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共2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26
黑色幽默文学内容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发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了悲剧内容,塑造尤索林这个反英雄人物,采用“人像展览式”写法,以人物的姓名或称呼作为标题,描写了40多个人物。
关键词:黑色幽默喜剧反英雄人像展览式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把十余篇美国作家所写的作品收集在一起,出版了一部小说选集。
由于这些作品都是以喜剧形式表现了悲剧内容,所以,他把书名定为《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文学自身并没有组织,没有刊物,没有人发表过纲领性的宣言。
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上,大多数黑色幽默作家都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感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
它以表面上轻松、开玩笑,实则用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深沉而恐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
约瑟夫·海勒发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一、悲剧性的喜剧黑色幽默盛行于美国是有具体原因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冷战”在人们的心里产生极大的阴影。
这种阴影还未消除,美国政府又发动朝鲜战争,随后又介入越南内战,美国国内矛盾重重: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席卷社会的角角落落,再加上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苏联卫星上天给美国人造成的心灵震撼,使人们更深地陷入精神危机之中。
约瑟夫·海勒在二战时被应征入伍,成了一名空军投弹手,这段经历为他以后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这部小说中一些主要的思想都来源于海勒当年的亲身感受。
而作为黑色幽默小说派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派的写作特色,不光是表现当时人们思想情绪,而且也开拓了美国文学的一条新路。
小谈美国文学黑色幽默小谈美国文学黑色幽默一、引言“黑色幽默”一词来自法语“humor noir”,英译为“black humor”,这一术语的创造人是超现实主义者安德列布雷顿。
他认为幽默是保卫个人,反抗社会和个人生理、心理的紧张状态的一种方法。
人在现实中是会受理性、感情等约束的,而幽默能使人超出现实的环境。
所谓“黑色幽默”,指的是在荒谬、丑恶、残酷等一切“黑色”的东西中,看出他们的喜剧性,以幽默的手法抒发反对现存社会秩序、道德标准、暴力、非正义、屠杀等现象,并且以一种冷漠的、逗笑的、无可奈何嘲讽和自我嘲讽的态度对待他们。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的搜索,我阅读了各类名家论文,从中摘选自己需要的资料。
研究目的是了解在上世纪中期的美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缔造的“黑色幽默”文学,总结它的基本特征并思考其深远意义。
通过研究,我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美国当时的特定环境决定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诞生,但文学不是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武器,不能因为“黑色幽默”没有歌颂美好的事物就否定它的社会价值,我们应该从它所反映的黑暗和问题去探索去思考二、黑色幽默产生的根源“黑色幽默”文学产生并盛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
当时的美国人并没有忘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他们心灵中造成的震动,对纳粹集中营、原子弹记忆犹新,许多人对人类的处境和未来惶惶不安。
战后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使人们始终处于战争的阴云之下。
再加之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盗窃、凶杀和色情的泛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使人们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望,感到世界的冷漠和社会存在的荒谬。
于是人们开始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梦想以及人类的“完美境界”产生了质疑,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并对人类的处境和未来惶惶不安。
加之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宣扬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
这种抑郁、沮丧及绝望的社会心理使一代人从各种社会灾难中产生绝望感,又表现在文学领域里,那便是“黑色幽默”作品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