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教学内容

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教学内容

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教学内容
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教学内容

2014年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

一、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2014年5月份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继续下降,分别达到39.75、49.3150.2和47.1442.81。药占比和抗菌药物使用率较4月份分别上升了0.9和0.8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持续下降,比上月降低了4.33DDDS/100人天。药占比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原因经调查主要是一些较常期住院的老病人因为三夏季节的临近,比较集中的办理出院手续,这些长期住院的病人一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感染情况,另一方面诊断明确,慢性病多,治疗检查项目少、用药多,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药占比都较高,所以拉升了这两项指标。这两项指标仍然在国家和省卫计委的控制标准以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虽然降低幅度较大,已经接近国家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努力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争取达到40以下”的目标。

药占比超标的科室继续由质控科按标准扣罚科室奖金。对于抗菌药物使用率超标的科室同样的点数扣罚科室奖金。

二、药物及抗菌药物消耗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抗菌药物使用量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使用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前五名的药品使用量和使用金额较前两个月没有大的变化。5月28日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决定对抗菌药物使用累计3个月居于前三名的美洛西林舒巴坦(0.625和2.5两个规格)进行15%降价处理,对药物使用金额大的新海能降价进药、对耐药率高于75%

的头孢唑林(新泰林)暂停药处理。要求药学部、医务部、监察科、审计科、党办、招标办和采购办共同联合对供应商进行降价进药和停药。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和干预力度,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三、微生物送检率:

微生物送检率目前除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达标以外,非限制级和限制级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率均不达标,问题的关键在于意识和观念的改变。目前对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没有采取处罚措施。而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审批机制控制,没有病原学检查,特殊级抗菌药物一般无法使用,所以送检率高。下一步将探索控制到人的做法,如果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能达标,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

微生物送检情况如下表:

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没有达标,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也不达标,与上个月26.91和29.42比较有所下降。特殊级抗药物是使用率也有所下降由97.06降至86.05。分析原因是呼吸科二病区特殊级送检率下降,与董卫平主任沟通,因为其送检率的

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案例

抗菌药物管理持续改进案例 一、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检查结果: 1、医务科抗菌药物管理统计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住院患者使用率60.4%,使用强度(DDD)值61,I类切口预防使用率62.7%,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2%,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5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3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76.6%,微生物送检率30.4%。 30 201上半年抗菌药物管理目标对比分 90 8076.6 8062.7 7060.460 60 50 50 (50 40 %31 40 30.4 30 30 )22 30 20 年上半年指标2016 20 抗菌药物管理标准10 0 2、2016年上半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各项数据DDDs值、占抗菌药物总DDDs 值百分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等数据过高。

月4 月月月63 比0 0 分200 1 百562 量783 400 2 839 867 值997 总600 3 s 用1403 使D800 4 物 D4.9 1000 5 5.06 药5.34 D5.57 菌1200 6 6.46 抗7 1400 7 占8 1600 DDDs 年上半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2016

月3 5 百 0 0 数例1 20 57 总 70 2 81 81 40 用 %92 数3 使60 例 3.65 129 4 物4.17 用80 药5 使 5.25 5.5 5.67 菌100 6 抗120 7 7.23 占8 140 年上半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 2016 二、发现问题: 以上数据不难发现2016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值61远高于管理标准的40;I类切口预防使用率62.7%,高于管理标准的3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50%,高于管理标准的4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31%远低于管理标准的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76.6%,低于管理标准的8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及使用强度过高。 三、分析原因 1、医院管理不够细致、深入,对抗菌药物管理督查处罚力度不够。 2、科室管理不到位,只顾治疗效果,忽视了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25T15:16:19.310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作者:李桂芬[导读]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半个世纪以来,很多传染病得以消灭,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 李桂芬 承德县医院急诊科河北承德067400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调查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月呼吸科出院的150例住院患者的病例,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药物种类、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评价等。结果:15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3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联合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最多用。抗菌药使用平均天数(8±1 5)d,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以联合用药不恰当或重复用药最多见。结论:医院的呼吸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遵循安 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8 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 8999(2013)12 0162 01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半个世纪以来,很多传染病得以消灭,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抗菌药物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依然存在。鉴于呼吸科是实施抗感染治疗的主要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普遍,对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0月~2012年1月的出院病历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避免毒性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及致病菌的耐药性等。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1月医院呼吸内科出院患者病历中随机抽取的15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了调查。患者年龄25—85岁,男66例占44%,女84例占56%。平均住院天数(8±1 5)d。主要临床诊断为: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等。 1 2方法:详细统计每例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及过敏等情况,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的合理性。2结果 2 1抗菌药物应用情况:150例中,应用抗菌药物13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位居前7位的药物(见表1)。表1抗菌药物使用率前7位(%) 2 2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以单种药物为主有52例,两种联用药80例,三种联用药8例。联用药中以阿奇霉素+头孢菌素最多用。 2 3抗菌药使用疗程:抗菌药使用平均天数(8±1 5)d,疗程5—20d。 2 4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具体病例的情况将不合理用药情况分为6类:⑴用药无指征;⑵用药时间过长,过短或换药频繁;⑶剂量不足或偏大;⑷不恰当联合用药⑸病原菌产生耐药后继续使用;⑹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见表Ⅱ。 2 5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15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有110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检查率75%,检出率68%,药敏试验率98%。 3讨论 150例病例中患者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革兰阴性杆菌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奇霉素使用比较多,主要由于病例中,老年人数多以及有基础病,且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与抗菌药物用量增大呈相关性[2]。本次调查中,大多医师未根据各药的药理学特点、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并存疾病的现状,确定用药方案,需要医师使治疗“个体化”,力争最佳疗效。应尽早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正确提取痰培养以及确定痰中病原体是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有力依据(见表2)。表2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为加强抗菌药物安全、规范、合理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对医院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要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医师、药师填写抗菌药物临应用床评估表,反馈意见。内容包括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用量等情况。 三不良反应发生率频繁高、安全性低、效价低的品种,根据临床医师或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表,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药事管理委员会经调查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四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对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进行效价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五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除按规定处理外,还应在全院通报警示,以防止再次发生。 六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感染专业临床药师、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评估,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持续改进意见,并在全院推广实施。 七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报、信息。共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理论知识。 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遴选采购和临床的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抗菌药物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二医院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三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杭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 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 四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五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应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六医疗机构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2/3 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后,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3 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对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或者违规促销使用等情况的抗菌药物品种,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换意见。清退或者更换获得抗菌药物管理组1/2 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6个月内不得进入本机构药物采购供应目录。 七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医疗机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

2014年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 一、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2014年5月份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继续下降,分别达到39.75、49.3150.2和47.1442.81。药占比和抗菌药物使用率较4月份分别上升了0.9和0.8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持续下降,比上月降低了4.33DDDS/100人天。药占比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原因经调查主要是一些较常期住院的老病人因为三夏季节的临近,比较集中的办理出院手续,这些长期住院的病人一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感染情况,另一方面诊断明确,慢性病多,治疗检查项目少、用药多,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药占比都较高,所以拉升了这两项指标。这两项指标仍然在国家和省卫计委的控制标准以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虽然降低幅度较大,已经接近国家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努力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争取达到40以下”的目标。 药占比超标的科室继续由质控科按标准扣罚科室奖金。对于抗菌药物使用率超标的科室同样的点数扣罚科室奖金。 二、药物及抗菌药物消耗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抗菌药物使用量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使用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如下表: 前五名的药品使用量和使用金额较前两个月没有大的变化。5月28日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决定对抗菌药物使用累计3个月居于前三名的美洛西林舒巴坦(0.625和2.5两个规格)进行15%降价处理,对药物使用金额大的新海能降价进药、对耐药率高于75%

的头孢唑林(新泰林)暂停药处理。要求药学部、医务部、监察科、审计科、党办、招标办和采购办共同联合对供应商进行降价进药和停药。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和干预力度,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三、微生物送检率: 微生物送检率目前除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达标以外,非限制级和限制级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率均不达标,问题的关键在于意识和观念的改变。目前对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没有采取处罚措施。而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审批机制控制,没有病原学检查,特殊级抗菌药物一般无法使用,所以送检率高。下一步将探索控制到人的做法,如果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能达标,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 微生物送检情况如下表: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报告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报告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医院加强了抗菌药物的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步转向合理用药,但还是存在用药过于集中,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达到合理用药[1]。 [关键词]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 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我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了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评价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已在严格执行中,从我院监管的这两年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科室有外一科,外二科(2012年8月成立),内一科,内二科(2013年9月成立),儿科(2012年6月成立),急诊科(在2012年前两季度基本上不收住院患者,所以没有统计意义,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统计),妇产科。 1.2 方法利用我院中联软件系统对院科两级住院患者使用的抗

菌药物按季度进行统计,把数据导出EXCEL2003,由于我院的信息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包含了抗菌药物的规格,数量,金额,人工把规格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含量,才可以作数据处理[2]。用含量乘以该抗菌药物总的使用数量就可以得出该抗菌药物在这一季度的消耗量,用消耗量除以该抗菌药物的DDD值(根据WHO推定的限定日剂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抗菌药物的DDD数,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各科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乘以100除以各科同期患者住院总天数得出。全院的抗菌药物也是由此方法计算。 1.3 数据处理本组研究中,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中联软件信息系统处理分析,具有比较意义: 院科两级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见表(1): 用折线图形式表示,更加可以清晰地看出各科室在各季度的住院患者使用强度。见表(2):

抗菌药物整改措施

儿科11月份使用抗菌药物超标整改措施11月儿科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入院44人,使用抗菌药物44人,儿科抗菌药物比例为100%,抗菌药物使用送检例数为1,送检率2%,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30例,送检1例,送检率3%。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例数为14,使用率为32%。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例数为0,送检率0。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09.08DDDs。 存在的问题: 儿科病房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100%超标,送检率未达标,使用强度高。认真分析,总结我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如下:1.无细菌感染依据如血常规化验白血病计数高,中性粒细胞也用抗菌药物。 2.对药物抗菌谱不熟悉,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谱相近的药物 3.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4.未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5.药物联用不当 6.未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7.越线使用抗菌药物 8.配制抗菌药物的溶媒选用不合理 9.未及时调整药物,单次剂量超量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疗效不佳,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医疗费用,产生耐药菌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特别是儿科临床治疗中的迫切问题。 整改措施:加强学习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知识,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的分级化管理,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住院医师只能开非限制性药物,主治医生以上资格的医师能开限制性抗菌药物。 整改措施: 1、严格的掌握适应症;确定细菌感染时候才能用,不能经验型也不能预防性用药。 2、选择合适的剂量:必须按药品说明书体重计算给药。 3、选择合适剂型及给予途径:原则上能口服给予就不要静脉点滴。4,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据此指导临床用药,结合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理学资料; 5、注意用药频率及疗程,考虑病情和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治疗感染,避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对一般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一线抗菌药物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力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二线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直接使用二线以上药物治疗。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年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日期: 2

2014年3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4年3月随机抽取出院病历,分别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临床分级使用及病原菌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医嘱进行点评,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具体反馈如下 1.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备注:科室药品收入包括本科门诊收入 从各科室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可以看出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相对而言差别较大,可能与各科室收住病人差异及使用药品的不同有关,但如此大的差距说明有的科室相较更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 2 合理用药分析 1.个别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单品过于集中,预防用药档次过高。 2克林霉素不作为手术预防首选药,应在头孢类过敏或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情况下选用 2.2.1 用药指征的掌握 明确用药指征是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院就用要选择主 科室 项目 儿科 内二科 内一科 五官科 门急诊 内三科 骨科 妇科 外二 外一 中医 抗菌药物收入 占药品收入比例(%) 10.60 9.57 6.26 27 26.91 6.50 11.55 10.66 34.82 25.77 4.95 抗菌药物使用率(%) 46 43 26 80 26 46 33 60 85 73 46

要表现在:①、没有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抗菌药物使用起点偏高。如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②、联合用指征掌握不严,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患者诊断为骨折及皮肤挫裂伤,无病原菌检查及药敏试验,医生却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2.2.2 抗菌药物给药时间间隔分析 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与血药峰浓度高低不相关。头孢菌素、青霉素类药物半衰期较短,日剂量应分为3~4次且0.5~1小时内滴完。我院头孢菌素类每日一次给药较为普遍,提示给药间隔不尽合理。 2.2.3 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住院患者静脉给药为注射用药的主要途径,发生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使用,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我院较其他药发生率要高,这与头孢菌素类使用品种较多及临床使用频率成正相关性,从不良反应类型来看,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及瘙痒等症状,其它临床表现为潮红、腹痛、腹泻、紫绀等较少见。这些症状较为常见,一般均易治愈。 2.2.4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序贯疗法是指抗菌药物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初期采用胃肠外给药(一般为静脉给药) ,当病人的情况一经改善(通常在用药3~5 d) ,迅速转为口服抗菌药物的一种方法。 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学习 相关的药理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4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日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约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 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用于不同药品间比较的指标。DDD数(DDDs)即是这样的指标。DDD(Defined Daily Dose,约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DDD数有两种计算方法(1) 1、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1000)/(DDD值×365天×居民数) 含义:以约定日计量为单位的每1000居民每天某药品的消耗量。适用于对某一地区居民的用药的总体评价。 2、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DDD值 含义:以约定日剂量为单位的某药品的消耗量。适用于一家或几家医院的不同年度的动态比较和用药结构的分析。 DDD数作为不同药品间可比较的指标,是因为DDD数是一个比值,与日剂量无关的数值,并不会因为各种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DDD数大,反映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渐少用该药。 DDD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D为研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指标,并颁布了用来规范此类研究的每一种抗生素的标准DDD值。 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PDCA之欧阳家百创编

2017年儿科一病区抗生素使用 情况检查持续改进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抗生素使用情况工作计划(P): 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全力做好抗菌药物的管控工作,做好PDCA持续改进工作,使二甲复审工作改进成果得以延续下去。 预计在3个月(三季度)内实现持续改进,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明显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率有下降趋势。工作计划: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2、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统计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3、加强的抗生素使用原则,要求所有医生掌握,定期并考核;4、对应用抗菌素情况进行监控。 二、实施(D): 1.根据科室情况加强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 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 3.加强各项制度学习; 4.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5.监督药品使用情况; 6.加强继续教育; 7.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三、检查(C) 通过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科共出院病人2402人,其中以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

病为辅,针对病情我科医师不同程度的选用抗菌药物治疗,2017年上半年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下图: 2017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分线管理、使用情况 2017年上半年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四、分析、改进措施(A): 2017年上半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3月份高达98.4%,明显超过医院规定的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的60%。其中限制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63.6%,明显提示我科存在超权限用药,但微生物送检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应继续保持。我科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与科室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相关,也与科室医师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匮乏、科室抗菌药物管理不当、医院及科内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及缺乏相关监管措施相关。 改进措施: 1、科内组织学习《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2、各级医生加强自身学习,了解我科常用抗菌药物抗菌 谱及药理作用,做到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各级医生加强学习抗菌药物分级,明确自身抗菌药物 使用权限,严格执行,严禁无上级医师指导超权限使用抗菌药物。 4、科主任不定期提问相关医务人员,了解知晓率;科室 医疗指控小组定期抽查病历,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是否规范,实行奖惩措施。 总结改进:经过整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明显规范,超权限用药明显减少,各级医师能按照《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 (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 ×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 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 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具体DDD值见附件6。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值。 例:如某医院所用头孢呋辛注射剂规格为:1.5克/支,查其DDD值为:3克,2011年3月份住院部共计消耗该药1000支,2011年3月份出院患者数800人次,该月平均住院天数为11.8天,则该药3月份消耗量为:1.5 克/支×1000支=1500克,据此DDD数(DDDs)为:DDDs(头孢呋辛注射剂)=1500克/3克=500 DDD,则该院头孢呋辛注射剂2011年3月份的使用强度(AUD)为:AUD(头孢呋辛注射剂)=500 DDD×100/(800人×11.8天)=5.30 DDD/100人/天。如果需要计算某个科室某个抗菌药物的AUD,也是计算出该科室某抗菌药物的DDDs,再乘以100后除以全院该取样时间段的(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全院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s)=所有抗菌药物DDD数(DDDs)的和。 如果该院2011年3月份共计使用抗菌药物50种,90个规格,应该分别计算每一个规格的DDD数(DDDs),此时应该得到90个DDDs,最后将90个DDDs累加得出该医院2011年3月份所有抗菌药物DDDs的和(累计DDDs),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归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2年1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 1、抗菌药物使用率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 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 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

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2年2月干部老年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总结

抗生素使用持续改进PDCA

2017年01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查持续改进 一、工作计划(P): 2017年度工作已经开始,通过去年的几次二级复审督导发现,抗生素使用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持续改进效果差,改进措施不到位;2.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未达标,预防用药时间过长;3.各项监测指标控制不稳定,持续性未体现。 抗生素合理使用工作始终是医疗工作监测的重点,不管是二甲复审还是日常的工作指标监测。希望大家树立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意识,做好自我检查。本月工作目标如下: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2.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0%以下,一般不得超过48h; 3.I类切口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80%以上;I类切口感染率≤0.5%;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 5.I线抗菌药物使用率≥35%,抗生素越级使用率<10%; 6.院感发生率≤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病原微生物送检率≥40%; 7.每月重点针对“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未达标的医生的病历逐份进行分析点评。 二、实施(D): 1.每月对“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达标的医生的病历,逐份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将分析情况较相关医生参阅、自省; 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

3.院感医生检查运行病历,及时督导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I类切口抗菌药物的选择与时间、病原微生物及时送检、抗菌药物分线管理的执行、院感及时上报等; 4.针对I类切口手术病人,进行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及术后手卫生督导检查。 5.通过三佳系统,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审查制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把控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合理使用。 三、检查(C): 1月份门诊量408人次,入院病人130人次,出院病历数123份,手术50例。1月份抗生素使用相关情况统计如下: 1.1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门诊抗生素使用率19.33%;抗生素占总费用比5.47%;抗生素占药费比2 2.67%;抗生素二联使用率5.45%。 2. 1月份手术中I类切口39例、II类切口9例(包括3例0类切口)、III类切口2例。I类切口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2例,未使用抗生素17例。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6.4%,使用平均时限 3.23d(77h),其中48h的9例(其中戴云医生7例)、72h的4例、96h的7例,>96h的2例。 3.I类切口感染率0%。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36.23。 5.所有预防及治疗性使用抗生素的病历中,使用I线药物29例,占42%;使用II级药物40例,占58%;使用III线药物0例。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例,占比(9/69):13%,均为住院医师越级申请限制级抗生素,越级申请书书写率100%; 6.医院感染发生率1.6%,1例为上呼吸道,1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均已送检培养;治疗性使用抗生素病例病原微生物送检率:26.83%。 四、分析、改进措施(A):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步骤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步骤 1.确定抗菌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 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定义:为药物主要适应证的平均每日维持剂量(成人)。来源: (1)WHO制定的限定日剂量值 (2) 其中未收载的药品可按《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或药品说明书取该药品的平均剂量作为限定日剂量。 如:某药品,1日3次,每次0.1~0 .3g,取平均剂量0.2g×3次,则DDD为0.6g 2. 将限定时间段内各种抗菌药物的销售数量均折合成与DDD值相同的计量单位(g、mg或万IU) 如:某药品,一年销售2000盒,每盒10粒,每粒0.2g,则该药品的销售数量为2000×10×0.2=4000g 3. 求得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 公式:用药频度(DDDs)=某药品年消耗量/该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 可以利用用药频度分析评价药物在临床的地位。DDDs大,反映患者(处方)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用量越大;反之说明患者(处方)已较少使用。 DDDs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成分无关的计量单位,从而可以估计药物消耗的趋势并在不同群体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比较。 上例中:用药频度(DDDs)=4000g/0.6g=6666.67(无单位数值) 4. 将限定时间段内所有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求和,得到累计抗菌药物消耗量

5. 计算同期用药总人天数 公式: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6. 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公式: 注:不计入累计DDDs的部分: (1) 外用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剂、妥布霉素滴眼液、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外用制剂; (2) 抗病毒药物不计入累计DDDs,不计算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内。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数)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λ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用于不同的适应症时,DDD 值也 不同。 λ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 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λ λ同期是指某段时间,一般多以年度计。 λ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XX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为加强抗菌药物安全、规范、合理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要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医师、药师填写抗菌药物临应用床评估表,反馈意见。内容包括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用量等情况。 三不良反应发生率频繁高、安全性低、效价低的品种,根据临床医师或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表,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药事管理委员会经调查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四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对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进行效价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五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除按规定处理外,还应在全院通报警示,以防止再次发生。 六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临床药师、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评估,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持续改进意见,并在全院推广实施。 七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报、信息。共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知识。

XX人民医院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遴选采购和临床的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抗菌药物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二、医院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三、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杭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 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 四、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五、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应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就是抗菌药物生产与使用大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严重,WHO 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监测报告指出,中国全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4%,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比率占抗菌药物使用的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就整个国家来说,有50%的人患病时使用抗菌药物,但事实上,只有25%的患者患病时需要使用。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率上升、新的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我国卫生部为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先后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出台,更就是掀起了督查医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热潮。 一、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1、整治前 抗菌药物在我国滥用现象明显,在我院,情况也不容东观。如抽查门、急诊处方时,发现诊断为感冒、发烧甚至有一例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应用了抗菌药物。根据统计,2011年共抽查了4174张门、急诊处方,使用了抗菌药物处方1499张,占35、91%,属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有89张,占5、94%。联用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501张,占33、42%,联用三种抗菌药物处方的有12张,占0、80%。住院科室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在病历抽查中发现,无论就是哪一类的切口手术都会在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而且很多时候都就是二联甚至就是三联的。住院患者使用率达70%,外科高达97%,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皮肤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竟然100%,DDD值也大得吓人,192DDD,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为89DDD。抗菌药物用金额占药品使用总金额的37、82%,在医院药品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中,就有3到4个品种就是抗菌药物,其中1到2个品种就是排名前5的,滥用现象明显。 2、整治后 随着一系列整治抗菌药物滥用的相关文件出台,我院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与治理活动,并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控制细菌的耐药,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2015年1月-8月抽查门、急诊处方7343张,使用了抗菌药物处方1136张,占15、47%,属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2张,占1、06%,联用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2张,占3、70%,联用三种抗菌药物处方的有12张,占0、26%。根据2015年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结果显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二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X 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 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二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x 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 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x 100%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

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 (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X100%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 率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举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X100%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 数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 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 )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二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X100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X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 ),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 值也不同,具体DDD值。

抗菌药物持续改进PDCA

2017年儿科一病区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查持续改进 一、抗生素使用情况工作计划(P): 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全力做好抗菌药物的管控工作,做好PDCA持续改进工作,使二甲复审工作改进成果得以延续下去。 预计在3个月(三季度)内实现持续改进,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明显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率有下降趋势。工作计划: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2、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统计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3、加强的抗生素使用原则,要求所有医生掌握,定期并考核;4、对应用抗菌素情况进行监控。 二、实施(D): 1.根据科室情况加强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 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 3.加强各项制度学习; 4.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5.监督药品使用情况; 6.加强继续教育; 7.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三、检查(C) 通过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科共出院病人2402人,其中以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为辅,针对病情我科医师不同程度的选用抗菌药物治疗,2017年上半年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下图: 2017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分线管理、使用情况

2017年上半年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四、分析、改进措施(A): 2017年上半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3月份高达98.4%,明显超过医院规定的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的60%。其中限制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63.6%,明显提示我科存在超权限用药,但微生物送检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应继续保持。我科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与科室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相关,也与科室医师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匮乏、科室抗菌药物管理不当、医院及科内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及缺乏相关监管措施相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