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2
几种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有很多,凡能通过与菌体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而达到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有下面一些物质:来苏尔、乙醇、福尔马林、红汞、苯酚、高锰酸钾等,现将这些化学消毒物品的性能以及使用介绍如下,一来利于平时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再者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经验,开阔大家的视野,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来苏尔来苏尔(lysol)又名植物油、甲酚、氢氧化钠的皂化液(含甲酚50%),为无色或者是黄色液体。
1%-2%苏尔溶液用于手消毒,3%-5%来苏尔溶液用于器械物品消毒,5%-10%来苏尔溶液用于环境、排泄物的消毒。
对于一般的致病菌效果良好,可以杀死很多致病菌,浓度高的话也能杀死芽孢。
47%-53%来苏尔溶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肥皂和水,浓度5%-10%的来苏尔,可以用来作为处理病人用具及环境消毒。
副作用是对皮肤、粘膜有腐蚀性。
当来苏尔污染到皮肤时,我们可以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超过15分钟,或用50%酒精反复擦拭,然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而口服来福尔中毒者,则应马上服用植物油15~30 ml,发现早的话,也可以用牛奶及清水洗胃,直至气味排除完为止。
二、乙醇乙醇俗称酒精,其结构为ch3ch2oh,在常温、常压下情况下,其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水溶性,也具有特殊的味道,带有刺激性。
乙醇的用途很广泛,在生活中可以制成饮料、醋、化妆品,在工业中可制成香精、染料、燃料等。
而在医疗上却可以作为消毒剂用,70%-75%的乙醇适合作为消毒剂使用等。
一般情况下,乙醇主要用于皮肤和医疗器械消毒。
其75%的水溶液消毒作用最强。
浓度过高或者浓度过低都可能使菌体表层蛋白质迅速凝固而妨碍乙醇向内渗透,影响杀菌作用。
在平时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也要注意很多事项,首先,在实验室应该使用火柴,使用别的可能会引起火灾或者容易使酒精灯内的酒精挥发或者燃烧。
其次,乙醇使用完毕后要使用灯帽把火灭掉,以防引起火灾,如果不慎将酒精点燃,要尽快使用抹布将其盖灭。
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功能1、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份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12%) 、漂白粉(25%) 、漂粉精( 次氯酸钙为主,80-85%) 、氯化磷酸三钠(3-5%) ;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64%)、三氯异氰尿酸(87-90%)、氯铵T(24%)等。
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 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 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它们的杀微生物作用明显受使用浓度、作用时间的影响,一般说来,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PH 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温度越高杀微生物作用越强;但是当有机物( 如血液、唾液和排泄物) 存在时消毒效果可明显下降。
此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但是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物品有腐蚀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可污染环境。
因此,使用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按不同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适当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说来, 杀灭病毒可选用有效氯1000mg/L,作用30min。
此类消毒剂常用于环境、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30-90%不等) 、过氧乙酸(18-20%) 、二氧化氯和臭氧等。
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使用不方便,且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
其中过氧乙酸常用于被病毒污染物品或皮肤消毒,一般消毒物品时可用0.5%,消毒皮肤时可用0.2-0.4% 作用时间为3min。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化学消毒药品指用于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物,也称为消毒剂。
包括杀灭无生命物体上的微生物和生命体皮肤、黏膜、浅表体腔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各种消毒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其杀菌或抑菌作用机理也有所不同,生产中应根据消毒对象、病原特性、消毒剂杀菌能力等适当选择使用。
一、含氯消毒剂氯消毒剂通过在水中产生具杀菌作用的活性次氯酸发挥消毒作用,包括有机含氯消毒剂和无机含氯消毒剂。
一般来说,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可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对肠杆菌、肠球菌、牛结核分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蹄疫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水疱病毒、胃肠炎病毒、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使用方便,价格适宜。
缺点是对金属有腐蚀性,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久贮失效等。
1.漂白粉含氯石灰,含有效氯25%~30%,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味,久置空气中失效,大部分溶于水和醇。
5%~20%的悬浮液环境消毒。
饮水消毒每50l水加lg;1%~5%的澄清液用于食槽、玻璃器皿、非金属用具消毒等,宜现配现用。
2.漂白粉精为白色结晶,有氯臭味,含氯稳定。
0.5%~1.5%用于地面、墙壁消毒,0.3~0.4g/kg饮水消毒。
3.氯胺-T 含有效氯24%~26%,白色微黄晶体,有氯臭味。
对细菌的繁殖体及芽孢、病毒、真菌孢子有杀灭作用。
杀菌作用慢,但性质稳定。
0.2%~0.5%水溶液喷雾用于室内空气及表面消毒,1%~2%浸泡物品、器材消毒,3%的溶液用于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黏膜消毒,0.1%~0.5%;饮水消毒,1l 水用2~4mg。
配制消毒液时,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铵,可大大提高消毒能力。
4.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64%,商品名优氯净,另强力消毒净、84消毒液、速效净等均含有二氯异氰尿酸钠。
为白色晶粉,有氯臭味。
一般0.5%~1%溶液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5%~10%的溶液用作杀灭芽孢。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常用化学消毒剂及用法简介一、醛类消毒剂1、甲醛甲醛以液体、气体烟熏剂广泛用于医院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低温甲醛蒸汽则用于医院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
甲醛作为消毒剂虽有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其对人有一定的毒性,如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全身性毒性(如呕吐、腹痛及全身性休克等)和致癌作用。
(1)适用范围: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醇溶液可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①4%~l0%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污染物品的消毒,对细菌繁殖体污染者浸泡作用30 min,细菌芽孢污染者浸泡作用6h 以上可达消毒要求。
②8%~12%甲醛-乙醇(70%)溶液,浸泡作用18~24 h可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③直接加热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与氧化剂等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用于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的熏蒸消毒。
如福尔马林(40ml/m3)与高锰酸钾(30 g/m3)法、福尔马林(20 m1/m3)与漂白粉(20 g/m3)法、福尔马林(80 ml/m3)与三合二(70 g/m3)法等。
2、多聚甲醛(1)适用范围:多聚甲醛可用于特殊环境中室内空气、物品表面等的气体或烟雾熏蒸消毒。
(2)使用要求:①加热熏蒸消毒将多聚甲醛放于容器中在热源上直接加热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②氧化多聚甲醛熏蒸消毒应用多聚甲醛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甲醛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在各因素水平处于不利时,多聚甲醛浓度增加至20mg/L,作用时间>4h时也可达到消毒要求。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需要加热使温度到达20℃,以便多聚甲醛和高锰酸钾在加水后可快速反应。
熏蒸容器内壁和处理物品表面不应有水珠,以防甲醛凝聚。
3、低温甲醛蒸汽灭菌(1)适用范围:低温甲醛蒸汽灭菌适用于对大多数类型的物品进行灭菌,包括手术器械、内窥镜及其附件,由玻璃、塑料、橡胶、皮革制品和热敏材料制造的各种用品与器械等。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优质推荐】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高效类消毒剂、中效类消毒剂和低效类消毒剂。
(1)高效类消毒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1)过氧乙酸: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2min;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l%溶液用于体温表消毒,浸泡30min.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浸泡金属类物品。
应现配现用并放于阴凉处,以防高温引起爆炸。
2)戊二醛: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金属器械及内镜等,消毒时间需30~60min,灭菌时间需10h.应现配现用。
3)甲醛:40%甲醛熏蒸消毒空气和某些物品;4%~l0%甲醛用于浸泡器械及内镜。
甲醛蒸汽穿透力弱,消毒的物品须悬挂或抖散。
熏蒸消毒要求室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在70%~90%.4)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有氯胺T、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
0.5%漂白粉溶液或0.5%~1%氯胺溶液用于消毒餐具、便器等,浸泡30min。
1%~3%漂白粉,溶液或0.5%~3%氯胺溶液用于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及物品表面。
干粉用于消毒排泄物。
漂白粉与粪便1:5用量搅拌后,放置2h,尿液每100ml加漂白粉lg,放置lh.消毒剂应现配现用,保存在密闭容器内,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
因有褪色和腐蚀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衣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5)过氧化氢6)碘酊:2%碘酊用于皮肤消毒和一般皮肤感染,涂擦后20s,再用75%乙醇脱碘。
碘酊不能用于黏膜消毒。
皮肤过敏者禁用。
碘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浸泡金属器械。
用后需加盖保存。
(2)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不能杀灭芽胞。
1)乙醇:75%乙醇用于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浸泡锐利金属器械及体温计。
95%乙醇可用于燃烧灭菌。
乙醇易挥发,故应加盖保存并定期测试,以保持有效浓度。
乙醇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
应存放于阴凉、避火处。
2)碘伏:5%碘伏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溶液用于消毒体温计,应连续浸泡2次,每次30min。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总结:1:乙醇通过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杀菌,但对肝炎病毒及芽胞无效其70%-75%溶液作为消毒剂,多用于消毒皮肤;其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
由于其易挥发要加盖保存并定期调整其浓度;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的消毒(因为有刺激性}2:碘酊通过使细菌蛋白氧化变性能杀灭大部分细菌,真菌芽胞和原虫其 1 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S后用75%乙醇脱碘;%溶液用于脐带断端的消毒20s后用75%乙醇脱碘由于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不能用于粘膜消毒和皮肤过敏者3:苯扎溴铵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吸附带阴电的细菌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最终导致菌体自溶死亡,又可使菌体蛋白变性而沉淀%-%溶液用于粘膜消毒;%%溶液用于皮肤消毒;%%溶液用于消毒金属器械,浸泡15-30min(加入%亚硝酸钠以防锈)4:洗必太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3min;%溶液用于创面消毒;%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5:福尔马林(37%-40%的甲醛溶液)通过菌体蛋白变性酶活性消失来杀灭细菌真菌芽胞和病毒空气消毒加热法取福尔马林m3 加入等量水加热蒸发成气雾待药蒸发完毕断绝热源继续封闭6h以上。
熏柜消毒加热法取福尔马林40-80ml/m3 柜内置电灯泡通电加热,密封熏蒸3-24h。
氧化法取福尔马林10ml+高锰酸钾5g/m3密封熏蒸6 h 以上6:环氧乙烷通过与菌体蛋白结合,使酶代谢受阻而导致死亡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和芽胞用于电子仪器和不耐高温物品如皮革皮毛化纤织物一次性高分子医疗器材等的灭菌处理少量物品可装入塑料袋或丁基橡胶袋中消毒,大量物品则用环氧乙烷灭菌器加温密闭消毒。
常用剂量为%%,温度为20-37℃,时间为6-24h投药量为7:过氧乙酸通过能产生活性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使细菌死亡能杀灭细菌和真菌芽胞%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1-2min%%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浸泡10min%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8:漂白粉在水溶液中放出有效氯,破坏细菌酶的活性而致死亡。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一、过氧乙酸简称(PAA),带醋味,是一种光谱化学消毒剂。
它具有使用浓度低,杀菌作用强,消毒时间段。
分解物为醋酸,水和氧,均无毒性,无残留。
在低温-20——40℃,仍有很强杀菌作用。
使用前较理想的高效无毒灭菌剂。
市售过过氧乙酸一般含纯过氧乙酸10——20%称灭菌剂。
本品为贮存方便,分甲乙液两种规格,使用时将甲乙液按1:1配比。
使用方法:薰蒸法,浸泡法,喷雾法,擦抹拖地。
二、乙醇又称(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脱水变性。
呈现消毒防腐作用。
其作用强度可随其浓度增加而加强,以75%的浓度为最强。
浓度过高影响乙醇穿透性,消毒防腐效果减弱。
用70%的乙醇作皮肤和器械消毒。
30%的乙醇涂擦皮肤退热。
用50%的乙醇涂擦皮肤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治褥疮。
三、过氧化氢含3%的过氧化氢溶液又称双氧水,也是一种氧化剂。
时间作用较短,杀菌作用较弱。
可用创口消毒,也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四、新洁尔灭又称溴化苄脘胺,是一种那个阳离子去污剂。
它能改变细菌细胞的通透性,使细菌丧失对营养物质的摄取能力和对寄主体内杀菌因素的抵抗能力,因而发挥杀菌作用。
新洁尔灭的抗菌范围很广,低浓度可杀灭多种细菌,其作用可被有机物,血浆及阴离子去污剂。
如肥皂所减弱抵消,所以在应用新洁尔灭之前,如用过肥皂者必须冲洗干净。
常用0.05%溶液冲洗深部伤口及粘膜。
0.1%溶液作皮肤消毒(5分钟)及器械消毒(浸30分钟),如用于金属器械消毒1000ml溶液中加亚硝酸钠以金属生锈。
五、碘伏消毒液高效,广谱,无毒,含有效碘0.5%,其杀菌谱与碘酒相同,水溶液对细菌,芽孢肝炎病毒和真菌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性能稳定,腐蚀性小。
对皮肤粘膜无刺激,黄染可轻易洗去,有效期为二年。
六、84消毒液本品是高效,速效,无毒,广谱,去污力强的消毒剂,5分钟可杀灭各种病菌病毒,有效率达100%。
(1)高效类消毒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
1)过氧乙酸: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2min;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l%溶液用于体温表消毒,浸泡30min.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浸泡金属类物品。
应现配现用并放于阴凉处,以防高温引起爆炸。
2)戊二醛: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金属器械及内镜等,消毒时间需30~60min,灭菌时间需10h.应现配现用。
3)甲醛:40%甲醛熏蒸消毒空气和某些物品;4%~l0%甲醛用于浸泡器械及内镜。
甲醛蒸汽穿透力弱,消毒的物品须悬挂或抖散。
熏蒸消毒要求室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在70%~90%。
4)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有氯胺T、漂白粉、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
0.5%漂白粉溶液或0.5%~l%氯胺溶液用于消毒餐具、便器等,浸泡30min.1%~3%漂白粉,溶液或0.5%~3%氯胺溶液用于喷洒或擦拭地面、墙壁及物品表面。
干粉用于消毒排泄物。
漂白粉与粪便1:5用量搅拌后,放置2h,尿液每lOOml加漂白粉lg,放置lh.消毒剂应现配现用,保存在密闭容器内,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
因有褪色和腐蚀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衣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5)过氧化氢6)碘酊:2%碘酊用于皮肤消毒和一般皮肤感染,涂擦后20s,再用75%乙醇脱碘。
碘酊不能用于黏膜消毒。
皮肤过敏者禁用。
碘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浸泡金属器械。
用后需加盖保存。
(2)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不能杀灭芽胞。
1)乙醇:75%乙醇用于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浸泡锐利金属器械及体温计。
95%乙醇可用于燃烧灭菌。
乙醇易挥发,故应加盖保存并定期测试,以保持有效浓度。
乙醇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
应存放于阴凉、避火处。
2)碘伏:5%碘伏溶液用于皮肤消毒;20%溶液用于消毒体温计,应连续浸泡2次,每次30min.碘伏稀释后稳定性差,故宜现配现用,还应密闭、避光、置阴凉处保存。
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一、乙醇(酒精)乙醇属中效消毒剂,目前医院使用很普遍。
(1)杀菌原理醇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依靠三种作用:①破坏蛋白质的肽健,使之变性;②侵入菌体细胞,解脱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之失去活性,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③溶菌作用。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具有中效、速效的杀菌作用;②无毒、无刺激,对金属无腐蚀性;缺点:①受有机物影响大;②易挥发,不稳定。
(3)杀菌作用:乙醇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及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短时间不能灭活乙肝病毒。
(4)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
(5)使用方法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0%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②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5)注意事项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③勿用于涂有醇溶性涂料表面的消毒;④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⑤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
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
二、新洁尔灭新洁尔灭属季铵盐类消毒剂,它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消毒学分类上属低效消毒剂。
(1)杀菌原理该消毒剂杀菌作用机制主要有:①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细菌破裂;②使蛋白质变性;③抑制细菌体内某些酶,使之失去活性;④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高浓度聚集于菌体表面,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无难闻的刺激性气味;②易溶于水;③有表面活性作用;④耐光耐热;⑤性质较稳定,可以长期贮存。
缺点:①易受有机物的影响;②吸附性强。
一块10cm×10cm的纱布浸入1000m1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中,可使该溶液变成1/2000之的浓度。
(3)杀菌作用新洁尔灭对化脓性细菌、肠道菌及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杀灭能力;对结核杆菌、真菌的杀灭效果不好;对细菌芽胞仅能起抑制作用。
本消毒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灭能力一般较对革兰氏阴性菌强,抑菌浓度远低于杀菌浓度。
(4)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及细菌繁殖体污染的消毒。
(5)使用方法对污染物品的消毒:可用0.1-0.5%浓度的溶液喷洒,浸泡或抹擦,作用10-60分钟。
如水质过硬,可将浓度提高1-2倍。
消毒皮肤:可用0.1-0.5%的浓度涂抹、浸泡。
消毒粘膜:可用0.02%的溶液浸洗或冲洗。
(5)使用注意事项①新洁尔灭为低效消毒剂,易被微生物污染。
外科洗手液必须是新鲜的。
每次更换时,盛器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用于消毒其他物品的溶液,最好随用随配,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3天。
使用次数较多,或发现溶液变黄、发浑及产生沉淀时,应随即更换。
②消毒物品或皮肤表面粘有拮抗物质时,应清洗后再消毒。
不要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同用。
也不可与碘或过氧化物等消毒剂合用。
③配制水溶液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泡沫,因泡沫中药物浓度比溶液中高,影响药物的均匀分布。
④因本药不能杀灭结核杆菌和细菌芽胞,不能作为灭菌剂使用。
亦不能作为无菌器械保存液。
⑤若消毒带有机物的物品时,要加大消毒剂的浓度或延长作用的时间。
三、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高效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作用。
它不属于含氯消毒剂,实际上为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在生产稳定性二氧化氯及二元包装的二氧化氯。
(1)杀菌原理二氧化氯的杀菌原理: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链断裂,蛋白质失去功能,使微生物死亡,它的作用即不是蛋白质变性,也不是氯化作用,而是强大的氧化作用,这种作用比氯化作用至少强2.5倍。
(2)杀菌作用二氧化氯杀菌谱广,包括几乎所有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真菌病毒以及抵抗力强的肝炎病毒等。
(3)主要优缺点:优点:①广谱、高效,能杀灭一切微生物。
快速无毒使用安全;②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作灭菌剂,也可作为消毒、防腐剂和保鲜剂;③作饮水消毒时不仅可杀死水中微生物,而且能杀灭原虫和藻类,具有提高水质和除臭作用。
消毒后不产生有害物质,国外称它为理想的化学消毒剂。
缺点:①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有一定的影响;②对碳钢、铝、不锈钢等手术器械有一定的腐蚀性;③杀菌效果多受活化剂浓度和活化时间的影响。
(4)应用范围稳定性二氧化氯可应用于食品加工、饮用水、医院、医药工业的消毒、防霉、食品消毒和保鲜。
病房终末消毒、除臭,口腔含嗽、外科伤口清洗等。
(5)使用方法:消毒处理:①浸泡法:将洗净、晾干待消毒或灭菌处理的物品浸于二氧化氯溶液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的污染,用100mg/L浸泡30min。
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污染用500mg/L浸泡30min。
对细菌芽胞消毒用1000mg/L浸泡30min。
灭菌浸泡60min。
②擦拭法:参考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5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min。
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60min。
④饮水消毒:在饮用水源中加入5mg/L的二氧化氯作用5min即可。
(5)使用注意事项①消毒前将二氧化氯用10:1的柠檬酸活化30分钟才能使用;②活化后的二氧化氯不稳定,一般要活化后当天使用;③用二氧化氯消毒内窥镜或手术器械后,应立即用无菌蒸馏水冲洗,以免对器械有腐蚀作用;④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接触。
四、臭氧臭氧在常温下为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3%)。
臭氧稳定性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
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1)杀菌原理:臭氧的杀菌原理主要是靠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2)杀菌能力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3)方法和适用范围在医院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水的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水的消毒。
②物体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工用具、衣物、钱币、化验单、病例夹、票卷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③空气消毒:用于人不在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3)使用方法:①诊疗用水消毒:一般加臭氧0.5-1.5mg/L,作用5-10分钟,水中保持剩余臭氧浓度0.1-0.5mg/L。
对于质量较差的水,加臭氧量应在3-6mg/L。
②医院污水处理:用臭氧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是:污水先进入一级沉淀,净化后进入二级净化池,处理后进入调节储水池,通过污水泵抽入接触塔,在塔内与臭氧充分接触10-15分钟后排出。
一般300张床位的医院,建一个污水处理能力18-20吨/小时的臭氧处理系统,采用15-20mg/L的O3投入量,作用10-15分钟,处理后的污水清亮透明,无臭味,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均可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③医院游泳池水的处理臭氧消毒游泳池水的优点是:杀菌力强,速度快,对肠道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对游泳池设施不造成腐蚀、毁坏;能改善水质、脱色、除臭除味,处理后的水晶莹清澈;对游泳者无刺激性,少量臭氧能使空气清新,净化空气。
缺点是:臭氧在水中分解快,消毒作用持续时间短,不能解决持续污染的消除。
一般来说,臭氧的投入量为1-1.7mg/L,接触时间1-2分钟,即可获得理想的消毒效果,水质也会有明显的改善,用于游泳池循环水处理,投入臭氧量为2mg/L。
④空气消毒臭氧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明显地杀灭作用,采用30mg/m3浓度的臭氧,作用15分钟,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以上。
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人不在的条件下,消毒后至少过30分钟才能进入。
可用于手术室,病房,无菌室等场所的空气消毒。
⑤表面消毒臭氧对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作用缓慢,一般要求60mg/m3,相对湿度≥70%,作用60-120分钟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4)注意事项①臭氧对人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允许浓度为0.2mg/m3,故消毒必须在无人条件下进行。
②臭氧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坏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橡胶老化,变色,弹性减低,以致变脆、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等。
使用时应注意。
③温度和湿度可影响臭氧的杀菌效果:臭氧作水的消毒时,0℃最好,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臭氧的分解,故杀菌效果越差加湿有利于臭氧的杀菌作用、要求湿度>60%,湿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
(5)臭氧消毒常遇到的问题:①对人体是否有害?臭氧对人体呼吸道粘膜有刺激,空气中臭氧浓度达1mg/L时,即可嗅出,达2.5-5mg/L时,可引起脉膊加速、疲倦、头痛,人若停留1小时以上,可发生肺气肿,以致死亡。
故在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消毒后停30-50分钟进入便无影响。
②空气消毒后能维持多久?消毒后30-60分钟臭氧自行分解为氧气,其分解时间内仍有杀菌功效,故消毒后,若房间密闭仍可保持30-60分钟。
③臭氧是否可用于食品的消毒、保鲜、有无毒害作用?臭氧可与食品直接接触,用于食品消毒、保鲜,对食品不产生残余污染,不影响营养成份。
④对环境设备有无损害?高浓度的臭氧可以老化橡胶,使铜片锈蚀,但臭氧作空气消毒时,并非使用纯臭氧,又具有极易分解的特点,况且一般为间断使用,故不易产生对环境设备的损害。
同时臭氧还可以除异味,净化环境,使空气清新。
五、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它是目前所有化学消毒剂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消毒剂。
属高效消毒剂、市售浓度为16-20%。
(1)杀菌原理:过氧乙酸的杀菌原理有两点:①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微生物死亡;②通过改变细胞内的pH值,而损伤微生物。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高效广谱能杀灭一切微生物、杀菌效果可靠;②杀菌快速、彻底;③可用于低温消毒;④毒性低、消毒后物品上无残余毒性,分解产物对人体无害;⑤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缺点:①易挥发,不稳定,贮存过程中易分解,遇有机物、强碱、金属离子或加热分解更快;②高浓度稳定但浓度超过45%时,剧烈振荡或加热可引起爆炸;③有腐蚀和漂白作用;④有强烈酸味,对皮肤粘膜有明显的刺激。
(3)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4)使用方法①浸泡法:将被消毒或灭菌物品放入过氧乙酸溶液中加盖。
细菌繁殖体用0.1%(1000mg/L)浸泡15min。
肝炎病毒、TB菌用:0.5%(1500mg/L)浸泡30min。
细菌芽胞:用1%(10000mg/L)消毒5min,灭菌30min。
诊疗用品或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②擦试法:用于大件物品,用法同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2000-4000mg/L)喷洒作用30-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