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作者:陈宁, 李书平, CHEN Ning, LI Shuping

作者单位:深圳九新药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49

刊名: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

年,卷(期):2011,42(8)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01662655.html,/Periodical_zgyygy201108021.aspx

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

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SOP 持有部门:医务科院感办 制订者:刘妙华制订日期:2016年2月 参考资料:胡必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执行日期: 签名: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一、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书、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等,并严格遵照执行。 2.消毒剂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3.按产品说明,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稀释定律配置所需浓度。 4.多数消毒剂配制后稳定性下降,应现用现配、使用前监测浓度。连续使用 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度。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用加盖,并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7.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品表面,作用 时间达到后应取出或采取有效措施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时,人员应尽可能离开消毒现场或加强环境通风。 二、常用消毒剂

(一)戊二醛 1.属灭菌剂,广谱、高效、毒副作用大、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 性好。常用浓度为2%,增效的复方戊二醛可按卫生许可批件的浓度使用。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2.浸泡法:10h达到灭菌水平;10~45min达到消毒水平。 3.用于碳钢制品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前应先加入%亚硝酸钠防锈。碱性戊 二醛使用前应按照说明加入适量碳酸氢钠调节PH值,此时稳定性明显降低,使用时应注意。 (二)过氧化氢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速效、无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适用于医疗用品、餐具、饮水和空气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含漱、冲洗等。 浸泡法:一般用3%作用30min。 擦拭法: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其他方法:漱口用1%~%;冲洗伤口用3%。 (三) 含氯消毒剂 1.属高效消毒剂,广谱、低毒、腐蚀性强、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2.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 浸泡法:低效消毒用250~500mg/L,作用10min以上;高效消毒用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报告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验证内容 5. 再验证周期 6. 验证结果与评定 7. 最终批准 8. 附表

1. 概述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在常 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 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 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 膜,将它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 (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我公司现采用山东安丘奥宗麦克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OZOHD-10B 臭氧发生器对粉针剂车间洁净室(区)进行消毒。 2. 验证目的通过对沉降菌的测试,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 (区)的灭菌效果。 3. 验证范围验证臭氧的灭菌效果。 4. 验证内容 4.1 验证所需文件:臭氧消毒操作规程进出十万级、万级洁净区更 衣规程洁净区沉降菌检测规程存放地点: 档案室检查结果:符 合要求 检查人:检查日期: 复核人:复核日期: 4.2 试验方法 根据臭氧发生器的生产能力,计算臭氧发生器的最低开机时间(参考:每腔气灭菌,一般可开机1~1.5h;每周以臭氧代替化学试剂熏蒸对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及设备灭菌,一般可开机2~2.5h)。 4.2.1 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和臭氧发生器60 分钟后,分别在百级层流罩、万级、十万级洁净间远离送风口处,摆放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枯草杆菌(TESPER-G)试纸,每张试纸上枯草杆菌数量为1×106个,每个培养皿中放2张试纸,1张做无菌试验,一张做含菌数试验。每个房间至少放两个培养皿。 4.2.2 消毒效果确认质量部门取样培养。判断标准:试纸内枯草杆菌数量小于1×103个为合格。 4.2.3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和臭氧发生器60 分钟后,分别在百级层流罩、万级及十万级洁净间远离送风口处,摆放培养皿,打开平皿盖同时关闭空调的新风阀, 30 分钟后取出培养皿。记录于表1 4.2.4 可接受标准 洁净级别标准 十万级≤10个

消毒剂有效性验证报告

项目名称:消毒剂有效性验证报告 起草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目录 1.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3) 2. 概述 (3) 3. 验证结果 (3) 4. 验证的范围 (3) 5. 判定标准 (3) 6. 验证周期 (4) 7. 验证时间 (4) 8. 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 (4) 9. 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 (11) 10. 总结 (12)

1.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验证小组成员 职责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组长,检验报告的批准、验证报告的审核 成员,组织取样、样品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出 具检验报告 2.概述 洁净室的清洁和消毒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必须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效果进行验证。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设备、器具应用相应的消毒剂消毒后的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环境保障。 3.验证结果 通过对0.2%新洁尔灭和75%医用酒精消毒剂,对人员双手消毒、设备外表面及容器、生产场地的消毒效的验证,证明该消毒剂使用效果符合广东朗呈生产工艺要求。 4.验证的范围 4.1.洁净室人员手、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器具所使用的各 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 4.2.洁净室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手部消毒时间间隔的验证。 5.判定标准 5.1.判定依据: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5.2.验证的具体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消毒对象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双手消毒菌落合格:≤300cfu/每只手 器皿菌落合格:≤20 cfu/cm2 操作间 墙面菌落合格:≤20 cfu/cm2地面菌落合格:≤20 cfu/cm2工作台菌落合格:≤20 cfu/cm2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一、醇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 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4.注意事项 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WS-18006 阳性对照室臭氧消毒效果再验证方案

阳性对照室臭氧消毒效果再验证方案 VP-WS-18006 起草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目录 1、概述 2、目的 3、验证人员 4、计划验证日期 5、验证方案内容 5.1臭氧消毒方法的确认 5.2臭氧发生器的选择 5.3验证条件确认 5.3.1验证用仪表检验清单确认 5.3.2文件或资料确认 5.3.3检验方法确认 5.4验证内容及步骤 5.4.1臭氧浓度分布测试 5.4.2臭氧浓度分布测试 5.4.3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5.4.4 臭氧消毒有效期确认 6、再验证周期 7、验证总结及结果批准 7.1验证总结 7.2验证结果审查 7.3验证结果批准

1、概述 我公司拟采用臭氧法对洁净区进行消毒。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2、目的 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洁净区各洁净间臭氧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 通过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确定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的消毒效果。 4、计划验证日期 本次验证时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5、验证方案内容 5.1 臭氧消毒方法的确认:确认阳性对照室无人员,各洁净房间门关闭后,关闭阳性对照室排风系统、新 风系统。在空调控制触摸显示屏中调出臭氧消毒选项,选中后系统自动计时运行。臭氧发生器运行60分钟后,系统自动关闭。打开阳性对照室排风系统、新风系统运行30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 结果: 检查人:复核人:日期: 5.2 臭氧发生器的选择 5.2.1臭氧消毒的浓度:按臭氧消毒的效率和卫生部1991年12月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对空 气中浮游菌,臭氧灭菌的浓度为(2~4)×10-6;对物体表面的沉降菌,臭氧灭菌的浓度为(10~15)×10-6。 5.2.2臭氧的自然半衰期:参比状态下为20min左右;1h衰退率约为62.25%;设计、运用臭氧消毒30min 达到相对浓度后,继续维持一段时间(1h),即可达到机器、设备和建筑物表面沉降菌的杀灭目的。 5.2.3消毒空间体积: 5.2.3.1以选择合适的臭氧发生器为前提,本公司阳性对照室洁净区体积V1,HVAC系统风管容积V2,为保 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的臭氧消耗量为V3。 5.2.3.2 V3的确定根据消毒实践,归纳出较可靠的经验公式:V3=HVAC系统循环总风量2000(m3/h)×25%

医疗器械_消毒剂验证

消毒剂验证

消毒剂验证方案 目录 1概述-------------------------------------------------------------------------------------3 2 目的-------------------------------------------------------------------------------------3 3 适用范围-------------------------------------------------------------------------------3 4 验证参考资料-------------------------------------------------------------------------3 5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3 6 验证内容------------------------------------------------------------------------------4 7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10 8 再验证周期

---------------------------------------------------------------------------11 9 附表------------------------------------------------------------------------------------12 1 概述 我公司拟采用75%酒精和0.1%新洁尔灭作为洁净区消毒剂,按月交替使用。75%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酒精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比较容易渗透到菌体内,使得细菌细胞破坏溶解,通过抑制细菌体内酶的活性,特别是脱氢酶和氧化酶,阻碍细菌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酒精消毒与浓度有很大的关系,经过反复的试验,75%酒精杀菌力最强。酒精消毒具有价格低廉、无色、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且易于挥发,无残留,在医药行业中广泛使用。新洁尔灭别名为苯扎溴铵 / 溴化苄烷铵,属于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下有抑菌作用,较高浓度时可杀灭大多数种类的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病毒。新洁尔灭具有性质稳定、易于贮存、毒性和腐蚀性较小、刺激性小等特点。直接与原料、溶剂和产品直接接触的器皿只用酒精消毒。 消毒剂消杀地方为: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桌、椅等表面以及人体双手。

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文件

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的起草:日期: 验证方案的审核:日期: 验证方案的审核:日期: 验证方案的批准:日期: 1.概述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 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它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公司选购的臭氧发生器是以空气为气源的箱式臭氧发生器,为洁净区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方法是利用空调系统的循环风作为臭氧的载体,即将臭氧发生器生产的臭氧由净化空调系统的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扩散至整个洁净区域,并使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均匀,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消毒时,打开臭氧发生器,臭氧灭菌浓度在开机120min后,达到10ppm以上。 2.风险评估 该验证方案是根据风险评估来确定的验证的范围、项目、程度。详见:固体制剂车 间与提取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风险评估报告(FX-QA- 2019-02)。 3.验证目的 确认臭氧发生器在正常运行,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区)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洁净区各洁净间臭氧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通过微生物 挑战性试验,确定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 4.职责 车间: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并负责本方案的实施。负责跟踪所有偏差缺陷均已整改。 生产技术部:负责该方案和报告审核。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负责对验证过程的监控和检验,负责对偏差作出处理意见。

13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报告

消毒剂消毒效果 验证报告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XXXX有限公司

目录 1.验证小组 2.验证目的 3.范围 4.职责 5.验证时间 6.验证的准备 7.验证的内容 8.评价、再验证周期及结论 9.批准证书

1 验证小组 验证小组由质量部、生产部成员组成,验证小组成员如下: 2 验证目的 通过消毒液的验证,以保证洁净间达到生产和实验的需要。 2 范围 本方案包括对0.5%84消毒液、0.1%的新洁尔灭消毒、75%乙醇的消毒效果的验证活动。 3 验证依据 GB15980-2009?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4 职责 质量部负责组织验证工作的具体采样、试验,验证方案的评价结果及结论,提供检测报告。 5 验证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6 验证的准备 6.1 验证用仪器 6.2 验证用培养基

7.验证的内容 7.1 消毒前的验证 在微生物实验室、缓冲间、阳性间未进行清洁消毒前用沾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屋子角落、墙面、桌面、设备表面分别进行25cm2的擦拭。取样完毕后将棉签的头剪下置于无菌试管中,以每支棉签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浸泡、混匀,注皿,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于30~35℃的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计数。 7.2 消毒后验证 用0.5%84消毒液对微生物实验室的地面、墙面、桌面、设备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液对缓冲间的地面、墙面、桌面、设备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用75%乙醇对阳性间的地面、墙面、桌面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完毕后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对屋子角落、墙面、桌面和设备表面进行25cm2的擦拭。取样完毕后将棉签的头剪下置于无菌试管中,以每支棉签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浸泡、混匀,注皿,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于30~35℃的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计数。 7.3 以上为第一组实验。分别对第二组:车间二更、车间操作间、洗衣间进行平行独立实验。 7.4 实验结果 消毒液配制记录: 检测记录: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精选.

1、验证方案的起草 2、验证方案的审批 3、验证方案的批准

目录 1 前言 2 职责 3 验证的方法及步骤 4 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 5. 验证结果评价及建议 6、再验证周期

1.前言 消毒剂主要使用在洁净控制区域,用于控制生产环境、设备表面等的微生物污染的一种化学剂。由于没有一种消毒剂是完全理想的,因此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在理论上有利于防止形成相同环境的分离菌或抑制细菌的适应性。本实验方案针对①75%乙醇、②1%新洁尔灭、③3%甲酚皂杀菌剂、④3%的过氧化氢溶液共4种消毒剂进行抑制或者杀灭微生物的效果确认。 1.1验证的目的 本验证的目的在于制定方法及可接受标准,来评价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1.3验证的范围 75%乙醇、1%新洁尔灭、3%甲酚皂溶液、3%的H2O2 1.4验证内容: 本验证先在实验室对所使用的消毒剂,用六种控制菌做生物指示剂挑战性实验;然后做现场消毒考察实验,即现场消毒后用棉签取样法对消毒后的表面取样,做表面残留微生物限度检查。通过对指示菌的杀灭对数值和现场消毒后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残留限度来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2. 职责 2.1验证小组成员: 2.2职责 2.3验证进度 3. 验证方法及步骤 3.1实验材料 3.3.1 菌株 (1)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538) 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

大肠杆菌(ATCC25922) 伤寒杆菌(ATCC6539) (2)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ATCC9372) (3)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3.3.2 培养基 无菌大豆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TSA)、营养肉汤培养基。 3.3.3 稀释液:1%蛋白胨-0.03mol/L PBS 溶液 3.3.4 中和剂:0.1%卵磷脂+1%吐温 80 溶液; 0. 5%硫代硫酸钠(3%过氧化氢)3.3.5 无菌试管 3.3.6 无菌平皿(90mm) 3.3.7消毒剂:75%乙醇、1%新洁尔灭、3%甲酚皂溶液、3%的H2O2 3.3.8移液器及配套无菌吸头:0-100ul,100-1000ul 3.2中和剂效力确认 ①中和剂效力及毒性试验目的 在化学消毒试验中,达到规定消毒时间终点时,要求立即终止残留消毒剂的继续作用,以便准确检测出消毒体系中残留存活的微生物及其数量。因为消毒体系中残留的消毒剂,可能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可导致对杀菌效果偏高的错误判断,甚至产生假阴性结果。残留消毒剂的去除,可排除残留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抑制,从而使试验获得正确结果。中和法是指在消毒剂与微生物作用到达规定时间的终点时,取样加于适宜种类和浓度的中和剂中,将残留消毒剂迅速中和,使其不再持续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本试验中所使用的中和剂必须既能有效抑制消毒剂的杀菌性(中和剂的效力试验)同时又不削弱微生物活力的恢复(中和剂的毒性试验)。 ②中和剂效力、毒性确认 用稀释剂将试验菌制成5×105~5×106cfu/ml的的菌悬液备用。 准备无菌试管6支,按表一试验操作步骤表分组进行操作。各组试昝充分震荡放置于振荡器震荡至少20秒或在手掌上振敲80次,然后移取Iml混合液到平皿中做平皿计数,轻轻转动平皿以使菌落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散开来,每组做两皿平皿,并做好标记。平皿在层流台下吹干,倒置于37℃下培养48小时后计数。具体结果见附件一中和剂中

常用医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常用医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乙醇 Alcohol 中效,原理: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对肝炎病毒及芽孢无效。使用范围:以 70-75%溶液为消毒剂,多用于消毒皮肤; 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注意点:容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并定期调整其浓度,低于 70%浓度则消毒作用差;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的消毒。 碘酊 Tr.loding 高效。 原理:使细菌蛋白氧化变性,能杀灭大部分细菌、真菌和芽孢。 使用范围: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擦后 20S 再用 75%酒精脱碘; 2.5%溶液用于脐带断端的消毒,擦后 20S 再用 75%酒精脱碘。 注意点: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高浓度不能用,更不能用于粘膜消毒,如会阴、肛门、阴囊、眼、口鼻部手术消毒以免引起灼伤;皮肤过敏者禁用。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Bromogeraminum 低效。 原理:是阳离子白哦面活性剂, 能吸附带阴电的细菌,破坏细菌的细胞膜, 最终导致菌体自溶死亡,又可使菌体蛋白变性而沉淀。 使用范围:0.01%-0.05%溶液使用于粘膜消毒; 0.1%-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 0.1%-0.2%溶液用于消毒金属器械,浸泡 15-30min (加入 0.5%亚硝酸钠以防生锈。 注意点:取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1g+曙红 0.4g+95乙醇 700ml+蒸馏水至 1000ml 。 洗必泰 Hibitane 低效。原理: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使用范围:0.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 30min ; 0.05%溶液用于创面消毒; 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注意点:取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1g+曙红 0.4g+95乙醇 700ml+蒸馏水至 1000ml 。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

传递窗验证方案编号:

日期:2010年5月 批准页 1、起草人签字的含义:你的签字表示你所制订的文件符合现有设计标准并且充分反映该系统的验证任务和可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 2、审核人签字的含义:你的签字表明你已经审核了这份文件,确认此文件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该系统的验证任务和可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 3、批准人签字的含义:你的签字表明这份文件符合我公司验证主计划的标准,符合验证指南的要求;并且文件及其所含盖的信息符合现行的GMP,同意按此方案实施验证。

目录

1.目的 将臭氧直接打入空调机总送风,通过空调系统将臭氧送到需要灭菌的各个空间。这样既可以达到对洁净区(室) 进行灭菌的目的,同时又对送风和回风管道起到杀菌细菌的作用。 2.范围 通过对在一定的时间洁净室(区)内臭氧浓度的测试,验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洁净区各洁净间臭氧浓度是否达到标准规定;通过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 3.职责 3.1设备部: ●制定验证方案; ●执行验证方案,根据需要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将数据收集到报告中,并上报批准; ●准备工程文件(图纸); ●核对设备关键参数,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负责设备维护保养;负责起草设备SOP文件; ●编制验证报告。 3.2质量保证部: ●支持验证方案; ●审阅验证方案的格式; ●为书写方案的人员提供指南; ●为方案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时间; ●审阅验证方案和检验必要的SOP,完成必需的和可提供的培训; ●维护全部受控的法规符合文件,包括验证方案; ●审查和批准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3.3质量检验部: ●协助确定方案中检测方法;

除菌过滤后消毒剂无菌验证方案

消毒剂除菌过滤后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录 1.0 概述 .................................................................... 3 . 1.1 目的 (3) 1.2 范围 (3) 1.3 职责 (3) 2.0 可接受标准 .............................................................. 4... 3.0 确认前条件 .............................................................. 4... 1.1 人员确认 (4) 1.2 文件确认 (5) 4.0 文件记录要求 ............................................................ 5... 5.0 程序 .................................................................... 5 . 5.1 仪器的确认.. (5) 5.2 菌株、培养基及试剂 (5) 5.3 验证步骤 (7) 5.4 验证总结 (9) 6.0 再确认 .................................................................. 9 . 7.0 偏差 .................................................................... 9 . 8.0 变更 ................................................................... 1..0.. 9.0 术语 ................................................................... 1..0.. 10.0 参考文件 .............................................................. 1.0.. 11.0 修订历史 .............................................................. 1.0.. 12.0 附录列表 .............................................................. 1.0..

最新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1.概述:污染药品常见细菌有霉菌、杂菌、致病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来源于制药环境未净化空气,不洁净门、窗、制药设备、工具及进行工艺操作的人等,为减少制药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车间空气进行初、中、高效过滤,阻留细菌进入车间,紫外灭菌等均属物理灭菌法。利用甲醛薰蒸、臭氧来杀灭空气中细菌;以75%乙醇擦拭设备表面;4%来苏儿擦门、窗、墙、地面消毒都属化学灭菌法。选用法定检验方法,用上述多种消毒剂,对人员及车间的空气、门、窗、墙、地面、地漏进行消毒效果的验证,优化选择最佳的清洗消毒剂,确认消毒剂的清洁效果。 2.目的:通过用多种清洗消毒剂对车间人员、空气、门、窗、设备设施进行消毒效果的验证确认,优化选择最佳清洗消毒剂。 3.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清洗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验证。 4.验证内容: 4.1消毒剂种类:

75%乙醇;0.2%新洁尔灭;0.5%洗必泰、70%乙醇和2%甘油混合液、臭氧;媒酚皂;84消毒液。 4. 2消毒对象:洁净区的人员、空气、设备、门、窗、墙、地面、地漏、洁具等。 4. 3消毒效果试验方法:各种清洁对象按相应的清洗消毒规程操作后,用预先湿润的无菌棉签擦抹清洁对象表面任意位置25cm2,将擦拭后的棉签置入加有适量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广口瓶中,振摇15min,取1ml浸出液照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进行试验(药典法),计算菌落数。 4.4清洗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标准: 4.4.1空气清洁效果评价标准: 在臭氧发生器开启60分钟后: ①各洁净区域的臭氧浓度≥12ppm(标准10~15 ppm)。 ②生物指示剂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583株,菌液浓度1×107个/ml) 挑战性试验检查不得有细菌生长。臭氧灭菌消毒效果见《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方案》。 4.4.2手清洗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评价标准: 菌落数<60CFU/25cm2 4.4.3设备清洗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标准: 菌落数≤50CFU/25cm2 4.4.4车间门、窗、墙清洗消毒评价标准: 菌落数≤50CFU/25cm2 4.4.5地面、地漏清洗消毒评价标准:

最新整理常用消毒剂的消毒原理知识讲解

消毒的原理 消毒是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大型养殖集团因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完善的管理措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够科学的选择消毒剂,检验消毒剂的质量和在现场使用后的实际消毒效果,使消毒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广大的养殖场(户)面对销售商上百种消毒剂的名称,品牌无法正确选择消毒剂,更无法检验消毒剂的内在质量和实际使用效果,本文按将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就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即通过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杀灭病原微生物:这类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越高,消毒剂分子就越多;温度越高,消毒剂分子运动越快;环境中有机物越少;消毒剂分子碰到病原微生物机会就越多,消毒效果越好。具体使用时,须注意配比浓度(酒精则以75%最好)、环境温度和环境中有机物浓度。 (一)通过分子碰撞原理,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的消毒剂: 这类消毒剂的作用特点是杀菌、杀病毒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命物质,属于原浆毒,消毒过程中可破坏宿主组织,即对猪、鸡有毒性,会引起畜禽应激,会污染环境,破坏设备。此类消毒剂仅可用于空室、环境消毒,绝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如酚类、醛类、强酸强碱类等。 1.酚类消毒剂: 石炭酸、来苏儿、煤酚、苯酚、复合酚等具有臭药水味的一类消毒剂:这类消毒剂商品名最多,其中苯酚对芽胞、病毒无效,复合酚含41%~49%的酚和22%~26%的醋酸,是其中消毒效果最好的,此类消毒剂因其具有特别的药臭味,又具原浆毒,吸入皮肤有至癌性,常用于消毒池和排泄物的消毒,很少用于空室消毒,更不能带鸡带猪消毒。具体消毒时须先把环境冲洗的干干净净,浓度要达到0.5%~1%以上,温度不能低于8℃,消毒效果才好。禁止在碱性环境或同碱性溶液及其它消毒液混合使用。 2.碱类消毒剂: 烧碱、生石灰等,常用2%~3%烧碱加10%~20%石灰乳消毒及刷白畜禽场墙壁、屋顶、地面等,假如配制烧碱溶液时提高温度、加入食盐消毒效果更佳。用烧碱液消毒时应注意防护,消毒畜禽舍地面后6小时~12小时,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引起畜禽肢蹄、趾足和皮肤损害。生石灰是价廉易得的消毒药,许多养殖场喜用干石灰粉进行消毒,这是错误的。石灰必须在有水份的情况下才会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及报告

1.概述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 )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 2 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 ),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将它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O 2 为无污染消毒剂。 我公司现采用xxxxxxx生产的 xxxx型臭氧发生器对xxx车间洁净室(区)进行消毒。 2.验证目的 通过对沉降菌的测试,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灭菌效果。 3.验证范围 验证臭氧的灭菌效果。 4.职责: 生产部:负责洁净厂房的清洁,负责臭氧消毒消毒前物料的转移或密封。 QA部:负责验证所需的试剂、试液等的准备,负责环境的测试工作,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设计及实施,负责提供粉针剂车间臭氧消毒效果的详细资料及相关SOP,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 5.验证内容 4.1验证所需文件: 4.2 臭氧消毒器安装确认。 4.3试验方法 4.3.1 根据臭氧消毒的效率和《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决定臭氧消毒的浓度(C);对空气中浮游菌,臭氧消毒浓度为(2~4)×10-6g;对物体表面的沉降菌,为(10~15)×10-6g(臭氧消毒浓度参考卫生部1991年12月领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臭氧的半自然半衰期(S)参比状态下为20min左右,1小时的衰退率约为62.25%。 ①臭氧发生量的计算:W=19.63×V/1-0.6225(mg/h)(V为消毒空间体积m3);

②消毒空间体积的计算:V=循环系统点风量×0.944%。 结合①、②根据臭氧发生器的生产能力,计算臭氧发生器的最低开机时间(参考:每腔气灭菌,一般可开机1~1.5h;每周以臭氧代替化学试剂熏蒸对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及设备灭菌,一般可开机2~2.5h)。 4.3.2 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和臭氧发生器60分钟后,分别在百级层流罩、万级、十万级洁净间远离送风口处,摆放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枯草杆菌(TESPER-G)试纸,每张试纸上枯草杆菌数量为1×106个,每个培养皿中放2张试纸,1张做无菌试验,一张做含菌数试验。每个房间至少放两个培养皿。 4.3.3 消毒效果确认 质量部门取样培养。判断标准:试纸内枯草杆菌数量小于1×103个为合格。 4.3.4 开启净化空调机组和臭氧发生器60分钟后,分别在百级层流罩、万级及十万级洁净间远离送风口处,摆放培养皿,打开平皿盖同时关闭空调的新风阀,30分钟后取出培养皿。 4.3.5可接受标准 5. 再验证周期 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或设备大修等后,均应进行验证,确认变更条件对生产工艺无不良影响,经验证委员会批准,设备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目录 1. 引言 (3) 1.1 概述 (3) 1.2 验证目的 (3) 1.3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3) 略

1.引言 1.1概述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洁净车间包括操作室和设备及生产用器具均应进行消毒,消毒效果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前必须验证消毒方法的适应性和消毒效果。 本公司车间洁净区分为十万级、万级、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使用 1.2 确保洁净区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能够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并在消毒有效期内能确保达到生产工艺所需要的效果。 1.3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1.3.1 1.3.2 1.3. 2.1验证委员会职责 1.3. 2.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1.3. 2.1.2负责协调验证的各项工作,保证本方案规定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1.3. 2.1.3负责验证数据及方法审核; 1.3. 2.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1.3. 2.1.3负责再验证周期的制定; 1.3. 2.1.6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1.3. 2.2生产管理部职责 1.3. 2.2.1制定验证方案; 1.3. 2.2.2组织协调验证活动,确保验证进度; 1.3. 2.2.3组织验证工作的实施并作好记录,收集、归纳并评估结果。 1.3. 2.3质量管理部职责 1.3. 2. 3.1制订验证确认检测项目; 1.3. 2. 3.2负责取样、检验并出据检验报告; 1.3. 2. 3.3确定验证周期。 1.3. 2.4物资管理部 负责按生产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消毒剂。 2. 相关文件

消毒剂对手、物体表面消毒有效性验证解析

消毒剂有效性及更换周期 再验证确认 文件编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设备有限公司 ××××年××月

一.验证目的: 洁净区用消毒剂对生产人员手部、地面、墙面、操作台、设备表面及工位器具等进行消毒,旨在控制微生物污染水平,防止微生物在产品生产环境中的污染,以及验证消毒剂在使用中的更换周期,防止微生物的耐药性,保证生产环境符合工艺卫生要求,最终保证产品质量。 二.验证范围 本公司洁净区分为十万级、万级、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使用对象如下图所示: 三. 验证依据 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物体表面和生产人员手细菌总数检测操作规程 净化区消毒液使用配制操作规程 五.验证内容 5.1、消毒液配制 5.1.1 75%酒精的配制:可直接从有证单位采购,原液擦拭。 5.1.2 84消毒液的配制:取一定量的84消毒液倒入配制桶,再加纯化水,比例为1:100,搅拌均匀即得。 5.1.3 0.1%新洁尔灭溶液的配制:取一定量的5%新洁尔灭溶液倒入配制桶,再加纯化水,比例为1:50,搅拌均匀即得。

5.2、超净台洁净度验证 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大豆酪蛋白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5.3、手表面、物体表面清洗消毒 a.生产人员按进净化区程序用洗手液将手洗净,伸向自动杀菌净手器喷淋消毒液至手掌,双 手将消毒液均匀搓开,晾干; b.净化区裸手接触产品每隔2h洗手消毒一次; c.连续7天对工作台面、墙面等清洗消毒。 5.4、采样方法 5.4.1 对物体表面的采样:将内径为5cm×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根据物体表面积大小,采平行样1~4个,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涂抹10次(往返计为1次,涂抹方法如下图所示),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 5.4.2 对生产人员手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将棉拭子放入10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5.5、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 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10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个稀释度),分别取1mL 放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块平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5℃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72h,观察结果,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算,求出平均菌落数。 平均菌数×稀释倍数 菌数/cm2=——————————— 采样面积(cm2) 菌数/每只手=平均菌数×稀释倍数 六.验证结论及其接受标准 1、净化区生产工人按进净化区程序手消毒及裸手接触产品每隔2h手消毒一次后的细菌总数 ≤300 cfu/每只手 2、用同一种消毒液对工作台面、墙面等连续消毒7天后的菌落数≤10 cfu/cm2

洁净区甲醛消毒消毒效果验证方案及报告

编号: 洁净区甲醛消毒 效果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一、验证组织与职责 1 二、验证方案概述 1、概述 XX洁净区拟产用甲醛熏蒸和臭氧消毒两种方式交替,甲醛消毒拟定为每月一次,臭氧消毒拟定为每三天一次。 2、目的 确认已选定的消毒剂甲醛对XX洁净区进行熏蒸方式的消毒效果,保证洁净区达到洁净级别要求。 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XX洁净区净化空调系统甲醛消毒。 4、验证要求: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执行,整个验证过程应在验证小组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检查过程中任何与文件或规范的偏差或遇到任何例外的情况都要记录下来,以供文件偏差报告表的审查。记录的偏差要进行调查,而且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文件偏差报告表中需记录有调查、纠正性措施及其理由。 5、验证时间:

2013 年 8 月 27-9 月 30 日。 三、消毒方式: 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 10g 计算消毒剂用量,用蒸汽加热发生罐使甲醛蒸汽随空 调送风进入洁净区,时间 60 分钟,停止送风,焖消 3 小时。开启空调送风、排风,恢 复正常运行。其各洁净区体积及甲醛用量如下表: 风柜名称 洁净区名称 洁净区 体积(m ) 风管体积 (m ) 空调箱 体积(m ) 总体积 (m ) 甲醛消毒剂 用量(g ) 四、验证方案 序号 房间名称 房间编号 洁净区域 1 D 级 2 D 级 3 C 级 1 区 4 C 级 2 区 5 C 级 2 区 6 B 级 序号 目的 验证方法 标准 1 消毒效果 表面微生物 相应级别洁净区的 1/10 2 沉降菌检测 相应级别洁净区的 1/10 3 生物指示剂细菌挑战性试验 应合格 4 甲醛残留量 甲醛残留量检测 <0.55ppm 1、表面微生物判断标准: (1)B 级表面微生物标准 1/10 即[接触(55mm )1cfu /碟] ; (2)C 级表面微生物标准的 1/10 即[接触(55mm )3cfu /碟] ; (3)D 级表面微生物标准的 1/10 即[接触(55mm )5cfu /碟] 2 。 检测记录如下: 3 3 3 3 2 2 序 号 房间名称 房间编号 取样点 洁净区级别 检测结果 表 面微生物标准

新版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报告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报告 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适用范围 4 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5 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 6 编制依据 7 验证计划 8 确认内容 9 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0 验证周期

1、概述 消毒剂,是指消毒时所用的化学试剂,消毒剂能使致病微生物数量在5~10分钟内下降%(下降5个对数单位),但无法杀灭孢子和所有病毒,我公司洁净区用消毒剂对地漏、墙面、地面、操作台、设备外表面等进行消毒,防止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在药品生产中,因消毒剂的使用必不可少,所以对消毒剂的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保证清洗后的设备适用于产品的制造或包装,生产环境符合工艺卫生要求,保证药品质量,现对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进行验证,且每次使用前要检查消毒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2、验证目的 证明通过清洁操作规程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符合规定的残留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 3、验证范围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包括洁净区内的地漏、墙面、地面、操作台、设备外表面等。 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验证小组成员

验证小组:准备、检查和实施验证方案;设计、组织和协调验证试验;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偏差处理,编写确认报告;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验证小组组长:领导协调验证项目的实施,协调验证小组的工作,对验证过程的技术负责,批准验证方案、偏差及验证报告。 验证小组副组长:负责起草验证方案,编写验证报告,相关操作规程的修订,协助收 集整理 验证数据,对偏差提出纠正措施建议。 品管部长:审核验证过程的检测数据,验证数据的可靠性,负责验证过程检验方法的 确定 及安排相关检验工作,负责签发检验报告。 工程部长:负责提供设备的动力(水、电、汽等支持)。 QA:负责验证过程中取样、监控。 QC:负责微生物项目的检测。 岗位操作工:负责操作间的清洁消毒。 统计员:负责验证所需物料的领取工作,负责验证资料、数据收集、记录、整理。 5、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 文件资料确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