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共15页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8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欲以田賦(以田出賦),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女(汝)不闻乎? 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
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 又何访焉!”——《国语·鲁语下》材料二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谶焉。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仲尼对季康子的主张的态度如何?2.简释材料二中“初税亩”的含义。
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初税亩”最初在哪里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地。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
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
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上述三节整合如下:(一)、秦朝的统一;1.时间:公元前221年(前3世纪末),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另外:北击匈奴,收河套,设九原郡,修直道、长城;南修灵渠,统岭南,设郡县;治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修五尺道)。
(注意落实到地图 P9)2.疆域:北到长城,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二)、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表现为皇权至上、独裁专断;其消极作用主要;中央集权: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央统帅地方,地方听命于中央;其积极作用主要;2、原因:经济基础:自然经济;思想来源:法家思想3、基本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5、具体表现:(1)中央权力机构:(皇权和相权的关系)①秦: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
三公九卿制:丞相有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负责监察②汉:内外朝制度:内朝决策,外朝执行③唐: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2、六部: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探究: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完善中央集权制的?a、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b、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④宋:二府三司制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军事三司使----财政⑤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朱棣即永乐帝)设内阁职权及特点: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或秘书机构;无实权,不能统率六部;皇帝虽然离不开内阁,但是仍然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2023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Word版含答案第一部分专题三一、选择题1.(2023·高考历史模拟卷一)《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
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D)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反映出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主宰的天命观。
由“惟命于不常”“惟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
从天命观的这一发展,可以看出天命观彰显出一定理性色彩,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的描述相悖,明显错误;B项属于无关项;C项不符合题干“实质上”要求;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2.(2023·乌鲁木齐)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这表明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C.具有经世济民情怀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指通过自身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回报他人和社会,体现的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因此这种主张表明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故答案为C项;A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排除B项;D项“复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2023·高考押题卷一)战国申不害重“术”,其思想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王夫之却将其学说斥为“洪水猛兽”,主张在政府内部分权,各级官吏都要有自己的权力,君主不能过多的干涉。
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C)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C.社会发展阶段不同B.受外来思想影响不同D.学术指导思想的不同【解析】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主张符合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要求。
微专题2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形成: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地位: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考向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021·全国甲卷)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
”他意在强调( )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解析:由材料可知,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中国也和农业国俄罗斯一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因此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C项正确;蔡和森只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更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不是说发达国家就不会有革命,“不会”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不等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失去”一词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革命道路的问题,排除D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是只能说“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法律应该是()A.习惯法B.自然法C.公民法D.万民法2.古代雅典形成民主制度和罗马共和国早期开始形成法律制度的共同原因是()A.城邦是公民的政治共同体 B.城邦经济以手工业商业为主C.奴隶主集团控制奴隶的需要 D.对外战争和扩张势力的结果3.影响古希腊政治文明产生的相关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B.海外贸易及经济文化交往活动C.东方文明的影响 D.古罗马法律的影响4.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小国寡民,长期自治B. 都经历了君主制到贵族制到民主制的演变过程C.重视海军和海外殖民D.城邦政治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5.因为克里昂一贫如洗,他将被划入()A.第一等级B.第二等级C.第三等级D.第四等级6.亚里士多德曾称“人是政治的动物”。
这句话用来形容以下哪种政治制度比较合适A.雅典的民主制B.古罗马的政制C.代议制民主制 D.君主制7.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力C.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D.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8. 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
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
……”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罗马法()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和统治C.自然法的法律精神具有普遍性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9.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