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5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5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5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5年《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2、3、4参考答案

作业1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

B.取材较方便、承载力高、耐久性佳、整体性强

C.施工需要大量模板、工序复杂、周期较长、受季节气候影响大

D.耐火性优、可模性好、节约钢材、抗裂性差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 D )确定。

A.圆柱体抗压强度标准 B.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C.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 A )为弹性系数。

A.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 B.塑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

C.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的比值 D.塑性应变与弹应变的比值

4.混凝土的变形模量等于(D )。

A.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B.应力应变曲线原点切线的曲率

C.应力应变曲线切线的斜率 D.弹性系数与弹性模量之乘积

5.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取极限抗拉强度的( C )作为条件屈服点。

A.75% B.80% C.85% D.70%

6.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 D )

A 安全性

B 适用性

C 耐久性

D 经济性

7.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B )。

A 地震

B 风荷载

C 地基不均匀沉降

D 温度变化

8.( A )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

A 荷载标准值

B 组合值

C 频遇值

D 准永久值

二、判断题

1.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结构是指素混凝土结构,而不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

2.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并根据需要配置钢筋、预应力筋、型钢等,组成承力构件的结构。(√)3.我国《混凝土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4.钢筋的伸长率越小,表明钢筋的塑性和变形能力越好。(×)

5.钢筋的疲劳破坏不属于脆性破坏。(×)

6.粘结和锚固是钢筋和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工作的基础。(√)

7.只存在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正常使用不存在极限状态。(×)

8.一般来说,设计使用年限长,设计基准期可能短一些;设计使用年限短,设计基准期可能长一些。(×)9.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材料强度基本代表值。(√)

10.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材料强度标准值乘以材料分项系数。(√)

三、简答题

1.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物理和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钢筋和混凝土之间良好的黏结力;

2)接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3)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试分析素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面的差异。

答:素混凝土梁承载力很低,受拉区混凝土一开裂,裂缝迅速发展,梁在瞬间骤然脆裂断开,变形发展不充分,属脆性破坏,梁中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未能充分利用。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梁有很大提高,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可以代替受拉区混凝土承受拉力,裂缝不会迅速发展,直到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随后荷载略有增加,致使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破坏前,其裂缝充分发展,变形明显增大,有明显的破坏预兆,结构的受力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钢筋的抗拉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选用钢筋的原则是什么?

答:1)较高的强度和合适的屈强比;

2)足够的塑性;

3)可焊性;

4)耐久性和耐火性

5)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黏结力。

4.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几类,其含义是什么?

答: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疲劳破坏或者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5.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分为哪两种?荷载属于哪种作用?

答:结构上的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或构件上的力,以及引起结构变形和产生内力的原因。

结构上的作用又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荷载属于直接作用。

6.什么叫做作用效应?什么叫做结构抗力?

答: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施加在结构构件上,由此在结构内产生内力和变形,称为作用效应。

结构抗力R是指整个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即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等。

作业2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4至5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

1.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 A )的截面受力状态。 A .第I 阶段末 B .第II 阶段末 C .第III 阶段末

2.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 C )的截面受力状态。 A .第I 阶段末 B .第II 阶段末 C .第III 阶段末

3.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的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则这种梁称为( C )。 A .少筋梁

B .适筋梁

C .平衡配筋梁

D .超筋梁

4.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

2a x 的物理意义是( C )。 A .防止出现超筋破坏

B .防止出现少筋破坏

C .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D .保证受拉钢筋屈服

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D )为依据的。 A .斜拉破坏 B .斜弯破坏 C .斜压破坏

D .剪压破坏

二、判断题

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须注意与钢筋强度的匹配,当采用HRB335、HRB400钢筋时,为了保证必要的粘结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当采用新HRB400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 )

2.一般现浇梁板常用的钢筋强度等级为HPB235、HRB335钢筋。( √ )

3.混凝土保护层应从受力纵筋的内边缘起算。( × )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中考虑了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

5.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是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 )

6.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发生斜拉破坏时,梁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剪压破坏也基本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发生斜压破坏时,梁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

7.剪跨比不是影响集中荷载作用下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

8.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破坏形态均属于脆性破坏。( √ )

三、简答题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有效高度是指什么?

答:计算梁、板承载力时,因为混凝土开裂后,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力偶力臂的形成只与受压混凝土边缘至受拉钢筋截面重心的距离有关,这一距离称为截面有效高度。

2.根据配筋率不同,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三种破坏形式及其破坏特点?

答:1)适筋破坏;适筋梁的破坏特点是: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经过一定的塑性变形,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属延性破坏。2)超筋破坏;超筋梁的破坏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前,受压区混凝土已先被压碎,致使结构破坏,属脆性破坏。3)少筋破坏;少筋梁的破坏特点是:一裂即坏,即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马上屈服,形成临界斜裂缝,属脆性破坏。

3.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b ξ的含义及其在计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b ξ是超筋梁和适筋梁的界限,表示当发生界限破坏即受拉区钢筋屈服与受压区砼外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同时发生时,受压区高度与梁截面的有效高度之比。其作用是,在计算中,用来判定梁是否为超筋梁。

4.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截面梁?

答:对于给定截面弯矩当按单筋截面梁设计时,若给定弯矩设计值过大,截面设计不能满足适筋梁的适用条件(

),且由于使用要求截面高度受到限制又不能增大,同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条件限制不能再提高时,

可采用双筋截面。即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纵向钢筋以补充混凝土受压能力的不足。 5.有腹筋梁斜截面剪切破坏形态有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答:受弯构件斜截面剪切破坏的主要形态有斜压、剪压和斜拉三种。

当剪力相比弯矩较大时,主压应力起主导作用易发生斜压破坏,其特点是混凝土被斜向压坏,箍筋应力达不到屈服强度。

当弯剪区弯矩相比剪力较大时,主拉应力起主导作用易发生斜拉破坏,破坏时箍筋应力在混凝土开裂后急剧增加并被拉断,梁被斜向拉裂成两部分,破坏过程快速突然。

剪压破坏时箍筋在混凝土开裂后首先达到屈服,然后剪压区混凝土被压坏,破坏时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均有较充分利用。

6.影响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配有腹筋的混凝土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钢筋的销栓作用、箍筋的配筋率及其强度、弯起钢筋的配置数量等。 四、计算题

1.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梁,一类环境,其截面尺寸250mm 600mm b h ?=?,承受弯矩设计值216kN m M =?,采用C30 混凝土和HRB335 级钢筋。试配置截面钢筋。 解:

解:2

/300mm N f y =,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0.11=α,550.0=b ξ

mm h 565356000=-=

mm

h mm bh f M h h x b c 75.310565550.06.119)5652503.140.110216211(565)211(026

20100=?==?????--?=--==ξαξ 满足要求

211425300

6

.1192503.140.1mm f bx

f A y

c s =???=

%2.0%2145.0300

43.145.045

.0 ==y t f f ,取%2145.0min =ρ %2145.0%95.0600

2501425 =?==

bh A s ρ

选配钢筋3 25()14732

mm A s =

2.已知矩形截面梁250mm 600mm b h ?=?,已配纵向受拉钢筋4根22mm 的HRB400级钢筋,按下列条件计算此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①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② 若由于施工原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仅达到C20级。 解:

① 查教材附录知:对于一类环境,可取梁的保护层厚度25c =mm ,HRB400级钢筋'

2

360/y y f f N mm ==,C25级混凝土211.9/c f N mm =,21520s A mm =。

13601520

184111.9250

y s

c f A x mm f b

α?=

=

=??

0s 22

6002560036564mm 2

h h a =-=--

=-= u 1c 08()

2

184

1.011.9250184(564)2

2.5810x

M f bx h N mm

α=-=????-=?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82.5810N mm ?。

② 若由于施工原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仅达到C20级,C20级混凝土29.6/c f N mm =。

13601520

22819.6250

y s

c f A x mm f b

α?=

=

=??

u 1c 08()

2

228

1.09.6250228(564)

22.4610x

M f bx h N mm

α=-=????-=?

若由于施工原因,混凝土强度等级仅达到C20级,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82.4610N mm ?。 3.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处于一类环境,安全等级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梁的截面尺寸为

250mm 550mm b h ?=?,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均布荷载在梁支座边缘产生

的最大剪力设计值为250kN 。正截面强度计算已配置425 的纵筋,求所需的箍筋。

解:(1)确定计算参数

2/300mm N f y =,2/210mm N f yv =,2/9.11mm N f c =,2

/27.1mm N f t =,0.1=c β,

mm a h h h s o w 51535550=-=-==

(2)验算截面尺寸

406.2250

515

<==b

h w

,属一般梁

kN V kN N bh f o c c 2503833830315152509.110.125.025.0max ===????= β截面符合要求。

(3)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kN V kN N bh f V o t c 2505.11411445851525027.17.07.0max =<==???==

故需进行计算配置箍筋。

(4)求箍筋数量并验算最小配筋率

0023.1515

21025.110)5.114250(25.13

0=???-=-≥h f V V s A yv c sv 选双肢箍Ф8(mm A sv 3.501=,2=n )代入上式可得:

mm S mm nA A s sv sv 25037.1000023

.13

.5020023.10023.1max 1==?==≤

取mm s 100=,可得:

%145.0210

27

.124.024.0%402.010025023.50min ,====??==

yv t sv sv sv f f bs A ρρ 满足要求

4. 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q 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二级,处于一类环境,截面尺寸

200mm 550mm b h ?=?,混凝土为C30级,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净跨度5n l m =。梁中已配有双肢8

Φ箍筋,试求:梁在正常使用期间按斜截面承载力要求所能承担的荷载设计值q 。 解:(1)确定计算参数

2/210mm N f yv =,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0.1=c β,

mm a h h h s o w 51535550=-=-==

(1)求荷载设计值q

N

h s

A n f bh f V o sv yv

o t 3.1711023.67999103103515200

3

.50221025.151520043.17.0 25.17.01

=+=???+???=?+≤ N ql V n 3.1711022

1

max ==

kN N q 44.689.684405/23.171102==?=

作业3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6至9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

1.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C )。

A.螺旋筋使纵筋难以被压屈B.螺旋筋的存在增加了总的配筋率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螺旋筋的弹簧作用

2.大偏心和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区别在于( B )。

A.受拉区的混凝土是否破坏 B.受拉区的钢筋是否屈服

C.受压区的钢筋是否屈服 D.受压区的混凝土是否破坏

3.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 D )。

A.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早发生

B.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晚发生

C.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另一侧钢筋屈服同时发生

D.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4.进行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目的是( A )。

A.使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B.使构件能够在弹性阶段工作

C.使构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D.使构件能够带裂缝工作

5.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拉力( C )承担。

A.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B.由钢筋和部分混凝土共同

C.仅由钢筋D.仅由混凝土

6.其它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的关系是( A )。

A.保护层越厚,平均裂缝间距越大,裂缝宽度也越大

B.保护层越厚,平均裂缝间距越小,裂缝宽度越大

C.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越厚,裂缝宽度越大

7.通过对轴心受拉构件裂缝宽度公式的分析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想减小裂缝宽度,就只有( A )。A.减小钢筋直径或增大截面配筋率

B.增大钢筋直径或减小截面配筋率

C.增大截面尺寸和减小钢筋截面面积

二、判断题

1.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中的纵向钢筋一般采用HRB400级、HRB335级和RRB400级,不宜采用高强度钢筋。(√)

2.在轴心受压短柱中,不论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是否屈服,构件的最终承载力都是由混凝土被压碎来控制的。(√)

3. 钢筋混凝土长柱的稳定系数?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增大。( × )

4.两种偏心受压破坏的分界条件为:b ξξ≤为大偏心受压破坏;b ξξ>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 )

5.大偏心受拉构件为全截面受拉,小偏心受拉构件截面上为部分受压部分受拉。( × )

6.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的拉裂与钢筋的受拉屈服同时发生。( × )

7.静定的受扭构件,由荷载产生的扭矩是由构件的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与受扭构件的扭转刚度无关,此时称为平衡扭转。( √ )

8.对于超静定结构体系,构件上产生的扭矩除了静力平衡条件以外,还必须由相邻构件的变形协调条件才能确定,此时称为协调扭转。( √ )

9.受扭的素混凝土构件,一旦出现斜裂缝即完全破坏。若配置适量的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则不但其承载力有较显著的提高,且构件破坏时会具有较好的延性。( √ )

10.在弯剪扭构件中,弯曲受拉边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量,不应小于按弯曲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出的钢筋截面面积,与按受扭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并分配到弯曲受拉边钢筋截面面积之和。( √ )

11.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开展是由于混凝土的回缩和钢筋伸长所造成的。( √ )

12.荷载长期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 √ )

三、简答题

1.钢筋混凝土柱中箍筋应当采用封闭式,其原因在于?

答:钢筋混凝土柱中箍筋应当采用封闭式箍筋是为了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并保证构件在破坏阶段箍筋对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侧向约束作用。

2.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破坏通常分为哪两种情况?它们的发生条件和破坏特点是怎样的?

答: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破坏可分为两种情况:大偏心受压破坏与小偏心受压破坏。

大偏心受压破坏的发生条件是: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得不太多时。破坏特点是:受拉区的钢筋能达到屈服,受压区的混凝土也能达到极限压应变。

小偏心受压破坏的发生条件是:偏心距较小或很小,或者虽然相对偏心距较大,但配置了很多的受拉钢筋。破坏特点是:靠近纵向力一端的钢筋能达到受压屈服,混凝土被压碎,而远离纵向力一端的钢筋无论是受拉还是受压,一般情况下都达不到屈服。

3.简述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

答: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如下:

1)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区钢筋的应力先达到屈服强度,要求满足:0h x b ξ≤

2)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应力能达到抗压屈服强度设计值,与双筋受弯构件相同,要求满足:

s a x '≥2

4.实际工程中,哪些受拉构件可以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哪些受拉构件可以按偏心受拉构件计算?

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真正的轴心受拉构件是罕见的。近似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有承受节点荷载的屋架或托架受拉弦杆和腹杆,刚架、拱的拉杆,承受内压力的环形管壁及圆形储液池的壁筒等;可按偏心受拉计算的构件有矩形水池的池壁、工业厂房双肢柱的受拉肢杆、受地震作用的框架边柱和承受节间荷载的屋架下弦拉杆等。 5.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开始到破坏为止可分为哪三个受力阶段?其承载力计算以哪个阶段为依据?

答: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开始到破坏为止可分为三个受力阶段:第一阶段为从加载到混凝土受拉开裂前,第二阶段为混凝土开裂至钢筋即将屈服,第三阶段为受拉钢筋开始屈服到全部受拉钢筋达到屈服。承载力计算以第三阶段末为依据。

6.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有什么不同?如何划分大、小偏心受拉构件?

答:大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虽开裂,但还有受压区。当s A 数量适当时,受拉钢筋首先屈服,然后受压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混凝土受压边缘达到极限应变而破坏。

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一般情况下,全截面均为拉应力,其中s A 一侧的拉应力较大。随着荷载的增加,s

A 一侧的混凝土首先开裂,而且裂缝很快就贯穿整个截面,所以混凝土将退出工作,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构件破

坏时,s A 及s

A '都达到屈服强度。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按纵向拉力N 的作用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大偏心受拉与小偏心受拉两种情

况:当纵向拉力N 作用在钢筋s A 合力点和s

A '合力点范围之间时,为小偏心受拉。

7.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各有何特点?

答: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可分为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完全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4类。

适筋破坏的特点:纵筋和箍筋先到达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部分超筋破坏的特点:破坏时仅纵筋屈服,而箍筋不屈服;或箍筋屈服,纵筋不屈服,破坏时具有一定的延性,但较适筋破坏时的截面延性小。

完全超筋破坏的特点:纵筋和箍筋都没有达到屈服强度,而混凝土先行压坏,属于脆性破坏。

少筋破坏的特点:裂缝一旦出现,构件就会立即发生破坏,此时,纵筋和箍筋不仅达到屈服强度而且可能进入强化阶段,属于脆性破坏。

8. 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钢筋配置有哪些构造要求?

答: 1)纵筋的构造要求

对于弯剪扭构件,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和梁的截面宽度;在截面四角必须设置受扭纵向受力钢筋,其余纵向钢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当支座边作用有较大扭矩时,受扭纵向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当受扭纵筋按计算确定时,纵筋的接头及锚固均应按受拉钢筋的构造要求处理。

在弯剪扭构件中,弯曲受拉边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量,不应小于按弯曲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出的钢筋截面面积,与按受扭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并分配到弯曲受拉边钢筋截面面积之和。 2)箍筋的构造要求

箍筋的间距及直径应符合受剪的相关要求。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o 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d 为箍筋直径)。 9.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裂缝控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因为裂缝过宽时,气体和水分、化学介质会侵入裂缝,引起钢筋锈蚀,这不仅削弱了钢筋的面积,而且还会因钢筋体积的膨胀而引起保护层剥落,产生长期危害,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是考虑建筑物观瞻、人的心理感受和使用者不安全程度的影响。

四、计算题

1.已知某柱两端为不动铰支座,柱高H=5.6m ,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采用C20混凝土、HRB335钢筋,柱顶截面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 =1692kN ,试确定该柱所需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解:

2/300mm N f y

=' 2/6.9mm N f c = (1)确定稳定系数?

mm

H l 56000==,

14400/5600/0==b l ,查附表

3-3,得92.0=?

(2)计算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3)验算配筋率

而%3 ,满足。

2.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屋架下弦,截面尺寸mm mm h b 150200?=?,承受的轴心拉力设计值=N kN 234,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为HRB335。求截面配筋。 解:

首先,确定计算参数,查教材附录知,HRB335钢筋2

300/y f N mm =。

2234000780300

s y N A mm f =

== 选用416(2

804s A mm =)能够满足要求。

21692300)

4004006.992.09.01692000(

9.01mm A f N f A c y s =??-?=???

? ??-'='?%,6.0%06.1400

4001692

=?='=

'A A s ρ

作业4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0至11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

1.混凝土极限拉应变约为( C )。

A.(1.00~1.80)×10-3 B.(0.20~0.40)×10-3

C.(0.10~0.15)×10-3 D.(1.00~1.50)×10-3

2.钢筋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屈服时,其应变约为( D )。

A.(1.50~1.80)×10-3 B.(0.20~0.40)×10-3

C.(0.10~0.15)×10-3 D.(1.00~1.80)×10-3

3.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相比较,( B )。

A.后者的刚度低于前者 B.后者的抗裂度比前者好

C.前者与后者的抗裂度相同 D. 前者与后者的刚度相同

4.下列各项预应力损失类型中,不属于后张法预应力损失的是( C )。

A.锚固回缩损失 B.摩擦损失

C.温差损失 D.应力松弛损失

5.公路桥涵现浇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当用HRB400、KL400级钢筋配筋时,不应低于( B )。A.C20 B.C25 C.C30 D.C15

二、判断题

1.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高强度钢筋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而采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很好发挥其作用。(×)

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常与先张预应力工艺相结合。(×)

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是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的。(×)

4.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预应力是依靠钢筋端部的锚具来传递的。(×)

5.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对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的构件,特别是大跨度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6.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 )

7.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防止放松预应力钢筋时出现纵向劈裂裂缝,必须有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8.我国《公路桥规》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对桥梁结构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V没有采用两项相加9.与《房建规范》不同,《公路桥规》在抗剪承载力计算中,其混凝土和箍筋的抗剪能力

cs

的方法,而是采用破坏斜截面内箍筋与混凝土的共同承载力。( √ )

10.《公路桥规》规定受压构件纵向钢筋面积不应小于构件截面面积的0.5%。(√)

11.我国《公路桥规》关于裂缝宽度的计算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相同的。(×)

12. 我国《公路桥规》中指出裂缝宽度主要与受拉钢筋应力、钢筋直径、受拉钢筋配筋率、钢筋表面形状、混凝土标号和保护层厚度有关,而挠度的计算则根据给定的构件刚度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

三、简答题

1.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答: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具有优势是:

1)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提高;

2)构件的耐久性增加;

3)自重减轻;

4)节约材料。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具有劣势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需要专门的材料和设备、特殊的工艺、造价较高。

2.简述有粘结预应力与无粘结预应力的区别?

答:有粘结预应力,是指沿预应力筋全长其周围均与混凝土粘接、握裹在一起的预应力。先张预应力结构及预留孔道穿筋压浆的后张预应力结构均属此类。

无粘结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伸缩、滑动自由,不与周围混凝土粘接的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常与后张预应力工艺相结合。

3.列举三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预应力锚具?

答:螺丝端杆锚具、锥形锚具、镦头锚具、夹具式锚具。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所用的混凝土,需满足哪些要求?

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所用的混凝土,需满足下列要求:

1)强度高。与普通钢筋混凝土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必须采用强度高的混凝土。因为强度高的混凝土对采用先张法的构件可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对采用后张法的构件,可提高锚固端的局部承压承载力。

2)收缩、徐变小。以减少因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快硬、早强。可尽早施加预应力,加快台座、锚具、夹具的周转率,以利加快施工进度。

5.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

答: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因素主要有锚固回缩损失、摩擦损失、温差损失、应力松弛损失、收缩徐变损失等。

见教材P216-220

6.公路桥涵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结构设计,在设计中应考虑哪三种设计状况?分别需做哪种设计?

答:公路桥涵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结构设计,在设计中应考虑以下三种设计状况: 1)持久状态。该状态需要作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2)短暂状态。该状态主要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3)偶然状态。该状态仅作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四、计算题

1.已知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 ×h =200mm×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安全等级为二级,梁跨中截面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为M =160kN·m。

①若上述设计条件不能改变,试进行配筋计算。

②若由于施工质量原因,实测混凝土强度仅达到C20,试问按①问所得钢筋面积的梁是否安全?

MPa f cd 5.11=,MPa f sd 280=,56.0=b ξ,0 1.0γ=

假设40s a =mm ,则有效高度mm h h 51040550400=-=-=。 (1)计算受压区高度x

0x h =

mm

h mm b 6.28551056.02.162200

5.11101600.1251051006

2

=?==????--=ξ (2)计算钢筋数量s A

24.1332280

2

.1622005.11mm f bx f A sd cd s =??==

(3)选择并布置钢筋

选用3 25()14732

mm A s =,钢筋布置如图所示。

(4)验算配筋率

实际配筋率

%44.1510

20014730=?==

bh A s ρ>%167.0min =ρ。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 效率的选择 个人题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不是无需前提的绝对概念,以按资分配为例,在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传统体制条件下,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经济公平的内涵大大超过收入平均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界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只是经济公平的涵义之一。即便是我们平时讲结果公平,至少也有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两个观察角度,财富分配的角度更为重要。况且,收入分配平均与收入分配公平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 收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高效率是无法脱离以合理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公平分配的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

2017年电大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成绩: 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1413001258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建筑结构试验作业1 说明:本次形成性考核是针对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编写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如下表述中,(D )项是不对的。 A.模型结构的制作较真实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更高 B.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强 C.可以严格控制模型试验的主要参数,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D.模型试验仅能够表达真实结构的指定特征 2.下列选项中,( D )项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B.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C.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D.通过试验鉴定结构的施工 3.按试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结构试验分成(A )。 A.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B.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 C.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D.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 4.下列各项,(A )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A.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B.鉴定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C.预制构件的性能检验 D.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5.(C )的最大优点是所有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逐级施加,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给人们以最明晰的破坏概念。 A.真型试验 B. 模型试验 C .静力试验 D. 动力试验 6.为了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一般要进行结构(D )。 A.真型试验 B. 模型试验 C.静力试验 D. 动力试验 7.(A )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 A.液压加载 B. 重物加载 C. 机械式加载 D. 气压加载 8.下列各项中,(C )项属于动荷加载方法。 A.气压加载法 B. 重物加载法 C. 激振器加载法 D. 机械式加载法 9.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完成(D )等。 Ⅰ、结构静载试验Ⅱ、结构动载试验Ⅲ、结构低周期疲劳试验Ⅳ、模拟地震试验 A.Ⅰ、Ⅱ、Ⅲ B. Ⅰ、Ⅲ、Ⅳ C. Ⅰ、Ⅱ、Ⅳ D. Ⅰ、Ⅱ、Ⅲ、Ⅳ10.( A )的投资较大,维修费用较高,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对试验人员的试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它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A.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B.单向作用液压加载器 C.双向作用液压加载器 D.液压千斤顶 11.( D )允许试验结构在三个方向上产生转动,其支座反力使试验结构处于单向受压荷载作用。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选题: 1A 2B 3A 4D 5C 6C 7A 8B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D 8ABC 四、简答题: 1、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3)管理的范围不同;(4)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 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 2、课本P12-15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二、单选题: 1C 2B 3B 4B 5B 6B 7D 8D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CD 8BC

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附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振动试验,疲劳试验;2.周期性的反复的静力试验;3. 开裂荷载,正常使用荷载;4. 正常使用荷载试验;5. 承载力极限荷载,承载力检验荷载 三.判断题 1.错 2. 错 3. 对 4. 对 5. 错 6.对 四.简答题 1.简述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各自的试验目的? 答:(1)生产检验性试验以直接生产为目的。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检验对象,经过试验对试验对象或以试验对象为代表的一批构件做出技术结论。 (2)科学研究性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结构计算的各种假定、发展新的设计理论、改进设计计算方法、修改和制定各种规范,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供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2.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试验的目的、对象、荷载性质和荷载持续时间分类,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别分为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科学研究性试验;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短期荷载试验与长期荷载试验。3.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分别是什么? 答:真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或构件)或者按实际结构(或构件)足尺寸复制的结构(或构件)。模型试验的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实结构并按一定比例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它具有真实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是比真实结构尺寸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4.解释下列名词:丧失承载力、承载力极限标志。 答:构件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称为丧失承载力;当构件丧失承载能力时,由于受力形式不同,呈现不同的破坏形态,称为承载力极限标志。 5.为什么说“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 答: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6.惯性力加载有哪两种加载方式?简述这两种方式的加载过程。 答:惯性力加载有两种加载方式:初始位移加载法与初速度加载法。初始位移加载法是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使其产生变形,然后突然卸掉荷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自由振动的方法。初速度加载法就是首先使加载器具提高势能水平,然后释放加载器具的势能,势能转变为动能,加载器具获得一定的速度后撞击试验结构,使结构获得冲击荷载。 7.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什么?列出两种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 答:荷载传递装置的功能是将加载装置产生的作用力按试验荷载图式的要求正确地传递到试验结构上,有时在荷载传递过程中还具有荷载放大、荷载分配和荷载作用形式转换的功能。常用的荷载传递装置有杠杆、卧梁和分配梁。 8.试件支承装置的作用和重要性如何?试件支承装置包括哪些? 答:试件的支承装置是实现试验结构力边界条件及位移边界条件关键的试验装置之一,因此,在结构试验中只有正确地使用支撑装置,才能确保结构试验的顺利进行。试件支承装置包括支座和支墩。

药剂学51706

《药剂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药剂学作业1(药剂学第1—3章) 问答题 1.结合工作经验简述药剂学的任务。 答: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以优质的制剂应用于 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作用。(1)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 技术。(2)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3)开发新型的药用辅料。(4)整理 与开发中药新品种。(5)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 2.G MP和GLP各指什么?它们对药品生产有何意义? 答: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的指 南和准则,是国际医药贸易相互监督和检查的统一标准。GLP是《药品安 全试验规范》是实验条件下进行药理和动物试验(包裹体内和体外试验)的 指南和标准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法规。 3.请分别列举一种溶液剂、溶胶剂、高分子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每种剂型的定义是什么?它们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答:溶液剂: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澄清,无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溶胶型:Fe(OH)3;高分子溶液剂:胃蛋白酶合剂溶胀到溶解,形成均相体系; 混悬剂:复方磺胺洗剂混悬剂的微粒大小应根据用途与给药途径做出具体 要求,沉降速度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经振摇后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有一定粘度。乳剂:炉甘石搽剂久置易分层 4.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有哪些?请列举两个处方来说明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答: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活性、形成胶束具有临界胶束浓度、亲水亲油平衡 值0~40,表面活性剂具有生物学性质。应用:增溶作用,甲酚在水中的溶 解度约为2%,但在钠肥皂溶液中却增大到50%。润湿作用,硫磺粉末加入 润湿剂形成符合要求的洗剂。 5.举例说明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答:(1)制成盐类不溶或难溶的有机物结构中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可分别将 其制成盐类(2)应用混合溶剂氯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25%,采用水 中含有25%乙醇与55%甘油的符合溶剂可制成12.5%的氯霉素溶液(3)加 入助溶剂用碘化钾与碘形成络合物使碘在水中溶解度增加(4)使用增溶 剂 20℃时丁香油用吐温20增溶 药剂学作业2(药剂学第4—7章)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考作业一:(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B 3、A 4、D 5、C 6、B 7、B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CD 2、ABD 3、AC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3、刚性宪法:所谓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4、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已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同其他阶级异己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群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5、成文宪法: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宪法。 6、民定宪法: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司法机关监督立法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 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3、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138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答: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二、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合宪性。 三、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六、论述题(13分)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1)从领导权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的,在我国即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2)从阶级基础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3)从国家职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一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在对内职能方面,有政治职能即民主和专政的职能,也有经济文化职能,在对外职能方面,都担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来入侵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任务。 (4)从历史使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使命一样,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任务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1题单选题(2分) 所谓()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A 社会支持 B 团结互助 C 放松调节 D 情绪控制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题(2分) 所谓(),即是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的能力。 A 移情 B 情绪识别 C 情绪控制 D 情绪理解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题(2分)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 转移注意力 B 合理宣泄情绪 C 放松调节 D 情绪ABC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 B 沙赫特 C 杜威 D 冯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中喜欢与他人唱反调、对着干、充当反派角色的是()。 A 羞怯心理 B 猜疑心理 C 嫉妒心理 D 逆反心理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8题单选题(2分) 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药剂学》第1、2阶段作业答案

药剂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药剂学:指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等 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指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 形式,就叫做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或者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 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 4、新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及已生产的药品中:(1)增加新的适应症(2)改变给药 途径(3)改变剂型。 5、GMP: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6、临界胶束浓度:指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7、HLB值: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8、昙点:指因加热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而发生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此时的温 度称为昙点或浊点。(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发生混浊的现象叫起昙,此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 9、絮凝度:指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 参数。 10、热原:指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由磷酯、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脂多糖具有强热原活性。 二、填空题(每个3分,共30分) 1、溶解法制备糖浆剂可分为热溶法法和冷溶法。 2、制备高分子溶液要经过的两个过程是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 3、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粒子大小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流变学测定和 重新分散试验。4、乳剂的热力学不稳定性表现有分层、絮凝、转相、和合并与破坏、酸败。 5、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液体制剂的介质性质和 灭菌温度时间。 6、注射剂常用的附加剂包括抗氧剂、抑菌剂、局麻剂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文中,每一种文种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规范,有的是国家政府明文规定的,有的 则是(约定俗成)的。 2、依据教材,文章的外部分类分为应用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 3、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 4、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机关或机关领导)。 5、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政策的执行运用)。 6、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读 者制约性)。 7、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 8 、一般来说,应用文的主题只能有(一个)。 9、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真实)。 10.确凿是指材料的(清晰性)。 11.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代广泛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12.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纵式布局方式)。13.既写明写作目的,又指出写作根据的开头方式是(复合式)。 14、要求式结尾常用于(下行文)。 15、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首尾的照应)。 16、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17、应用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18、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直叙)。 19、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 20、引用公认的原理做论据来推论自己观点的证明方法是(演绎论证)。 21、定义说明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用 下定义的方式加以说明。在许多场合,替代定义说明的说明方法是(诠释说明)。 22、选择两个或多个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比较说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有(ABD)。 A应用文写作的用途、作用B应用文写作具有的规范性D应用文写作以书面语言为工具2、应用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应用文的(BCD)。 B文种选择C文体格式D语言表达 3、应用文作者的专业技能包括(ABDE)。 A文体选用正确B格式书写规范D用字精当E表达无误 4、应用文的读者制约性体现在写作者的行文的各个方面,包括(ABCDE)。 A文种选择B选材C结构D表达方式E措辞用语 5、应用文对主题的要求是(BCD)。 B正确C鲜明D集中 6、引述式开头常用的词语是(DE)。 D“根据”E“按照”

建筑结构试验简答

第5、6章复习要点 1.试件设计时为什么要注意试件形状?当从整体结构中取出部分构件单独进行试验时,试件设计应注意什么? 答:试件设计之所以要注意它的形状,主要是要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在从整体结构中取出部分构件单独进行试验时,必须注意其边界条件的模拟,使其能如实反映该部分结构构件的实际工作状况。 2.采用模型试验时,为了保证模型试验所研究的物理现象与实物试验的同一现象是相似的,必需考虑哪些问题? 答:采用模型试验时,为了保证模型试验所研究的物理现象与实物试验的同一现象是相似的,下列问题必需考虑:试验材料如何选择;试验参数如何确定;试验中应该测量哪些量;如何处理试验结果以及可以推广到什么样的现象上去。 3.在进行结构模型设计时,确定相似条件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确定相似条件的方法有方程式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两种。 4.什么是结构试验的加载制度?它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对于不同性质的试验要求制订不同的加载制度? 答:结构试验加载制度是指结构试验进行期间控制荷载与加载时间的关系。它包括加载速度的快慢、加载时间间歇的长短、分级荷载的大小和加载、卸载循环的次数等。由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质与其所受荷载作用的时间特征有关,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试验,必须根据试验的要求制订不同的加载制度。 5.预载的目的是什么? 答:预载的目的有以下几点:1)使试验各部位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荷载与变形关系趋于稳定;2)检验全部试验装置的可靠性;3)检查全部观测仪表工作是否正常;4)检查现场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情况,起演习作用。 6.对于受弯构件,选取测量应变的截面应依据哪些原则? 答:对于受弯构件,需按如下原则选取测量应变的截面:1)弯矩最大处;2)剪力最大处;3)弯矩与剪力均较大处;4)截面面积突变处;5)抗弯控制截面(截面较弱且弯矩值较大处);6)抗剪控制截面(截面较弱且剪力值较大处)。 7.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观测的主要内容有:挠度观测,转角测量,应变测量,裂缝测量和承载力极限的观测。 8.钢筋混凝土梁受拉主筋的应力可用哪两种方法测量? 答:钢筋混凝土梁受拉主筋的应力可用两种方法测量:一种是预埋电阻应变片法,另一种是在混凝土的表面预留孔洞(或称窗口)。 9.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观测包括哪些内容? 答: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观测包括:及时地捕捉到第一条裂缝的出现,并尽可能准确地记录下此时的荷载值;按加载分级跟踪描绘裂缝的开展情况,并测出裂缝的宽度。 10.如何确定钢筋混凝土梁开裂荷载实测值? 答:确定钢筋混凝土梁开裂荷载实测值:1)如果在规定的荷载持载时间结束后出现裂缝,则将此级荷载定为开裂荷载实测值。2)如果在规定的荷载持载时间内出现裂缝,则将此级荷载与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定为开裂荷载实测值。3)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第一条裂缝,可取荷载-挠度曲线上的转折点(曲线第一弯转段两端点切线的交点)的荷载值作为构件的开裂荷载实测值。 11.简述建筑结构试验中的真值、近似值和误差三者的关系? 答:真值是物理量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对物理量测量的目的就是寻求真值。但是由于测

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 增加扩散系数 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 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η 2)g / 9ρ 1- ρ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η 2为介质的密度;ρ 1为粒子的密度;ρr为粒子的半径,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可以是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看“思想”。“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以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否)这是短期问题,违背了战略的长期性原则。故,不是战略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是)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关系到全局的发展,是战略问题。 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是)企业即将研发生产新产品,涉足新的产品领域,属于战略问题。 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否)属于企业纠纷,不是战略问题。 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否)仅涉及到设备购买的短期行为,非战略问题 6.经调查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地区对本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建议并购当地的一家酒厂以便开拓东南市场。(是)并购涉及的问题关乎企业全局,是属于战略范畴的。 7.董事会研究决定收购南方一家酒厂,现就有关收购的法律问题、收购的价格及被购企业的人员及财务问题进行调研与磋商。(否)收购意向已定,现今遇到的问题仅仅是局部磋商,不是战略问题。 8.当地

一条街道、当地一列进京列车分别邀请本酒厂参加冠名活动,企业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竞标。(否)仅涉及到某个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9.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10.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从第二次作业开始,经常能够看到要求:字数1000以内。确实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你怎么也得写600-800字吧?像个小论文一样。毕竟是40分的题目,200以内的字数怎么可能得分呢。作业二我主要以一次作业为例分析一下选择当地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求:简单介绍企业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项目(业务范围)、资金力量等,指出其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 选择你周围的一种品牌的酒厂或其销售商,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

第五章 建筑结构试验设计

第五章 建筑结构试验设计 建筑结构试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结构试验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试件设计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要注意哪些问题?结构试验对试件设计有哪些要求?常用的模型材料有哪些?结构模型相似的三个定理应如何进行理解?如何确定原型与模型的相似条件?量纲分析法确定相似条件的步骤?为什么有时采用不同于设计计算所规定的荷载图式?试验的加载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试验加载程序包括哪几部分内容?观测仪器如何选择,测读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结构试验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试验报告要如何书写? 带着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主要思路如下: 结构试验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反复研究,确定试验的目的,试验的性质与规模,进行试件设计,选定试验场所,拟定加载与量测方案,设计专用的试验装置和仪表夹具附件以及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同时,按试验规模组织试验人员,提出试验经费预算和消耗性器材数量和设备清单。最后在设计规划的基础上提出试验大纲和进度计划。试验工作者对新型的加载设备和测量仪器方面知识准备充分。 一、试件设计 对于试件设计,包括试件的形状,尺寸和数量的选择都要遵循合理可行的规则。 试件设计之所以要注意它的形状,主要是要在试验时形成和实际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在从整体结构中取出部分构件单独进行试验时,必须要注意其边界条件的模拟,使其能如实反映该部分结构构件的实际工作,同时要注意有利于试验合理加载。 任一试件的设计,其边界条件的实现与试件安装、加载装置与约束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在整体设计时必须进行周密考虑,才能付诸实施。 结构试验所用试件的尺寸和大小,总体上分为真型(实物或足尺结构)和模型两类。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试件尺寸,采用缩尺或真型试件。必要时要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在满足构造要求的情况下,太大的试件也没有必要。 对于结构动力试验,试验尺寸常受试验加载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动力特性试验可在现场原型结构上进行。至于地震模拟振动台加载试验,因受台面尺寸、激振力大小等参数的限制,一般只能作缩尺的模型试验。 试件设计同时必须考虑必要的构造措施。 在科研性试验时,为了保证结构或构件在某一预定的部位破坏,以期得到必要的测试数据,就需要对其它部位事先进行局部加固。为了保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春(完整)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第一~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D 6、D 7、A 8、C 9、B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BCE 3、ACE 4、BCE 5、BCE 6、ACD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和特征,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如“性别”,“籍贯”;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如“男”“杭州”;数量标志表现,如“20岁”,“2000元”。 1、如何认识统计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样本中的单位来自总体; (2)样本是非唯一的; (3)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样本具有客观性。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工程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工程更多。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否) 这是短期问题,违背了战略的长期性原则。故,不是战略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是) 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关系到全局的发展,是战略问题。 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是)企业即将研发生产新产品,涉足新的产品领域,属于战略问题。 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否) 属于企业纠纷,不是战略问题。 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否) 仅涉及到设备购买的短期行为,非战略问题 6.经调查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地区对本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建议并购当地的一家酒厂以便开拓东南市场。(是) 并购涉及的问题关乎企业全局,是属于战略范畴的。 7.董事会研究决定收购南方一家酒厂,现就有关收购的法律问题、收购的价格及被购企业的人员及财务问题进行调研与磋商。(否) 收购意向已定,现今遇到的问题仅仅是局部磋商,不是战略问题。 8.当地一条街道、当地一列进京列车分别邀请本酒厂参加冠名活动,企业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竞标。(否) 仅涉及到某个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9.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否) 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10.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否) 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作业二 我主要以一次作业为例分析一下 选择当地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 要求:简单介绍企业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项目(业务范围)、资金力量等,指出其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

2020年整合最新电大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资料名师精品资料

2016年最新电大建筑结构试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建筑结构试验作业1 说明:本次形成性考核是针对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编写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如下表述中,( D )项是不对的。 A.模型结构的制作较真实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更高 B.可以根据实验目的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强 C.可以严格控制模型试验的主要参数,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D.模型试验仅能够表达真实结构的指定特征 2.下列选项中,( D )项不属于科学研究试验。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B.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C.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D.通过试验鉴定结构的施工 3.按试验的目的进行分类,可将结构试验分成( A )。 A.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B.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 C.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D.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 4.下列各项,( A )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 A.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B.鉴定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C.预制构件的性能检验 D.服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5.( C )的最大优点是所有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逐级施加,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给人们以最明晰的破坏概念。 A.真型试验 B.模型试验 C.静力试验 D.动力试验 6.为了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一般要进行结构( D )。 A.真型试验 B.模型试验 C.静力试验 D.动力试验 7.( A )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

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 A.液压加载 B.重物加载 C.机械加载 D.气压加载 8.下列各项中,( C )项属于动荷载加载方法。 A.气压加载法B.重物加载法C.激振器加载法D.机械式加载法 9.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完成( D )等。 Ⅰ、结构静载试验Ⅱ、结构动载试验Ⅲ、结构低周期疲劳试验Ⅳ、模拟地震试验A.Ⅰ、Ⅱ、Ⅲ B.Ⅰ、Ⅲ、Ⅳ C.Ⅰ、Ⅱ、Ⅳ D.Ⅰ、Ⅱ、Ⅲ、Ⅳ 10.( A )的投资较大,维修费用较高,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对试验人员的试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它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A.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B.单向作用液压加载器 C.双向作用液压加载器 D.液压千斤顶 11.( D )允许试验结构在三个方向上产生转动,其支座反力使试验结构处于单向受压荷载作用。 A.固定端支座 B.滚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球铰支座12.( A )有五个自由度。 A.活动铰支座 B.滚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球铰支座13.( B )可直接置于结构或构件的表面,实现均布荷载的加载,或通过荷载料盘和杠杆等结构形式集中荷载的加载方式。 A.液压器加载 B.重物加载 C.激振器加载 D.机械式加载 14.荷载支承装置必须具有足够的( C ),才能胜任工作,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A.刚度和弹性 B.强度和弹性 C.强度和刚度 D.弹性和韧性 15.( C )的功能是将加载装置施加的集中荷载按一定比例分配成两个集中荷载。 A.卧梁 B.龙门支承架 C.分配梁 D.支座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动力试验包括振动试验和疲劳试验。 2.用周期性的反复的静力试验施加于结构上,研究结构抗震强度的一种静力试验,称为低调期反复加载试验,也称为伪静力试验。 3.构件抗裂检验系数就是构件开裂荷载实测值与构件正常使用荷载标准值之比。 4.在生产检验性试验中,为工程验收与预制构件产品检验而进行的试验称为正常使用荷载试验。 5.承载力极限荷载实测值与承载力检验荷载设计值之比称为承载力检验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