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对中国的挑战(ppt 52)
- 格式:ppt
- 大小:955.00 KB
- 文档页数:52
中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挑战作者:李长城沈敏荣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03期摘要:《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也是第一个旨在闲置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
中国于2003年签署该公约;2005年8月批准该公约;2006年1月,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中国履行公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有来自于公约本身,也有来自于我国特有的,基于体制、经济现状、经验等方面,需要我国在履行公约中不断地加以克服。
关键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健康权;义务;履约中图分类号:DF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080-04一、公约的宗旨、性质及其特点2005年2月生效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下称《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也是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
这是一个全新的国际公约,旨在保护人的最高健康的权利。
该公约在其前言里规定了宗旨是“所有人民享有最高健康水平的权利”,并在序言中指出“本公约缔约方决心优先考虑其保护公众健康的权利”。
公约“还忆及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序言,它宣称享受最高而能获致之健康标准,为人人基本权利之一,不因种族、宗教、政治信仰、经济和社会情境各异,而分轩轾。
”并且指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身心健康的标准”。
将人享有的最高的健康作为一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提出来,作为在现代社会组织结构当中最为基本的人的基本权利,是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所需要保障的和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这是衡量一个社会制度合理性和合法性最为基本的标准。
与政治事务相比,经济、社会、文化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特点是各个国家千差万别。
在政治上形成一个统一的确定标准相对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同一性不是必然的追求,甚至是不被认可的,多样性的要求是活力的表现,也是法律保障的基本价值。
《公约》生效后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烟草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
随着这种影响的日益加强,中国烟草经济的发展速度将减缓,烟草拉动就业的状况将开始发生新的转变。
一、对中国烟草经济的影响 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烟草行业每年上缴的税收对于增加国家财政积累十分重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从1982年到2004年中国烟草共实现税利15000多亿元人民币,2004年实现税利为2200亿元人民币,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支柱。
在中国的产烟地区,烟叶生产涉及广大烟农的利益,烟叶税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烟草种植业创造的巨大财富,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各个地区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据研究,《公约》生效后,烟草经济的年增长幅度将逐渐降低,烟草产业的发展速度将逐渐减缓。
二、转产对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方面,烟草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烟草业的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联的机械制造、造纸、化工、印刷等行业的发展。
烟叶和卷烟的生产、销售涉及到360 多万农户和420多万零售商户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全国有四、五千万人口的就业及经济生活与烟草业密切相关。
烟草产业对中国的就业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从目前中国农村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全国的农业总人口中,有1.5亿人为富余劳动力。
而在中国3亿2400万的农业从业人员中,有近2200万人从事烟草种植,占全国农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为7%左右。
在中国农村人口众多,而且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情况下,烟草种植业为农民直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近年来,中国烟草改革力度加快,通过关、停、并、转等多种途径,全行业10万箱以下规模小烟厂关闭工作已基本结束,卷烟工业企业已调整减少到目前的49家。
《公约》的影响在于可能加速烟草就业下降的趋势。
三、对中国烟草产业的影响 1、卷烟工艺、产品开发面临挑战 从卷烟工艺和产品开发的角度分析,《公约》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出了新的挑战。
控烟、体制、和谐、国际——中国烟草四大挑战面面观2013-5-3 11:21舆论控制:烟草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烟草产业与生俱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吸烟行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之间存在的张力,因为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而更显突出,烟草产业发展与烟草控制似乎已经成为无法调和的矛盾。
放眼世界,控制烟草流行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回望中国,公众对吸烟风险的认知警惕及对健康的关注追求、控烟履约的外向压力、国际控烟浪潮的冲击等等,都是推动中国控烟力度趋强的有效因素。
这对公共政策、行业发展规划以及消费者行为都造成极大影响,也从这些方面直接对中国烟草行业的发展构成最大挑战。
案例1:控烟浪潮与烟草改革“黄金十年”控烟烟草流行,烟草行业不应置身事外。
国家层面的导向政策,地方政府的各类控烟立法执法,民间组织的尖锐抨击,客观上都给行业管理层带来冲击。
对比而言,全球烟草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卷烟产销量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反观国内烟草产销走势,2002年以来的10年正是中国烟草发展改革的“黄金十年”,产销量、经营效益等诸多指标节节攀升,欣喜之余必须直面控烟者的质疑和批评。
由此产生的倒逼压力已经传导至行业管理层,2013年表现最为突出。
今年行业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全年卷烟产销安排5030万箱,全国烟叶收购计划必须控制在5000万担以内,这两项指标作为今年全行业工作的“政治红线”,任何单位都不得突破。
可以断定,未来几年,行业管理层必将继续保持谨慎态度,严控“两烟”增速,这既与市场容量有关,更与愈演愈烈的控烟浪潮关联。
案例2:“吸烟有害健康”与卷烟品牌突围烟草控制对于行业构成的深刻影响最终将延续到消费者的吸烟行为和心理底线。
雾霾沙尘、饮用水污染、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乳制品、瘦肉精、染色馒头……已经无数次挑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
吸烟致病的警示图片虽未出现在国内烟草包装,但却无法阻止其进入公众视野,加之“有毒过滤嘴”、“重金属超标”、“减害降焦骗局”等负面舆论长期流传,“吸烟有害健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警语,而是深入公众内心的观念建构。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草流行与危害主要内容⏹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二、烟草流行与危害⏹三、公共场所禁烟有关要求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的背景⏹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制定过程⏹3《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主要内容⏹4《公约》中的烟草控制最佳策略——MPOWER《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英文简称FCTC)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其《组织法》第十九条规定,制定的一份国际性法律文书,其宗旨是限制烟草在全世界的蔓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蔓延。
1、《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的背景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吸烟与健康”研究发展很快,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超过10万篇论文发表.⏹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美洲区域委员会、欧洲区域委员会等通过了一项关于控制吸烟的决议,开始推动世界性的控烟工作。
⏹1970年,首次较为全面地提出了控烟的一些具体措施,要求所有大会参与者不得在会议室内吸烟;探讨劝阻青年人吸烟的教育方法。
⏹1976年,首次提出了被动吸烟问题,明确提出采取可行的措施。
⏹1978年,敦请各成员国尽可能限制各种形式促进吸烟的宣传,并要求总干事考虑尽早把控烟作为世界卫生日的口号。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日”发起了戒3烟运动,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由你选择!”的口号,并把1980年定为国际反吸烟运动年。
世界无烟日的来历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历年世界无烟日主题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1989年:妇女与烟草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4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1995年:烟草与经济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1999年:戒烟。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草流行与危害主要内容⏹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二、烟草流行与危害⏹三、公共场所禁烟有关要求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的背景⏹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制定过程⏹3《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主要内容⏹4《公约》中的烟草控制最佳策略——MPOWER《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英文简称FCTC)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其《组织法》第十九条规定,制定的一份国际性法律文书,其宗旨是限制烟草在全世界的蔓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蔓延。
1、《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的背景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燃烧吸吮。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吸烟与健康”研究发展很快,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超过10万篇论文发表.⏹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美洲区域委员会、欧洲区域委员会等通过了一项关于控制吸烟的决议,开始推动世界性的控烟工作。
⏹1970年,首次较为全面地提出了控烟的一些具体措施,要求所有大会参与者不得在会议室内吸烟;探讨劝阻青年人吸烟的教育方法。
⏹1976年,首次提出了被动吸烟问题,明确提出采取可行的措施。
⏹1978年,敦请各成员国尽可能限制各种形式促进吸烟的宣传,并要求总干事考虑尽早把控烟作为世界卫生日的口号。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日”发起了戒烟运动,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由你选择!”的口号,并把1980年定为国际反吸烟运动年。
世界无烟日的来历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历年世界无烟日主题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1989年:妇女与烟草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1995年:烟草与经济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1999年:戒烟。
中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挑战
李长城;沈敏荣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也是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中国于2003年签署该公约;2005年8月批准该公约;2006年1月.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中国履行公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有来自于公约本身,也有来自于我国特有的,基于体制、经济现状、经验等方面,需要我国在履行公约中不断地加以克服.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李长城;沈敏荣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7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96
【相关文献】
1.履行宗旨、应对挑战,努力促进钨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钨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J], 张春明
2.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过程及面临的挑战 [J], 秦天宝
3.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主席文本》看中国控烟工作面临的挑战 [J], 田建新;李新华;杨功焕
4.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面临的挑战 [J], 胡建信;姚薇;熊康;刘援;周晓芳;杨礼荣
5.目前中国履行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存在哪些挑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