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4.68 KB
- 文档页数:1
内镜清洗消毒手工操作流程图一、床侧清洗内镜使用后湿酶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送气、送水至少10分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二、侧漏取下各类按钮与阀门连接测漏仪将内镜完全侵入水中确认充气后弯曲部膨胀如有起泡逸出,请立即将内镜拿出及时送检条件不允许,应每日诊疗结束后对当日使用内镜侧漏1次三、清洗内镜放入清洗液槽内软布彻底冲洗镜身、操作部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按钮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安装全管道灌流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反复冲洗、充气擦干内镜,清洗刷高水平消毒四、漂洗清洗后的内镜移入漂洗槽内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彻底冲洗各管道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阀门安装全管道灌流器擦干镜身、按钮、阀门五、消毒将内镜置于万金(戊二醛)消毒柜槽内浸泡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万金(戊二醛)消毒原液浸泡时间为15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等特殊感染者,浸泡不少于40分钟需要灭菌的胃肠浸泡10小时当日不在继续使用的胃肠镜,无需延长时间六、终洗更换手套向管腔注入空气排尽消毒液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置入终洗槽清洗内镜外表面彻底冲洗内镜各管道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七、干燥内镜置于专用干燥台用乙醇灌注各管道使用压力枪充气至少30秒至完全干燥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安装按钮、阀门内镜感染管理制度1、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
2、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科室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清洗、消毒或灭菌操作流程,并认真落实。
3、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及相关规章制度。
4、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分开。
5、内镜中心应配备与医院规模相适应的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精品资料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图送洗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清洁纱布擦拭内镜插入部,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钟;2.关闭内镜图像处理机器电源;3.盖上防水帽;4.置于内镜运送车送至清洗室清洗。
测漏1.内镜轻放于水槽内;2.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3.连接测漏器进行内镜测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酶洗(第二槽)次洗(第三槽)初洗(第一槽)1.拆开各部件,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进行清洗,高压水枪冲洗内镜各孔道;3.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吸引器管道分别从45度、90度刷洗),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4.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各孔道,内镜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5、内镜附件如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6.清洗纱布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消毒(第四槽)1.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浸泡时间为:胃、肠镜、喉镜2%戊二醛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消毒时间不少于45分钟;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末洗(第五槽)1.每日诊疗结束将干燥后的软式内镜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垂直自然悬挂。
2.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1.内镜镜身用酒精纱布擦干,用高压气枪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
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的诊疗。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1.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 纸巾擦去外表面污物;2.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3.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内,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 管;4.盖好内镜防水盖,送至清洗消毒室。
1.内镜全浸没于水中;2.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3.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1.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2.用擦拭布反复擦拭镜身,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擦拭布应一用一 更换;3.刷洗软式内镜的所有管道,刷洗时应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 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见污染物;4.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将各管道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应 遵循产品说明书;5.刷洗按钮和阀门;6.每清洗1条内镜后清洗液应更换;7.将清洗刷清洗干净,高水平消毒后备用。
1.使用压力水枪充分冲洗内镜各管道至无清洗液残留;2.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3.使用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充气至少30秒,去除管道内的水分;4.用擦拭巾擦干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擦拭巾应一用一更换。
1.将内镜及按钮、阀门移入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2.使用动力泵将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消毒方式和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 书。
1.更换手套,将内镜移至终末漂洗槽;2.使用压力水枪冲洗内镜各管道2分钟,直至无消毒剂残留;3.用纯化水冲洗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1.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干燥台无菌巾上,无菌巾应每4h 更换1次;2.所有管道灌注75%酒精,用压力气枪向管道充气至少30秒,至其完全 干燥;3.用无菌巾、压力气枪干燥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4.安装按钮和阀门。
1.每日诊疗结束将干燥后的内镜储存于镜柜内;各类按钮和阀门单独储 存;2.每日诊疗前,应对当日拟使用内镜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使用。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一、清洗消毒内镜时工作人员防护要求1、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
2、穿戴防水服或防渗透围裙、袖套、手套、戴防护面罩。
二、消毒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1、送洗①内镜使用后立即用清洁湿纱布擦拭内镜插入部,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钟。
②关闭内镜图像处理机器电源。
③盖上防水帽,置于内镜存放盒或运送车送至清洗消毒室。
2、测漏①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
②进行内镜测漏试验,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3、初洗①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至干净;纱布一用一换。
②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进行清洗,高压水枪冲洗内镜各孔道;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吸引器管道分别从45°、90°刷洗),刷洗时应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④正确安装内镜清洗专用按钮,将全自动灌流器中的注液口与内镜口连接,轻触全自动灌流器的“启动”键,对内镜进行充分的清洗。
⑤清洗纱布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4、酶洗①根据多酶液的比例正确的配置。
②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多酶洗液,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
③内镜折卸后部件用超声清洗机清洗5~10分钟。
④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5、次洗①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次清洗槽内,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5分钟。
②彻底冲洗内镜各部件,管腔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
③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内腔,去除残留的多酶。
6、消毒①将带有全自动灌流器的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内镜进行全自动灌流。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②胃、肠镜、喉镜用2%戊二醛消毒时间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消毒时间不少于45 分钟;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装备工作一、着装整齐:穿防水裙,戴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二、用物:流水清洗槽,内镜,酶液,纱布,2%戊二醛消毒液,可回收污物桶操作程序一、床旁预处理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按住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放至内镜专用运输车,送洗消室。
二、测漏1)检查防水盖是否盖紧2)将测漏检测器与通气阀连好,镜身全部浸没在水中,旋转大小旋钮3)观察有无气泡溢出。
若有连续气泡,马上取出镜子再关测漏器;若气泡断续,测漏≥30S。
三、水洗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2)取下按钮,清洗刷刷洗管腔(刷头以45°和90°进吸引器管道,且两端见刷头)3)流动水下小毛刷刷洗按钮及附件(三个按钮: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门),洗后放超声清洗器里震荡5-10分钟,高压水枪冲洗管腔4)高压气枪干燥镜身、按钮及附件四、酶洗1)酶液现配现用(5-10ml酶液兑1000ml水,一般兑12L酶液)2)将吹干后的内镜及附件全置于酶液中3)冲洗管腔+纱布擦拭镜身: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分别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孔道4)按下计时器:浸泡时间2-10分钟五、清洗1)取出内镜及附件,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后气枪干燥六、消毒1)将干燥后的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盖上盖子。
2)浸泡时间:胃镜、肠镜、喉镜≥10分钟;支气管镜≥20分钟;特殊感染(结核杆菌,艾滋,霉菌等)≥45分钟,终末(当日不再使用)延长至≥30分钟。
以计时器控制。
七、终洗1)将内镜及附件取出并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补充:GIF-HQ290, GIF-Q260J, 面,高压水枪冲洗各孔道≥2分钟(?)GIF-H260Z,水枪冲洗附送水孔)八、干燥1)高压气枪吹干镜身及各孔道水分2)上按钮3)特殊:每次支气管镜使用后,须用注射器抽吸75%酒精冲洗管道,并用酒精纱布擦拭镜身,再用气枪吹干九、储存1)消毒后的内镜,取下按钮,垂直悬挂于储镜柜内,固定好位置,以免落地。
最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分享2017年6月1日执行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与老版规范在操作流程中有哪些不同呢?最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图解一、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衣、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等。
二、预处理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
2、取下内镜盖上防水帽,送至清洗消毒室。
3、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帽有无盖紧,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清洗1、在清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
取下按钮、阀门并刷洗。
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5、每清洗一条内镜更换多酶洗液。
漂洗1、流动水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各种附件、按钮。
2、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内腔,去除残留的多酶。
3、用干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四、消毒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5分钟。
五、冲洗、干燥1、更换手套;2、流动水充分冲洗内镜及各管道、按钮。
3、用75%酒精中冲洗管道,气枪吹干管道水分用灭菌纱布擦干镜身,安装好各按钮备用。
4、将内镜置于内镜干燥台备用。
六、登记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者签名。
注意事项:1、建议在每次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前使用邻苯二甲醛浓度测试纸进行浓度测试,以确保消毒的浓度高于0.3%的最低有效浓度(MEC)。
2、消毒液浓度在0.3%以上,建议使用不超过14天。
3、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浓度测试卡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 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软式内镜 flexible endoscope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清洗 cleaning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漂洗 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终末漂洗 final rinsing用纯化水或尤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清洗液 cleaning solution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4 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4.1.1 有条件的医院宜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室),负责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
4.1.2 内镜的清洗消毒也可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遵循本标准开展工作。
4.1.3 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内镜诊疗中心(室)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加强监测。
4.1.4 护理管理、人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a)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