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开环聚合
- 格式:doc
- 大小:576.50 KB
- 文档页数:9
开环聚合的应用
开环聚合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 净水处理:聚(合)氯化铝可以通过絮凝作用去除水中的胶体物质、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净化处理。
- 城市污水处理:聚(合)氯化铝可以有效处理城市污水,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水质。
- 工业废水处理:聚(合)氯化铝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污水和污泥,以及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渣质,减少环境污染。
-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生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它是由脂肪族二元醇1,4-丁二醇(BDO)和脂肪族二元酸1,4-丁二酸(SA)经过开环聚合法制得。
开环聚合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聚合方法将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六章 开环聚合开环聚合属于链式聚合,单体为环化合物,包括环醚、环缩醛、内酯、内酰胺、环硅氧烷等。
7.1 总论7.1.1 环单体的聚合活性环单体的聚合活性由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共同决定。
1. 热力学因素即环单体和相应的线形聚合物的相对稳定性,它与环大小、成环原子和环的取代基相关。
1) 环烷烃的稳定性:环烷烃进行开环聚合的热力学可行性顺序为:三元环、四元环>八元环>五元环,七元环>六元环。
2) 环的取代基:取代基的引入使聚合热增加、熵变增加,总体使开环聚合可能性降低。
3) 单环单体和多环单体:多环单体的环张力会有所增加,使开环聚合可能性增加。
如8-氧杂[4,3,0]环壬烷,反式的可开环聚合。
4) 成环原子:对于内酯而言,六元、七元环内酯可聚合,而五元环内酯则不可;环三硅氧烷的聚合活性高于环四硅氧烷。
2. 动力学因素环烷烃没有易受活性种攻击的键,因此动力学上仅环丙烷衍生物可进行开环聚合,并且仅能得到低聚物。
环醚、内酯、内酰胺等环单体,因有亲核或亲电子部位,易开环聚合。
7.1.2 开环聚合机理和特征 1. 聚合机理开环聚合的引发剂为烯烃聚合进行离子型聚合所用的引发剂,引发反应包括初级活性种的形成和单体活性种的形成。
大多数阳离子开环聚合的链增长是通过单体对增长链末端的环状阳离子的亲核反应来进行的,其中的Z 基团为C-O (环醚)、C-N (环氮化合物)、Si-O (环硅氧烷)、酯键和酰胺键;而阴离子聚合的链增长则是增长链末端的阴离子对单体的亲核反应,Z 基团为RO -(环醚)、COO -(内酯)和Si-O -(环硅氧烷)。
;一般情况下,开环聚合的增长链末端带电荷,进行链增长的单体是中性的。
但是,开环聚合还有另一种链增长方式,即所谓的活化单体机理,增长链末端不带电荷,而单体是离子化的,如己内酰胺的阴离子聚合。
2. 开环聚合的基本特征Z-++Z单体加到增长链上进行高分子链的生长;聚合度随转化率增加缓慢,但是在许多场合下呈线性关系;溶剂对聚合反应影响同烯烃的离子聚合;动力学表达式通常类似于链式聚合,特别是活性聚合;许多开环聚合的单体平衡浓度较高,即临界聚合温度较低。
第七章开环聚合一、课程主要内容开环聚合概述;开环聚合的特征;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环醚的开环聚合。
对第七章内容作一般了解。
二、习题与答案本章试题有基本概念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㈠基本概念题⒈开环聚合:开环聚合是指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经引发聚合后将环打开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类聚合反应。
⒉环醚:环中含有醚键-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醚。
⒊环氧化合物:三节环醚又称为环氧化合物或氧化烯,如环氧乙烷又称为氧化乙烯,环氧丙烷又称为氧化丙烯。
⒋环缩醛:在环中含有-CH2O-基团的环状化合物。
⒌内酯:环中含有酯基-CO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酯或环酯。
⒍内酰胺:环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酰胺或环酰胺。
㈡填空题⒈环状类单体主要有环醚类、环酰胺类、环酯类和环烯烃等几类。
⒉环醚单体主要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氧杂环丁烷、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和四氢呋喃等。
⒊环氧化合物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等。
⒋环缩醛有三聚甲醛和四聚甲醛。
⒌含硅的环状化合物有1,1’,3,3’,-四甲基-1.3-二硅环丁烷和2,2’,4,4’,6,6’,8,8’-八甲基-2,4,6,8-四硅氧杂环辛烷(D4) 。
㈢简答题⒈写出开环聚合反应简式、聚合机理,并写出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聚合反应简式?答案:开环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如下[ R Z ]nn RZ在环状单体中,R为烷基,Z为杂原子:O,S,N,P,Si或-CONH-,-COO-,-CH=CH-基团等。
绝大多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离子型聚合机理进行的,有少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水解聚合机理进行的。
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的聚合反应简式为141142CH 3CH 2 CH O n CH 2CH CH 3[]nO⒉ 简述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答案: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与其结构有关。
环烷烃的聚合能力较低,环烷烃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如O 、S 、N 取代后,则这些杂环化合物的聚合能力变大,它们在适当的引发剂作用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开环聚合知识点总结在开环聚合中,系统的输出值并不会影响到控制过程中的输入值,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开环聚合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干扰因素可能会导致输出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从而降低系统的性能。
开环聚合需要对系统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它一般要与闭环控制结合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开环聚合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和优缺点,并对其与闭环控制进行比较。
同时,我们也将介绍一些开环聚合在工业控制、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领域的具体应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潜力。
一、基本原理开环聚合是一种基于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来控制系统的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进行调整,以使系统的输出达到期望的值。
在开环聚合中,控制器不会根据系统的实际输出来调整输入值,而是根据系统的模型和输入输出关系来预先设定输入值。
图1是一个简单的开环聚合系统图,其中包括一个控制器和一个被控制的系统。
控制器接收一个期望的输出值SP(Set Point),然后根据系统的模型和输入输出关系来计算出一个控制信号,最终送到系统的输入端。
系统根据控制信号对输入进行调整,从而使系统的输出值等于期望的值。
图1:开环聚合系统图开环聚合的基本原理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
假设系统的输入值为u,输出值为y,期望输出值为SP,则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Y(s) = G(s)U(s)其中,G(s)是系统的传递函数,s是复平面上的复变量。
根据这个传递函数,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值为:y(t) = L{G(s)u(t)}其中,L{}表示拉普拉斯变换的逆变换。
在开环聚合中,控制器根据期望输出值SP和系统的传递函数G(s)来计算输入值u,然后将u送到系统的输入端,从而使系统的输出值y达到期望的值SP。
控制器的设计通常要考虑系统的传递函数,以便计算出适当的控制信号。
二、特点开环聚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简单性。
第七章开环聚合一、课程主要内容开环聚合概述;开环聚合的特征;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环醚的开环聚合。
对第七章内容作一般了解。
二、习题与答案本章试题有基本概念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㈠基本概念题⒈开环聚合:开环聚合是指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经引发聚合后将环打开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类聚合反应。
⒉环醚:环中含有醚键-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醚。
⒊环氧化合物:三节环醚又称为环氧化合物或氧化烯,如环氧乙烷又称为氧化乙烯,环氧丙烷又称为氧化丙烯。
⒋环缩醛:在环中含有-CH2O-基团的环状化合物。
⒌内酯:环中含有酯基-CO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酯或环酯。
⒍内酰胺:环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酰胺或环酰胺。
㈡填空题⒈环状类单体主要有环醚类、环酰胺类、环酯类和环烯烃等几类。
⒉环醚单体主要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氧杂环丁烷、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和四氢呋喃等。
⒊环氧化合物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等。
⒋环缩醛有三聚甲醛和四聚甲醛。
⒌含硅的环状化合物有1,1’,3,3’,-四甲基-1.3-二硅环丁烷和2,2’,4,4’,6,6’,8,8’-八甲基-2,4,6,8-四硅氧杂环辛烷(D4) 。
㈢简答题⒈写出开环聚合反应简式、聚合机理,并写出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聚合反应简式?答案:开环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如下n R[ R Z ]nZ在环状单体中,R为烷基,Z为杂原子:O,S,N,P,Si或-CONH-,-COO-,-CH=CH-基团等。
绝大多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离子型聚合机理进行的,有少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水解聚合机理进行的。
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的聚合反应简式为CH 3CH 2 CH O n CH 2CH CH 3[]nO⒉ 简述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答案: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与其结构有关。
环烷烃的聚合能力较低,环烷烃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如O 、S 、N 取代后,则这些杂环化合物的聚合能力变大,它们在适当的引发剂作用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环中含一个杂原子的环状单体有环醚、环硫化合物和环亚胺等,含有两个杂原子的有环缩醛,含有一个杂原子和一个羰基的有环酯,环酰胺和环脲等。
此外,还有含磷的环状化合物如六氯环三聚磷腈,含硅的环状化合物如1,1’,3,3’,-四甲基-1.3-二硅环丁烷和2,2’,4,4’,6,6’,8,8’-八甲基-2,4,6,8-四硅氧杂环辛烷(D4)。
⒊ 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特征答案:开环聚合既不同于连锁聚合,也不同于逐步聚合。
其特征为:⑴ 聚合过程中只发生环的破裂,基团或者杂原子由分子内连接变为分子间连接,并没有新的化学键和新的基团产生。
⑵ 与连锁聚合相比较连锁聚合的推动力是化学键键型的改变,虽然大多数环状单体是按离子型聚合机理进行的,但开环聚合的推动力是单体的环张力,这一点与连锁聚合不同;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这一点与连锁聚合相同。
⑶ 与逐步聚合反应相比较开环聚合虽然也是制备杂链聚合物的一种方法,但聚合过程中并无小分子缩出;开环聚合的推动力是单体的环张力,聚合条件比较温和,而逐步聚合的推动力是官能团性质的改变,聚合条件比较苛刻,所以,用缩聚难以合成的聚合物,用开环聚合较易合成;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中,其基团是单体分子中固有的,而逐步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中,其基团是在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间官能团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除此之外,开环聚合可自动地保持着官能团等物质的量,容易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而缩聚反应只有在两种单体的官能团等物质的量时才能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逐步聚合反应相同。
⒋ 何谓环醚?写出环醚中的主要品种,简要说明按何种机理聚合?答案:环中含有醚键-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醚。
三节环醚又称为环氧化合物或氧化烯,如环氧乙烷又称为氧化乙烯,环氧丙烷又称为氧化丙烯。
开环聚合中,对环醚的研究比较详细,尤其是对三节环和五节环环醚研究得最多。
按环的大小,环醚单体主要有下列几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氧杂环丁烷、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氧杂环庚烷、氧杂环辛烷和四氢呋喃等。
环氧化合物按引发剂不同可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用配位聚合可得到结晶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⒌ 何谓开环聚合?以氢氧化钠为引发剂,水为链终止剂,写出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合成端羟基聚氧化乙烯基醚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开环聚合是指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经引发聚合,将环打开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类聚合反应。
合成端羟基聚氧化乙烯基醚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 2 CH 2 + NaOH HOCH 2CH 2O Na O O n HOCH 2CH 2O Na + CH 2 CH H [OCH 2CH 2]n OCH 2CH 2O NaH [OCH 2CH 2]n OCH 2CH 2O Na + H 2O H [OCH 2CH 2]n +1OH + NaOH⒍ 以氢氧化钠为引发剂,以1,2-丙二醇为起始剂,水为链终止剂,写出环氧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基元反应方程式。
答案: 链引发反应2KOH +CH 2OH CH 3CHOHCH 2OK CH 3CHOK + 2H 2O CH 3CH 2O CH 2 CH CH 3O KCH O CH 2 CH KCH 3O CH 2 CH CH 3O + 2 CH 2OK CH 3CHOK αβ 链增长反应 CH 3CH 2O CH 2 CH 3O K CH O CH 2 CH KCH 3O CH 2 CH CH O+ 2n [CH 3CH 2O CH 2 CH O3O K CH O CH 2 CH OCH 3 O ]n []n CH 2 CH K CH 2 CH CH 3CH 3在聚合结束后加入少量环氧乙烷继续聚合,以提高聚醚大分子末端伯羟基的含量。
+ 2 CH 2 CH 2 O [CH 3CH 2O CH 2 CH O3O K CH O CH 2 CH O CH 3 O]n []n CH 2 CH K CH 2 CH CH 3CH 3[CH 3CH 2O CH 2 CH OCH 3O CH 2 CH 2 O K CH O CH 2 CH O CH 3O ]n []n CH 2 CH CH 2 CH 2 O KCH 2 CH CH 3CH 3链终止反应 [CH 3CH 2O CH 2 CH O CH 3O CH 2 CH 2 O K CH O CH 2 CH OCH 3O ]n []n CH 2 CH CH 2 CH 2 O K CH 2 CH CH 3CH 3+ 2 HOH[CH 3CH 2O CH 2 CH O 3O CH 2 CH 2 OH CH O CH 2 CH OCH 3O ]n []n CH 2 CH CH 2 CH 2 OH CH 2 CH CH 3CH 3+ 2 KOH ⒎ 以氢氧化钠为引发剂,以丙三醇为起始剂,水为链终止剂,写出环氧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基元反应方程式。
答案: 链引发反应 3KOH +CH 2OH CH 2OH CHOH CH 2OK CH 2OKCHOK + 3H 2OCH 2 CH CH 3O + 3 CH 2OK CH 2OH CHOK αβCH 3CH 2O CH 2 CH CH 2O CH 2 CH O K CH O CH 2 CH K CH 3O CH 3O K链增长反应CH 3CH 2O CH 2 CH 2O CH 2 CH O K O KCH O CH 2 CH KCH 3O CH 3+ 3n CH 2 CH CH O[CH 3CH 2O CH 2 CH OCH 2O CH 2 CH O O K CH O CH 2 CH O CH 3 O ]n []n CH 2 CH K CH 2 CH CH 3CH 3CH 3CH 2 CH O K CH 3[]n在聚合结束后加入少量环氧乙烷继续聚合,以提高聚醚大分子末端伯羟基的含量。
[CH 3CH 2O CH 2 CH OCH 2O CH 2 CH O O K CH O CH 2 CH O CH 3 O ]n []n CH 2 CH K CH 2 CH CH 3CH 3CH 3CH 2 CH O K CH 3[]n + 3 CH 2 CH 2 OO CH 2 CH 2 O K [][CH 3CH 2O CH 2 CH OCH 2O CH 2 CH O CH 2 CH O CH 2 CH 2 O K CH O CH 2 CH O CH 3O ]n []n CH 2 CH CH 2 CH 2 O K CH 2 CH CH 3CH 3n CH 3 链终止反应 + 3H 2O CH 2 CH 2 O K [][CH 3CH 2O CH 2 CH O CH 2O CH 2 CH O CH 2 CH O CH 2 CH 2 O K CH O CH 2 CH O CH 3O ]n []n CH 2 CH CH 2 CH 2 O K CH 2 CH CH 3CH 3n CH 3CH 3O CH 2 CH 2 OH [][CH 3CH 2O CH 2 CH OCH 2O CH 2 CH O CH 2 CH O CH 2 CH 2 OH CH O CH 2 CH O CH 3O ]n []n CH 2 CH CH 2 CH 2 OH CH 2 CH CH 3CH 3n CH 3CH 3+ 3 KOH⒏ 写出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BCMO)的阳离子开环聚合有关聚合反应方程式? 答案:BCMO 聚合的引发剂有Lewis 酸(BF 3)和烷基铝(三乙基铝)体系。
用气体BF 3和BF 3-EtOEt 络合物引发时,由于聚合强烈,故在室温下采用溶液聚合方法。
BCMO 的聚合物为非粘性固体,称为氯化聚醚树脂,其机械强度比氟树脂好,吸水性小,耐化学药品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目前已工业化,是广泛应用的工程塑料。
用BF 3引发BCMO 的规律类似于氧杂环丁烷,其增长反应活性中心一般是三烷基鎓离子,其聚合机理可表示为链引发反应 ClCH 2O:BF 3 + H 2O H O CH 2Cl CH 2Cl (BF 3OH)k i ClCH 2HOCH 2 C CH 2 O CH 2Cl CH 2Cl CH 2Cl CH 2Cl (BF 3OH) H O + O CH 2ClCH 2Cl(BF 3OH)CH 2Cl CH 2Cl k i ' 链增长反应 OCH 2 C CH 2 O + O CH 2Cl CH 2Cl CH 2Cl CH 2Cl (BF 3OH)CH 2Cl CH 2ClpOCH 2 C CH 2 CH 2Cl CH 2Cl OCH 2 C CH 2 O CH 2Cl CH 2Cl CH 2Cl CH 2Cl (BF 3OH)链转移反应 OCH 2 C CH 2 O + H 2CH 2Cl CH 2Cl CH 2Cl CH 2Cl (BF 3OH)tr OCH 2 C CH 2 O CH 2 C CH 2 OH + H (BF 3OH)CH 2Cl CH 2Cl CH 2ClCH 2Cl⒐ 写出五节环醚——四氢呋喃的开环聚合有关聚合反应方程式?答案:四氢呋喃(THF)为五节环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