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90.96 KB
- 文档页数:21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
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
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
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
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
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
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
简述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目标信息的基础,为了获取有效信息,必须完成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不仅指读者在图书馆参考书中找信息,而且包括网络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本文将简要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
首先,文献信息检索的第一步是规划检索目标。
在这一环节,读者需要确定检索的主体和内容,例如,将要检索的关键词、标题、作者、出版社或出版年代等。
当确定检索的内容之后,应当根据要查询的文献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检索平台,确定检索工具和检索收藏。
第二步是确定检索词,检索词是检索文献的核心概念,是检索过程的核心因素。
一般情况下,选取关键词时,应当从正确的角度来准确地表述检索内容,并考虑到不同类型文献包含的概念,以及约束条件,诸如出版年代或地理位置等。
第三步是实施检索,在这一步中,读者根据上一步确定的内容,在指定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收藏中进行检索,采用恰当的检索方法,比如主题检索或组合检索等。
第四步是确定相关文献,也就是所谓的结果筛选。
在这一步中,读者依据实际需要,将检索结果筛选成实际需要的那部分相关文献,比如根据文章篇幅、出版时间、文体等,筛选出相关文献。
最后一步是获取文献,也就是在图书馆或网络中获取文献的步骤。
当读者查找到文献后,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实体书查询系统,或者网络资料库系统等,获取文献进行阅读。
以上就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
文献信息检索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在检索过程中,读者应当重视每一个步骤,在每一步中都仔细理解和思考,以确保能够获取有效文献并实现检索目标。
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目标信息的重要过程,为了在文献信息检索中获取有效信息,我们需要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以免误入歧途。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五步:规划检索目标、确定检索词、实施检索、确定相关文献和获取文献。
首先,文献信息检索的第一步是规划检索目标。
规划检索目标是检索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步需要读者确定检索的主体和内容,例如,将要检索的关键词、标题、作者、出版社或出版年代等。
第三章文献信息检索基本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信息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取各种信息、知识成为高等院校师生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种必备知识和技能。
为此,首先就必须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一、信息检索的概念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认为,信息检索包括文献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方面,即一个完整的信息检索系统由信息存储子系统和信息检索子系统两部分组成。
信息存储子系统:首先对一定数量的信息进行筛选,把能够描述文献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形成信息特征标识集合,然后将之存储在某种载体上,编制成为检索工具或建立一个数据库。
信息检索子系统:根据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对用户需求进行主题分析,利用一定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术,对存储子系统中的特征标识进行比对,把需要的文献线索或知识信息从系统中查找出来的过程,即信息检索。
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信息检索过程,也就是狭义上的信息检索。
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是意义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
信息存储是为了检索,信息检索又必须先有信息存储。
如果没有存储,检索就无法实现;没有检索,信息存储也就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说存储是检索的前提和基础,检索是存储的目的。
信息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
图3-1 信息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二、 信息检索的类型信息检索可以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 根据检索内容划分根据检索信息内容不同可划分为文献信息检索、事实信息检索和数据信息检索。
1、文献信息检索(document retrieval ):是以文献(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或全文)为检索对象,查找有关文献的出处和收藏处等信息,都属于文献信息检索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