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会议管理制度•相关推荐会议管理制度(通用6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议管理制度(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会议管理制度1为明确会议内容,规范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考勤制度(一)各部门要建立会议考勤制度。
部门级的会议,由各个部门负责考勤。
(二)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出席会议者,每迟到或早退三次视为旷会一次。
(三)全校性或各级部召开的学生会,由教导处和各级部负责考勤和纪律检查,并公布结果。
其他部门召开的学生会(或学生干部会)由召集部门负责考勤。
二、会议组织(一)校级会议由办公室负责通知,部门级的会议由各部门自行通知。
(二)各类会议的召开应事先在校长办公会上通报,尽量避免召开临时性的会议,如确有必要需经分管校长批准,并将召开会议的时间、地点、基本内容等提前通知办公室。
(三)校级会议会场安排由办公室负责,部门级会议会场布置由各部门负责,必要时可由办公室协调安排。
(四)各类会议的召开均须做充分准备,重要的会议由有关部门作会议记录,建立会议档案。
(五)需照像、摄像、扩音等设备的各类会议,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人须在会议前一天与办公室联系,统一安排。
(六)会议结束后,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将会场卫生清理干净。
三、会风管理(一)各类会议均应求真务实,以少讲空话,多办实事为原则,会前做好准备,会后抓好落实。
(二)会议召开应紧凑有序,主题明确,会议负责人要事先准备讲话稿或讲话提纲,切忌闲侃式的讲话或发言,重要会议发言稿须经学校有关领导审定。
(三)与会人员须遵守会场纪律,保持会场安静,切忌谈笑、看书报、杂志、做与会议内容无关的事情。
会议管理制度2第一条会议原则会议是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召开会议应坚持确实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召开会议,会议应做好充分准备、要注重会议质量、提高会议效率等原则。
会议管理办法(精选10)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与原则为加强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结果的落实,制定本办法。
会议应遵循务实高效、充分准备、广泛参与、决策科学的原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会议,包括但不限于董事会议、管理层会议、项目协调会议、部门例会等。
第三条 会议分类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一)定期会议: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周期召开的会议,如每周例会、每月总结会等。
(二)临时会议:因特定议题或事件需要,临时召集的会议。
第四条 会议的组织与主持会议应由会议主持人负责召集和主持。
主持人应确保会议内容的合理安排,会议时间的有效控制,以及会议结果的公正记录。
第五条 参会人员参会人员由主持人根据会议议题和需要决策的事项确定。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积极参与讨论,并对会议决策承担责任。
第六条 会议纪律(一)会议应准时开始,按时结束,不得无故拖延。
(二)会议期间,所有参会人员应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状态,保持会议室内安静。
(三)会议内容应严格保密,未经允许不得泄露会议讨论内容。
(四)会议参加者应尊重每一位发言者,不得打断他人发言。
第七条 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应明确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准备工作。
通知应在会议召开前适当时间发送给所有参会人员,确保参会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第八条 会议记录每次会议应指定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详实记录会议内容、讨论要点、决策结果及后续行动计划。
第九条 制度修订本办法可根据公司发展和实际需要进行修订,修订方案由管理层讨论通过,并通知全体员工。
第二章 会议流程第三章 会议纪要的跟踪落实第四章 会议室管理规定第五章 附则第二章 会议流程一、会议筹备1. 确定议题:会议主持人根据公司运营需要和各部门的反馈,确定会议的主要议题。
2. 制定议程:根据确定的议题,制定会议议程,明确每个议题的讨论时间,并将议程提前通知给参会人员。
3. 准备资料:会议负责人应确保所有与会议议题相关的资料在会前准备妥当,并提前分发给参会人员,以便其充分准备。
枣庄市会议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为加强枣庄市政府及各部门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会议制度》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枣庄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各类会议,包括但不限于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办公会议等。
第三条 基本原则会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务实高效原则。
会议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会议。
(二)计划管理原则。
会议应按照年度计划或临时需要合理安排,避免随意性和频繁性。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
会议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四)保密原则。
涉密会议应严格执行保密规定,确保信息安全。
第四条 会议种类及组织会议分为常设会议和临时会议。
(一)常设会议指定期召开的常务会议、办公会议等。
(二)临时会议指根据工作需要,针对特定议题召开的专题会议、协调会议等。
第五条 责任与权限(一)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市会议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二)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会议的筹备、组织和落实。
(三)市政府领导负责对会议的决策和部署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会议纪律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不得泄露会议内容和涉密信息。
第七条 考核与问责对会议管理不力、会议效果不明显、违反会议纪律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考核和问责。
第二章 会议流程第一条 会议筹备会议筹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明确会议目的、议题和议程,确保议题符合工作需要,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二)根据会议议题和参会人员,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和规模。
(三)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并附上会议议程、相关资料,确保参会人员充分准备。
(四)布置会议室,包括座位安排、设备检查、资料准备等。
第二条 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会议名称、时间、地点。
(二)参会人员范围、名单。
(三)会议议程、议题及要求。
(四)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会议管理制度及督办考核管理办法一、会议管理制度1.会议召开(1)会议主题和目的要明确,会议召集人应提前制定会议议程,并发送给与会人员。
(2)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并提前通知各位与会人员,以确保会议的顺利召开。
2.会议组织(1)会议组织者要提前准备好会议所需的资料和设备,并确保会议场地的环境整洁。
(2)会议组织者要确保会议进行的秩序井然,维持会议现场的纪律。
3.会议纪要(1)会议结束后,主持人应当撰写会议纪要,并发送给与会人员,以记录会议的主要议题和达成的共识。
(2)会议纪要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表达清晰简洁。
1.考核目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愿景,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并将其传达给各级管理者。
2.考核指标(1)明确主要考核指标,如工作绩效、责任心、工作质量、团队合作等。
(2)设定量化指标,以便于评估和比较员工的绩效。
3.考核周期(1)设定合理的考核周期,以评估员工在一定时间内的绩效表现。
(2)定期进行考核,如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
4.考核方法(1)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自评、上级评、同事评等。
(2)评估结果应该由多个评估者进行综合考虑,以便于得出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
5.考核结果处理(1)根据考核结果,及时给予奖励和激励,以鼓励和激励优秀员工。
(2)对于绩效不佳的员工,应及时进行培训和辅导,以提升其工作能力。
(3)对于多次绩效不佳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降职、辞退等。
以上是关于会议管理制度及督办考核管理办法的简要介绍,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提高会议的效率和各级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为组织的发展和提升做出贡献。
大学会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一、目的与依据为确保大学会议的有序、高效进行,提高决策效能,规范会议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校内部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大学内各类会议的组织、召开、记录及跟踪落实等工作。
三、基本原则1. 会议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2. 会议应注重实效,减少形式主义,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时长。
3. 会议组织应遵循保密原则,确保会议内容的安全。
四、会议类别1. 学校层面会议:全校性工作会议、专题会议等。
2. 部门层面会议:各部门内部工作会议、部门间协调会议等。
3. 系统性会议: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
五、会议组织与管理1. 会议的组织与管理由会议主持人负责,会议主持人应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2. 会议组织者应提前做好会议准备工作,包括会议通知、会议材料准备、会场布置等。
3.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遵守会议纪律,积极参与讨论。
六、会议决策1. 会议决策应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2. 会议决策结果应明确、具体,形成会议纪要,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发布。
3. 会议决策的实施应加强跟踪落实,确保决策的执行力。
七、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大学校长办公会。
八、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各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 会议流程一、会议筹备1. 确定会议主题:根据工作需要,明确会议主题,确保会议目标清晰。
2. 制定会议方案: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程安排等,必要时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备。
3. 发送会议通知: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提前通知参会人员,确保参会人员了解会议相关信息。
4. 准备会议材料:整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资料,提前分发给参会人员,以便于会前预习。
二、会议召开1. 会议签到:会议开始前,由会务组负责参会人员的签到工作,确保参会人员准时到场。
高校会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为加强高校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学校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各类会议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校务会议、学术会议、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
第三条 基本原则(一)公开透明原则:会议应尽量公开进行,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精简高效原则: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提高会议效率,减少形式主义。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四)权责明确原则:明确会议的组织、参与、监督等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第四条 会议分类根据会议的性质、内容和目的,将会议分为以下几类:(一)决策性会议:研究解决学校重大问题和决策事项。
(二)报告性会议: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
(三)学术性会议: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和评审等活动。
(四)协调性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条 组织机构学校设立会议管理机构,负责全校会议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工作。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会议管理工作。
第六条 会议纪律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参加会议,认真履行职责,保守会议秘密。
第七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学校会议管理机构所有。
如本办法与上级法律法规相抵触,以上级法律法规为准。
第八条 实施日期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章 会议流程第九条 会议筹备会议筹备工作由会议发起人或主管部门负责。
筹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 明确会议主题、目的、议程和参会人员范围;2. 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和会议形式;3. 准备会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会议通知、会议议程、相关文件、报告等;4. 发布会议通知,确保参会人员提前了解会议内容,做好参会准备;5. 安排会场布置,包括座次、音响、投影等设施设备的调试;6. 提前与参会人员确认时间,确保会议出席率。
公司会议制度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一、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质量,规范会议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类会议,包括但不限于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部门例会、专题协调会等。
三、会议原则1. 会议应遵循高效、务实、节俭的原则。
2. 会议应注重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
3. 会议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会议类别1. 定期会议: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周期和议程召开的会议。
2. 临时会议:因特殊情况或工作需要,临时召集的会议。
五、会议组织1. 会议的组织工作由会议主持人负责。
2. 会议主持人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的通知、场地安排、资料准备、会议记录等工作。
六、参会人员1.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应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2. 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会议纪律,积极参与讨论,发言要简明扼要,注意保守公司商业秘密。
七、会议记录1. 会议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主要议题、讨论结果等。
2. 会议记录应由专人负责整理、归档,并按公司规定期限保存。
八、制度修订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修订后的制度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实施。
九、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公司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章 会议流程一、会议筹备1. 确定议题:会议主持人应根据公司工作计划及实际情况,提前确定会议主要议题。
2. 发送通知:会议筹备人应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向参会人员发送会议通知,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参会人员、需准备的资料等。
3. 场地安排:根据会议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议室,并提前做好场地布置、设备检查等工作。
4. 资料准备:会议主持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准备会议所需资料,包括会议议程、背景资料、相关报告等。
会议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会议管理制度(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会议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中会议指的是,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因纵向、横向协调沟通的需要,或者是针对公司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召开的各种会议。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的工作会议和专项会议,如公司领导工作例会、总经理办公会、公司产销计划会、部门例会、各种专项会议等。
第三条制订本制度的目的是指导和规范公司经营管理会议的运作,目的在于改进公司会风,提高会议质量,减少会议数量、缩短会议时间。
公司决策层如董事会和决策委员会等的会议按照公司章程和单项有关制度或条例执行。
第二章召开会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四条会议的召开须遵循下面几个基本原则:1 一致性原则。
公司的经营管理会议讨论的原则或议题须同公司现行制度保持一致性,遵循制度所规定的准则或者同制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它制度包括:公司章程、公司的考评制度、公司的报酬制度、公司的业务运作流程、公司的工作报告制度等以及其它制度和规章。
2 流程化原则。
对于特定的会议类型,制定相应的运作流程,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以便总经理对所有公司内部所召开的经营管理会议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
3 有效性原则。
每一次所召开的公司经营管理会议都应该达到的预定的效果,绝对不能“会而不议,议而不果”。
在召集会议前,应通知与会者有关会议的议题、是否要求其发言等。
每次会议只通知与会议议题有关的人员出席。
4 节约性原则。
会议的召开应该遵循节约性原则,时间要安排得恰当有效。
会议的主持人根据会议的内容以及重要程度将有关事项在会议召开之前界定好。
主持人和发言人的时间也应有所限定。
5 求同存异原则。
会议上应该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要让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畅所欲言。
延川LNG会议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天然气液化厂延川站召开的各类会议。
3、职责
3.1 综合部负责公司会议统筹协调及本制度的执行监督;
3.2综合部负责会议组织、会议考勤工作,并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3.3 会议记录人员做好会议的记录、整理、发放、归档;
3.4 会议决议项的跟进人员要在规定期限内跟进、汇报。
4、会议纪律管理
4.1会议召集人员提前五到十分钟入场,与会人员须准时出席会议,因故不能参加的要提前向上级领导请假,并报备综合部。
4.2会议期间,请将一切通讯工具置于关闭或振动状态,不接打电话、不玩手机或上网,如必须接听电话,到会议室外接听。
4.3会议期间要求集中精力,认真听取发言,不得交头接耳开小会,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4.4不得安排他人代会
5、会议准备
5.1会议的召开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口头仅适用于例会召开的确认。
5.2对于定期召开的常规会议,在会前应明确该次会议的主题和临时出席人员。
5.3要据会议要求,综合部拟定会议通知单,并做好通知工作;出席会议的重要人员应通过电话、公司邮箱等方式确认,并作出相关相应安排。
5.4综合部及时准备会议场所、会议文件及资料,并进行会场布置、设备调试,确保会议设备正常。
5.5已列入计划的会议如需改期,或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安排其他会议时,综合部需提前2天发出通知。
5.6会议议程由主办部门拟定,包括会议内容、讨论事项、目的、参加人员、时间、地点、大约时长、需要发言的人员和内容、要求等。
6、会议过程管理
6.1分发会议文件、材料
会议中所需要的文件材料,会议工作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分发到每位参会人员手中。
可以在参会人员进入会场时由会议工作人员在会场入口处分发给每位参会人员,也可以在开会之前按要求在每位参会者的座位上摆放一份。
6.2其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