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65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
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
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
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
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
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
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概述1.信息与文献信息知识的分类:已掌握的知识和需查询的知识。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传输和储存。
这里有几个词组需说明: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和态势。
信息已成为与物质、能量同样重要的三大资源之一。
信息是一种原料,人类接受外界大量信息后,经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机制加工提炼后变成有用的知识(知识的认识程度)。
文献:将知识记录并保持在一定的载体上,就形成了文献。
文献信息是文献所表达的内载信息,以文字、符号、声像信息为编码的人类精神信息,也是经过人们筛选、归纳和整理后记录下来的信息。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2.信息的特点(1)普遍性;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c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是信息的母体;(2)时效性:信息的获得和传送需要时间,信息反映的总是特定时刻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当人们获得信息后,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的事物,是一种历史纪录,如果传递很慢,信息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3)传递性:指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效应,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期传到另一个时期;信息的传递决定了信息的可扩散性,信息是通过各种渠道、媒介传播和扩散;(4)共享性:信息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载体本身的信息并不因此而减少,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极大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5)可转换性:信息的物质载体形态是可以相互转移变换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金钱、效益、质量等;(6)可伪性:在人们得到信息后,必须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以便正确享用信息。
第1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1.简述什么是文献及文献类型。
答:文献是用各种形式的载体记录下来的一切有价值的人类知识,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人类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即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总称。
文献类型:1)按文献信息资源载体形式进行划分:印刷型、缩微型、电子出版物、声像资料和网络出版物;2)按文献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档案文献;3)按文献信息的内容加工层次划分: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4)按文献获取方式的明朗程度划分:白色文献、黑色文献、灰色文献。
2.简述按文献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等11种文献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特点。
答:相同之处:除了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和档案文献,其他的8种文献均具备著录项目和识别标志;所有文献都属于一次文献,其中除图书、期刊、报纸属传统文献外,其余均属特种文献。
不同之处及特点:每种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识别标志的内容不同,且每种文献又具备自身的特点,如下:1)图书:内容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但出版周期较长,报道速度相对较慢,具有相对滞后性;2)期刊: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报道速度快、信息含量大、发行面广、能及时传递当代社会和科技的最新信息;3)报纸: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物。
以刊载各类最新消息为主,具有内容新颖、影响面宽、报道的内容广泛、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等特点;14)科技报告: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较快,内容比较专深、新颖,数据比较可靠,保密性较强。
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报告不公开发行;5)会议文献:传播信息及时、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专业性强、质量较高,但其内容与期刊相比可能不太成熟;6)专利文献:内容翔实、创造性、实用性强、格式规范、流通面广、易于获得;7)学位论文: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专一,阐述详细,具有一定的独创性;8)标准文献:能较全面地反映标准制定国的经济和技术政策,技术、生产及工艺水平,自然条件及资源情况;具有严肃性、法律性、时效性和滞后性;9)政府出版物:内容可靠,是了解某一国家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经济现状、科技活动、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10)产品样本:附有实物图片,图文并茂、技术成熟、数据可靠;11)档案文献:自然形成的第一手材料,内容真实、准确可靠,具有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