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快乐的童谣》优质课课件_5
- 格式:pptx
- 大小:14.31 MB
- 文档页数:16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
(重点)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难点)课前准备1.多媒体(教师)。
2.学生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
(学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首好的歌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二、探究新知(一)学习——《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摇摇船》。
2.师: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3.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
(2)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4.学生按要求自学。
5.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
教师正音。
(2)学生尝试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预设一: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预设二: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朗读、背诵。
(二)学习——《小刺猬理发》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2.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3.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4.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
教师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理发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头发理短了,就漂亮了,干净了,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师:对呀,男孩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尝试进行自主阅读,结合生活实际增强阅读体验。
3.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过程板块一趣味朗读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请想一想,你到外婆家时,外婆是怎样热情地招待你的呢?(学生交流)有一首童谣把小朋友到外婆家做客的情景写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学习童谣《摇摇船》。
(1)教师课件出示《摇摇船》。
摇摇船摇摇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
(2)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童谣,注意把字读准确。
(3)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4)教师用活泼轻快的语调范读《摇摇船》。
(5)指名学生模仿读,教师相机正音。
反馈时重点指导读准“糖、饼”的后鼻韵母,读准翘舌音“船”的声母。
(6)多种形式朗读童谣。
①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读,读出童谣的节奏感。
②同桌合作读。
如:一人读“摇摇摇”,另一人读“摇到外婆桥”。
③带上动作读,使童谣“立体”起来。
④师生对读。
(7)跟唱《摇摇船》。
①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摇摇船》的音频,学生认真听。
②教师领唱,学生跟唱。
③学生齐唱。
(8)教师讲解童谣。
①学生交流读这首童谣的感受。
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押韵:押韵,是指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童谣朗朗上口。
③学生找一找《摇摇船》的哪些字押韵,都带有哪个相同的韵母。
(提示:摇、桥、宝、包、糕;都有韵母“ao”)④学生说一说童谣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到达外婆家的,外婆给了小朋友哪些好吃的。
(提示:坐船;糖、果、饼儿、糕)⑤教师引导学生初识童谣文体:像《摇摇船》这样在儿童中间流行的、形式简短的歌谣就是童谣。
3.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2)同桌合作练读儿歌。
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3)教师用活泼轻快的语调儿歌《小刺猬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