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菊花》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8
菊花古诗元稹拼音 东晋人陶渊明 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 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 其中咏菊 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 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菊花【注释】 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shè):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lí):篱笆。
6、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 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 xiá。
7、尽:完。
8、更(gèng):再。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 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 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 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 无人不晓, 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 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 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 给人以环境幽 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 字写赏菊兴致之浓, 不是到东篱便驻足, 而是“遍绕篱边”, 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 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 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 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 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元稹《菊花》诗歌翻译及赏析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shè):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 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lí):篱笆。
6、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 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 xiá。
7、尽:完。
8、更(gèng):再。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 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 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 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 不晓, 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 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 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 给人以环境幽雅, 如陶 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 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1/5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 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 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 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 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 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 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
这两 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 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古诗三首《菊花》一、教学内容:1、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二、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菊花》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花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花中有哪四君子吗?(梅兰竹菊)都知道它们各自什么时候盛放的吗?(春兰、夏竹、秋菊、冬梅)。
兰花色淡清香,生于幽僻之处,被称作谦谦君子。
菊花芳香袭人,不与群芳争斗,还艳于百花凋后。
竹子修长挺拔,潇洒一生。
梅花迎寒而开,坚韧不拔。
2、在这花中四君子当中,你们喜欢想不想知道在文中作者眼中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菊花》(板书菊花元稹)3、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菊、舍、遍、渐、偏(二)走近诗人世界1、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3、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zhĕn)(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三)学生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
(1)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
(2)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指导朗读)秋菊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情的赞赏。
2.细品诗句。
(1)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