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21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一、选择题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
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张桂梅坚守贫困山区40多年,忍受着多种疾病缠身的折磨,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假如请你为张老师写一则颁奖词,下列语句符合的是()①用行动照亮他人,从平凡中创造伟大②致富路上当先锋,照亮山区富裕梦③不言代价与回报,肩负责任永担当④发掘生命力量,绽放生命之花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平凡的生命闪耀出伟大,需要()A.先成为伟大的人B.做惊天动地的事C.只做好自己的事D.用奉献书写生命价值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2020年12月,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②生命的意义就是要完全奉献自己③用责任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④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湖北荆门·中考真题)《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扎根山区教育40余年,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张桂梅的事迹告诉我们( )A.只有扎根山区教育,我们的生命才会有意义B.每个人一定会历经贫困,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C.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我们要活出生命的精彩D.伟大创造平凡,我们要用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5.(湖北黄石·中考真题)一辆公交车突然着火,满车的乘客被困在车厢里。
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去救人,有的人则站在远处边看边指指点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能够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识逐渐加深,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独特性2.生命的价值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案例: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题: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独特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活出生命的精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的。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3.操练(10分钟)小组内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明确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甘于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1.增强运用给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力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1.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态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2.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依存,在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能够创造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态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2.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在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难点】认识到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青春烈火》,边听边思考:什么是烈火青春,如何成就烈火青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
环节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过渡语:同学们,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和许多人相遇,会有很多人吸引着你,那么介绍一下你的偶像,说一说他们的美好品质。
活动一:介绍你的偶像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偶像,举出他\她的重要事迹以及你喜欢他\她的原因。
学生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的偶像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经验,都在创造人生的价值。
其实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人们的生命的质量。
活动二:16岁的自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大胆设想16岁的自己,思考下列问题:(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的16岁时将会是什么样的?(3)如何让生命充盈?学生回答:我希望我的16岁是阳光灿烂的,取得好的成绩,有很多好朋友,也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得到实践。
教师总结:生命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同学们现在还是人生的起点,一定要热爱学习,乐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服务,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命充满色彩和活力。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重点难点】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你说我说】在我们的生命里,会和许许多多的人相遇,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又有哪些生命故事?请你选择你认识的一个人,将他对生命的热情、努力活出生命精彩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故事。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__质量__。
2.生命是一个逐渐__丰富__的过程。
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__道德体验__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__感受力__,__理解力__就会不断增强。
3.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__他人的生命__,设身处地地__思考并善待他人__。
4.让我们用__真诚__、__热情__、__给予__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__互信__、__友善__、__和谐__的社会。
5.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运用自身的__品德__、__才智__和__劳动__。
创造出比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__物质财富__和__精神财富__,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6.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__他人的__、__集体的__、__民族的__、__国家的__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 贫乏与充盈探究一:教材P115探究与分享(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答案提示:(1)相同点:他们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生活的目标,生命是充盈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节《活出生命的精彩》是本册的一个重点章节。
这一章节的核心理念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价值,都值得尊重。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从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价值、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从生理到心理逐渐成熟,对自我认知开始深入,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始产生疑问。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对人生的目标和方法也会有很多的迷茫。
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明确生命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方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理论中理解并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相关案例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对生命和人生的问题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呈现生命的独特性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并分享各自的看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珍惜每一天,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生命价值的热情。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案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惑。
他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对生命的价值有自己的理解。
但受限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他们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并付诸实践。
2.重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3.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活出生命的精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课堂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付诸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巩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进行实践活动。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价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要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生命价值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期许。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精彩的态度。
3.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3.生命意义的思考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案例的相关材料。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教学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你们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你们觉得自己独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独特性和价值。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活出精彩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独特性发挥出来。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活出生命的精彩”,内容主要围绕生命的价值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惑和压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知道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他们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知道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他们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2.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
3.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情感体验法: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准备一些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4.问题:准备一些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如花草、动物、人类等,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一些活出生命精彩的人物事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10.2《活出生命的精彩》一. 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教材通过案例、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追求生命价值的热情。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关于生命价值的问题,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然而,对于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积极追求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追求生命价值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生命的意义,分享彼此的观点。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教材。
2.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收集一些关于生命价值的典型案例。
4.小组讨论题:准备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如残疾人奋斗在体育赛场上的事迹,让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的?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彼此的观点。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主题是“活出生命的精彩”。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历程,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开始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对自我价值有更高的追求。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历程,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历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3.分享交流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4.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4.纸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及教学反思前言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尊重他人的态度,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所需要的素质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
其中,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活出生命的精彩》作为一份优秀的教材,已经成为全国许多学校进行教育的主要依托,本文主要讲述我在教学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所制定的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根据《活出生命的精彩》的内容,本次教学旨在:1.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重视的价值观;2.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掌握正确的人生态度;4.实现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Unit 1 生命的本质1.发现生命的价值;2.理解生命的意义;3.理解生命的本质。
Unit 2 正确定义人生1.了解人生;2.理解幸福;3.理解责任;4.按责任分类。
Unit 3 精彩的人生1.理解人生的意义;2.理解人生的质量;3.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的意义;2.理解生命周期的概念。
教学内容1.生命意义的解读;2.根据生命意义的解读,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周期的意义。
教学方式1.利用生动的比喻来描述生命的艺术;2.展示人类的生存历程,让学生对生命周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
教学流程1.开始上课:简单提问,带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理解生命的意义:老师用生动的语言阐述生命的艺术,让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本质;3.理解生命周期:通过展示人类的生存历程,让学生对生命周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自己的价值观;2.理解生命的本质。
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性;2.通过案例剖析,理解自己价值观的重要性。
教学方式1.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2.通过案例剖析,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来观察自己的价值观。
教学流程1.开始上课:简单提问,带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3.案例剖析:通过案例剖析,来理解自己价值观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含教学反思)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
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能力目标内涵情感、态度与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价值观目标他人的生命。
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XXX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XXX的家庭,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
XXX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
XXX她就是XXX。
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XXX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的梦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
1)假如XXX活下来了,却在沉痛中无法自拔,她将会变得如何?2)XXX的故事通知我们应该如何活出生命的出色?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贫乏与充盈1.对待生活的不同立场,会影响生命的质量猎人、猎狗和兔子的故事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飞奔着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话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过它的?”“它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就没命了呀!”人本来是有良多潜能的,可是我们往往会对本人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意义,并学会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面临着诸多困扰。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生活的真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学会活出生命的精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活出生命的精彩,提高生活质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生命的美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为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经历。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原则。
5.生活实践: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所学方法,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活出生命的精彩1.理解生命的价值2.认识到生活的意义3.学会活出生命的精彩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