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发电介绍-稻壳炭
- 格式:docx
- 大小:85.24 KB
- 文档页数:4
稻壳炭的用途稻壳炭是一种由稻壳经过高温炭化而成的炭材料,具有多种用途。
下面将详细介绍稻壳炭的用途。
1. 农业领域稻壳炭可以用作农业领域的土壤改良剂。
稻壳炭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并且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稻壳炭还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减少对植物的危害,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2. 畜牧业领域稻壳炭可用作畜牧业领域的饲料添加剂。
稻壳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动物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减少食物中的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同时,稻壳炭还可以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3. 工业领域稻壳炭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稻壳炭可以用作水处理剂。
由于稻壳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异味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其次,稻壳炭可以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将催化剂负载在稻壳炭上,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反应效率。
此外,稻壳炭还可以用作电池电解质添加剂、填料材料和气相吸附剂等。
4. 环境保护领域稻壳炭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稻壳炭可用作空气净化剂。
由于稻壳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颗粒物和异味物质,净化空气质量。
其次,稻壳炭可以用作土壤修复剂。
稻壳炭可以吸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减少污染物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危害。
此外,稻壳炭还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和废气治理。
5. 生活领域稻壳炭在生活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稻壳炭可以用作天然除臭剂和湿度调节剂。
将稻壳炭放置在室内或冰箱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异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同时,稻壳炭还可以吸湿调湿,防止潮湿引起的霉菌和螨虫滋生。
总结起来,稻壳炭具有农业、畜牧业、工业、环境保护和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它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净化水质和空气,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促进工业反应和污染物处理,以及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稻壳炭”怎样用效果最好?看完会让你大开眼界,又学到
了新知识
稻壳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碳材料,它由一种叫稻壳的有机碳组成,其特性是碳含量高、密度低、微孔性强、强度高,这些特性使它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
下面就来讲讲稻壳炭的使用方法以及它的效果。
稻壳炭的使用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做为吸附剂,它可以将污染物吸附下来,有效的降低空气污染程度,还可以有效的处理污水,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使污水中的污染物降解,增加污水的清洁度。
此外,稻壳炭还可以做为一种燃料,尤其是重量较轻,烧热量高,烧费用低的燃料,可以用来代替传统的燃料,如煤、油等,用来发电,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稻壳炭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的一部分,它具有肥力大、氮含量高、留存时间长的特点,可以有效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土壤的活力,改善土壤的质量,从而使植物发育更好,收获更多,可以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稻壳炭在固废处理上也有许多用途。
它可以做为固废的材料,比较适合用于填埋或焚烧,用于填埋时,它可以有效的减少固废的体积,从而减少填埋的面积,同时还具有防腐阻燃、降低污染物的扩散性等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固废的处理效果。
稻壳炭的使用效果非常显著,除了上述的作用外,它还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提高
环境质量。
从而可以看出,稻壳炭具有非常独特的特性,可以满足一系列应用需求,其使用效果非常显著,使得稻壳炭的使用越来越多,它的使用和应用也可以极大的改善环境质量,从而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清新和优美。
碳化稻壳生物炭
碳化稻壳生物炭是一种通过将稻壳进行碳化而制得的生物质炭。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高温处理,以去除水分和挥发性有机物,最终留下碳化的残留物质。
以下是一般的制备过程:
1.收集稻壳:首先,稻壳被收集起来,通常是在稻谷加工过程中
的副产物。
稻壳是一种富含纤维素的生物质材料。
2.去除杂质:稻壳可能包含一些杂质,这些杂质需要被清除,以
获得较为纯净的原料。
3.碳化处理:稻壳被置于高温环境中,进行碳化处理。
这一步骤
中,通过在缺氧或低氧条件下加热,稻壳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而残留物质富含碳。
4.冷却和处理:碳化后的残留物质需要进行冷却,并可能经过一
些后续的处理步骤,以改善生物炭的性质。
5.生物炭应用:制得的碳化稻壳生物炭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例如
土壤改良剂、吸附剂、底质改良剂等。
生物炭具有孔隙结构,有助于保水、改善土壤通气性,并且可以用于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将废弃的农业副产品转化为有用的产品,还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并提供一种可持续的碳负担方式。
钢铁厂使用稻壳炭的原因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钢铁厂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燃料如油煤的使用不仅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还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威胁。
因此,寻找一种环保、经济而又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对于钢铁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稻壳炭作为一种理想的替代燃料在钢铁厂中的应用。
稻壳炭由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做榨子或者锣子后剩余部分经过高温处理生成,具有高热值和低湿度等特点,并且几乎不含灰分和硫含量。
这使得它在钢铁厂中可以代替传统的油煤以及应用于高温反应过程中的还原剂,同时也可以作为工业废气处理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钢铁厂使用稻壳炭的原因进行探讨:首先,我们将介绍使用稻壳炭的主要原因,包括环保性质和要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以及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稻壳炭的特点和优势,其中包括高热值和低湿度、低灰分和硫含量,以及可焚烧性能与稳定性等方面。
随后,我们将列举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展示稻壳炭在钢铁厂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钢铁厂使用稻壳炭的未来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钢铁厂使用稻壳炭的原因,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稻壳炭环保性质与要求、可再生资源利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钢铁厂选择采用稻壳炭作为替代燃料。
同时,在介绍其特点和优势以及应用案例后,读者将有更多见识并认识到这种替代品的潜力和广泛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促进稻壳炭在钢铁厂中的应用,并推动其未来的发展和推广。
2. 钢铁厂使用稻壳炭的原因:2.1 环保性质和要求:钢铁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然而,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法规的推动,钢铁企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制和环境监管要求。
因此,钢铁厂纷纷寻找替代传统燃料的方案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稻壳作为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农业废弃物。
然而,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的出现,给稻壳的利用带来了新的可能。
本文将介绍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
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稻壳炭化技术。
稻壳经过炭化处理后,可转化为稻壳炭,具有高热值和低灰分的特点。
稻壳炭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固体燃料,用于供暖、发电等方面。
稻壳炭化技术的核心是控制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以确保稻壳炭的质量和稳定性。
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二是燃烧技术。
稻壳炭作为固体燃料,可以用于燃烧锅炉或发电机组中。
燃烧技术的关键是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燃烧温度,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稻壳炭的热能,并尽量减少燃烧废气的排放。
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余热回收技术和废气处理技术。
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水、蒸汽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废气处理技术可以对燃烧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的应用广泛。
首先,在农村地区可以利用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为农户提供清洁能源,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
其次,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能供应,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还可以用于城市供暖、发电等领域,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
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为稻壳炭化技术、燃烧技术、余热回收技术和废气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农村和城市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稻壳炭热联产循环利用系统的出现将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稻壳炭的正确使用方法
稻壳炭是由稻壳经过高温炭化而成的一种环保、节能、无害的燃料。
其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1. 打开炉门,把稻壳炭平铺在炉底,放少量火柴点燃。
2. 等待燃烧开始,逐渐添加稻壳炭,不要直接加入大块的炭,以免引起局部过热和不完全燃烧。
3. 燃烧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调节好燃烧速度和火力大小,避免出现烟雾和异味。
4. 燃烧结束后,熄灭火焰,缓慢降温。
5. 碳渣等残留物可用于肥料或作为种床。
6. 可重复利用,注意保存,避免潮湿和水分。
总之,正确使用稻壳炭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对环境友好,同时也节约了使用成本。
稻壳炭的成分
稻壳炭是由稻壳经过高温处理制成的一种生物质炭。
它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净化作用,因此在环保和农业方面得到应用。
稻壳炭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氧、氮等元素和一些杂质。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稻壳炭的成分。
1.碳
稻壳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它占据了炭的总重量的80%左右。
炭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吸附、催化和还原等作用,将各种有害气体、物质等分子吸附在表面,使其被分解、降解、
转化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由于稻壳炭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积,因此其吸附性能很强,能够有效地吸附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起到净化和除臭的作用。
2.氧
稻壳炭中的氧含量主要影响其吸附性能。
一般来说,氧含量较高的稻壳炭吸附性能较佳。
但是,氧含量过高会影响其热值和稳定性。
3.氮
4.杂质
杂质是稻壳炭生产过程中难免存在的。
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会影响稻壳炭的质量
和性质。
常见的杂质有沥青、水分、灰分等。
沥青含量高的稻壳炭热值较低,而水分和灰
分含量高的稻壳炭对净化作用有影响。
炭化稻壳
稻壳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不完全燃烧,干馏热解产生一氧化碳和焦油等低沸点组分,通过水滤除去焦油等杂质,可提供发电用的煤气,另外还产生固体废渣,称为炭化稻壳
炭化稻壳作为固体废弃物,除用作炼钢保温材料外,无其它用途。
炭化稻壳废渣的基本成分是碳和硅,稻壳细胞腔形成了多微孔的疏松结构,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料。
利用稻壳制备活性炭,从工艺上看,只要分离其中的硅,洗净后将稻壳炭通过水蒸气活化,即可制得粉状活性炭。
1、炭化稻壳的方法:
将稻壳用清水洗净, 以除去杂质及灰尘, 在烘箱中于100℃下烘干1h, 冷却至室温, 然后置于干燥皿内备用。
将一定量稻壳置于坩锅内, 放入马弗炉内于一定温度(300, 400, 500, 600和700℃)下煅烧2h, 待马弗炉自然冷却至100℃时取出,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即获得煅烧炭化稻壳。
2、去硅的方法
将试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后,过滤,将滤液进行稀释50倍测试吸光度。
吸光度值越小,说明炭化程度越完全。
(我认为,炭化后是二氧化硅和活性炭,活性炭粉末较细,二氧化硅和碱反应生成硅酸钠,过滤掉了)
炭化稻壳所含的硅已经转变成二氧化硅,硅的氧化物可溶于碱。
SiO2+2NaOH=Na2SiO3+H2O
3、后处理
硅分离后,将炭化稻壳洗净,洗至pH 为7,在120~C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样品进行吸附脱色试验。
(没经过活化,就直接具有吸附作用了)。
稻壳发电介绍摘要:我国大米加工企业稻壳发电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已形成规模效应。
稻壳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生物质(稻壳)能源发电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每年稻谷总产量约2亿t左右,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6%左右,居世界第一。
这也意味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壳生产国。
稻壳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能源燃料,其可燃成分达70%以上,发热量12.5~14.6MJ/kg,约为标准煤的一半。
稻壳挥发分高,达50%以上,易着火燃烧。
稻壳自然堆积密度小,约130kg/m3,运输不便。
一般处理方法是粉碎后作为饲料配料(营养物质很少)或直接燃烧供热,但仍有大量稻壳被废弃不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
随着我国环境法规日趋完善和国家生物质能源开发政策的鼓励,稻谷加工企业应开拓能源生产的新渠道,采用直燃或稻壳气化发电技术发电,就地为企业生产提供能源或将电量上网。
这是稻壳作为能源燃料利用的有效方法,也是解决相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提高稻壳的附加值,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1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在我国,稻壳煤气作为机械能源应用较早。
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东珠三角地区、江苏与浙江接壤地区以及湖北、四川、广西等省区就开始应用。
下吸式气化炉也是我国首创的炉型。
为解决当时能源不足的问题,原粮食部科研院曾在1960~1969年组织开展专门研究。
1982~1990年,联合国三次召开亚太地区有关人造煤气、生物气化和谷糠发电的研讨会,会上对我国的稻壳煤气发电十分赞赏。
我国此项技术当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研制了3套不同功率的下吸式稻壳煤气发电试验装置,测定了系统的技术参数。
在国内成功的基础上,设计试制了援助马里共和国碾米厂用的,输出功率为140kW的6250M型中速稻壳煤气发电装置,1969年开始在马里投产[2]。
1982年,原联邦德国经济合作部在非洲调研时发现后非常满意,并采用作为他们援助发展中国家碾米厂的动力。
国内在1982年开始研究采用我国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的135系列高速柴油发电机组改装配用下吸式稻壳煤气发生装置,重点是降低煤气焦油含量和废水处理,已获初步成果。
湖南岳阳城陵矶粮库于1987年动工兴建装机容量为1500kW的稻壳发电车间,1990年建成。
主要由稻壳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成。
它是我国首个利用稻壳直燃技术(稻壳直接燃烧,产生过热蒸气,送入汽轮机内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发电并上网的发电厂。
当时,整个发电厂投资500万元左右,核定电价的单位成本为0.144元/kWh,而外购电综合价格为0.25元/kWh,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稻壳消耗量从开始的2.4kg/kWh降到了1.8kg/kWh。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稻壳发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机械工业部、原粮食部科研院以及大型发电机和锅炉设备制造厂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稻壳发电技术和装备的开发、研制工作,稻壳发电技术日趋成熟。
国家和地方相关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包括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投资补贴、财政低息贷款、电价补贴等。
稻壳发电机组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尤其在产粮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更快。
据统计,这期间浙江省最为突出,有10多家碾米厂建设了以稻壳为原料的气化发电工程,发电功率一般为160~600kW,电量供碾米厂自用。
北方地区利用稻壳直燃通过蒸气轮机进行发电,并加上抽气冷凝机组实现热电联产。
对多数粮食加工正常、发电正常的企业来说,稻壳发电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一般3~5年可收回投资,若有政策扶持,投资回收期更短。
21世纪以来,我国稻壳发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稻壳发电机组以每年30~40套的速度递增,掌握了稻壳发电技术并能提供相关装备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由原来的2~3家发展到15家左右。
2004年北大荒米业公司应用电力自动切换技术改写了碾米厂自发电与国电不能自动切换的历史。
2006年,国家863环保示范项目,稻壳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00kW。
2稻壳发电已形成规模2.1稻壳发电企业的分布我国的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四川、河北、海南、台湾等地都已有稻壳发电工程投产。
黑龙江省是我国产粮大省,也是稻壳发电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省份。
省内几乎每个县市都有稻壳发电机组,如鹤岗市已建有4座200~600kW的发电车间,2009年又建成1座3000kW的稻壳发电厂,还有2座6000kW的稻壳发电车间在建。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稻壳发电企业有20~25家,湖南省有10家左右,湖北省10家左右,安徽省15家左右,江苏省12家左右,江西省有20家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装机容量为160~800kW的稻壳气化发电机组共有280套左右。
稻壳气化发电机组的建设投资小,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受到大多数碾米企业的青睐,一般其发电量为企业自用。
装机容量1500kW以上,利用稻壳直燃技术的发电厂累计有60家左右,据统计目前已有45家发电上网。
2.2稻壳发电企业运行情况分析据调查,2000年前建设的稻壳发电厂(机组),目前还在正常运行的较少,2000~2005年上马的稻壳发电机组也有一半未能正常运行,2006年后建设投产的稻壳发电企业,停产的也有20%左右。
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如下:①稻壳发电技术与装备是逐渐成熟的,迄今为止,还有燃气恒压供气和焦油过量等技术难题未能解决。
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大米加工企业加工量不足,造成发电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使经济效益受影响。
③稻壳的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开发,特别是农村盛行温室种植和反季节栽培,以及砖窑和稻壳锅炉供热、供汽都需要稻壳,导致稻壳的价格上涨,也相应提高了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
④稻壳气化时产生煤焦油,且煤焦油在煤气净化、冷却和煤气水封时均会产生含酚废水。
小型企业未进行污水处理,排入内河会引起水污染。
⑤正是因为煤焦油的产生以及焦油净化未完全过关,导致机组维修工作量大,设备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到机组的正常运行。
⑥稻壳发电的副产品处理也会影响到稻壳发电的效益,稻壳灰的市场尚未形成,处理稻壳灰需花费一定成本。
⑦没有政策扶持的稻壳发电企业生存相对比较艰难。
湖北康宏米业公司现有一条日处理稻谷120t的大米生产线,稻壳产量1t/h。
2008年底公司投资170万元建设了一套700kW稻壳气化发电机组,2008-03开始发电,迄今已连续工作了1.5年,每天运行24h,每天发电量约为15000kWh,稻壳用量约为900kg/h,发电成本为0.48元/kWh,所发电量足够供全厂生产(日处理稻谷120t精米厂、5000万kg粮食中转库)及生活(90人)用电。
机组运行正常,电压也很稳定。
在这1.5年,该公司用电全部来自该机组。
黑龙江人和米业集团公司2007年成立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008年投资建设了3000kW的稻壳发电厂,建设期1.5年,2009-07正式运营,所发电量全部上网。
该项目总投资2989万元,有1台3000kW抽气供热机组,配1台20t/h稻壳循环流化床锅炉。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消耗稻壳3.018万,t年供电量1.558×107kWh,年供热量4.48×104GJ,年总销售收入83.23万元,年创利税375.92万元,投资回收期6.38年。
3稻壳发电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大米加工企业常用的稻壳发电生产方法分为稻壳气化发电和稻壳直燃发电。
稻壳(生物质)发电生产技术路线有3种,见图1。
3.1稻壳气化发电稻壳(生物质)原料通过给料设备进入气化炉,在炉内高温循环物料加热作用下,与底部通入的空气进行气化还原反应,产生高温燃气,热值5000kJ/m3。
灰渣通过螺旋分渣机连续排出,气化产生的高温燃气含有少量灰尘和焦油等杂质,经除尘处理后直接进入燃烧设备。
高温燃气与二次空气通过燃烧器进行完全燃烧,燃烧生成的高温燃气驱动煤气轮机工作,带动电机发电。
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可与介质进行换热,或直接混合冷风应用于干燥烘干,烟气再由引风机经烟囱排向大气。
适用范围:稻壳气化发电机组,单台装机最大为800kW,通过并联使用发电机组可达2000kW装机,200~800kW装机机组运用最广泛。
主要优点: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主要缺点:机组维护工作量大,有含酚废水需要处理。
3.2稻壳直接燃烧发电稻壳直接进入蒸气锅炉中进行燃烧。
冷空气由风机引入预热,加热后由风道引入等压风室再入炉膛。
烟气经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降温,再经电除尘器引风机由烟囱排至大气。
产生的过热蒸气进入气轮机,气轮机内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
适用范围:稻壳直接燃烧发电技术主要适用于大规模的生物质利用项目(3000kW装机以上),尤其是实现热电联产时更经济适用。
主要优点:效率高,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主要缺点:投资高,不适于小规模米厂使用。
3.3技术参数经理论计算与实际测定,1kWh发电量平均消耗稻壳1.5~1.89kg。
大米加工时稻壳量按所加工稻谷的20%左右计,则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可根据表1选择。
3.4稻壳发电的综合利用(1)燃气醋液的提取。
在发电过程中,利用固定床气化工艺,提取醋液,用于杀菌、消毒,可代替农药,目前该技术已成熟。
(2)采用抽气冷凝机组,实现热电联产,可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约能源。
(3)稻壳灰的利用。
含碳量高的稻壳灰可作为钢铁业的保温材料,也可用作水泥添加剂,目前市场价为600~1500元/。
(4)机组冷却水的利用。
内燃发电机的冷却水的温度在80左右,可用于供暖。
4稻壳发电潜力巨大稻壳发电是一种节能、环保型项目,不但自身环保,更重要的是以废弃且易污染环境的稻壳作原料,发电成本低。
在当前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在我国稻谷主产区,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米加工企业或稻壳收集较方便的地点进行推广应用,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稻壳(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已连续在4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2005年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开展了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
政策方面,2005-02,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01-01已经正式实施,并于2006年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这表明政策已在法律上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源在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巨大的优惠支持。
2006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规定,补贴电价标准为0.25元/kWh。
各地方政府相关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出台。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中明确,发电企业应当积极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承担国家规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