很大改进。
2000年竣工通车的芜湖长江大桥为公铁两用桁架低塔斜拉桥,其主梁首次
[5]冯亚成.正交异性板钢桥面的疲劳性能研究.西安:长安大学,2010
[6] 王春生,冯亚成.正交异性钢桥面的疲劳研究综述.钢结构.2008,11,:47-54
[7]罗晋明.钢桥整体节点疲劳性能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4
[8]王承礼,徐名枢.铁路桥梁.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