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舞蹈课教案优秀8篇小学舞蹈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培养孩子丰富的。
感情、想象力、观察力;活动流程一、基本功训练1、勾绷脚练习,放音乐《每当走过教师窗前》作为背景音乐;2、小碎步练习,放音乐《踏浪》作为背景音乐;二、舞蹈动作学习1、五指张开左手向左上方伸出,手心向前,右腿弯曲,右手向右下方伸出,手背向前,反方向重复一次为一个八拍。
做四个八拍。
2、分排纠正,辅导动作,每排都找一个跳得好的小朋友做示范,3、五指张开从左右手相互向上伸出作蹲起练习。
面带微笑,目视前方。
分别给男女孩辅导。
4、单腿跳练习,左手同右腿同时迅速抬起,左手握拳在腰间,右手握拳在下为第一拍,反方向重复一次为第二拍。
反复做两个八拍。
5、反复练习三个新动作,把动作连起来做。
加快速度。
6、加伴奏练习,要求速度在130每分钟活动延伸回家观看《聪明宝贝》的视频。
小学舞蹈课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感受小鸭的各种动态姿势。
2、大胆创编小鸭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鸭头饰若干、多媒体一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播放音乐,让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我们见过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今日呀,就让我们一起学学小动物的各种动作,好吗?(带领幼儿模仿小鸟、大象、小鸡等动物的`动作)二、基本部分(一)播放多媒体画面《孔雀舞》,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杨丽萍的孔雀舞。
提问:你们明白她是模仿什么动物做这些动作的呢?师:这个舞蹈叫做《孔雀舞》,是我国一位有名的舞蹈家杨丽萍阿姨模仿孔雀的各种动作跳的,她为了创编这个舞蹈,观察了孔雀很长时间才创编出来的。
今日我们也一起来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创编舞蹈,你们能不能试一试?那你们想模仿什么动物呢?(幼儿自由发言)今日教师拍了一段小鸭子的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然后把它编成舞蹈好吗?(二)播放多媒体画面《小鸭子》,引导幼儿大胆创编小鸭的各种姿势。
1、播放多媒体画面《小鸭子》全段,幼儿欣赏,观察小鸭子游戏时的各种姿势,感受小鸭的愉快情绪。
舞蹈的教案(优秀8篇)舞蹈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课教案。
2、通过严格VI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学习内容地面训练一、上肢训练: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3、够部:横叉、竖又、压又三、训练要求: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一、蹲: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3、小涮腰、横拧组合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5、丰富节奏。
加强节奏变化二、擦地: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3、前后摆动并环动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三、小踢腿: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2、带点地小踢腿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四、单腿蹲:1、前、旁、后、带勾脚2、单腿带端掖腿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五、腰: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2、疗腰、大技步、卧点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4、大涮腰探海辗转5、风火轮六、控制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3、搬前、旁、后腿七、大踢腿:1、前穷、后大踢腿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3、旁腿接拔腿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5、旁腿接立身射燕6、踢紫金冠7、片蹁、盖腿中间训练一、腰: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2、慢、快涮腰3、卧云4、风火轮二、大踢腿: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2、紫金冠3、中速行踢前、旁腿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三、控制: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2、大射燕、探海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四、五跳: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2、小射燕跳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五、中跳:1、一、二、五位跳2、变位跳、交叉跳六、大跳: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4、变身跳技术技巧:一、转、1、平转2-3个2、斜线平转:8个二、翻身类: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点翻身3-5个教学方法与要求: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核心训练基本功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3.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舞蹈技巧。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身体基本功训练。
2.舞蹈姿势训练。
3.舞蹈动作训练。
4.舞蹈节奏感训练。
5.舞蹈表演技巧训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身体基本功训练和舞蹈姿势训练。
2.教学难点,舞蹈动作训练和舞蹈节奏感训练。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在开始舞蹈训练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跑步等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准备。
2.身体基本功训练。
身体基本功训练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包括站姿训练、步伐训练、转体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为后续的舞蹈训练打下基础。
3.舞蹈姿势训练。
舞蹈姿势训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舞蹈姿势和形态的训练。
包括手臂、腿部、躯干等部位的姿势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
4.舞蹈动作训练。
舞蹈动作训练是训练学生各种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表现力。
包括跳跃、转体、扭动等动作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
5.舞蹈节奏感训练。
舞蹈节奏感训练是培养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觉和理解能力。
通过音乐节奏的训练和舞蹈动作的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现舞蹈的节奏感。
6.舞蹈表演技巧训练。
舞蹈表演技巧训练是培养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通过舞台表演的训练和角色扮演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和姿势的要领。
2.分组训练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个别辅导法。
针对学生个别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基本功。
六、教学评价。
初中舞蹈基本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功,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压腿、踢腿、下腰、搬腿等。
2. 舞蹈组合:包括各种舞步、手势和表情。
3. 舞蹈剧目:选择适合初中生的舞蹈剧目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纠正法: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功。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鼓励。
4. 比赛法:组织舞蹈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提高身体柔韧性。
2. 基本功训练:教授舞蹈基本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3. 舞蹈组合:教授舞蹈组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4. 舞蹈剧目:教授舞蹈剧目,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学习。
5. 总结与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组织舞蹈表演,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舞蹈组合和剧目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艺术修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室:提供宽敞的舞蹈教室,满足教学需求。
2. 音响设备:保证教学过程中音乐的播放质量。
3. 舞蹈服装: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舞蹈服装,增强舞蹈表演效果。
4. 舞蹈道具:根据教学需要,使用相应的舞蹈道具。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初中生能够掌握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素养,培养艺术修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青春留下美好的回忆。
舞蹈基本功教案【篇一: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教学对象:学员年龄均为15岁左右,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专业的舞蹈训练,软开度的问题尚未解决。
教学内容:训练基本素质和技巧。
教学重点:开度与软度的练习,手位练习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训练方式:第一小节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压腿”,“踢腿”,使腿的软度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下腰”使腰的柔韧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压脚背”使脚背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小节芭蕾手位练习,通过教授芭蕾手位练习让学生的气质得以展现,是身体的延伸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素质与基本功训练1、压腿师: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
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1)前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2)旁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3)后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上身直立,节奏准确。
2、踢腿(1)前腿一个8拍;(2)旁腿一个8拍;(3)后腿一个8拍;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上身直立,节奏准确。
3、下腰学生在把干前做准备,双手紧握把干,下腰(1-4下腰,5-8起来)。
要求:腰顶住,双手夹紧,下腰时抬头。
4、压脚背双手扶把,身体直立。
三、芭蕾手位练习师:芭蕾手位的练习,可以拉伸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更有气质。
无论大家未来从事的是哪一种行业,良好的气质,会让你看上去更加的自信与美丽。
音乐:《雪绒花》1、芭蕾手位的正确姿势,八个手位的正确位置。
2、配乐练习。
要求:收腹挺胸抬头,面带微笑。
四、结束短语: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开度与软度的训练,并学习了一段芭蕾手位组合练习。
舞蹈基本功教案舞蹈基本功教案(通用5篇)舞蹈基本功教案1一、指导思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四、授课地点:音乐教室五、内容安排:第1-2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第3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型第4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第5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位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习舞蹈队活动计划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
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
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舞蹈基础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芭蕾舞舞蹈基础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芭蕾舞一、引言舞蹈基本功训练对于学习舞蹈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芭蕾舞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舞蹈形式,其基本功训练更是需要专注和耐心。
本文旨在介绍一套完整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帮助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高他们在芭蕾舞领域的舞蹈水平。
二、准备动作1. 身体准备站直双脚并闭合,肩部放松,双臂自然下垂。
轻轻晃动全身,放松肌肉和关节。
2. 预备动作缓慢腾挪双脚,感受身体的平衡点,掌握身体重心的转移。
三、身体技巧训练1. 身体平衡通过站姿平衡训练,帮助学习者提高身体的平衡感。
初学者可以将手置于墙壁上以保持平衡,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减少对墙壁的依赖。
2. 踮起脚尖从平躺的仰卧位开始,挺直躯干并拉直双腿。
然后尝试缓慢挺起腰部,并踮起脚尖。
目的是锻炼小腿肌肉和提高平衡能力。
3. 身体柔韧度通过各种伸展运动,如前屈和后仰,帮助学习者增加身体柔韧度,提高舞蹈的灵活性。
同时,借助拉伸带等辅助工具,更好地进行拉伸训练。
四、脚部技巧训练1. 脚掌练习站立时,双足并拢,将重心移到脚掌上。
然后将脚重心转移到脚尖和脚跟之间,反复练习以增强脚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 脚指练习坐于地面,将脚掌放于前方。
然后迅速向前弯曲并伸直脚指,重复多次。
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脚趾的力量与控制能力。
五、手臂技巧训练1. 手臂姿势学习舞蹈中的手臂姿势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模仿专业芭蕾舞者的手臂姿势,如朵手和弧形手,训练学习者灵活控制手臂的能力,并将手臂与身体及舞蹈动作协调一致。
2. 手臂力量通过进行手臂的力量训练,例如屈臂伸展和平板支撑等动作,有助于提高手臂的肌肉力量,使其能够稳定地支持各种舞蹈动作。
六、技巧综合训练1. 芭蕾舞基本姿势训练通过学习和熟练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姿势,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帮助学习者掌握芭蕾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并提高优雅的舞姿。
2. 提踵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提踵的动作,如短时提踵和长时提踵,帮助学习者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逐渐达到良好的跳跃技巧。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以下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1. 均衡、协调的身体姿势;2. 灵活的肌肉和关节;3. 稳定的平衡能力;4. 协调的身体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舞蹈基本姿势的训练(15分钟):- 学生站立,教师示范正立姿势,引导学生模仿。
- 练习正立姿势时,强调身体各部分的放松,尤其是颈部、肩部和手臂。
- 引导学生注意身体的重心,保持平衡。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
2. 舞蹈基本功的肌肉和关节训练(20分钟):- 引导学生做各种关节的活动,如头部和颈部的扭动、肩部的转动、手臂的伸展、腰部的扭转等。
- 引导学生做下肢的肌肉训练,如跳跃、弓步、大步走等。
- 指导学生做灵活性训练,如分腿、转体等。
3. 舞蹈基本功的平衡训练(15分钟):- 教师示范站立单脚平衡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 引导学生做单脚踮起尖尖,尝试保持平衡。
- 引导学生做双脚并拢踮起尖尖,尝试保持平衡。
- 引导学生做舞蹈中的倾斜动作,如侧身倾斜、后身倾斜等。
4. 舞蹈基本功的节奏感训练(15分钟):- 引导学生听音乐,跟随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踢腿、甩臂等。
- 引导学生学习根据音乐节奏做强弱、快慢等变化的动作。
- 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将身体与音乐完美融合。
四、巩固与拓展:通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
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组重复训练,加强对基本功的掌握。
在拓展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组合练习,提高舞蹈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中,对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音乐的引导,学生的节奏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个别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技巧。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继续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并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舞蹈动作训练。
6级班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标题:6级班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在舞蹈基本功方面的技巧和能力;2. 提升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3.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姿态。
教学时长:4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周:身体热身和基本姿势训练1. 教师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2. 引导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包括拉伸、转动关节、韵律性的运动;3. 示范并教授正确的基本姿势,如站姿、坐姿、躺姿等;4. 分组进行基本姿势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二周:平衡和柔韧性训练1. 回顾上节课的基本姿势练习;2. 示范并教授平衡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单脚站立、鹤立等;3. 引导学生进行平衡训练的练习,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个别指导;4. 示范并教授柔韧性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拉筋、伸展等;5. 引导学生进行柔韧性训练的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和放松。
第三周: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1. 回顾上节课的平衡和柔韧性训练;2. 示范并教授灵活性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体育操、瑜伽动作等;3. 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性训练的练习,注意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4. 示范并教授协调性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舞蹈组合动作;5. 引导学生进行协调性训练的练习,注重动作的流畅和准确。
第四周:力量和表演技巧训练1. 回顾上节课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2. 示范并教授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仰卧撑、腹肌训练等;3. 引导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4. 示范并教授基本的表演技巧,如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结合所学的基本功进行展示和演练。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和技巧;3. 学生的表演水平和演示能力。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各项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适当调整和分组;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训练习惯;3. 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过度训练和伤害风险;4. 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相互鼓励,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舞蹈基本功,包括平衡能力、体能训练、柔韧性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姿势和身体形态。
3.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平衡能力训练:以简单的平衡动作为基础,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如单脚站立、脚尖站立等。
2.体能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跳绳、快走、慢跑等,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3.柔韧性训练:以拉伸动作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的柔韧性。
4.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训练: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进行一定的拉伸和热身运动,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2.平衡能力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平衡动作训练,如单脚站立、脚尖站立、平衡球运动等。
3.体能训练: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如跳绳、慢跑等。
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4.柔韧性训练:进行一系列的拉伸动作,重点放在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的拉伸上。
5.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训练: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作为示范,然后让学生跟随练习。
6.总结和结束: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坚持锻炼,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可以示范一些舞蹈动作和训练动作,让学生观察并跟随练习。
2.指导教学法:老师通过口头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完成训练动作和舞蹈动作。
3.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搭档练习,互相观察和纠正。
教学评价:1.根据每次训练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进行不定期的评价,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改进。
2.通过日常的观察和评价,记录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或演出机会,对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进行评估。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和进步。
教学资源:1.平衡球、跳绳、慢跑道等器材。
舞蹈课教案20篇舞蹈课教案20篇舞蹈课教案(一):课题: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资料:一、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1、经过练习可到达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以及较准确地移动重心的能2、开发智力,表现美。
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当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
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二、教学生练习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1、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不一样,在理解与理解本事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的距离。
2、形体训练:形体练习即塑造身体的体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到达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
形体练习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3、技巧训练:学生在有必须的身体素质本事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
技巧有必须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本事、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
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练习为主,力求到达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4、舞姿训练: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
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来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1,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舞蹈的基石。
舞蹈课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导语:舞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学习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舞蹈基本功,包括体能、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将能够提升舞蹈表演的水平,并为今后掌握更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一、热身准备为了预防运动伤害,我们先进行热身准备。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进行简单的拉伸和放松运动,包括头部、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
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柔韧性。
二、体能训练1. 跑步训练跑步是提高体能的重要训练方法。
学生可以进行场地跑、慢跑、快跑等不同形式的跑步训练。
通过持续的跑步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2. 跳绳训练跳绳是培养学生敏捷性和协调性的有效方式。
在跳绳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动作,如单脚跳、双脚交替跳、交叉跳等。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3. 徒手操训练徒手操是培养学生肌肉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的训练方式。
学生可以进行握拳、臂部伸展、腹部收紧等动作,以加强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三、柔韧性训练1. 拉伸训练在拉伸训练中,学生可以进行针对不同肌肉群的拉伸动作。
例如,学生可以进行腿部、背部和臂部的拉伸,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蹈动作的挑战性。
2. 瑜伽训练瑜伽是一种注重身体平衡和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如下犬式、猫式、表达式、山式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四、力量训练1. 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舞蹈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平衡训练等动作,以加强腹部、腰部和臀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
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通过自重训练或使用健身器械进行。
学生可以进行俯卧撑、深蹲等动作,以提高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五、协调性训练1. 舞步训练舞蹈需要良好的协调性,学生可以进行不同舞步的训练,如简单的步伐组合、旋转和跳跃等动作。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节奏感。
舞蹈初级基本功教案优秀4篇移重心训练篇一(1)向旁移重心:双脚小八字站好,右脚向旁擦地成二位蹲,双手二位,重心在两脚上,然后,左脚用力推起脚尖点地,重心移到右腿,双膝绷直,同时双手打开成七位。
之后,左脚收回五位。
反复。
(2)向后移重心:右脚收回到左脚前成四位蹲,双手二位,重心在两脚上,左脚用力推起脚尖点地,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双手打开,左手为三位手,右手为七位手。
反复。
(3)向前移重心:接前一动作,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尖前点地,同时双手打开,右手为三位手,左手为七位手。
头部训练篇二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头部动作没有固定的位置,它基本上随着身体的摆动、舞姿造型的需要来进行。
头部动作应从幼儿时开始训练,它应与基本手位、脚位的训练同步进行,为幼儿今后学习各种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
(1)抬头:抬头动作不要过于高,它只需下颌稍向上抬起即可,眼睛稍向前上方看。
(2)低头:低头动作不要过于低,只需稍低头,眼睛朝前下方看即可。
(3)转动:注意头部不要往旁歪,头部动作要与颈部动作协调一致,向前做动作时,头部稍向外侧转45度,微抬头,眼睛看斜前方,向前旁做动作时,头部保持正直,双眼平视前方。
向后做动作时,头可转向外侧45度,或眼睛看举起的手的方向,或者,头向旁转,眼睛看斜后方。
小跳训练篇三“一位”小跳;双脚小八字站好,做双起双落小跳。
要求:半蹲富有弹性,推地跳起要有力,跳在空中显得轻盈,落地轻而柔和。
“二位、五位小跳”:这个动作从脚的五位开始做起,跳起时,其中一腿从五位打开到二位;再跳跃时,两腿从二位归原五位,注意跳跃时,绷直膝盖、脚背和脚尖,要保持脚的准确位置、外开和柔性,上身保持正直。
中国古典舞脚位的基本训练篇四(1)正步:两脚靠拢,脚尖朝正前方,重心均匀落在两脚上,要挺胸、立腰、收腹、收臀。
(2)丁字步:左脚跟靠在右脚中间,像“丁”宁一样,重心在两脚。
(3)八字步:脚跟并拢,两脚尖指向斜前方,成“八”字形,重心在两脚。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到四级教案标题: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到四级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功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表现力。
教案一级:教学内容:1. 身体基本姿势:站立姿势、坐姿、蹲姿等。
2. 舞蹈基本步伐:行走、转身、跳跃等。
3. 身体部位的基本动作:头部、手臂、腿部等。
4.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情感表达、舞台表演等。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和技能,并引导学生模仿。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基本动作和技能的练习,增加互动和合作。
3. 音乐伴奏:选择适合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舞蹈的节奏和表现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准确、协调。
2. 评估学生的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估:让学生自己评估自己的舞蹈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教案二级: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姿势的进一步训练:身体的平衡、稳定性和协调性。
2. 舞蹈基本步伐的扩展:包括跳跃、转体、旋转等。
3. 身体部位的进一步训练:手臂的伸展、腿部的柔韧性等。
4. 舞蹈表现力的进一步培养:舞蹈情感的表达、舞蹈创作等。
教学方法:1. 反复练习:通过多次练习同一动作,加深学生对基本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2. 创意练习:鼓励学生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发挥,培养他们的舞蹈创造力。
3. 视频分析:观看舞蹈视频,分析优秀舞者的动作和表现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动作和技能上的进步。
2. 评估学生的创意表达和舞蹈创作能力。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观摩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案三级: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姿势的进一步训练: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控制能力。
2. 舞蹈基本步伐的进一步扩展:包括跳跃组合、转体组合、旋转组合等。
3. 身体部位的进一步训练:手臂的协调性、腿部的力量和控制等。
4. 舞蹈表现力的进一步培养:舞蹈情感的细腻表达、舞蹈故事的讲述等。
舞蹈表演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前言。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
要想在舞台上表现出色,除了有天赋和激情外,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舞蹈表演的基石,它包括了身体柔韧性、力量、平衡、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
只有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舞者才能在舞台上自如地展现自己的技巧和情感。
二、身体柔韧性训练。
1. 身体热身。
身体热身是每次训练的第一步。
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可以让身体逐渐进入状态,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颈部、肩部、手臂、腰部、腿部的拉伸。
2. 身体柔韧性训练。
身体柔韧性对于舞者来说至关重要。
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拉伸动作、瑜伽等方式进行。
拉伸动作包括前屈、侧弯、扭转等动作,可以让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增加柔韧性。
瑜伽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体式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三、力量训练。
1. 核心力量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良好的核心力量支撑。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提腿等动作进行。
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腹部、腰部和臀部的肌肉,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2. 肌肉力量训练。
除了核心力量外,舞者的肌肉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举重、器械训练等方式进行。
舞者可以选择一些轻量级的器械,如哑铃、弹力带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这样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舞者在表演中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四、平衡训练。
1. 平衡感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良好的平衡感。
平衡感训练可以通过单脚站立、闭目站立、平衡板训练等方式进行。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舞者的平衡感,让他们在表演中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
2. 芭蕾训练。
芭蕾是提高平衡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
芭蕾舞者需要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脚尖站立、转体跳跃等,来提高自己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即使不是专业的芭蕾舞者,舞者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芭蕾动作,来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
五、节奏感训练。
1. 音乐节奏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与音乐紧密配合,因此舞者需要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包括姿势、步法和动作的正确性;
3. 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形体美感。
教学准备:
1. 教学视频或音乐;
2. 舞蹈训练服和舞蹈鞋;
3. 健身垫、伸展带等辅助器材;
4. 训练场地和音响设备。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热身准备(5分钟)
- 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跑步、深呼吸和轻柔的伸展动作,放松身体和准备训练。
2. 柔韧性训练(10分钟)
- 引导学生做一系列的拉伸动作,着重伸展腿部、腰部和背部的肌肉,提高舞蹈所需的柔韧性。
3. 基本姿势训练(15分钟)
- 教学视频或教师示范正确的舞蹈基本姿势,如站立姿势、脚步姿势和手臂姿势等。
学生跟随着视频或教师一起练习,纠正错误的姿势。
4. 步法训练(15分钟)
- 教学视频或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舞蹈步法,如步伐、转身和跳跃。
学生跟随着视频或教师一起练习,注意步伐的准确性和优雅性。
5. 动作训练(15分钟)
- 教学视频或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体操翻滚、旋转和跳跃等。
学生跟随着视频或教师一起练习,重点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
6. 总结和放松(5分钟)
- 引导学生做一些舒缓的伸展动作,放松身体。
对学生的训练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并提醒学生继续通过日常练习巩固基本功。
幼儿园舞蹈基本功教案【篇一: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执教者:李源一、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二、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三、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四、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1(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2(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3(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4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5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6(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五、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退六、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七、大踢腿是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踢腿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有许多学生在踢腿的时候,为了让腿部可以碰到身体,上半身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便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诫她们,踢不高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态在这一前提下,经过刻苦练习,腿会越踢越高,韧带越拉越长在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有些学生回家也经常自己练习,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明显的感到她的变化和提高,则更要适当的给予称赞,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身体和腿要注意外,两只手臂也不能忽视在踢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手臂端平,不能放松下来八、下腰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正下腰的姿态,告诉她们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对年龄偏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让她们做甩腰训练,加大训练强度结束后注意做回腰练习: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做按摩,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九、劈腿有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1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控12分钟,然后腿不动,身体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控住2左脚在前的竖叉不动,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变胯,变为横叉双脚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脚背都要立起来然后上半身趴倒在地面,双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钟3横叉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叉重复动作1十、小跳组合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由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发展到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复合型小跳小跳过程中,双膝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着地时,脚尖先落,落地要轻,上半身不能前后摇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绷紧向下,臀部夹紧十一、舞蹈教学根据学期开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剧目和小的舞蹈组合,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按时保质完成计划在教授舞蹈动作时,因为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领悟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有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要领,告诉她们每一个动作手和脚要往哪里摆,眼睛看哪个方向示范之后,要帮助学生摆好动作造型每个课时保证23个新动作。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教学对象:学员年龄均为(8―10),学习舞蹈的时间均为二年至三年以上。
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软开度基本解决。
基本掌握直立。
教学内容;这堂课分两节课。
第一小节训练基本素质和技巧。
第二小节训练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沉”“含”“仰”。
教学重点: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沉”“含”“仰”。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训练方式:第一小节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压腿”,“踢腿”,“搬腿”使腿的软度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下腰”使腰的柔韧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压脚背”使脚背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小节中国舞训练,这堂课主要向学员讲解中国舞的基本元素:“提”“沉”“含”“仰”。
这四种元素分别要让学员了解掌握。
逐一向学员讲解做“提”时,身上的感觉。
做“沉”时,身上的感觉。
做“含”时,身上的感觉。
做“仰”时,身上的感觉。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⑴素质训练
1,压腿
音乐节奏:2/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
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
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⑴前腿8个8拍,
⑵旁腿8个8拍,
⑶后腿8个8拍。
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
上身直立。
节奏准确。
2,踢腿
音乐节奏2?M4(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
⑴前腿一个8拍,
⑵旁腿一个8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