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 格式:pdf
- 大小:161.70 KB
- 文档页数:6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题库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广泛的话题,涉及到人际沟通、情商、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列举一些与公共
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相关的问题。
1. 请介绍一下什么是公共关系?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
2. 你认为一个拥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具备哪些特质?这些
特质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
3. 在工作场合中,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以确保团
队合作顺利进行?
4. 你认为在公共关系中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什么?为什么这些
技巧如此重要?
5. 在处理负面舆论或危机公关时,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来维护组织的声誉?
6. 请分享一些提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
在社交场合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 在跨文化交流中,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避免造成误解或冲突?
8. 你认为公共关系与社交媒体之间有怎样的关联?现代社交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以上问题涉及到了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不同方面,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话题。
如果你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欢迎继续提问。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一:1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综合应用型学科2“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现象描述论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4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公众5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二、1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微信朋友圈2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利润率3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内广播台4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流动性开放性互利性公众性5公众的基本特征有()可导性同质性普遍性多元性三、1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是()树立组织形象2公共关系活动既要对社会组织负责,也要对公众负责。
这是因为()组织的良好形象靠社会公众来“认定”、“评判”3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与客体公众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协作关系,这是因为()社会组织与客体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4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有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有利于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有利于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化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5坚持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有助于社会组织()与新闻媒介搞好关系内部树立良好的风气培养一支良好的员工队伍树立良好的形象四、1人与人的关系具有效能性,主要是指()人与人“先天”具有的或者“后天”建立的关系是有效用的2下列哪些不是判断人与人关系正当与否的标准()社会舆论3下列哪些不是人际交往能力要素()拥有财富4最能反映人际交往中自我定位内涵的是()明晰自己在交往中扮演什么角色5慎友是指()要交益友,避损友五、1交往和沟通在英文中是一个词,在中文的脉络中沟通不能完全等同于交往,最成问题的理由是哪一项()只有同时在场的交往才是沟通2以下哪一项,最符合库利关于人性的观点()人性并非与生俱来,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也会在孤立状态下丧失;3下面哪一项,最合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的定义()基于血缘的亲疏关系;4近代上海邻里关系最紧密的纽带是()都市认同5灵活多变,独立决策,预测性差;注重实际和效率,时间观念强;重视合同的制定和履行的谈判风格是指()的谈判风格美国六、1公众利益优先就是指()把公众利益放到优先地位2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原则是()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创造性与务实性相统一与社会组织整体计划相一致公众利益优先、尊重客观事实3公共关系策划基本特征有()针对性目的性思想性创造性4公共关系战略一般包括()公共关系战略步骤公共关系战略重点公共关系战略目标公共关系战略实施的衡量标准5公共关系策划的具体步骤一般包括()策划准备阶段策划完善阶段策划起始阶段实施策划阶段七、1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之一坚持“时间第一”的原则,主要目的是()化被动为主动,将由于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争取向好的方面转化。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2021见面课答案一、引言公共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共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这些能力。
同时,还会提供2021年见面课的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2.1 定义公共关系是指组织或个人与公众之间通过各种沟通手段建立和维护的良好关系。
它涉及到与媒体、政府、客户、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2.2 重要性公共关系对个人和组织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其重要性的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声誉: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个人和组织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赢得信任和尊重。
•传播信息:公共关系是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将信息传达给公众。
•解决冲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公共关系可以帮助解决冲突和纠纷,维护和改善各方的关系。
•影响决策和政策制定:良好的公共关系可以使个人和组织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并参与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3.1 定义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关系的能力。
它包括了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倾听能力等多个方面。
3.2 重要性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以下是它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个人可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合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解决问题和冲突: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影响他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使个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能够更好地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个人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四、如何提高公共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4.1 提高公共关系能力的方法•学习沟通技巧: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以及非语言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建立网络: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建立广泛的人脉,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社交圈。
2020 智慧树《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答案章节测试智慧树知到《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2019 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 、【单选题】(10 分)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综合应用型学科)2 、【单选题】(10 分)“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现象描述论)3 、【单选题】(10 分)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4 、【单选题】(10 分)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公众)5 、【单选题】(10 分)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6 、【多选题】(10 分)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者改善公共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 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7 、【多选题】(10 分)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 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8 、【判断题】(10 分)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错)9 、【判断题】(10 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对)10 、【判断题】(10 分)不同国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属于公共关系(错)第二章1 、【单选题】(10 分)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微信朋友圈)2 、【单选题】(10 分)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利润率)3 、【单选题】(10 分)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内广播台)4 、【多选题】(10 分)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全选)5 、【多选题】(10 分)公众的基本特征有(全选)6 、【多选题】(10 分)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7 、【多选题】(10 分)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8 、【多选题】(10 分)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 是指:(全选)9 、【判断题】(10 分)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2023见面课答案第一题问题描述请简要概述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
答案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与其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时所具备的技巧和能力。
公共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
因此,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第二题问题描述列举并解释三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答案1.倾听能力:倾听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要提高倾听能力,首先要保持专注,避免分散注意力。
其次,要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传达出对对方的兴趣和尊重。
最后,要适当地提问并展示出对对方的关注。
2.言语表达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是交流的核心。
要提高言语表达能力,首先要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其次,要注意语调和语速的掌控,以便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最后,要善于使用非语言交流,如手势和面部表情,以增强交流的效果。
3.解决冲突能力:冲突是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的问题。
要提高解决冲突能力,首先要学会冷静和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干扰决策。
其次,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尝试寻找共同利益和解决方案。
最后,要学会妥协和包容,以达到和谐的关系。
问题描述解释什么是公共关系管理,并提供一个相关案例。
答案公共关系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通过与其利益相关方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以达到自身目标的过程。
公共关系管理包括对利益相关方的认知、理解和响应,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一个相关案例是苹果公司的公共关系管理。
苹果公司致力于与其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关系。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公共关系活动,如发布会、社交媒体互动等,苹果公司与其利益相关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苹果公司还通过回应用户反馈、开展慈善活动等方式来积极回应社会的关注和期望。
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课总结标准一、课程简介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自信、得体的表现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该课程包括公共关系理论、社交礼仪准则、形象管理、沟通技巧等内容。
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的原则,提高自己的社交素质和形象修养。
二、课程目标1.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应当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组织管理和社交交往中的作用,了解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品牌建设等的关系。
2.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准则。
学生应当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情境中的应对方式,包括商务场合、社交活动、宴会礼仪等,培养得体的言行举止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3.提升形象管理能力。
学生应当学会通过形象管理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包括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社交媒体等方面的管理,使自己在职场和社交活动中表现更加出色。
4.提升沟通技巧。
学生应当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听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及在不同场合中的沟通策略,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5.培养职业素养。
学生应当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包括责任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
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介绍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并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4.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就特定话题进行讨论,加强学习效果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5.实践操作。
通过参观企业、参加社交活动等实践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公共关系和社交礼仪的实际应用,并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四、教学内容1.公共关系基础知识。
包括公共关系概念、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公关部门职责等。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 )答案:综合应用型学科2、“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 )答案:现象描述论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答案:社会组织4、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答案:公众5、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答案: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6、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者改善公共关系7、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答案: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
、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
、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8、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答案:错9、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答案:对10、不同国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属于公共关系()答案:错第2章单元测试1、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 )答案:微信朋友圈2、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 )答案:利润率3、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组织内广播台4、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答案:公众性、互利性、开放性、流动性5、公众的基本特征有( )答案: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可导性6、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答案: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
7、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答案:整体性、目的性、适应性8、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 ,是指:()答案:社会组织运行是动态的、社会组织形象是会变化的、公众是不断变化的、公众认知和态度是会变化的9、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见面课及答案见面课:交流讨论:典型专题公共关系策划方案交流。
1、公共关系,是以问题的存在为前提,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活动,因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公共关系策划的逻辑起点,解决问题是公共关系策划的目标,贯穿于公共关系策划的全部过程。
发现问题的一般常用的方法有:()A.例外法则B.偏差记录C.组织诊断D.缺点列举正确答案:例外法则 ;偏差记录;组织诊断;缺点列举2、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发布会沟通技巧要注意哪些方面?()A.详细、全面、准确地介绍突发事件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并当众宣布,如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由于社会组织的不当造成的,经确认后将尽快公布于众,社会组织将承担一切责任。
B.一定要对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表示遗憾,对受害人及其家属表示歉意和安慰,语气要诚恳。
C.不要发布不准确或似是而非的信息。
D.回答问题时尽可能让记者满意。
正确答案:详细、全面、准确地介绍突发事件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并当众宣布,如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由于社会组织的不当造成的,经确认后将尽快公布于众,社会组织将承担一切责任。
;一定要对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表示遗憾,对受害人及其家属表示歉意和安慰,语气要诚恳。
;不要发布不准确或似是而非的信息。
;回答问题时尽可能让记者满意。
3、公共关系广告与商品广告的区别有:()A.两类广告的宣传内容不同B.两类广告的目标公众不同C.两类广告的实际效果不同D.两类广告的表达方式不同正确答案:两类广告的宣传内容不同;两类广告的实际效果不同;两类广告的表达方式不同4、最好的广告用语有:()A.“誉满全球”B.“领导时代新潮流”C.“物美价廉”D.“适合你再选择”正确答案:“适合你再选择”见面课:分组讨论:专题公共关系策划(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确定专题公共关系主题和事项,制定策划方案)1、审定公共关系策划方案一般是由哪些人参加组成方案审定委员会(审定小组、工作小组)或专门会议,对方案进行讨论、评估、选择、优化、论证。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关系专员公共关系专员是企业或组织中负责处理外部与内部公共关系的专业人员。
他们通过与媒体、政府机构、客户、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来维护和增强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关系专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详细介绍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关系专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你成为一名成功的公共关系专员。
素质与技能1.沟通能力作为一名公共关系专员,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此外,公共关系专员还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
要提高沟通能力,可以多参加演讲、辩论和交流活动,多与人交流,增加社交经验。
2.组织能力公共关系专员需要处理各种不同的任务和项目,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地完成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要提高组织能力,可以学习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3.关系管理能力公共关系专员需要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包括媒体、客户、政府机构、员工等。
他们需要能够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要提高关系管理能力,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与人交往,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创意思维在处理公共关系工作中,常常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公共关系专员需要具备创意思维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战略,吸引公众的注意,并增强组织的形象。
要提高创意思维能力,可以多参加创意训练和思维导图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公共关系工作通常需要与团队合作,因此公共关系专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需要能够与同事和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公共关系工作。
要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多参加团队合作训练和活动,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020智慧树《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答案章节测试2020智慧树《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答案章节测试智慧树知到《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 (10分)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综合应用型学科 )2、【单选题】 (10分)“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现象描述论)3、【单选题】 (10分)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社会组织)4、【单选题】 (10分)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公众)5、【单选题】 (10分)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者改善公共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7、【多选题】 (10分)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 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 )8、【判断题】 (10分)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 错 )9、【判断题】 (10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 ( 对 )10、【判断题】 (10分)不同国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属于公共关系( 错 )第二章1、【单选题】 (10分)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 ( 微信朋友圈 )2、【单选题】 (10分)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 ( 利润率 )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 组织内广播台 )4、【多选题】 (10分)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 (全选 )5、【多选题】 (10分)公众的基本特征有 ( 全选 )6、【多选题】 (10分)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7、【多选题】 (10分)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 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 )8、【多选题】 (10分)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是指:(全选)9、【判断题】 (10分)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
A. 公共关系理论B. 公共关系实务C. 公共关系历史D. 公共关系研究E. 公共关系法规2. 【多选题】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传播沟通为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从而建立、发展、改善、协调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
其状态称之为公共关系状态,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其过程表现为围绕目标、计划的行为、活动,称之为公共关系活动。
根据这一定义,公共关系的含义有以下几层意思:(A B C D)A. 公共关系的主体为社会组织B. 公共关系的客体为公众C .公共关系的手段是传播与沟通D•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是为了与公众建立、发展、改善、协调关系E.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众一直处于被动状态3【多选题】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 B D)A. 主体——社会关系B. 客体——公众C. 载体——大众传媒D. 手段一一传播与沟通E. 保障一一公共关系从业人员4.【多选题】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是指:(B C D)A. 就是人民群众B•与社会组织发生关联的社会群体C. 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的社会组织D. 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的社会个体E. 民众5【多选题】公共关系传播原则是:(A C D E)A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B. 坚持组织利益优先C. 坚持向社会负责的态度D. 密切联系组织工作目标E .选用适当的传播媒介6【多选题】公共关系研究诚信原则主要四因为:(A B C E )A. 社会组织真诚地对待公众,公众才能回报真诚B. 诚信是必须坚守的社会公德C .社会诚信靠大家D.诚信是组织形象定位E•社会组织与公众相互信任是社会组织公共关系活动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7【多选题】公共关系策划基本特征是:(A B D E )A. 目的性B. 思想性C. 互利性D. 创造性E. 针对性8【多选题】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是: (A B C D E )A .预防为主的原则B. 公众至上的原则C. 维护组织声誉的原则D .时间第一的原则E. 开诚布公的原则9【多选题】从学科属性看公共关系学属于: ( C D)A. 传播学科B. 组织行为学科C•社会学科D. 应用型交叉综合学科E .管理学科10【多选题】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的主要表现是:(A B D E )A. 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的运行是动态的,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B•社会组织所面对的公共关系客体一一公共是不断变化的C•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方法日新月异D. 公共层面非公共、潜在公共、知晓公共、行动公共会发生转化E. 社会组织形象会变化11【多选题】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 (A B D)A. 具有目的性B. 具有整体性C. 具有营利性D. 具有适应性E. 具有开放性12【多选题】设会组织能够从哪些方面引导公众?( A B C D E )A. 理念B. 观点C. 意见D态度E. 行为A. 实事求是原则B. 双向沟通原则C. 平衡原则D. 有效原则E. 整分合原则14【多选题】公共关系注重社会效益的原因是:(A B C E)A. 社会效益影响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利益B. 公共关系活动既要对社会组织负责,也要对公众负责C. 社会效益依靠全社会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营造D .社会组织目标即使为了造福社会E•社会组织注重社会效益,有利于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5【多选题】人不成熟的主要特征有(A B C D )A. 付出立即要回报B. 不自律C. 经常被情绪所左右D. 不愿学习,自以为是E. 没有经济实力16【多选题】表达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A .克服“自我中心”主义B. 制怒C. 控制情绪、纠正坏脾气D. 恰到好处的赞扬E. 不要太过“耿直”17【多选题】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A B C)A. 公共关系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B. 公共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C. 人际交往彰显、蕴藏公共关系D. 人际交往就是公共关系E. 公共关系就是人际交往18【多选题】公众的基本特征有( A B C D)A. 普遍性B. 同质性C. 多元性D. 可导性E. 组织性A. 有利于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化B. 有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C. 有利于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D.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E. 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团结20【多选题】坚持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有助于社会组织( A B C D)A .树立良好的形象B. 与新闻媒介搞好关系C. 内部树立良好的风气D. 培养一支良好的员工队伍E. 建立文明和谐氛围21【多选题】公共关系战略一般包括(A B C D)A. 公共关系战略目标B. 公共关系战略步骤C. 公共关系战略重点D. 公共关系战略实施的衡量标准E .公共关系战略原则22【多选题】公共关系策划的具体步骤一般包括( A B C D)A. 策划起始阶段B. 策划准备阶段C .实施策划阶段D .策划完善阶段E. 策划总结阶段23【多选题】公共关系突发事件特征有(A B C D E )A. 突发性B. 严重性C. 普遍性D. 复杂性E. 敏感性24【多选题】公共关系广告的基本原则有(A B C D)A. 严格遵守广告法规B. 必须尊重受众感受、摸准公众心理以情感人C. 内容要真实可信、标题要醒目鲜明、文词要简练易记D. 主题要明确突出、构思要新颖独特E .以上表述都不对A. 针对性B. 主题性C. 计划性D. 多样性E. 组织性26【多选题】国际广告协会曾对如何衡量“优秀广告”作品制定了几个基本条件,包含以下哪些条件( A B C D E )A. 广告给消费者一种愉快的感觉B. 广告要显示具有首创、革新、改进的精神C .广告要能列出商品或服务的真正优点,能为消费者解决问题D .广告要有明确的承诺E. 广告含义要有潜在的推销力量27【多选题】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A B C E )A. 公共关系具有公众性B. 公共关系具有互利性C. 公共关系具有开放性D. 公共关系具有功利性E. 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28【多选题】按照社会功能来划分的话,传播媒介主要可以分为:(A C D)A. 组织自控媒介B. 人体传播媒介C. 人际传播媒介D .大众传播媒介E. 实物传播媒介29【多选题】公共关系关注公众心理需求重点在哪方面?( B C D)A. 关注公众的爱美心里需求B. 关注公众的知晓心理需求C. 关注公众独立自主的人格需求D. 关注公众不断升华的精神需求E. 关注公众的节俭心理需求30【多选题】人际交往中倾听的效用主要有(A B C)A. 增进情感B. 促进有效沟通C. 彰显自身素养D. 显示自己的大度E•可以居高临下的把控沟通过程31【单选题】近代上海邻里关系最紧密的纽带是(C)A. 人口密度过高B. 同乡行帮C. 都市认同D. 谋生手段E. 社会动员3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行为,不合布迪厄关于“人在社会设定的位置和事物上获得重要性” 的思想(D)A.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B.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C.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E.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3. 【单选题】不喜欢妥协;强调建立关系,强调合作;注重真诚与个人的谈判风格是指哪里人(E)A. 日本人B. 阿拉伯人C. 韩国人D. 中国人E. 拉美人34【单选题】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之一坚持“时间第一”的原则,主要目的是(B)A .将突发事件真相“包装起来” ,防止扩大影响B. 化被动为主动,将由于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争取正面转化C. 协调各方,防止事态扩大D. 利用媒体,多传播社会组织的“正能量”E .以上表述都不对35【单选题】苏东坡与法印有一段故事:苏东坡提议,互相说出自己心目中对方是什么?苏东坡让法印先说,法印说苏东坡像一尊佛;苏东坡听后慢慢悠悠地说:我看你法印想一滩牛粪。
第1 章单元测试1、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答案:综合应用型学科2、“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的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哪家流派?()答案:现象描述论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答案:社会组织4、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答案:公众5、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答案: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6、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 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者改善公共关系7、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答案: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
、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
、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8、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答案:错9、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答案:错第2 章单元测试1、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答案:微信朋友圈2、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答案:利润率3、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答案:组织内广播台4、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答案:公众性、互利性、开放性、流动性5、公众的基本特征有()答案: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可导性6、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答案: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
7、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答案:整体性、目的性、适应性8、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 是指:()答案:社会组织运行是动态的、社会组织形象是会变化的、公众是不断变化的、公众认知和态度是会变化的9、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
()答案:对第3 章单元测试1、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是()答案:树立组织形象2、公共关系活动既要对社会组织负责,也要对公众负责。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公共关系以人际交往为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和谐与改善。
公共关系,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的就是公共关系。
来听李占才老师说说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与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
第一小点、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第一,从内部公关看。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与公众建立发展良好关系。
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通常体现为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一般成员之间,一般成员之间,通过日常的交往,建立发展良好关系。
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交往越密切、越没有隔阂,人际关系越良好,公共关系也就越和谐。
反之,内部公共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第二,从外部公关来看。
社会组织外部公关,是社会组织与外部公众建立发展良好的公共关系。
代表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负责谈判的、进行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工作的以致国家进行外事活动、代表国家出访的,都是获得社会组织自然授权或特别授权的“具体的人”。
而外部公众,包括个体,也包括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个体就是“具体的人”;社会群体,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社会组织,当然也是由人构成的。
社会组织开展外部公共关系活动,就是对外部公众中的“自然人”或者是“法人”(社会群体的代表或者公众对象中的社会组织自然授权、特别授权的人),进行传播,达成了解、谅解、沟通。
所以说,一切公共关系活动,都是人与人的交往与沟通。
“好”的人际交往,交往密切,就能够建立发展良好公共关系;“恶”的人际交往,老死不相往来,就很难建立发展良好的公共关系,甚至会恶化公共关系。
第三,从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看。
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社会组织之间,不同组织的成员之间就容易交善,容易交流、容易交往,甚至是亲密无间。
比如,两个友好的国家之间,民间交流就多,国民之间互有好感,交往、交流亲切。
反之,两个社会组织关系不友好甚至关系紧张,那么它们的成员之间往来就少,甚至有一定“缘分”的个体也会“生分”起来,甚至产生隔阂,不再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