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20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数概念与运算”展开,详细内容涵盖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比较及加减运算等基本数学概念,着重于培养儿童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能准确进行数数、识数、读数和写数。
2. 学会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掌握加减运算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比较和加减运算的理解。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数数、识数、读数和写数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数字贴、教学PPT。
学具:儿童数学练习册、画笔、画纸、计数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小猴子的水果店》引入,让儿童跟随故事中的小猴子参与数数、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
2. 教学新知(10分钟)(1)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儿童认识数字,学会数数、识数、读数和写数。
(2)通过磁性数字贴,演示数的组成,让儿童理解和掌握数的分解与组合。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数的比较:以磁性数字贴为例,让儿童直观地比较两组数字的大小。
(2)加减运算:运用计数器,讲解加减运算的基本方法,并引导儿童进行实际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数学练习册,让儿童完成数的比较和加减运算题目。
(2)分组进行计数棒游戏,巩固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
(2)分享数学趣味故事,激发儿童对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数的概念:数数、识数、读数、写数。
2. 数的比较:>、<、=。
3. 加减运算:加法、减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数学练习册第4页第14题。
(2)用计数棒进行数的组合和分解游戏,记录结果。
2. 答案:(1)见数学练习册答案页。
(2)见计数棒游戏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根据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数学角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材第三章节“数概念与计数”为主要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排序、数的比较及简单的计数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概念,能熟练地进行数数、识数、说数。
2. 培养幼儿对数的敏感性,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组成、数的排序与比较。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计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磁性数字、PPT课件。
学具:计数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数字在黑板上展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小猴摘了多少个桃子?”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排序与比较等概念,结合磁性数字和PPT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计数棒,让幼儿进行数的排序、比较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数字卡片和计数器,让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数字的计数任务。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用数字卡片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在旁边用彩色粉笔标注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有多少个玩具?”,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答案:(1)1、2、3、5、7(2)答案不限,关键是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在家庭中寻找数学问题,并与家长分享。
(2)组织数学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活动。
4.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