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近似数_1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5
一、选择题1. (2019广东深圳,3,3分)预计到2025年,中国5G 用户将超过460 000 000,将46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6×109B .46×107C .4.6×108D .0.46×109 【答案】C【解析】460 000 000整数位数有9位,所以将46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6×108.故选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2. (2019广西北部湾,4,3分)2019年6月6日,南宁市地铁3号线举行通车仪式,预计地铁3号线开通后,日均客流量为700000人次,其中数据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70×104B.7×105C.7×106D.0.7×106【答案】B.【解析】解:将数据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105;故选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3. ( 2019贵州省毕节市,题号2,分值3分)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开通营运,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000米.55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5.5×103B .55×103C .0.55×105D .5.5×104 【答案】D . 【解析】解:55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5.5×104,故选:D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4. (2019贵州黔西南州,2,4分)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开通营运,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000米.55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5.5×103B .55×103C .0.55×105D .5.5×104【答案】D【解析】解:55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5.5×104,故选:D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5. (2019贵州遵义,3,4分)今年5月26日-5月29日,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矩形,贵州省共签约项目125个,金额约1008亿,1008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101008⨯ (B)910008.1⨯ (C) 1010008.1⨯ (D) 1110008.1⨯【答案】D【解析】科学记数法表示为na 10⨯,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中的《近似数》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含义,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近似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
2.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近似数的概念,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找零钱不是精确的整数呢?从而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4.56近似为5,而3.21近似为3呢?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如把3.78近似为整数,把2.29近似为一位小数等。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答案,互相评价。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近似数的概念。
如:一个水果摊卖苹果,每斤3.5元,顾客买了2.34斤,请问应付多少钱?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如身高、体重、温度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因此,本节课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似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求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2.能够将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2.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进行应用和拓展。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实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通过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近似数的存在。
然后,讲解近似数的求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近似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级别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解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他们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帮助他们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求近似数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以及如何判断是四舍还是五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数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2.讲解: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并用实例解释为什么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3.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讨论如何判断是四舍还是五入。
5.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课后的反馈,评价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近似数(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5.小数近似数第1课时小数近似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做一做”及第54页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题目建议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地求出来一个小数对数数。
2.通过小组讨论、实例分析,知道在表示小数近似数时,末尾0不能去掉,知道在求近似数时,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结果越精确。
3.通过生活中事例,感受到谋小数对数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根据建议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对数数。
【教学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主题图。
【情景引入】明明妈妈去超市买水果,电子秤上显示总价是22.398元,你认为,妈妈应付给超市多少钱?为什么?学生探讨交流。
小结:由于现在仪器越来越先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精确到小数点后多位情况,但我们往往没有必要那么精确,只要求出它近似数就可以。
板书: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对数数。
【新课讲授】知识点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近似数出示教材第52页例1:1.一个叫做豆豆小朋友体重――0.984米。
这个数倒是并不大,但数位太多,不好说道不好记,我们可以怎么办?提问:这个三位小数近似数可能是一个什么样数呢?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三位小数对数数可能将就是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
提问:求小数近似数通常用什么方法?小结: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
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
2.(1)试试看,运用四舍五入法把豆豆体重用一个最吻合两位小数则表示出。
说道说道见解。
小结:0.984≈0.98像这样将一个小数百分位后面数字去掉,就可以说成保留两位小数。
回答:说道说道对“留存两位小数”认知。
说道说道留存两位小数方法。
回答:留存两位小数和准确至百分位意思一样吗?小结:保留两位小数和精确到百分位意思一样。
(2)如果将一个小数十分位后面数字去掉,可以怎么说呢?“保留一位小数”是什么意思?请写出结果。
说说保留一位小数方法。
小结:0.984≈1.0提问:0.984保留一位小数时可以写作1吗?小结:强调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0不能去掉。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近似数》教案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给了一个近似数,你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2)给了一个数,会按照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的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二、过程与方法从测量引入近似数,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和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概念.2.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3.关键: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和小数点末尾的零的意义.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1.准确数和近似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数.例如: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种报道,•一种报道说:“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513人”.这里数字513确切地反映了实际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另一种报道说: “约有500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500这个数只能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例如,统计班上喜欢看球赛同学的人数是35,这个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又如,初一(1)班有55个学生,某工厂有126台机床,•我有8本练习本,这些数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如果量得语文课本的宽为13.5cm,由于所用尺的刻度有精确度限制,而且用眼观察时不可能非常细致,因此与实际宽度有一点偏差,这里的13.5cm只是一个与实际宽度非常接近的数,又如,宇宙现在的年龄约为200亿年,长江长约6300千米,•圆周率 约为3.14,这些数都是近似数.五、新授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准确数,或者不必使用准确数,而可以使用近似数.你还能举出一些日常遇到的近似数吗?2.关于精确度问题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例如,前面的500是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513的误差为13.我们都知道圆周率π=3.141592…计算时我们需按照要求取近似数.如果要求按四舍五入精确到个位,那么≈3;如果要求按四舍五入精确到0.1(或精确到十分位),那么π≈3.1;如果要求按四舍五入精确到0.01(或精确到百分位),那么π≈3.14;如果要求按四舍五入精确到0.001(或精确到千分位),那么π≈_______;反过来,若π≈3.1416,那么精确到________,或叫精确到_______.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3.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一共包含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的个数.例如近似数0.025有两个有效数字:2,5;1500有4个有效数字:1,5,0,0;0.103•有有3个有效数字:1,0,3.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例如近似数5.104×106有4个有效数字:5,1,0,4.规定有效数字的个数,也是对近似数精确程度的一种要求.一般说,对于同一个数取近似数时,有效数字个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如果四舍五入法对π取近似数时,若要求保留1个有效数字,则π≈3;若要求保留3个有效数字,•则π≈3.14.例6: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数取近似数.(1)0.0158(保留2个有效数字);(2)30435(保留2个有效数字);(3)1.804(保留2个有效数字);(4)1.804(保留3个有效数字);(5)3.5046(精确到百分位);(6)2.971×104(保留2个有效数字).解:(1)0.0158≈0.016;(2)30435=3.0435≈104≈3.04≈104(或3.04万);(3)1.804≈1.8;(4)1.804≈1.80;(5)3.5049≈3.50;(6)2.971×104≈3.0×104.思路点拨:(2)题,不能写成30435≈30400,如果这样写,•那就看不出哪些是保留的有效数字,而近似数30400是有5个有效数字,所以做这类题,•先将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再按照规定保留有效数字,或者写成3.04万.(4)题中,1.80,这里的0不能去掉,由四舍五入得到的1.8与1.80的精确度是不同的,前者是精确到0.1,是保留2个有效数字,而后者是精确到0.01,保留3个有效数字,同理(6)题中3.0×104的0也不能丢了.(5)题,不能先约等于3.505,再约等于3.51,四舍五入精确到百分位,•是将千分位四舍五入,与千分位后面的数字无关.例7:下列是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1)132.4;(2)0.0572;(3)2.40万;(4)3000.解:(1)132.4是精确到0.1,保留4个有效数字.(2)0.0572是精确到0.0001,保留3个有效数字.(3)2.40万是精确到百位,保留3个有效数字.(4)3000是精确到个位,保留4个有效数字.六、巩固练习1.课本第46页练习.七、课堂小结正确理解和掌握近似数、准确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给出一个近似数,能准确地确定它精确到哪一位,有哪几个有效数字,并能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八、作业布置1.课本第47页至第48页习题1.5第6、7、11题.九、板书设计:1.5.3 近似数第四课时1.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一共包含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的个数.2、随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3 《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3《近似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后,对数的进一步理解。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近似数的概念、求法及其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运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和估算,为后续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实数、有理数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近似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准确地求出近似数。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运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和估算。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2.运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和估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求近似数的方法,并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讨论,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近似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找零、测量身高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近似数?为什么要用近似数?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近似数的定义,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对近似数有直观的认识。
接着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如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等,并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明白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近似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练习题可包括简单的生活实例和计算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近似数的求法及其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